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投手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4640发布日期:2020-07-04 04:3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棒球投手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系统或装置涉及运动领域,尤其是棒球领域,以便所有投手都以科学的方式拥有相同的投球技术。同样,由于每一个动作都有科学或逻辑的解释,所以它可以用于所有必须高速投球的球员,因为它可以矫正所有不规范的动作,而无任何导致受伤的扭转动作。

想要投球的儿童、年轻人和成年人,都将从中受益,包括球队所有人,因为减少了伤患,原因很简单,因为投手将采用相同的投球系统,不必改变投球技术。造成受伤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旋转运动,每个教练都试图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来教他们的学员。

正如可以看出的,为投手投资了数百万美元,有了微不可察的细微损伤,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损伤不断扩大,最终导致投手变得毫无用处,所有已支付的数百万美元也付诸东流。但有了这个新系统,球队的所有人和投手就达成了双赢。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专利仅谈论寻找打击区,另一项谈论关于落足(footdrop),另一项关于隔离(remove)肘部和手臂的方法,其中肘部放在与肩同高的位置,并且手臂将延伸超过90度,但是没有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科学解释。

其专利号为us2007123370(a1)-2007-05-31,题为投球技术训练器。该发明涉及一种训练运动员投球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在投球阶段开始前为运动员的手和肘部的最佳摆放位置提供引导的装置和方法。

在本发明中,讨论了如何寻找一种适用于所有投手的通用的技术。手臂伸展到180度或超过肩膀的位置,因为杠杆臂越长,移动重量所需的力就越小,因此阿基米德在描述三级杠杆(thirdgradelever)时指出,移动的质量小,但速度高。把手臂举过肩膀是根据伽利略提出的原理,即如果把重物举起再放下,将获得均匀的加速运动。

至于肘部的弯曲,是在手套臂向胸拉时发生的,即在牛顿第三定律中描述的作用-反作用机制,同样是以均匀同步的运动出现,没有任何停顿。

另一个已知的发明是us2009011873(a1)-2009-01-08,其由人工投球表面组成。该发明描述了一种人工投球区土墩。所述人工投球区土墩包括人造投球区橡胶和可填充微珠或颗粒的人造投球区跨步组件(stridecomponent)。人工投球区土墩可以减少棒球和垒球投手的重复动作带来的损伤。人造土墩还可以促进肌肉记忆的正面发展,在训练过程中,其表面使在天然草地的感受加倍,使运动员的肌肉在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上的反应相同。

在本发明中,由于前脚下落首先是脚尖的下落,然后脚后跟按照设定的路线下落,因为这样下落具有更好的支撑并且打滑更少。放在自动器(bot)上的脚将与另一只脚平行下落,从而使身体保持在矢状面中下落。

所有投手的头部都保持同样下落,因为中部杠#8可以阻止防止任何其它动作,因此,使投手保持面朝击球手,防止投手的头部或身体的任何部位在投球区被击中。

手套臂放置在低于肩部高度处,通过将其拉向身体,始终高于中部杠#8,在强制性的作用-反作用机制下,使投手的投球臂在手臂上方放松,且均匀同步。

如图#2引线(drawing)#3所示,投球臂延伸到由柔性附件设定的180度,这也会使得肘部保持在由图#1杆#1和2引线#9中形成的倒l形杆设置的高于肩部的高度,其中手套臂的拉力使肘部弯曲,也有助于使臂部保持在肩部的上方。

图#1引线#6的倒l形的杆#1表示落足的幅度不能超过此系统的设定,并且位于远端杆#5和近端杆#5之间的杆5设置长或短支撑脚的下降幅度,因为它将容纳投手,以免牵动投球臂,从而使所有投掷都一致,因此对于所有类型的投手来说,只有腕部会发生变化,从而避免了因肩膀和肘部旋转运动或扭转而受伤。

投球时,投球的手臂的肘部必须过膝或到膝,以达到良好的放松状态,防止因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不协调而造成的伤害,参见引线#4。

自1998年以来,本人一直在致力于投手力学原理的研究,注意到很难让练习投球的人伸开手臂,因为这些运动对于肩膀和肘部的关节运动是最正常的,但是即使努力,也很难改善。(发明此系统的原因)。自从有了此系统,投手的所有动作都在一周内得到矫正,并且均获得相同的动作模式。

