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锻炼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2457发布日期:2018-10-19 21:38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备,特别是呼吸功能锻炼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传统的增强呼吸肌力量、恢复呼吸肌疲劳和改善呼吸肌功能的方法是:控制性呼吸、深呼吸、深吸气、皱唇呼吸、定时最大步行距离实验及踏车实验等,虽然方法简单,但效果不佳,无法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一项关于呼吸功能锻炼仪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的授权公众号为:CN 203154729 U。包括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有口含管,所述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有峰速仪和浮球桶。但是其中却存在着一些缺点:

该实用新型从结构上来看结构过于简单,不够精密,极易出现出气、漏气的现象。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容易粘黏在装置的内壁或者金属结构上,这样便会减少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和操作简单的呼吸功能锻炼仪。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功能锻炼仪,包括气压机构、调节管和节流机构;所述气压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左端内部装有节流机构,所述节流机构右端与气流腔连接,所述气流腔右端与推压空腔连通,所述气压机构左端与调节管,所述调节管左端与药物雾化器连接,所述药物雾化器左端通过通气管与集气漏斗连接。

进一步,所述节流机构包括第三节流管,所述第三节流管外径处依次套有第二节流管和第一节流管,所述第一节流管和第二节流管与调节管上的第一调节旋钮和第二调节旋钮调节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节流管、第二节流管和第三节流管上分别开有第一节流孔、第二节流孔和第三节流孔,所述第一节流孔、第二节流孔和第三节流孔都与气流腔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推压空腔内装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密封圈与推压空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板右端通过弹簧与玻璃罩连接,所述玻璃罩与外壳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呼吸功能锻炼仪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从结构山来看,现有技术的结构过于简单,不够精密,极易出现出气、漏气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功能锻炼仪,通过分级式的呼吸调节机构,能够大大锻炼使用者的呼吸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呼吸功能锻炼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集气漏斗、2为通气管、3为药物雾化器、4为调节管、4-1为第一调节旋钮、4-2为第二调节旋钮、5为气压机构、6为外壳、7为气流腔、8节流机构、8-1为第一节流管、8-2为第二节流管、8-3为第三节流管、9为推压空腔、10为压板、10-1为密封圈、11为弹簧、12为玻璃罩、13-1为第一节流孔、13-2为第二节流孔、13-3为第三节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呼吸功能锻炼仪,包括气压机构、调节管和节流机构;所述气压机构5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左端内部装有节流机构8,所述节流机构 8右端与气流腔7连接,所述气流腔7右端与推压空腔9连通,所述气压机构5 左端与调节管4,所述调节管4左端与药物雾化器3连接,所述药物雾化器3左端通过通气管2与集气漏斗1连接。其中,本实用新型通过药物雾化器3内流通的带有颗粒状药物的氧气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呼吸强度的训练。所以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气压机构5,所述气压机构5包括外壳6,所述外壳6左端内部装有节流机构8。所述节流机构8有着可以调节呼吸节奏的功效,这样可以帮助患者能够进行呼吸训练。所述节流机构8右端与气流腔7连接,所述气流腔7 右端与推压空腔9连通。所述气流腔7将呼吸的气流输送到推压空腔9内,再通过推压空腔9来对气流的强度做实时的检验。这样患者直接通过集气漏斗1 进行呼吸,呼吸的气流会随着通气管2和调节管4进入推压空腔9。当含氧量高的空气通过药物雾化器3时,会将药物雾化器3内的颗粒状药物带入到患者肺部进行治疗。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节流机构8包括第三节流管8-3,所述第三节流管 8-3外径处依次套有第二节流管8-2和第一节流管8-1,所述第一节流管8-1和第二节流管8-2与调节管4上的第一调节旋钮4-1和第二调节旋钮4-2调节连接。其中,为了让气压机构5拥有呼吸训练的难度等级,在所述外壳6左端内部装有第三节流管8-3,所述第三节流管8-3外径处依次套有第二节流管8-2和第一节流管8-1。为了能够让使用者自行调节使用难度,将所述第一节流管8-1 和第二节流管8-2与第一调节旋钮4-1和第二调节旋钮4-2控制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节流管8-1、第二节流管8-2和第三节流管8-3 上分别开有第一节流孔13-1、第二节流孔13-2和第三节流孔13-3,所述第一节流孔13-1、第二节流孔13-2和第三节流孔13-3都与气流腔7连通。其中,为了让节流管内部的气体能够通向气流腔7内,在所述第一节流管8-1、第二节流管8-2和第三节流管8-3上分别开有第一节流孔13-1、第二节流孔13-2和第三节流孔13-3。所述第一节流孔13-1、第二节流孔13-2和第三节流孔13-3的大小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递减,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气流的外流大小,从而达到增强呼吸训练的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推压空腔9内装有压板10,所述压板10通过密封圈10-1 与推压空腔9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板10右端通过弹簧11与玻璃罩12连接,所述玻璃罩12与外壳6固定连接。其中,为了让呼吸训练的效果得以体现,将所述气流腔7与右端的推压空腔9连通,气流会推动推压空腔9内的压板10,迫使压板10向右侧平移。为了让使用者观看到压板10的运动轨迹,所述压板 10右端通过弹簧11与玻璃罩12连接,所述玻璃罩12与外壳6固定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呼吸功能锻炼仪,通过分级式的呼吸调节机构,能够大大锻炼使用者的呼吸功能。使用者只需用手拖住装置,将口对准集气漏斗1 进行呼气,适当运动第一调节旋钮4-1和第二调节旋钮4-2调节装置的难度,这样便可以通过玻璃罩12内观看压板10的运动轨迹来判断训练结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通气管2中设置流量传感器,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通气管2中的气体流量,流量传感器通过A/D转换器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出端与LED显示器相连接。这样当气压机构5通过节流机构8调整进气量的时候可以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不同档位的进气量的具体数值,然后将数值传输给控制器,最后在LED显示器上显示,可以更加直观的显示使用者呼吸功能的锻炼情况。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