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足配合锻炼康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1486发布日期:2018-09-18 18:1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手足配合锻炼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锻炼能提高人们的体质。锻炼的最佳时间14:00~19:00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对健康更有利。冬季健身在下午的14:00~19:00之间比较理想。此时,室外温度比较高,人体自身温度也比较高,体力也比较充沛,很容易兴奋,比较容易进入运动状态。锻炼有很多方法和途径。

康复设备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设备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

人体的手部或腿部因外界的碰撞,导致受损部位需要做手术进行修复,然而受损部位在术后,灵活度不高,需要通过医生建议的定期或不定期的锻炼来进行恢复,由于现有的锻炼设备,很容易让病患在锻炼的过程中因运动强度过大而严重化。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方便让病患的手足配合起来进行锻炼康复,来避免因锻炼设备运动强度过大而严重化病况的锻炼康复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锻炼设备,很容易让病患在锻炼的过程中因运动强度过大而严重化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方便让病患的手足配合起来进行锻炼康复,来避免因锻炼设备运动强度过大而严重化病况的手足配合锻炼康复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足配合锻炼康复设备,包括有安装座、第一支杆、第一摆杆、第一拉绳、第一滑块、弧形滑轨、第一安装块、踏板、第一弹簧、第二滑块、第一滑轨、轴承座、螺杆、螺母、转盘、坐板和第一固定杆,安装座左上壁内侧设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右端转动式设有第一摆杆,第一摆杆位于安装座前侧,安装座右内壁下侧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轨,弧形滑轨下侧前后两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上均转动式设有踏板,弧形滑轨下端与第一摆杆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弧形滑轨上端与安装座右壁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安装座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设有坐板,坐板左下部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过盈连接有螺杆,螺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有螺母,螺母下侧与安装座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螺杆左端设有转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弧形杆、导向轮、第二拉绳和第一拉环,坐板左侧上部设有弧形杆,弧形杆顶壁右端设有导向轮,弧形滑轨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绕过导向轮,第二拉绳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第一定滑轮、第二支杆、第二固定杆、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三支杆、第三拉绳和第二拉环,安装座左壁下部开有通孔,安装座左外壁中下部设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弧形杆左外壁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弧形杆顶壁右侧设有第三支杆,第三支杆上安装有第三定滑轮,弧形滑轨下端连接第三拉绳,并且第三拉绳也与第一摆杆下端连接,第三拉绳穿过通孔,第三拉绳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第三拉绳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第四拉绳、第二安装块、第二摆杆、固定座、叶片和圆头杆,弧形杆顶壁内侧右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前侧左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摆杆,第二摆杆位于弧形杆前侧,第二摆杆底端设有叶片,第二摆杆顶端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前侧左右部均设有圆头杆,圆头杆上均连接有第四拉绳,左右两侧的第四拉绳均与第三拉绳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第三安装块、第二弹簧和挂钩,弧形杆顶部右侧设有第三安装块,第三安装块位于第三定滑轮左方,第二摆杆右侧上部与第三安装块左侧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固定座底部右侧设有挂钩,挂钩与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配合使用。