此外,伽利略提出了这个系统的科学原理部分:伽利略指出,凡质量从高处下落的,会以均匀加速的方式提高速度,故通过尽可能高的举起手臂,就可以用较高速度推动质量,在牛顿作用-反作用机制的辅助下,手臂朝向身体的拉动会使握住重物的手臂毫不费力地弯曲肘部,产生一个同步的均匀的运动思维,并且类似地使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当力量在支撑点(foot)和阻力之间时,将使用三级杠杆,即膝盖在跌倒时伸展,当建议这种杠杆结构以较小的速度高速移动小物体时,身体和手臂将被视为力量和球阻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系统自若干年前发明以来,避免了大量的伤病和大量的手术,运用本系统之前和之后的情况表明。实现了终结伤病的一条道路。

第一,让所有投手都有相同的力学,或从科学观点来看相同的动作,其中避免了扭转动作,从而避免了让投手们和投入巨大的球队所有人头疼的伤病问题。

第二,一周内即可改变投手的力学,不会造成伤病。

第三,通过单个周期的投掷即可延长运动寿命(假设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使用本系统进行训练,10到15年)。

第四,延长投手的职业生涯年数(假设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使用本系统进行训练,7到55年)。

第五,减少投手因击球手围绕投手区域击球时受到创伤,因为本系统纠正头部,使之保持在矢状面内,不产生任何扭转动作。

第六,让选手增加每次投球的速度,因为不会随着运动年龄的增长而积累伤病,因此速度的提高几乎是可以预期的(假设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使用本系统进行训练,110到135英里)。

第七,本系统不会在出臂(takeoutthearm)方面产生任何差异,每个人的动作都会相同。

第八,让投手的落体在矢状面上,没有任何扭转动作。

附图说明

图1-1:投掷的技巧由大量同步的l形动作组成。手套臂应低于肩部,并朝向接球手方向,以改善球的方向性和拥有更好的拉力(牛顿的作用-反作用机制)。手臂延伸到180度将通过附接到远端杆11的柔性部分来实现,并且能够根据臂的长度而上升和下降。

图1-2:支撑脚的下落应该从脚尖开始,脚尖应该指向接球手,然后才是脚跟。这在下落中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并减少了损伤的发生(因为旋转运动更少)。投球的手臂应将肘部带向膝盖(万有引力法则)。同样,身体在其前轴上也将是向前移动而不会在作用-反作用中推动腿部,其中支撑点是脚,力量是下落中的伸膝,阻力是手中的球和伸开的手臂,从此处开始球的启动(阿基米德三级杠杆)。

图1-3:下落脚的方向必须与自动器脚垂直(更好的平衡和跌倒稳定性),在近端杆或自动器与远端杆5之间,杆5会缩短下降脚的下落或幅度,在投掷时不会拖动手臂,而会从上到下,按照牛顿定律匀加速运动,并一致同步。

图1-4:发球时,落腿必须保持垂直(万有引力定律),同样可以看出,在右手投手和相反的左手投手中,倒l形允许右腿不进行扭转运动。

图1-5:此图旨在限定脚弓部与落脚垂直。在此图中,可以看到落脚限幅,该限幅由近端杆5和远端杆5之间的杆5限定。

图1-6:让第一指的指甲在地面前,抬起手臂:(从出生起,肩部肌肉就以这种方式得到加强,这是走路和跑步时的正常动作)。

图1-7:这意味着,当手套臂同步向胸部发出拉力时,就会弯曲投球臂的肘部,并且每个动作都会产生反作用,动作均匀加速,且动作均匀同步,没有任何停顿。

图1-8:可以看到持球臂伸展到高于肩膀的位置时,拇指的指甲指向地面,手套臂低于肩膀,在中部杠8的高度,使手臂向胸部方向拉动,这样持球臂的肘部就会同步弯曲。

图2-1:手套臂的拉动弯曲肘部的唯一动作,只有一次作用-反作用,减少损伤(参见前文的定律和原理)。由于肘部可以根据投手的身高进行升高和降低,因此还可以使肘部弯曲到所需的高度。

