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1265发布日期:2018-11-07 09:5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外科(vascularsurgery)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针对除脑血管、心脏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人体除了毛发、指甲、角膜等以外,血管遍布全身。因此,血管外科涵盖的范围很广。血管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每个人在生命过程中都会有血管病变,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现有的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功能单一,只能够进行局部锻炼,而且锻炼的过程枯燥乏味,不能激发患者的锻炼兴趣,不利于提高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不利于促进患者周身的血液循环,不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同时现有的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基本都是不能够调节的,不能适用不同的患者,且在做康复锻炼时的舒适性较差,此外,现有的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在患者锻炼使用时容易出汗,尤其是对于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使用锻炼时容易大量出汗而导致受凉,为此提出一种患者可利用其全方位对身体进行锻炼,康复锻炼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又可防止患者大量出汗而受凉的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在患者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促进下肢以及脚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能将患者锻炼的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部,从而使得该康复装置具备发电的功能,同时能够将患者锻炼的成果通过蓄电池驱动一些电器工作体现出来,进而激发患者的锻炼兴趣,有利于提高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从而缩短康复时间,在患者利用下肢锻炼装置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患者可扭动腰部,使得患者的背部与转动单元进行相互搓动,从而使得转动单元对患者背部起到按摩的效果,有利于驱赶患者的疲惫,保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患者背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可适用不同的患者,同时臀部支撑装置包括鞍座,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可大幅提高患者使用该装置做康复锻炼时的舒适性,同时鞍座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臀部的血液循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包括中空底座,所述中空底座的一侧设有下肢锻炼装置,且所述中空底座的上部设有背部锻炼装置,所述中空底座的上部位于所述下肢锻炼装置与所述背部锻炼装置之间设有臀部支撑装置;所述下肢锻炼装置包括焊接在所述中空底座一侧面上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中空底座相连通的弧形壳体,所述弧形壳体的内部通过两个第一滚动轴承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主动齿轮,且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弧形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l型曲柄,所述有l型曲柄远离所述连接轴的端部外部均转动套装有脚踏板,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增速器输入轴的端部,所述增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的内部底部,且所述增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通过支撑座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的内部底部,且所述发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的内部底部;所述背部锻炼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上部的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靠近所述臀部支撑装置的一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三组转动单元;所述臀部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上部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上端内部活动安装有内插杆,且所述外套管上靠近其上端螺接有用于锁紧所述内插杆的固定螺栓,所述内插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鞍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肢锻炼装置用于患者锻炼下肢以及脚部使用,在患者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促进下肢以及脚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能将患者锻炼的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部,从而使得该康复装置具备发电的功能,同时能够将患者锻炼的成果通过蓄电池驱动一些电器工作体现出来,进而激发患者的锻炼兴趣,有利于提高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从而缩短康复时间;背部锻炼装置用于配合下肢锻炼装置使用,在患者利用下肢锻炼装置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患者可扭动腰部,使得患者的背部与转动单元进行相互搓动,从而使得转动单元对患者背部起到按摩的效果,有利于驱赶患者的疲惫,保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患者背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臀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患者配合下肢锻炼装置共同使用,臀部支撑装置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适用不同的患者,同时臀部支撑装