当病患需要使用该设备进行手足锻炼时,病患首先坐在坐板上,为了提高病患的舒适感,病患可将背部靠在坐板左上部,随后,病患将双脚放置在踏板上,再将右手握住第一摆杆,当病患往其后方摆动第一摆杆时,第一摆杆下端往右摆动,从而促使第一拉绳拉动弧形滑轨在第一滑块的配合下向上滑动,第一弹簧从拉伸状态复位,弧形滑轨带动第一安装块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踏板向右上方摆动,当病患往其前方摆动第一摆杆时,第一摆杆下端往左摆动复位,从而促使第一拉绳拉动弧形滑轨在第一滑块的配合下向下滑动,第一弹簧再次处于拉伸状态,弧形滑轨带动第一安装块向下移动复位,进而带动踏板向左下方摆动,病患不断重复往其前后摆动第一摆杆,由此可同时实现对病患手足进行配合锻炼,当病患锻炼完成后,病患使第一摆杆复位,并从坐板上下来即可,因为病患的身高各不相同,当用户身高较矮,双脚不方便放置到踏板上,需往右调节坐板位置时,病患可顺时针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螺杆顺时针转动,在螺母的配合下,螺杆带动坐板向右移动,当病患身高较高,需要往左调节坐板位置时,病患可逆时针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螺杆逆时针转动,在螺母的配合下,螺杆带动坐板向左移动,由此来调节坐板的位置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因为还包括有弧形杆、导向轮、第二拉绳和第一拉环,坐板左侧上部设有弧形杆,弧形杆顶壁右端设有导向轮,弧形滑轨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绕过导向轮,第二拉绳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所以,病患用右手握住第一摆的同时可将左手握住第一拉环,并下拉第一拉环,此时,左端的第二拉绳向下移动,右端的第二拉绳向上移动,第二拉绳带动弧形滑轨向上滑动,第一弹簧从拉伸状态恢复,弧形滑轨带动第一安装块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踏板向右上方摆动,弧形滑轨带动第一拉绳向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拉绳往右拉动下端的第一摆杆,从而使得第一摆杆上部往病患的后侧摆动,病患此时可往其前方摆动第一摆杆,第一摆杆下端往左摆动复位,从而促使第一拉绳拉动弧形滑轨在第一滑块的配合下向下滑动,第一弹簧再次处于拉伸状态,弧形滑轨带动第二拉绳复位,进而促使第一拉环向上移动,由此往复,病患不断左右手配合往下拉动第一拉环或往其前方摆动第一摆杆,可使得病患的左右手同时得到锻炼。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定滑轮、第二支杆、第二固定杆、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三支杆、第三拉绳和第二拉环,安装座左壁下部开有通孔,安装座左外壁中下部设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弧形杆左外壁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弧形杆顶壁右侧设有第三支杆,第三支杆上安装有第三定滑轮,弧形滑轨下端连接第三拉绳,并且第三拉绳也与第一摆杆下端连接,第三拉绳穿过通孔,第三拉绳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第三拉绳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所以,病患可将左右手分别握住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病患左右手高低配合往下拉动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当病患往下拉动第二拉环时,右端的第三拉绳向下移动,在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的配合下,左端的第三拉绳往左移动,进而拉动第一摆杆下端往左摆动,此时,弧形滑轨在第一拉绳的拉动下向下滑动,进而带动第一拉环在第二拉绳的配合下向上移动,病患可下拉第一拉环,从而使得第二拉绳的右端拉动弧形滑轨向上滑动,第一弹簧从拉伸状态恢复,弧形滑轨带动第一拉绳向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拉绳往右拉动第一摆杆,进而使得第三拉绳拉动第二拉环往上移动,由此往复,使得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高低配合交替拉动对病患的左右手和双脚进行锻炼,由此,病患便不需摆动第一摆杆来进行手足锻炼,提高了锻炼的效率。

因为还包括有第四拉绳、第二安装块、第二摆杆、固定座、叶片和圆头杆,弧形杆顶壁内侧右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前侧左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摆杆,第二摆杆位于弧形杆前侧,第二摆杆底端设有叶片,第二摆杆顶端设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前侧左右部均设有圆头杆,圆头杆上均连接有第四拉绳,左右两侧的第四拉绳均与第三拉绳连接,所以,病患在促使第三拉绳右端上下移动的同时会促使第四拉绳左右移动,第四拉绳带动第二摆杆左右摆动,第二摆杆带动叶片左右摆动产生风,由此,可对病患进行扇风散热。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安装块、第二弹簧和挂钩,弧形杆顶部右侧设有第三安装块,第三安装块位于第三定滑轮左方,第二摆杆右侧上部与第三安装块左侧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固定座底部右侧设有挂钩,挂钩与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配合使用,所以,病患在使用完该设备时,病患可将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挂在挂钩上,由此,可减少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下垂对病患造成不必要误伤情况的发生,第二弹簧的设置可方便第二摆杆的复位。