图2-2:做出的运动必须同步,并尝试在单个轴上进行(矢状面轴)在杆9和杆1之间形成的框(列为17)将提供找到打击区域的地方,且该区域可以根据投手的身高来升高或降低。另外,在杆9、20和11之间形成的矩形将允许手臂以正常方式退出,而没有任何扭转或旋转运动。

图2-3:此图意味着提高和降低倒l杆的机制,使其适应投手的身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系统由正方形或矩形的管基座4-5-构成。所述基座可以支撑在轮子4、6、9、12上,该轮子放置在每个形成拐角的位置,图中观察到的点是指缩短或延长系统,这取决于投手的具体情况(context)。该矩形被杆8分成两个矩形,杆8上有三个垂直的6英尺高的杆#9-9-9,杆的长度可以加长或缩短,这是杆8放置的位置,水平中部和上部8,其将根据投手的身量延长或缩短。

杆#8):在图#1中有三个杆,不过杆的数量也可以取决于材料的强度,但在这种情况下,水平杆标记为#8,如果是铁,则可以形成中部杠,其它杆可以用橡胶材料或其他柔性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中部杠可以由两个垂直的远端杆和近端杆支撑,该两个远端杆和近端杆由带有轮子的正方形的基座支撑,在远端,可以有另一个带有垂直杆的基座,以形成正方形的打击区,可以降低或升高打击区,以使球达到所需的高度,可参见#17。

杆#10-11-2):图#1和2在近端具有形成框形或矩形的杆,可以在3到4英尺的高度上进行双侧移动,可以用金属和其他柔性材料制成,以矫正手臂的隔离,可以根据投手的体型(texture)和手臂的长度而变长或变短,左右均可同时矫正。

杆#1-2):(1)将具有另一个杆系统,其可以独立于其它系统,具有支撑基座,并且倒(l)杆的两臂都可延长或缩短。这将有助于改进持球时肘部的高度,以便所有投手都在臂上投球。(2)此外,对于右手投手,下臂将用于使右脚不超过(l)上该臂的限制,如果是左手投手则相反。

杆#5-6-7):(5)将有一个近端杆,起到自动器(bot)的作用,(6)会带有线条、翘板、橡胶或任何标记方向的线,该线从投手的右足弓延伸到(7)板或本垒的尖端,以使投球动作尽可能地在冠状面上。本系统可以是单侧的,也可以是双侧的,因此可以同时矫正左手或右手的投手。

杆#1-9):在(1)和(9)之间的远端杆中,一个2英尺×2英尺的框可以由2个橡胶支脚或3-4英尺高的翘板组成,参见图1和图2中的#17,可以根据投手的身高升降,用于找到打击区域,并且位于从足弓部到板的直线的中心。

远端杆(5)和近端杆#5自动器之间的杆#5,其与从自动器到板或本垒的线或橡胶(6)交叉,将用于在投长球或短球中控制脚的下落,见图#1。

中部杠8的作用是防止头部横向移动,使之保持在矢状面内,避免球棒穿过投手区域造成伤害,此外,还设定了手套臂的高度以执行对胸部的拉动,因为要弯曲肘部。

图2是与图1相同的系统,但正如前文所解释的,它的形制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在本系统中使用了铁管,其中中部杠8用来矫正头部避免侧偏,与基座18(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轮子)中的9一起,将系统连成一体。

由1、3和4构成的框架系统以及正方形1、2和3,以及杆2延伸形成倒l,这些具有双重功能,因为其矫正所希望的出肘高度,并且其矫正右手投手的脚步下落,使之不能超过该杆,防止右手投手的支撑脚或左脚出现扭转运动,并且将本系统更改为另一向则可以矫正左手投手。

杆系统5、6和7有三个功能,第5杆作为自动器6,使左脚的下落线位于矢状面上,第7板朝着球的方向,与#7形成的框架一起适应投手的高度,让球始终在同一位置被释放,以矫正打击区。

由#20、21和11构成的矩形具有测定投球臂高度的功能,无论是右手还是左手,因为放置了一些柔性附件,所以当伸臂达到180度时可以感觉到。其它功能是防止手臂发生任何其他扭转运动,防止受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