置包括鞍座,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可大幅提高患者使用该装置做康复锻炼时的舒适性,同时鞍座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臀部的血液循环,综上,患者可利用该装置全方位对身体进行锻炼,使得该装置,康复锻炼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单元包括通过两个第二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内部的两个短轴,两个所述短轴之间固定安装有橡胶圆柱体,所述橡胶圆柱体的外部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第二滚动轴承的作用下橡胶圆柱体可自由转动,可避免橡胶圆柱体与患者的背部之间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力,避免橡胶圆柱体损伤患者背部的皮肤,同时在橡胶圆柱体转动的过程中可增加弧形凸起对患者背部的按摩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壳体的内部正对所述通槽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患者可利用自己锻炼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部,蓄电池可驱动风扇工作对患者进行吹风,可避免患者使用该装置锻炼时大量出汗而受凉。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壳体的一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中空底座一外侧壁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控制开关串接在所述风扇与所述蓄电池之间,所述充电接口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通过控制开关控制风扇工作,便于通过充电接口为蓄电池充电,可在该装置长时间不用时及时给蓄电池,避免蓄电池长时间没电而损坏。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底座的顶壁上还开设有用于穿插导线的通孔,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便于穿插蓄电池与风扇之间的导线,圆形通孔可防止导线卡在通孔内部的拐角处,有效避免导线被扯断。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壳体的一外侧壁上位于所述通槽的上方固定设有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垫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可防止患者的头部磕碰到方形壳体的上部棱角处。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底座的一侧壁上还通过螺钉安装有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后期对中空底座内部的部件进行维护。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底座的上部位于所述臀部支撑装置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扶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扶手用于患者使用该装置进行康复锻炼时扶持使用,可防止患者在锻炼时从该装置的上部坠落而摔伤,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底座的底部和所述支撑梁的底部均设有弹性支脚,所述弹性支脚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底部和所述支撑梁底部的筒体以及位于所述筒体正下方的圆形橡胶板,所述筒体的上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筒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端盖,所述筒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块、弹簧、第二滑块以及连接杆,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相抵触,且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的上部相抵触,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所述端盖延伸至所述筒体的底部外部与圆形橡胶板的上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该装置具备较好的减震效果,可避免患者使用该装置锻炼时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提升该装置的使用舒适度。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底座的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瓷粉30-40份、氧化锌粉末12-18份、对甲苯磺酸粉末15-20份、氧化铝粉末6-10份、环氧树脂18-26份、石蜡3-5份、环烷酸钴8-12份、经硅烷偶联剂1-3份和乙醇40-60份;s1、将称量好的石蜡、经硅烷偶联剂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30min,搅拌速度为600-8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瓷粉、氧化锌粉末、对甲苯磺酸粉末、氧化铝粉末、环氧树脂和环烷酸钴加入球磨机中进行精磨至颗粒直径为20-4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5-35min,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900r/min,反应釜的温度设置80-100℃,制得防护涂料;s4、将中空底座的表面采用砂纸抛光直至中空底座的表面没有明显毛刺,然后利用清水刷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中空底座采用热风机烘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烘干后的中空底座的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中空底座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00-120℃,时间设置为20-30min,即在中空底座的表面制得防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不易开裂,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滑和防腐作用,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防止中空底座被腐蚀,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下肢锻炼装置用于患者锻炼下肢以及脚部使用,在患者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促进下肢以及脚