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按摩康复训练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8848发布日期:2018-08-21 17:11阅读:13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健身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按摩康复训练脚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没有类似结构的康复健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按摩康复训练脚踏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

一种多功能按摩康复训练脚踏车,包括底座、主支撑杆和辅支撑杆,主支撑杆的长度大于辅支撑杆的长度,所述的主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底座的一端,辅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底座的中间位置,辅支撑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主支撑杆的中间位置,主支撑杆和辅支撑杆构成一个人字形结构支架,主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手摇转动把手,辅支撑杆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脚踏运动踏板,手摇转动把手和脚踏运动踏板设置在人字形结构支架的同一侧;

所述的底座上水平安装有若干组脚底按摩滚轮;

所述的主支撑杆上靠近辅支撑杆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角度调节孔,辅支撑杆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其中任何一个角度调节孔内;

所述的主支撑杆为由上管和下管组成的伸缩管,上管套接在下管内,上管和下管上开设有位置对应的伸缩调节孔,伸缩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伸缩调节螺栓;

所述的主支撑杆的顶端向辅支撑杆的一侧弯折出一个弯折部,手摇转动把手安装在该弯折部的端部;

所述的底座成一个工字型结构;

所述的底座的一端通过U型轮架安装有移动滚轮,移动滚轮的最下轮面不凸出于底座的底面;

所述的脚踏运动踏板通过高度调节螺栓固定在辅支撑杆上,辅支撑杆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高度调节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用,生产成本低,结构新颖,功能多样,可以很好的用来锻炼、康复身体,特别适宜于老年人针对双手、腿脚康复恢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功能按摩康复训练脚踏车,包括底座1、主支撑杆2和辅支撑杆3,主支撑杆2的长度大于辅支撑杆3的长度,所述的主支撑杆2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一端,辅支撑杆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中间位置,辅支撑杆3的顶端转动连接在主支撑杆2的中间位置,主支撑杆2和辅支撑杆3构成一个人字形结构支架,主支撑杆2的顶端安装有手摇转动把手4,辅支撑杆3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脚踏运动踏板5,手摇转动把手4和脚踏运动踏板5设置在人字形结构支架的同一侧。

使用者可以双脚踩踏在脚踏运动踏板5上,做登踏运动,类似于做骑自行车的动作。双手握住手摇转动把手4,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可以转动手摇转动把手4,做手臂的运动。

双脚也可以在脚底按摩滚轮6上针对脚底进行按摩。

所述的底座1上水平安装有若干组脚底按摩滚轮6。

所述的主支撑杆2上靠近辅支撑杆3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角度调节孔2-1,辅支撑杆3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其中任何一个角度调节孔2-1内。

辅支撑杆3的顶端连接在不同高度的角度调节孔2-1内,便于调节人字形结构支架的角度大小。

所述的主支撑杆2为由上管2-2和下管2-3组成的伸缩管,上管2-2套接在下管2-3内,上管2-2和下管2-3上开设有位置对应的伸缩调节孔,伸缩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伸缩调节螺栓7。

通过上管2-2和下管2-3组成的伸缩管,可以调节手摇转动把手4的高度,松开伸缩调节螺栓7,即可进行调节。

所述的主支撑杆2的顶端向辅支撑杆3的一侧弯折出一个弯折部2-4,手摇转动把手4安装在该弯折部2-4的端部。使用者在操作手摇转动把手4的时候,便于与主支撑杆2保持一个距离。

所述的底座1成一个工字型结构。底座1的两端为平行设置的两根竖管,底座1的中间为两根横向平行设置的横管,横管与竖管垂直设置,横管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到两根竖管的中间位置上。

所述的底座1的一端通过U型轮架安装有移动滚轮,移动滚轮的最下轮面不凸出于底座1的底面。将远离移动滚轮的一端抬起一个高度,移动滚轮即可着地,即可拖动整个实用新型,移动滚轮在地面上滚动,实现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所述的脚踏运动踏板5通过高度调节螺栓固定在辅支撑杆3上,辅支撑杆3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高度调节孔,脚踏运动踏板5安装在不同高度的高度调节孔上,即可实现调节脚踏运动踏板5高度的目的,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人来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