本发明达到了一种方便让病患的手足配合起来进行锻炼康复,来避免因锻炼设备运动强度过大而严重化病况的效果,通过设置了第一摆杆和踏板,来达到让病患可手足配合锻炼,通过设置了螺杆、螺母和转盘,使得可以调节坐板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病患的需求,通过设置了叶片,使得能对正在锻炼过程中的病患进行扇风散热,防止病患大量的冒汗而感染伤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安装座,2第一支杆,3第一摆杆,4第一拉绳,5第一滑块,6弧形滑轨,7第一安装块,8踏板,9第一弹簧,10第二滑块,11第一滑轨,12轴承座,13螺杆,14螺母,15转盘,16坐板,17第一固定杆,18弧形杆,19导向轮,20第二拉绳,21第一拉环,22通孔,23第一定滑轮,24第二支杆,25第二固定杆,26第二定滑轮,27第三定滑轮,28第三支杆,29第三拉绳,30第二拉环,31第四拉绳,32第二安装块,33第二摆杆,34固定座,35叶片,36圆头杆,37第三安装块,38第二弹簧,39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一种手足配合锻炼康复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安装座1、第一支杆2、第一摆杆3、第一拉绳4、第一滑块5、弧形滑轨6、第一安装块7、踏板8、第一弹簧9、第二滑块10、第一滑轨11、轴承座12、螺杆13、螺母14、转盘15、坐板16和第一固定杆17,安装座1左上壁内侧设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右端转动式设有第一摆杆3,第一摆杆3位于安装座1前侧,安装座1右内壁下侧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轨6,弧形滑轨6下侧前后两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块7,第一安装块7上均转动式设有踏板8,弧形滑轨6下端与第一摆杆3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4,弧形滑轨6上端与安装座1右壁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处于拉伸状态,安装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滑块10,第二滑块10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轨11,第一滑轨11上设有坐板16,坐板16左下部安装有轴承座12,轴承座12内过盈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有螺母14,螺母14下侧与安装座1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7,螺杆13左端设有转盘15。

实施例2

一种手足配合锻炼康复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安装座1、第一支杆2、第一摆杆3、第一拉绳4、第一滑块5、弧形滑轨6、第一安装块7、踏板8、第一弹簧9、第二滑块10、第一滑轨11、轴承座12、螺杆13、螺母14、转盘15、坐板16和第一固定杆17,安装座1左上壁内侧设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右端转动式设有第一摆杆3,第一摆杆3位于安装座1前侧,安装座1右内壁下侧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轨6,弧形滑轨6下侧前后两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块7,第一安装块7上均转动式设有踏板8,弧形滑轨6下端与第一摆杆3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4,弧形滑轨6上端与安装座1右壁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处于拉伸状态,安装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滑块10,第二滑块10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轨11,第一滑轨11上设有坐板16,坐板16左下部安装有轴承座12,轴承座12内过盈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有螺母14,螺母14下侧与安装座1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7,螺杆13左端设有转盘15。

还包括有弧形杆18、导向轮19、第二拉绳20和第一拉环21,坐板16左侧上部设有弧形杆18,弧形杆18顶壁右端设有导向轮19,弧形滑轨6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20,第二拉绳20绕过导向轮19,第二拉绳20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21。

实施例3

一种手足配合锻炼康复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安装座1、第一支杆2、第一摆杆3、第一拉绳4、第一滑块5、弧形滑轨6、第一安装块7、踏板8、第一弹簧9、第二滑块10、第一滑轨11、轴承座12、螺杆13、螺母14、转盘15、坐板16和第一固定杆17,安装座1左上壁内侧设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右端转动式设有第一摆杆3,第一摆杆3位于安装座1前侧,安装座1右内壁下侧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轨6,弧形滑轨6下侧前后两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块7,第一安装块7上均转动式设有踏板8,弧形滑轨6下端与第一摆杆3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4,弧形滑轨6上端与安装座1右壁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处于拉伸状态,安装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滑块10,第二滑块10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轨11,第一滑轨11上设有坐板16,坐板16左下部安装有轴承座12,轴承座12内过盈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有螺母14,螺母14下侧与安装座1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7,螺杆13左端设有转盘15。

还包括有弧形杆18、导向轮19、第二拉绳20和第一拉环21,坐板16左侧上部设有弧形杆18,弧形杆18顶壁右端设有导向轮19,弧形滑轨6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20,第二拉绳20绕过导向轮19,第二拉绳20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21。

还包括有第一定滑轮23、第二支杆24、第二固定杆25、第二定滑轮26、第三定滑轮27、第三支杆28、第三拉绳29和第二拉环30,安装座1左壁下部开有通孔22,安装座1左外壁中下部设有第二支杆24,第二支杆24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23,弧形杆18左外壁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杆25,第二固定杆25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26,弧形杆18顶壁右侧设有第三支杆28,第三支杆28上安装有第三定滑轮27,弧形滑轨6下端连接第三拉绳29,并且第三拉绳29也与第一摆杆3下端连接,第三拉绳29穿过通孔22,第三拉绳29绕过第一定滑轮23、第二定滑轮26和第三定滑轮27,第三拉绳29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30。

