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拍羽毛球陪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1557发布日期:2019-04-17 03:34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拍羽毛球陪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运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拍羽毛球陪练装置。



背景技术:

羽毛球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平口端扎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状软木的室内运动,它是一项室内、室外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在我国尤其的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是寓乐于锻炼之中,其中羽毛球这样的运动也广泛的运用在待复健的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能够让患者的身体运动起来,使患者身心轻松。

常规的规则是两个及以上的人员进行羽毛球的运动,当只有单人进行羽毛球的运动时就缺少一个羽毛球的发球人员,此时该运动无法继续。

在此问题下,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羽毛球发球机,是用马达甩动特制拍击球发出,这一种跟我们的击球原理一样,马达每次传递至羽毛球上的力量大小均相同,且羽毛球的球路均相同,打球时的动作比较单一,没有办法实现无死角的多角度发球,并且高度调节不方便,移动不便,降低了整项羽毛球运动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对羽毛球的发球角度进行变换的无拍羽毛球陪练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无拍羽毛球陪练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盘体、进气机构和传送羽毛球的传送机构,盘体转动设置且盘体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盘体的侧面上设有若干盛装羽毛球的盛装槽,传送机构可与盛装槽相对;

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球头、进气管和进气阀,进气球头内设有进气腔,进气管、进气阀和进气腔依次连通,且进气阀进气的一端与进气管固定连接,进气阀出气的一端与进气球头固定连接;

盘体端面圆心处设有容纳进气球头的凹槽,进气球头与凹槽的表面滑动接触;进气球头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条形孔,条形孔可将盛装槽和进气腔连通,条形孔的长度大于盛装槽的长度。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盘体的侧面上设有若干盛装羽毛球的盛装槽,且盘体转动设置,传送机构可与盛装槽相对;盘体转动时能够带动盛装槽依次的与传送机构相对,进而能对传送机构传送的羽毛球进行依次的承接,便于循环的对羽毛球进行传送,且多个盛装槽均可对羽毛球进行传送,能够减小羽毛球发球时间的间隔。

2、进气管、进气阀和进气腔依次连通,且条形孔可将盛装槽和进气腔连通,进气管能将气流通过进气阀充入到进气腔中,当盛装槽未与条形孔有重合部分时,大量的气流会汇集到进气球头的进气腔中,进气腔处于封闭状态,进而使进气腔内形成高压气流;当条形孔将盛装槽和进气腔连通时,高压的气流快速的喷出作用到盛装槽内的羽毛球上,实现对羽毛球的快速发球,能够有效的保证羽毛球被发出。

3、进气球头与凹槽的表面滑动接触,可以通过固定进气球头,横向摆动盘体来改变羽毛球水平方向上发球角度;也可以固定盘体,周向转动进气球头来改变羽毛球竖直方向上发球角度;也可将盘体的横向摆动和进气球头的周向转动复合,实现对羽毛球发球角度的改变。

综上所述,羽毛球陪练装置中设置了盘体和进气球头,且进气球头与盘体的凹槽内表面滑动接触,能通过转动进气球头或者盘体,来让盛装槽的下端与条形孔的重合点位能够变化,进而实现羽毛球发球角度的变化,且调节的方式简单快捷,能够提高羽毛球运动的趣味性。

进一步,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块和对羽毛球进行传送的传动带,传送块内水平设置有供羽毛球通过的排列槽,传动带水平安装在排列槽的下侧;传送块内竖直设置有供羽毛球通过的传送槽,传送槽与排列槽连通,传送槽与传送带的一端相对,且传送槽的下端可与盛装槽连通。

传送带与排列槽配合,能对排列槽内的羽毛球进行传送,且传送槽与传送带的端部配合,便于将羽毛球传送至传送带的端部后即可通过传送槽进入到盛装槽内,以上的布置方式,能够让传送槽与排列槽之间的羽毛球的传送配合起来。

进一步,传送槽内同轴设置有推杆,推杆可在传送槽内上下移动。

推杆上下移动时能够将位于传送槽内的羽毛球推入到盛装槽内,避免羽毛球停滞在传送槽内。

进一步,还包括带动盘体转动的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转轴、带动转轴转动的电动机和固定盘,固定盘与盘体远离进气管的端面相对,电动机和固定盘固定连接;转轴远离电动机的一端与盘体的圆心处连接。

电动机转动时能够带动转轴转动,进而转轴能够带动盘体持续性的转动,固定盘能对转轴和盘体的转动提供支撑力。

进一步,还包括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压簧和若干水平设置的调节杆,调节杆穿过固定盘与盘体的端面相抵,调节杆与固定盘螺纹连接,且调节杆均匀分布在固定盘的圆周上;盘体内设有安装压簧的安装腔,转轴靠近盘体的一端插入安装腔且与安装腔的内壁相抵,转轴靠近盘体的一端上设有凸台,压簧的一端与凸台远离盘体的一侧相抵,压簧的另一端与安装腔的内壁相抵,且压簧与转轴同轴设置,转轴的直径小于安装腔的直径。

当需要控制羽毛球水平方向上的发球角度时,转动调节杆,进而调节调节杆在调节盘上的位置,让所有调节杆的右端端点组成一个新的平面,盘体的端面贴合该平面转动,盘体会根据发球水平角度的变化而产生倾斜,压簧的局部会被不断的压缩或者放松,此时盘体与转轴不具有同轴的关系,同时盘体上盛装槽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实现了羽毛球水平方向上的发球角度的控制。