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能将患者锻炼的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部,从而使得该康复装置具备发电的功能,同时能够将患者锻炼的成果通过蓄电池驱动一些电器工作体现出来,进而激发患者的锻炼兴趣,有利于提高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从而缩短康复时间;2、本发明,背部锻炼装置用于配合下肢锻炼装置使用,在患者利用下肢锻炼装置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患者可扭动腰部,使得患者的背部与转动单元进行相互搓动,从而使得转动单元对患者背部起到按摩的效果,有利于驱赶患者的疲惫,保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患者背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3、本发明,臀部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患者配合下肢锻炼装置共同使用,臀部支撑装置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适用不同的患者,同时臀部支撑装置包括鞍座,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可大幅提高患者使用该装置做康复锻炼时的舒适性,同时鞍座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臀部的血液循环;4、本发明,患者可利用该装置全方位对身体进行锻炼,使得该装置,康复锻炼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5、本发明,患者可利用自己锻炼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部,蓄电池可驱动风扇工作对患者进行吹风,可避免患者使用该装置锻炼时大量出汗而受凉;6、本发明,制备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不易开裂,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滑和防腐作用,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防止中空底座被腐蚀,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值得推广和普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改变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图1改变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拆卸扶手和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右侧视图;图7为为图1的右侧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装上弧形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臀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转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弹性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空底座;2、下肢锻炼装置;3、背部锻炼装置;4、扶手;5、臀部支撑装置;6、弹性支脚;7、充电接口;8、转动单元;9、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垫;10、方形壳体;11、控制开关;12、盖板;13、通槽;14、弧形壳体;15、支撑梁;16、l型曲柄;17、脚踏板;18、通孔;19、风扇;20、发电机;21、支撑座;22、蓄电池;23、增速器;24、联轴器;25、从动齿轮;26、链条;27、主动齿轮;28、连接轴;29、第一滚动轴承;30、鞍座;31、固定螺栓;32、外套管;33、内插杆;34、橡胶圆柱体;35、短轴;36、第二滚动轴承;37、弧形凸起;38、筒体;39、第二滑块;40、连接杆;41、圆形橡胶板;42、端盖;43、弹簧;44、第一滑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结合附图1-1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如图1-13所示,包括中空底座1,所述中空底座1的一侧设有下肢锻炼装置2,且所述中空底座1的上部设有背部锻炼装置3,所述中空底座1的上部位于所述下肢锻炼装置2与所述背部锻炼装置3之间设有臀部支撑装置5;所述下肢锻炼装置2包括焊接在所述中空底座1一侧面上的支撑梁15,所述支撑梁15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中空底座1相连通的弧形壳体14,所述弧形壳体14的内部通过两个第一滚动轴承29安装有连接轴28,所述连接轴28的中部固定套装有主动齿轮27,且所述连接轴28的两端均伸出所述弧形壳体1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l型曲柄16,所述有l型曲柄16远离所述连接轴28的端部外部均转动套装有脚踏板17,所述主动齿轮27通过链条26与从动齿轮25传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25固定安装在增速器23输入轴的端部,所述增速器23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1的内部底部,且所述增速器2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4与发电机20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发电机20通过支撑座21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1的内部底部,且所述发电机20通过导线与蓄电池22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22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1的内部底部;所述背部锻炼装置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1上部的方形壳体10,所述方形壳体10靠近所述臀部支撑装置5的一侧壁上开设有通槽13,所述通槽13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三组转动单元8;所述臀部支撑装置5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1上部的外套管32,所述外套管32的上端内部活动安装有内插杆33,且所述外套管32上靠近其上端螺接有用于锁紧所述内插杆33的固定螺栓31,所述内插杆3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鞍座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肢锻炼装置2用于患者锻炼下肢以及脚部使用,在患者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促进下肢以及脚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能将患者锻炼的