实施例4

一种手足配合锻炼康复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安装座1、第一支杆2、第一摆杆3、第一拉绳4、第一滑块5、弧形滑轨6、第一安装块7、踏板8、第一弹簧9、第二滑块10、第一滑轨11、轴承座12、螺杆13、螺母14、转盘15、坐板16和第一固定杆17,安装座1左上壁内侧设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右端转动式设有第一摆杆3,第一摆杆3位于安装座1前侧,安装座1右内壁下侧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上滑动式设有弧形滑轨6,弧形滑轨6下侧前后两部均设有第一安装块7,第一安装块7上均转动式设有踏板8,弧形滑轨6下端与第一摆杆3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拉绳4,弧形滑轨6上端与安装座1右壁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处于拉伸状态,安装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二滑块10,第二滑块10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轨11,第一滑轨11上设有坐板16,坐板16左下部安装有轴承座12,轴承座12内过盈连接有螺杆13,螺杆13上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有螺母14,螺母14下侧与安装座1顶部左侧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7,螺杆13左端设有转盘15。

还包括有弧形杆18、导向轮19、第二拉绳20和第一拉环21,坐板16左侧上部设有弧形杆18,弧形杆18顶壁右端设有导向轮19,弧形滑轨6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20,第二拉绳20绕过导向轮19,第二拉绳20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21。

还包括有第一定滑轮23、第二支杆24、第二固定杆25、第二定滑轮26、第三定滑轮27、第三支杆28、第三拉绳29和第二拉环30,安装座1左壁下部开有通孔22,安装座1左外壁中下部设有第二支杆24,第二支杆24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23,弧形杆18左外壁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杆25,第二固定杆25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26,弧形杆18顶壁右侧设有第三支杆28,第三支杆28上安装有第三定滑轮27,弧形滑轨6下端连接第三拉绳29,并且第三拉绳29也与第一摆杆3下端连接,第三拉绳29穿过通孔22,第三拉绳29绕过第一定滑轮23、第二定滑轮26和第三定滑轮27,第三拉绳29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30。

还包括有第四拉绳31、第二安装块32、第二摆杆33、固定座34、叶片35和圆头杆36,弧形杆18顶壁内侧右部设有固定座34,固定座34前侧左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摆杆33,第二摆杆33位于弧形杆18前侧,第二摆杆33底端设有叶片35,第二摆杆33顶端设有第二安装块32,第二安装块32前侧左右部均设有圆头杆36,圆头杆36上均连接有第四拉绳31,左右两侧的第四拉绳31均与第三拉绳29连接。

还包括有第三安装块37、第二弹簧38和挂钩39,弧形杆18顶部右侧设有第三安装块37,第三安装块37位于第三定滑轮27左方,第二摆杆33右侧上部与第三安装块37左侧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8,固定座34底部右侧设有挂钩39,挂钩39与第一拉环21和第二拉环30配合使用。

