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体魔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781发布日期:2019-02-19 18:48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连体魔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魔方装置,尤其是一种外形匀称美观、难度跨度大、可玩性强的新型连体魔方。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二连八魔方的结构比较简单,可玩性不强,无法定制难度,对于水平较高的晋级玩家来说,难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形匀称美观、难度跨度大、可玩性强的新型连体魔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一种新型连体魔方,包括壳部b部和核部a部两部分,所述壳部和核部之间通过魔方主连接轴0部连接在一起。所述主连接轴0部设有固定块和三组各两块相错对立且三组两两正交的六根轴,壳部和主连接轴,核部和主连接轴分别由定位螺丝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壳部b部又分为通过魔方主连接轴连接在一起的壳心b6、壳长角b3、壳小角b5、壳大角b1、壳小棱b4、壳大棱b2,所述核部a部又分为通过魔方主连接轴连接在一起的核心a3、核棱a2、核角a1。

所述主连接轴0部为1个,0部指固定部分及由固定部分分别向a部方向和b部方向延伸出的各三条两两正交的轴,其中固定部分为缺失一组对角的正方体,a部、b部分别位于0部所缺的两个相对的角上。通俗地说就是两个三级魔方中心轴交叉相连,即固定部分03将6根轴相连,其中一组未相连的3个轴01与3个核心a3相连,另外一组未相连的3个轴02与3个壳心b6相连。

a3、b6部分,共包括l1、l2、l3、l4四个小部分,其中l3依次穿过l2、l1和0部相连,l4通过拼插结构直接连在l1上。即3个a3分别与3个01相连,3个b6分别与3个02相连。

所述壳心b6为3个,所述壳长角b3为3个,所述壳小角b5为1个,所述壳大角b1为3个,所述壳小棱b4为3个,所述壳大棱b2为6个。

所述核心a3为3个,所述核棱a2为9个,所述核角a1为7个。

核部a部连接关系为主连接轴0部上3个01与3个核心a3用固定螺丝连接,核心a3、核棱a2、核角a1相互卡放咬合连接;壳部b部连接关系为主连接轴0部上3个02与3个壳心b6用固定螺丝连接,壳心b6、壳长角b3、壳小角b5、壳大角b1、壳小棱b4、壳大棱b2,相互卡放咬合连接。

本专利所述的一种新型连体魔方,相比于传统的二连八魔方,外观上更加匀称美观,在打乱的时候,其形态突破了立方体的束缚使其更加灵活,难度上也有所提升;同时,避免了二连八中两部分完全相同且独立所带来的重复单调的问题;在设计上将魔方分为壳部和核部两部分,两部分不相同且壳部对核部存在影响与限制,从而提升了核部还原的难度;在掌握了一般性还原方法之后,可通过调节壳部的状态来对核部设定难度,玩法更多,耐玩性更强,对于一些水平较高的晋级玩家来说,可用来讨论自定义魔方捆绑方式的更多变换玩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的将核部突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的核部第一层的立体结构及各部件咬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的去除核部第一层的立体结构及各部件咬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的壳部第一层的立体结构及各部件咬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的去除壳部第一层的立体结构及各部件咬合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的核部情境的一种示例

图8为本专利的主连接轴0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的核心a3和壳心b6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的壳大角b1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的壳长角b3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的核角a1和壳小角b5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专利的核棱a2和壳小棱b4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专利的壳大棱b2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图1、图2、图4、图6、图7和图8中,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线段指向同一字母处,均为整体的一块,不可分割。

图9中的a3和b6,图12中的a1和b5,图13中的a2和b4在结构上相同,但在整体上的成份和作用不同,故分为两种表述,但仅给出一图。

图3中的a3及图5中的b6均指图9中所述的a3(b6)块,而非仅为螺丝钉。

图4及图6中0为连接轴0部,为图8中所述的主连接轴0部整体。

图8中的0部指固定部分及由固定部分分别向a部方向和b部方向延伸出的各三条两两正交的轴,其中固定部分为缺失一组对角的正方体,a部、b部分别位于0部所缺的两个相对的角上。通俗地说就是两个三级魔方中心轴交叉相连,即固定部分03将6根轴相连,其中一组未相连的3个轴01与3个核心a3相连,另外一组未相连的3个轴02与3个壳心b6相连。

