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高仿真马自骑运动骑行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0281发布日期:2018-07-13 18:0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高仿真马自骑运动骑行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为了节省时间和保持安全,室内仿真系统随之而产生,例如室内骑行仿真系统,但是目前各类骑行台系统大都采用调速手动设定,骑行时不能根据路况自动调整骑行阻力;另一方面,长时间的骑行锻炼,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室内高仿真马自骑运动骑行台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室内高仿真马自骑运动骑行台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骑行系统、传感模块、控制装置以及场景模拟装置,所述骑行系统用于模拟骑行,所述场景模拟装置用于模拟骑行状态下的场景变化,所述传感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骑行系统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状态数据传递至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状态数据发出反馈命令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响应于所述反馈命令控制所述骑行系统工作;

其中,所述骑行系统为一骑行台,所述骑行台包括固定设置的前轮、传动设置的飞轮、升降装置、锁紧扳手以及调节机构,所述前轮装设在所述骑行台的一端,所述飞轮装设在所述骑行台的另一端,且所述前轮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手握的车手把;所述飞轮为装有磁体的转子外轮,通过设置在外侧的轮组带动,所述飞轮上还装设有定子线圈,以及与所述定子线圈连接的pwm阻力接口;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锁紧扳手装设在所述飞轮的轴心位置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且所述升降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缓冲弹簧、螺母以及上下调节块,所述螺母装设在所述上下调节块上,用于支撑所述缓冲弹簧,所述上下调节块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用于调节整个所述升降装置的高度,所述调节机构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飞轮上还设置有一pwm电路,所述定子线圈经由所述pwm阻力接口连接所述pwm电路,通过所述pwm电路可形成电流而产生与电流大小相匹配的阻力,用于模拟所述骑行台的骑行阻力。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场景模拟装置包括显示装置和吹风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吹风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传感模块为一转速传感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用于测量所述飞轮的转速大小。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显示装置播放的音视频为实际骑行所拍摄、采集的实景视频画面文件和音乐文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根据所述飞轮的平均转速分段控制所述显示装置的播放速度;所述显示装置还用于播放在比赛路段节点自动插入的动画和骑行的数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室内高仿真马自骑运动骑行台系统可与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为一上位计算机。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控制装置装设在其中一侧的支撑杆上。

本发明提出的室内高仿真马自骑运动骑行台系统通过设置的场景模拟装置模及升降装置自动模拟骑行中的各种场景,实现在室内可以高效仿真室外的情景,让骑行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骑行实景视频可以解决长时间骑行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2、高仿真上下坡、阻力吹风系统可以高度模拟比赛实况,满足锻炼需求;3、解决户外骑行运动的安全性问题,最大限度地防止交通安全、运动意外伤害;4、完善检测与数据报功能,可以扫码登录到云平台以同步运动数据,供用户参考,本发明的实现可使骑行台成为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智能运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运动骑行台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骑行系统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骑行系统中飞轮结构、控制装置和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示说明:1-骑行系统、11-前轮、12-车把手、13-飞轮、131-定子、132-锁紧扳手、14-升降装置、141-缓冲弹簧、142-上下调节块、15-调节机构、2-控制装置、3-模拟场景装置、31-显示装置、32-吹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高仿真马自骑运动骑行台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骑行系统1、传感模块、控制装置2以及场景模拟装置3,骑行系统1用于模拟骑行,场景模拟装置3用于模拟骑行状态下的场景变化,传感模块用于采集骑行系统1的状态数据,并将状态数据传递至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根据状态数据发出反馈命令至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响应于反馈命令控制骑行系统工作;其中,中央处理单元为一上位计算机,通过上位计算机可以与控制装置2进行数据交互,场景模拟装置3包括显示装置31和吹风装置32,显示装置31和吹风装置32与控制装置2之间电信连接,在运动骑行台系统工作时,中央处理单元将要播放的动画、图像通过控制装置2传递至显示装置31中,实现画面仿真,控制装置2同时根据骑行系统1的骑行状况,即显示装置31的播放画面情况进行风向和风速的调整,使得骑行者具有很好的使用体验感,具体的,显示装置31播放的音视频为实际骑行所拍摄、采集的实景视频画面文件和音乐文件,控制装置2控制根据骑行系统1的实际骑行速度控制显示装置31的播放速度,同时,显示装置还用于播放在比赛路段节点自动插入的动画和骑行的数据;传感装置为一转速传感器,用于采集骑行系统的骑速情况,因为不同骑速下骑行者感觉到的风速是不一样的,这样,中央控制单元就可以根据转速传感器采集到的速度数据发出相对应的反馈至控制装置,实现不同骑速下、叠加比赛场景风速后形成不同风速的控制,即控制吹风装置的送风情况。