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22内部,从而使得该康复装置具备发电的功能,同时能够将患者锻炼的成果通过蓄电池22驱动一些电器工作体现出来,进而激发患者的锻炼兴趣,有利于提高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从而缩短康复时间;背部锻炼装置3用于配合下肢锻炼装置2使用,在患者利用下肢锻炼装置2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患者可扭动腰部,使得患者的背部与转动单元8进行相互搓动,从而使得转动单元8对患者背部起到按摩的效果,有利于驱赶患者的疲惫,保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患者背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臀部支撑装置5用于支撑患者配合下肢锻炼装置2共同使用,臀部支撑装置5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适用不同的患者,同时臀部支撑装置5包括鞍座30,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可大幅提高患者使用该装置做康复锻炼时的舒适性,同时鞍座30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臀部的血液循环,综上,患者可利用该装置全方位对身体进行锻炼,使得该装置,康复锻炼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较佳地,所述转动单元8包括通过两个第二滚动轴承36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13内部的两个短轴35,两个所述短轴35之间固定安装有橡胶圆柱体34,所述橡胶圆柱体34的外部均匀设有若干弧形凸起37。在两个第二滚动轴承36的作用下橡胶圆柱体34可自由转动,可避免橡胶圆柱体34与患者的背部之间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力,避免橡胶圆柱体34损伤患者背部的皮肤,同时在橡胶圆柱体34转动的过程中可增加弧形凸起37对患者背部的按摩效果。较佳地,所述方形壳体10的内部正对所述通槽13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风扇19,所述风扇19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22电性连接。使得患者可利用自己锻炼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22内部,蓄电池22可驱动风扇19工作对患者进行吹风,可避免患者使用该装置锻炼时大量出汗而受凉。较佳地,所述方形壳体10的一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1,所述中空底座1一外侧壁上设有充电接口7,所述控制开关11串接在所述风扇19与所述蓄电池22之间,所述充电接口7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22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开关11控制风扇19工作,便于通过充电接口7为蓄电池22充电,可在该装置长时间不用时及时给蓄电池22,避免蓄电池22长时间没电而损坏。较佳地,所述中空底座1的顶壁上还开设有用于穿插导线的通孔18,所述通孔18为圆形通孔。通孔18的设置便于穿插蓄电池22与风扇19之间的导线,圆形通孔可防止导线卡在通孔18内部的拐角处,有效避免导线被扯断。较佳地,所述方形壳体10的一外侧壁上位于所述通槽13的上方固定设有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垫9。聚氨酯慢回弹海绵垫9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可防止患者的头部磕碰到方形壳体10的上部棱角处。较佳地,所述中空底座1的一侧壁上还通过螺钉安装有盖板12。便于后期对中空底座1内部的部件进行维护。较佳地,所述中空底座1的上部位于所述臀部支撑装置5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扶手4。两个扶手4用于患者使用该装置进行康复锻炼时扶持使用,可防止患者在锻炼时从该装置的上部坠落而摔伤,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较佳地,所述中空底座1的底部和所述支撑梁15的底部均设有弹性支脚6,所述弹性支脚6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底座1底部和所述支撑梁15底部的筒体38以及位于所述筒体38正下方的圆形橡胶板41,所述筒体38的上端为封闭结构,且所述筒体3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端盖42,所述筒体38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块44、弹簧43、第二滑块39以及连接杆40,所述弹簧4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滑块44的底部相抵触,且所述弹簧4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39的上部相抵触,所述连接杆40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滑块39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杆40的底端贯穿所述端盖42延伸至所述筒体38的底部外部与圆形橡胶板41的上部固定连接。在弹簧43的作用下使得该装置具备较好的减震效果,可避免患者使用该装置锻炼时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提升该装置的使用舒适度。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中空底座1的表面还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瓷粉30份、氧化锌粉末12份、对甲苯磺酸粉末15份、氧化铝粉末6份、环氧树脂18份、石蜡3份、环烷酸钴8份、经硅烷偶联剂1份和乙醇40份;s1、将称量好的石蜡、经硅烷偶联剂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0min,搅拌速度为6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瓷粉、氧化锌粉末、对甲苯磺酸粉末、氧化铝粉末、环氧树脂和环烷酸钴加入球磨机中进行精磨至颗粒直径为2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5min,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700r/min,反应釜的温度设置80℃,制得防护涂料;s4、将中空底座1的表面采用砂纸抛光直至中空底座1的表面没有明显毛刺,然后利用清水刷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中空底座1采用热风机烘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烘干后的中空底座1的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中空底座1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00℃,时间设置为20min,即在中空底座1的表面制得防护层。