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的运动沙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9134发布日期:2018-12-11 23:51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落的运动沙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运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脱落的运动沙袋。

背景技术

跑步的定义是指陆生动物使用足部移动。它在运动上的定义是一种步伐,双脚不会同一时间踫到地面。它亦可以是一种有氧的运动或厌氧的运动,关注健身与跑步,是对体能最基本的要求,要跑步,要先健身,加强体魄,同时跑前可热身,避免跑步影响身体健康。跑步锻炼是人们最常采用的一种身体锻炼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跑步技术要求简单,无需特殊的场地、服装或器械。无论在健身房、运动场或马路上,甚至在田野间、树林中均可进行跑步锻炼。可以自己掌握跑步的速度、距离和路线。

在运动跑步锻炼时通常会在小腿部绑有运动沙袋,通过增加腿部负重的方式来提高人体的耐久力,但在实际跑步时,沙袋由于惯性始终会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容易导致沙袋离开初始的捆绑位置,用户不得不频繁终止跑步,重新对沙袋进行调节,现有沙袋的该种弊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耐力训练的正常进行。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脱落的运动沙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脱落作用且能确保进行连续跑步锻炼的防脱落的运动沙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的运动沙袋,包括气囊带和多块铅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带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用于放置铅块的限位套,所述铅块插设于同组的两根限位套内,所述气囊带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脱落气囊,所述防脱落气囊与气囊带连通设置,所述防脱落气囊的上端与铅块的下端相抵接触,所述气囊带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阻力气囊,所述阻力气囊设置于两块相邻的铅块之间的气囊带上,所述阻力气囊的两端侧壁分别与两块铅块相抵接触,所述阻力气囊与气囊带连通设置,所述气囊带的两个端头处均固定连接有绑带。

在上述的防脱落的运动沙袋中,所述气囊带、防脱落气囊和阻力气囊均为弹性气囊。

在上述的防脱落的运动沙袋中,所述防脱落气囊的外端与位于其上侧的限位套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

在上述的防脱落的运动沙袋中,所述气囊带远离铅块的一端内壁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防脱落的运动沙袋的优点在于:在运动员跑步的运动过程中,无论是后脚蹬地和还是前脚触地时,小腿的腓肠肌均发力膨胀变大,能对气囊带进行挤压,继而使得气囊带能对腿部和铅块的接触更为紧密,能有效的防止运动沙袋脱离,在气囊带受到挤压时将其内部的一部分气体挤压进行防脱落气囊和阻力气囊内,使得防脱落气囊和阻力气囊均膨胀体积变大,防脱落气囊能对铅块提供向上作用力,缓冲铅块向下运动趋势,阻力气囊膨胀体积变大能使得其与相邻两块铅块接触更为紧密,增加铅块之间的一体性,有效防止沙袋的前侧下滑;当运动员的前脚触时,由于铅块相对与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瞬间停止,铅块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继而对防脱落气囊进行挤压,继而使得气囊带和阻力气囊均膨胀体积变大,气囊带的膨胀可增加其与腿部的摩擦,进而防止沙袋下滑,阻力气囊的阻力气囊能对铅块进行有的挤压固定,提高铅块之间的一体性,同时防止铅块从限位套内脱出;此外,在运动员跑步的运动过程中,在起跑蹬地和脚部落地时,小腿腹部的腓肠肌发力膨胀变大,能对气囊带进行挤压,气囊带内的部分气体受到挤压进入到其上端的凸起部内,使得凸起部膨胀变大,发力膨胀的腓肠肌可对膨胀后的凸起部进行有效的支撑,能有效的防止沙袋下滑。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脱落的运动沙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脱落的运动沙袋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带、2铅块、3限位套、4防脱落气囊、5绑带、6阻力气囊、7连接带、8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防脱落的运动沙袋,包括气囊带1和多块铅块2,气囊带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用于放置铅块2的限位套3,进行铅块2插设于同组的两根限位套3内,气囊带1靠近其下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脱落气囊4,防脱落气囊4与气囊带1连通设置,防脱落气囊4的上端与铅块2的下端相抵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在铅块2由于惯性对防脱落气囊4造成挤压时,能将防脱落气囊4内的气体挤压进气囊带1内,使得气囊带1膨胀变大,使气囊带1与腿部挤压力变大,进而增加沙袋与腿部的摩擦,能有效防止沙袋的下滑,在后腿部发力,小腿部的腓肠肌会发生膨胀,继而对气囊带1进行挤压,进而使得防脱落气囊4膨胀体积变大,向铅块2提供向上的反作用力,可用于抵消铅块2的一部分惯性,进而削弱跑步过程中后腿蹬地时,铅块2惯性对沙袋的影响。