优选的,系统中骑行阻力由实地采集经由pwm(脉冲宽度调制)系统实现,具体的,通过控制装置2控制骑行系统中转动装置的阻力实现;吹风装置32的模拟根据实地采集的数据经由调压实现,然后通过控制装置2来实现各种情况下风速的模拟。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31与控制装置2之间通过hdmi接口连接,当然,本发明并未对此进行限制和固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骑行系统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仿真骑行,在骑行开始和结束时,可通过显示装置31播放相应的动画,同时,本发明提供的运动骑行台系统在预设距离的骑行后,会通过显示装置31将骑行数据、骑行时间、当前骑行速度以动画的方式插入到显示装置上,供用户了解自己的骑行情况,具体何时以及在骑行多久之后进行动画显示,用户可通过上位计算机进行设定;在显示装置31上还设置有一用于显示整个比赛线路图的小地图,在小地图上可以显示用户当前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提供的运动骑行台系统上还可以与移动终端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等设备进行连接,通过手机上的app可以将用户骑行后的具体数据传送到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其中,移动终端设备可通过扫描、蓝牙或者无线的方式与骑行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参阅图2和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骑行系统为一骑行台,骑行台包括固定设置的前轮11、传动设置的飞轮13、升降装置14、锁紧扳手132以及调节机构15,前轮装设在骑行台的一端,飞轮装设在骑行台的另一端,前轮上方还设置有用于手握的车手把12,用户通过车把手12进行实际抓取模拟;飞轮13为装有磁体的转子外轮,通过设置在飞轮13外侧的轮组带动;飞轮13上还设置有定子131和pwm阻力接口,定子131上设置有与绕阻,通过pwm阻力接口连接装设在飞轮上的pwm电路,pwm阻力接口与控制装置2之间通信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装置2,控制pwm电路,控制pwm电路的电流大小,从而产生与电流大小相匹配的阻力,这样就实现了骑行系统在不同情景下的阻力仿真效果;升降装置14的一端通过锁紧扳手132装设在飞轮13的轴心位置处,另一端与调节机构15连接,且升降装置14内部还设置有缓冲弹簧141、螺母(图未示)以及上下调节块142,螺母装设在上下调节块142上,用于支撑缓冲弹簧141,缓冲弹簧141可以辅助用户摇车,实现场景仿真的真实感受;上下调节块142通过一连接杆与调节机构15连接,用于调节整个升降装置14的高度,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飞轮13高度的调节;调节机构15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具体的,调节机构15由同步带(图未示)以及与同步带相适配的同步带轮,通过伺服电机调节同步带轮,从而实现调节升降装置14的效果;进一步的,升降装置14两侧还设置有支撑杆(图未示),控制装置2装设在其中一侧的支撑杆上。

本发明提出的室内高仿真马自骑运动骑行台系统通过设置的场景模拟装置模及升降装置自动模拟骑行中的各种场景,实现在室内可以高效仿真室外的情景,让骑行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骑行高仿真实景视频可以解决长时间骑行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2、高仿真上下坡、阻力吹风系统可以高度模拟比赛实况,满足锻炼需求;3、解决户外骑行运动的安全性问题,最大限度地防止交通安全、运动意外伤害;4、完善检测与数据报功能,可以扫码登录到云平台以同步运动数据,供用户参考,本发明的实现可使骑行台成为具有物联网功能的智能运动设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