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瓷粉35份、氧化锌粉末15份、对甲苯磺酸粉末18份、氧化铝粉末8份、环氧树脂22份、石蜡4份、环烷酸钴10份、经硅烷偶联剂2份和乙醇50份;s1、将称量好的石蜡、经硅烷偶联剂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25min,搅拌速度为7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瓷粉、氧化锌粉末、对甲苯磺酸粉末、氧化铝粉末、环氧树脂和环烷酸钴加入球磨机中进行精磨至颗粒直径为3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30min,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800r/min,反应釜的温度设置90℃,制得防护涂料;s4、将中空底座1的表面采用砂纸抛光直至中空底座1的表面没有明显毛刺,然后利用清水刷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中空底座1采用热风机烘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烘干后的中空底座1的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中空底座1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10℃,时间设置为25min,即在中空底座1的表面制得防护层。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防护层的制备,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原料按重量份称量:瓷粉40份、氧化锌粉末18份、对甲苯磺酸粉末20份、氧化铝粉末10份、环氧树脂26份、石蜡5份、环烷酸钴12份、经硅烷偶联剂3份和乙醇60份;s1、将称量好的石蜡、经硅烷偶联剂和乙醇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800r/min,制得混合溶液;s2、将瓷粉、氧化锌粉末、对甲苯磺酸粉末、氧化铝粉末、环氧树脂和环烷酸钴加入球磨机中进行精磨至颗粒直径为40um,制得混合粉末物料;s3、将步骤s1中制得的混合溶液和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粉末物料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35min,反应釜的搅拌速度设置为900r/min,反应釜的温度设置100℃,制得防护涂料;s4、将中空底座1的表面采用砂纸抛光直至中空底座1的表面没有明显毛刺,然后利用清水刷洗干净;s5、将步骤s4清洗后的中空底座1采用热风机烘干,然后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枪将步骤s3制得的防护涂料均匀的喷涂在烘干后的中空底座1的表面;s6、将步骤s5喷涂有防护涂料的中空底座1放在干燥室中进行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温度设置为120℃,时间设置为30min,即在中空底座1的表面制得防护层。对实施例1-4中的中空底座1在实验室中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其表面进行盐雾测试比较结果如下表:测试300h后的结果实施例1中空底座1的表面在12h时有明显腐蚀迹象实施例2中空底座1的表面在276h时有轻微腐蚀迹象实施例3中空底座1的表面在287h时有轻微腐蚀迹象实施例4中空底座1的表面在300h时没有腐蚀迹象从上表测试结果比较分析可知实施例4为最优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不易开裂,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滑和防腐作用以及比较耐磨,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防止中空底座1被腐蚀,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该血管外科术后辅助康复装置,下肢锻炼装置2用于患者锻炼下肢以及脚部使用,在患者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促进下肢以及脚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还能将患者锻炼的过程中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22内部,从而使得该康复装置具备发电的功能,同时能够将患者锻炼的成果通过蓄电池22驱动一些电器工作体现出来,进而激发患者的锻炼兴趣,有利于提高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从而缩短康复时间;背部锻炼装置3用于配合下肢锻炼装置2使用,在患者利用下肢锻炼装置2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患者可扭动腰部,使得患者的背部与转动单元8进行相互搓动,从而使得转动单元8对患者背部起到按摩的效果,有利于驱赶患者的疲惫,保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患者背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臀部支撑装置5用于支撑患者配合下肢锻炼装置2共同使用,臀部支撑装置5采用可调节高度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适用不同的患者,同时臀部支撑装置5包括鞍座30,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可大幅提高患者使用该装置做康复锻炼时的舒适性,同时鞍座30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臀部的血液循环;患者可利用该装置全方位对身体进行锻炼,使得该装置,康复锻炼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患者可利用自己锻炼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22内部,蓄电池22可驱动风扇19工作对患者进行吹风,可避免患者使用该装置锻炼时大量出汗而受凉;制备防护涂料粘度适中、不易分层、便于喷涂、各组分充分结合,综合性能较好,使得防护涂料在干燥成膜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平整、光滑、均匀的涂膜,不易开裂,制备的防护层具备较好的防滑和防腐作用,附着性较好,不易脱落,使用寿命长,可有效防止中空底座1被腐蚀,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使用时,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调节鞍座30的高度,然后臀部坐在鞍座30上,双手扶住扶手4,脚掌踩踏在脚踏板17上,做骑自行车的动作,来锻炼下肢和脚部,此时患者的双脚驱动主动齿轮27转动,主动齿轮27通过链条26带动从动齿轮25转动,从动齿轮25驱动增速器23工作,增速器23带动发电机20工作,发电机20工作时产生的电量通过导线传输给蓄电池22进行存储,在患者利用下肢锻炼装置2锻炼下肢以及脚部的过程中,患者可扭动腰部,使得患者的背部与转动单元8进行相互搓动,从而使得转动单元8对患者背部起到按摩的效果,在患者感觉较热时,可通过控制开关11控制风扇19工作,可避免患者使用该装置锻炼时大量出汗而受凉。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