当病患需要使用该设备进行手足锻炼时,病患首先坐在坐板16上,为了提高病患的舒适感,病患可将背部靠在坐板16左上部,随后,病患将双脚放置在踏板8上,再将右手握住第一摆杆3,当病患往其后方摆动第一摆杆3时,第一摆杆3下端往右摆动,从而促使第一拉绳4拉动弧形滑轨6在第一滑块5的配合下向上滑动,第一弹簧9从拉伸状态复位,弧形滑轨6带动第一安装块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踏板8向右上方摆动,当病患往其前方摆动第一摆杆3时,第一摆杆3下端往左摆动复位,从而促使第一拉绳4拉动弧形滑轨6在第一滑块5的配合下向下滑动,第一弹簧9再次处于拉伸状态,弧形滑轨6带动第一安装块7向下移动复位,进而带动踏板8向左下方摆动,病患不断重复往其前后摆动第一摆杆3,由此可同时实现对病患手足进行配合锻炼,当病患锻炼完成后,病患使第一摆杆3复位,并从坐板16上下来即可,因为病患的身高各不相同,当用户身高较矮,双脚不方便放置到踏板8上,需往右调节坐板16位置时,病患可顺时针转动转盘15,转盘15带动螺杆13顺时针转动,在螺母14的配合下,螺杆13带动坐板16向右移动,当病患身高较高,需要往左调节坐板16位置时,病患可逆时针转动转盘15,转盘15带动螺杆13逆时针转动,在螺母14的配合下,螺杆13带动坐板16向左移动,由此来调节坐板16的位置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因为还包括有弧形杆18、导向轮19、第二拉绳20和第一拉环21,坐板16左侧上部设有弧形杆18,弧形杆18顶壁右端设有导向轮19,弧形滑轨6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绳20,第二拉绳20绕过导向轮19,第二拉绳20的末端连接有第一拉环21,所以,病患用右手握住第一摆的同时可将左手握住第一拉环21,并下拉第一拉环21,此时,左端的第二拉绳20向下移动,右端的第二拉绳20向上移动,第二拉绳20带动弧形滑轨6向上滑动,第一弹簧9从拉伸状态恢复,弧形滑轨6带动第一安装块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踏板8向右上方摆动,弧形滑轨6带动第一拉绳4向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拉绳4往右拉动下端的第一摆杆3,从而使得第一摆杆3上部往病患的后侧摆动,病患此时可往其前方摆动第一摆杆3,第一摆杆3下端往左摆动复位,从而促使第一拉绳4拉动弧形滑轨6在第一滑块5的配合下向下滑动,第一弹簧9再次处于拉伸状态,弧形滑轨6带动第二拉绳20复位,进而促使第一拉环21向上移动,由此往复,病患不断左右手配合往下拉动第一拉环21或往其前方摆动第一摆杆3,可使得病患的左右手同时得到锻炼。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定滑轮23、第二支杆24、第二固定杆25、第二定滑轮26、第三定滑轮27、第三支杆28、第三拉绳29和第二拉环30,安装座1左壁下部开有通孔22,安装座1左外壁中下部设有第二支杆24,第二支杆24上安装有第一定滑轮23,弧形杆18左外壁上部设有第二固定杆25,第二固定杆25上安装有第二定滑轮26,弧形杆18顶壁右侧设有第三支杆28,第三支杆28上安装有第三定滑轮27,弧形滑轨6下端连接第三拉绳29,并且第三拉绳29也与第一摆杆3下端连接,第三拉绳29穿过通孔22,第三拉绳29绕过第一定滑轮23、第二定滑轮26和第三定滑轮27,第三拉绳29末端连接有第二拉环30,所以,病患可将左右手分别握住第一拉环21和第二拉环30,病患左右手高低配合往下拉动第一拉环21和第二拉环30,当病患往下拉动第二拉环30时,右端的第三拉绳29向下移动,在第一定滑轮23、第二定滑轮26和第三定滑轮27的配合下,左端的第三拉绳29往左移动,进而拉动第一摆杆3下端往左摆动,此时,弧形滑轨6在第一拉绳4的拉动下向下滑动,进而带动第一拉环21在第二拉绳20的配合下向上移动,病患可下拉第一拉环21,从而使得第二拉绳20的右端拉动弧形滑轨6向上滑动,第一弹簧9从拉伸状态恢复,弧形滑轨6带动第一拉绳4向右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拉绳4往右拉动第一摆杆3,进而使得第三拉绳29拉动第二拉环30往上移动,由此往复,使得第一拉环21和第二拉环30高低配合交替拉动对病患的左右手和双脚进行锻炼,由此,病患便不需摆动第一摆杆3来进行手足锻炼,提高了锻炼的效率。

因为还包括有第四拉绳31、第二安装块32、第二摆杆33、固定座34、叶片35和圆头杆36,弧形杆18顶壁内侧右部设有固定座34,固定座34前侧左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摆杆33,第二摆杆33位于弧形杆18前侧,第二摆杆33底端设有叶片35,第二摆杆33顶端设有第二安装块32,第二安装块32前侧左右部均设有圆头杆36,圆头杆36上均连接有第四拉绳31,左右两侧的第四拉绳31均与第三拉绳29连接,所以,病患在促使第三拉绳29右端上下移动的同时会促使第四拉绳31左右移动,第四拉绳31带动第二摆杆33左右摆动,第二摆杆33带动叶片35左右摆动产生风,由此,可对病患进行扇风散热。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安装块37、第二弹簧38和挂钩39,弧形杆18顶部右侧设有第三安装块37,第三安装块37位于第三定滑轮27左方,第二摆杆33右侧上部与第三安装块37左侧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8,固定座34底部右侧设有挂钩39,挂钩39与第一拉环21和第二拉环30配合使用,所以,病患在使用完该设备时,病患可将第一拉环21和第二拉环30挂在挂钩39上,由此,可减少第一拉环21和第二拉环30下垂对病患造成不必要误伤情况的发生,第二弹簧38的设置可方便第二摆杆33的复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