一种可拼装组合摇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8063发布日期:2018-07-07 08:51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拼装组合摇铃。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摇铃只具有摇晃后响铃的功能,这样的玩法比较单一呆板,儿童玩耍几次后容易失去兴趣,而且过于简单的玩法无法对低龄儿童智力启发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拼装组合使用,连接状态十分稳定,可玩性较强的摇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拼装组合摇铃,包括第一摇铃、第二摇铃和第三摇铃;第一摇铃设置有凹型接收部,第二摇铃对应设置有圆形插入部和第四凹型接收部,第三摇铃对应设置有圆形插入部;圆形插入部装入凹型接收部后实现第一摇铃和第二摇铃和第三摇铃彼此的连接;

所述凹型接收部包括第一摇铃右侧的第一凹型接收部、第一摇铃左侧的第二凹型接收部、第一摇铃底部的第三凹型接收部,第二摇铃底部的第四凹型接收部;

所述圆形插入部包括第二摇铃右侧的第一插入部、第二摇铃左侧的第二插入部;第三摇铃两侧的第三插入部和第四插入部。

进一步的,所述凹型接收部内侧面具有用于卡住圆形插入部的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摇铃顶部具有提手环,提手环分别连接第一凹型接收部和第二凹型接收部;提手环表面具有凸起摩擦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摇铃的圆形插入部顶部设置有提手,提手通过插入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之间的两个插口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表面具有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摇铃两侧安装手柄,手柄通过两端的卡块固定于第三摇铃内部,卡块与手柄本体之间呈一定夹角;所述手柄表面具有凸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入部具有第一插孔,第二插入部具有第二插孔;第三插入部具有第三插孔;所述第四插入部具有第四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摇铃内部具有第一安装孔,和位于第三凹型接收部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摇铃侧壁上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多个插入部和接收部的配合使用,增加玩具的拼接功能,提高产品的可玩性。同时利用圆形插入部的肋板提高配合稳定度,同时也能满足娱乐玩耍时的插拔要求。多个插入部和接收部的使用可以更多的拼接玩法,提高玩具趣味性,玩具表面的局部凸点设计也能提高产品的摩擦力,使用过程中玩具拼接和晃动响铃时不易从手中脱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摇铃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摇铃和第三摇铃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第一摇铃1、第二摇铃2和第三摇铃3;第一摇铃1设置有凹型接收部12,第二摇铃2对应设置有圆形插入部22和第四凹型接收部231,第三摇铃3对应设置有圆形插入部22;圆形插入部22装入凹型接收部12后实现第一摇铃1和第二摇铃2和第三摇铃3彼此的连接,连接后的摇铃还能继续作为摇晃响铃的玩具使用,为了提供更多的连接方式,将凹型接收部12和圆形插入部22设计为多个,同时分布于摇铃的不同方向上,为彼此的连接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能提供更多不同的造型和玩法,因此,凹型接收部12包括第一摇铃1右侧的第一凹型接收部121、第一摇铃1左侧的第二凹型接收部122、第一摇铃1底部的第三凹型接收部123,第二摇铃2底部的第四凹型接收部231;所述圆形插入部22包括第二摇铃2右侧的第一插入部221、第二摇铃2左侧的第二插入部222;第三摇铃3两侧的第三插入部323和第四插入部332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插入部和接受部进行连接。第一摇铃1的凹型接收部12内侧面具有用于卡住圆形插入部22的肋板13,可以保证插入后的插入部被肋板13所夹紧,同时由于产品的材质特性,部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适应这样的连接结构。

第一摇铃1顶部具有提手环11,提手环11分别连接第一凹型接收部121和第二凹型接收部122;提手环11表面具有凸起摩擦点111,方便摇铃的抓取和移动,而不会从手中滑出。第二摇铃2的圆形插入部22顶部设置有提手21,提手21的表面具有凸块211,提手21通过插入第一插入部221和第二插入部222之间的两个插口212进行固定,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摇铃体在完成拼装后,提手21被锁定在内部,不会发生偏移而影响使用。

第二摇铃2的第一插入部221和第二插入部222通过下方的第四凹型接收部231插入第四插入部332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拆分,这样的拼装方式使得插入部这一组件可以第二摇铃2上取出并与其它摇铃构件进行组装使用,提高玩具的组合灵活度。第三摇铃3两侧安装手柄34,手柄34通过两端的卡块342固定于第二摇铃2内部,卡块342与手柄34本体之间呈一定夹角,这样的装配方式可以保证在摇铃本体完成拼装后,手柄稳定地安插在其内部,有利于于日常的握持。手柄34表面具有凸点341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摇铃晃动过程中不易从手中滑落。

为了使摇铃本体在拼装时能更加稳定,第一插入部221具有第一插孔2211,第二插入部222具有第二插孔2221;第三插入部323具有第三插孔3231;所述第四插入部332具有第四插孔3321。第一摇铃1内部具有第一安装孔14,和位于第三凹型接收部123的第二安装孔1231,这些插孔可以让摇铃的两片体拼接后,内部的各部分结构更趋于稳定状态,不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加拼装后摇铃的稳定度,第一摇铃1侧壁上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安装槽15,安装槽15配合插块进行使用,使得摇铃本体使用更加稳定。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故,凡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