图9中的a3、b6所述部分,共包括l1、l2、l3、l4四个小部分,其中l3依次穿过l2、l1和0部相连,l4通过拼插结构直接连在l1上。即3个a3分别与3个01相连,3个b6分别与3个02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连体魔方,包括壳部b部和核部a部两部分,核部a部为图2突出的部分,壳部b部为图2突出部分范围外的部分,所述壳部b部和核部a部之间通过魔方主连接轴0部连接在一起。所述壳部b部又分为通过定位螺丝直接和主连接轴0部连接在一起的壳心b6、壳长角b3、壳小角b5、壳大角b1、壳小棱b4、壳大棱b2,所述核部a部又分为通过定位螺丝直接和主连接轴0部连接在一起的核心a3、核棱a2、核角a1。

如图8所示,所述主连接轴0部为1个,0部指固定部分及由固定部分分别向a部方向和b部方向延伸出的各三条两两正交的轴,其中固定部分为缺失一组对角的正方体,a部、b部分别位于0部所缺的两个相对的角上。通俗地说就是两个三级魔方中心轴交叉相连,即固定部分03将6根轴相连,其中一组未相连的3个轴01与3个核心a3相连,另外一组未相连的3个轴02与3个壳心b6相连。

如图9所示,所述a3、b6部分共包括l1、l2、l3、l4四个小部分,其中l3依次穿过l2、l1和0部相连,l4通过拼插结构直接连在l1上。即3个a3分别与3个01相连,3个b6分别与3个02相连。

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所述壳心b6为3个,壳长角b3为3个,壳小角b5为1个,壳大角b1为3个,壳小棱b4为3个,壳大棱b2为6个。

如图9、图12、图13所示,所述核心a3为3个,核棱a2为9个,核角a1为7个。

如图3、图4所示,核部a部连接关系为主连接轴0部上3个01与3个核心a3用固定螺丝连接,核心a3、核棱a2、核角a1相互卡放咬合连接

如图5、图6所示,壳部b部连接关系为主连接轴0部上3个02与3个壳心b6用固定螺丝连接,壳心b6、壳长角b3、壳小角b5、壳大角b1、壳小棱b4、壳大棱b2,相互卡放咬合连接。

本专利所述的一种新型连体魔方,其普通解法如下:

如图7所示,考虑到壳部对核部的转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此采用一种较为简单易学的方法,此方法共分为三步:1、创设核部情境;2、复原核部;3、复原壳部。此方法中,壳部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消除壳部对核部的影响,使核部无阻力还原,而核部的复原与二连八的方法基本相同,最后的壳部的复原,可以参考二连八的方法,但是并不完全相同,需要玩者发挥抽象思维,多动脑进行还原。

本专利所述的一种新型连体魔方,除了上述普通解法以外,不同级别的玩家还可根据自己的水平来设置不同的难度和玩法。

本专利所述的一种新型连体魔方,相比于传统的二连八魔方,外观上更加匀称美观,在打乱的时候,其形态突破了立方体的束缚使其更加灵活,难度上也有所提升;同时,避免了二连八中两部分完全相同且独立所带来的重复单调的问题;在设计上将魔方分为壳部和核部两部分,两部分不相同且壳部对核部存在影响与限制,从而提升了核部还原的难度;在掌握了一般性还原方法之后,可通过调节壳部的状态来对核部设定难度,玩法更多,耐玩性更强,对于一些水平较高的晋级玩家来说,可用来讨论自定义魔方捆绑方式的更多变换玩法。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