气囊带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阻力气囊6,阻力气囊6设置于两块相邻的铅块2之间的气囊带1上,阻力气囊6的两端侧壁分别与两块铅块2相抵接触,阻力气囊6与气囊带1连通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腓肠肌膨胀对气囊带1的挤压,还是铅块2对防脱落气囊4的挤压,均能使得阻力气囊6膨胀体积变大,使得阻力气囊6能更为紧密的与铅块2接触,有效增加铅块2之间的一体性,该结构设计,可有效解决后腿发力时,小腿腹部相对与小腿前部肌肉变化明显而导致的沙袋前侧易下滑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气囊带1的两个端头处均固定连接有绑带5,需要说明使得时,通过两根绑带5能将运动沙袋绑与小腿腹部;气囊带1、防脱落气囊4和阻力气囊6均为弹性气囊,在其体积变化后易于恢复至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脱落气囊4的外端与位于其上侧的限位套3之间通过连接带7连接,由于防脱落气囊4为弹性气囊,在铅块2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其外端容易下沉,继而出现铅块2从限位套3的下侧脱出,连接带7的设置可将防脱落气囊4与限位套3连为一体,避免铅块2的脱出。

本发明通过两条绑带5将运动沙袋绑于腿部,在运动员跑步的运动过程中,无论是后脚蹬地和还是前脚触地时,小腿的腓肠肌均发力膨胀变大,能对气囊带1进行挤压,继而使得气囊带1能对腿部和铅块2的接触更为紧密,能有效的防止运动沙袋脱离,在气囊带1受到挤压时将其内部的一部分气体挤压进行防脱落气囊4和阻力气囊6内,使得防脱落气囊4和阻力气囊6均膨胀体积变大,防脱落气囊4能对铅块2提供向上作用力,缓冲铅块2向下运动趋势,阻力气囊6膨胀体积变大能使得其与相邻两块铅块2接触更为紧密,增加铅块2之间的一体性,有效防止沙袋的前侧下滑;当运动员的前脚触时,由于铅块2相对与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瞬间停止,铅块2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继而对防脱落气囊4进行挤压,继而使得气囊带1和阻力气囊6均膨胀体积变大,气囊带1的膨胀可增加其与腿部的摩擦,进而防止沙袋下滑,阻力气囊6的阻力气囊6能对铅块2进行有的挤压固定,提高铅块2之间的一体性,同时防止铅块2从限位套3内脱出。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气囊带1靠近其上端的侧壁上设有凸起部8,需要说明的是,凸起部8的下端斜面与小腿腹部的上端斜面相抵接触。

本实施例,在运动员跑步的运动过程中,在起跑蹬地和脚部落地时,小腿腹部的腓肠肌发力膨胀变大,能对气囊带1进行挤压,气囊带1内的部分气体受到挤压进入到其上端的凸起部8内,使得凸起部8膨胀变大,发力膨胀的腓肠肌可对膨胀后的凸起部8进行有效的支撑,能有效的防止沙袋下滑。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气囊带1、铅块2、限位套3、防脱落气囊4、绑带5、阻力气囊6、连接带7和凸起部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