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上舟车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7998发布日期:2018-09-14 21:15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陆上舟车杖。



背景技术:

陆上龙舟作为一个新兴的项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无动力陆上龙舟的比赛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娱乐,同时可以增强了人们的体质。在陆上龙舟前进过程中需要人们使用杆杖推动前进。而现有活动中一般仅使用普通杆杖结构,杆杖前端具有杖尖或平的,现有的杆杖具有以下不足:1、当杆杖具有杖尖时,杖尖容易使娱乐场地磨损,同时杖尖也容易磨损;2、杖尖容易造成娱乐人员之间的误伤;3、当杖尖被磨损或没有杖尖时,产生的推动力较小,不易于陆上龙舟的前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陆上舟车杖,该陆上舟车杖包括杖杆和杖头,杖头的下表面具有杖钉,该舟车杖具有产生的推理大,不易磨损,结构简单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陆上舟车杖,包括杖杆和杖头,所述杖头的上部通过枢轴枢接于杖杆的端部,所述杖头包括杖头本体和钉板,所述杖头本体和钉板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杖头本体与所述钉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钉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杖钉;

进一步地,在所述钉板的下表面具有一个主凸起垫和多个副凸起垫,所述多个副凸起垫置于主凸起垫的一侧,所述多个副凸起垫成弧形布置,所述多个杖钉均匀的布置在所述钉板的下表面的板面和凸起垫上;

进一步地,所述钉板的前端为圆弧形,所述钉板的后端为椭圆形,所述凸起垫为球冠状,所述主凸起垫置于所述钉板的后端的椭圆的中心,所述副凸起垫置于所述钉板的前端,所述多个杖钉均匀的布置在所述钉板的下表面的板面和凸起垫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杖钉均匀布置在钉板的下表面的板面和凸起垫上,所述多个杖钉在所述钉板的下表面上前后方向成直线布置,所述杖钉在所述钉板的下表面上左右方向成弧形布置且弧度方向朝向钉板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杖头本体的下表面上具有环形的卡台,所述钉板的上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卡台相配合的环形的卡槽,所述卡台扣合在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杖头本体的顶部设有凹槽Ⅰ,所述凹槽Ⅰ内设置有连接杖头本体和杖杆的枢轴,所述凹槽的底面为圆弧底的V字型,所述连杆的下端设有凹槽Ⅱ,所述枢轴穿过所述凹槽Ⅱ,所述凹槽Ⅱ的底面相对于连杆的中轴倾斜一定角度,所述凹槽Ⅱ内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转臂分别与凹槽Ⅰ的底面和凹槽Ⅱ的底面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杖头本体的底部为槽腔,所述槽腔中置有多个加强肋。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陆上舟车杖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舟车杖采用杖杆和杖头结构,杖杆和杖头枢接,杖头上具有杖钉,杖头为平面结构,杖钉可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2、杖头的下表面上具有多个凸起垫,凸起垫可以改变杖钉的高度,同时改变了杖头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摩擦力,同时由于杖钉高度的不同易于观察杖钉的磨损程度;3、多个杖钉在杖头底部的左右方向上成弧形布置且弧度方向朝向钉板的前端,增加了与地面的摩擦力;4、杖头本体和钉板通过卡台和卡槽连接,便于将磨损的钉板进行更换,提高了杖杆和杖头的使用率;5、杖头本体与杖杆间置有扭簧,可以使得杖杆与杖头保持一定角度,方便杖头复位,为下一次触地发力做好准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陆上舟车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陆上舟车杖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杖头本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杖杆的主视图;

图5为杖头本体的仰视图;

图6为钉板的轴视图;

图7为钉板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为钉板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

图中:1、杖杆,11、凹槽Ⅱ,12、扭簧,2、杖头,21、杖头本体,22、钉板,23、主凸起垫,25、副凸起垫,25、枢轴,211、卡台,212、凹槽Ⅰ,213、槽腔,214、加强肋,221、杖钉,22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陆上舟车杖,包括杖杆1和杖头2,杖头2的上部通过枢轴25枢接于杖杆1的下端部,杖头2包括杖头本体21和钉板22,杖头本体21和钉板22的材质为橡胶,杖头本体21与钉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钉板22的下表面具有多个与钉板一体结构的圆柱形凸起结构的杖钉221。在使用该舟车杖进行推动冰舟滑行时,杖钉可以与地面的摩擦力。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杖头本体21的顶部设有凹槽Ⅰ212,凹槽Ⅰ212内设置有连接杖头本体21和杖杆1的枢轴25,凹槽Ⅰ212的底面为圆弧底的V字型,杖杆1的下端设有凹槽Ⅱ11,枢轴25穿过凹槽Ⅱ11,凹槽Ⅱ11的底面相对于杖杆1的中轴倾斜一定角度,凹槽Ⅱ11内设置有扭簧12,扭簧12的两个扭转臂分别与凹槽Ⅰ212的底面和凹槽Ⅱ11的底面配合。在自然状态下,扭簧使杖杆与凹槽Ⅰ的底部的另一侧贴合,使杖头本体与杖杆呈一定角度,便于准备下一次滑行。

如图7所示,钉板下表面可以为平板结构,在平板结构的表面具有多个圆柱凸起结构的板钉。优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在钉板22的下表面具有一个主凸起垫23和多个副凸起垫24(本实施例中副凸起垫的数量为4个),多个副凸起垫24置于主凸起垫23的一侧,多个副凸起垫24成弧形布置,多个杖钉221均匀的布置在钉板22的下表面的板面和凸起垫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钉板22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前端是圆弧形,后端是椭圆形,凸起垫为球冠状,主凸起垫的面积大于副凸起垫的面积,主凸起垫置于钉板的后端,副凸起垫置于钉板的前端并成圆弧分布,在钉板的下表面的板面和凸起垫上具有均匀布置的多个杖钉。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多个杖钉221均匀布置在钉板的下表面的板面和凸起垫上,多个杖钉221在钉板的下表面上前后方向成直线布置,所述杖钉在所述钉板的下表面上左右方向成弧形布置且弧度方向朝向钉板的前端(如图7中虚线所示)。在钉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垫,副凸起垫置于主凸起垫的前端并圆弧分布具有与猫爪的肉垫相符的分布结构,使得钉板抓地更牢固,同时由于凸起垫的存在,使得杖钉的高度不同,易于观察杖钉的磨损程度(当杖钉磨损严重时,凸起垫直接露出),从而便于更换钉板。

杖头本体21与钉板22可以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即可以在杖头本体21上加工多个通孔,在钉板上加工螺钉孔,杖头本体通过螺钉连接在钉板上。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杖头本体21的下表面上具有环形的卡台211,钉板22的上表面上具有与卡台211相配合的环形的卡槽222,卡台211扣合在卡槽222中。采用卡台211和卡槽222结构进行固定,便于更换钉板,当杖钉磨损后可以直接将钉板和杖头本体分离,以更换新的钉板。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杖头本体21的底部为槽型结构,槽型结构中置有多个加强肋214。加强肋214将杖头本体分成多个槽腔213,杖头本体21底部具有槽腔结构,槽腔结构可以进行冲力缓冲,减小使用时杖杆对娱乐人员的反冲力,同时可以减轻整体舟车杖的重量,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