进一步,进气球头上设有标记线,标记线与条形孔的水平中线位于同一水平面。

转动进气球头时,观察标记线的位置来控制进气球头的转动角度,精确的控制羽毛球竖直方向角度调整;同时便于通过标记线查看进气球头上条形孔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无拍羽毛球陪练装置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盘体和进气机构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盘体10、盛装槽101、安装腔102、凹槽103、角度线104、电动机20、转轴201、凸台211、固定盘202、调节杆203、压簧204、传送块30、推杆301、传动带302、排列槽303、传送槽304、进气球头401、进气腔411、条形孔421、标记线431、进气管402、进气阀403、羽毛球506。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一种无拍羽毛球陪练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盘体10、进气机构、带动盘体10转动的动力单元、调节单元以及传送羽毛球506的传送机构,如图1所示,盘体10的端面与水平面垂直,盘体10的侧面上设有四个盛装羽毛球506的盛装槽101;如图1所示,动力单元包括从右至左依次连接的转轴201、带动转轴201转动的电动机20和固定盘202,固定盘202与盘体10的左端端面相对,电动机20和固定盘202焊接。

如图1所示,调节单元包括压簧204和若干水平设置的调节杆203,调节杆203的右端穿过固定盘202与盘体10的左侧端面相抵,调节杆203与固定盘202螺纹连接,且调节杆203均匀分布在固定盘202的圆周上;如图4所示,盘体10内设有安装压簧204的安装腔102,转轴201的右端插入安装腔102且与安装腔102的内壁相抵,转轴201的右端上设有凸台211,压簧204的右端与凸台211的左侧相抵,压簧204的左端与安装腔102的左侧内壁相抵,且压簧204与转轴201同轴设置,转轴201的直径小于安装腔102的直径。

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球头401、进气管402和进气阀403,进气球头401内设有进气腔411,进气管402、进气阀403和进气腔411从右至左依次连通,且进气阀403进气的右端与进气管402固定粘接,进气阀403出气的左端与进气球头401焊接,进气阀403和进气球头401水平方向位置固定。

如图1所示,盘体10右端端面的圆心处设有球形的凹槽103,进气球头401插入到凹槽103内,且与凹槽103的表面滑动接触;进气球头40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条形孔421,盘体10转动的过程中,条形孔421可将盛装槽101和进气腔411连通,条形孔421的长度大于盛装槽101的长度。同时如图3和图1所示,凹槽103右端的端口处呈圆台状的环状面,进气球头401上设有转动标记线431,标记线431与条形孔421的水平中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同时环状面上设有如图3所示的角度线104,标记线431可与角度线104共线。

如图2所示,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块30、推杆301和对羽毛球506进行传送的传动带302,传送块30内水平设置有供羽毛球506通过的排列槽303,传动带302水平安装在排列槽303的下侧,排列槽303的横截面与羽毛球506的形状一致,使羽毛球506的羽毛朝上;传送块30内竖直设置有供羽毛球506通过的传送槽304,传送槽304与排列槽303连通,传送槽304与传送带的一端相对,且传送槽304的下端可与盛装槽101连通;传送槽304内同轴设置有推杆301,推杆301可在传送槽304内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无拍羽毛球陪练装置在使用时,先将羽毛球506整齐的水平排布到传送块30的排列槽303内,使所有的羽毛球506的以如图2的方式羽毛部分朝上;同时开启传动带302,传动带302将排列槽303内的羽毛球506向传送槽304的方向传送,待羽毛球506传送至传送带的端部时,传送带端部的羽毛球506移动至传送槽304内。

与此同时,进气管402和电动机20均启动,带动转轴201转动;由于压簧204被压紧在安装腔102内,使转轴201的右端与盘体10充分的抵紧,转轴201与盘体10之间形成静摩擦,进而转轴201转动时能够带动盘体10同步转动,待盘体10转动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盛装槽101与传送槽304的下端连通,此时推杆301下移,将羽毛球506推入到盛装槽101中,盛装槽101对羽毛球506进行承接,转动的盘体10带动羽毛球506同步转动。

同时进气管402中的气体通过进气阀403灌入到进气球头401的进气腔411中,进气腔411内的气压快速提高,待盘体10转动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条形孔421将进气腔411和盛装槽101连通,进气腔411内的气流快速的通过条形孔421冲击到盛装槽101内的羽毛球506上,羽毛球506从盛装槽101中发出,实现羽毛球506的无人发球。

当需要控制羽毛球506水平方向上的发球角度时,转动调节杆203,进而调节调节杆203在调节盘上的水平位置,此时所有调节杆203的右端端点组成一个新的平面,盘体10左端面贴合该平面转动,盘体10会根据发球水平角度的变化而产生倾斜,压簧204的局部会被不断的压缩或者放松,此时盘体10与转轴201不具有同轴的关系。

由于盘体10左端面贴合所有调节杆203的右端端点形成的平面转动,进而让盘体10上盛装槽101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同时由于条形孔421的长度大于图1中盛装槽101底部处水平方向上的宽度,能够确保位置变化后的盛装槽101也能与条形孔421连通,进而实现了羽毛球506水平方向上的发球角度的控制。

当需要控制羽毛球506竖直方向上的发球角度时,握持且转动进气阀403,进而带动进气球头401同步转动,进气球头401相对凹槽103发生转动,进而让进气球头401上的条形孔42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此时条形孔421与盛装槽101的连通位置发生竖直方向上的变化,实现对羽毛球506竖直方向上的发球角度的控制。

在转动进气球头401时,观察标记线431与角度线104共线情况来控制进气球头401的转动角度,精确的控制羽毛球506竖直方向角度调整;同时便于通过标记线431查看条形孔421的位置。

羽毛球506水平方向上的发球角度的控制可与羽毛球506竖直方向上的发球角度的控制进行复合,让羽毛球506的发球角度更加多变,提高整个陪练装置使用的趣味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