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麻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832发布日期:2018-09-11 20:4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娱乐装置,特别是一种智能麻将机。



背景技术:

麻将历来是中国各地民众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随着地域的变化,朝代的更迭,麻将出现了许多不同玩法,但是,总有几个形式是保持不变:第一麻将牌的数量多,一般144张;第二,单个麻将牌有固定的花色图案,例如筒子,条子,万子等,这些花色图案直接刻印在麻将牌上。

同时,随着麻将娱乐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参与麻将竞技比赛,比如世界麻将大赛。但是,由于麻将牌的零散性,在比赛的初始时,洗牌后,每一桌码牌区的麻将牌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每一桌麻将牌的叠放顺序与牌面信息都不相同。由于叠放的顺序不同,存在太强的随机性,不能让每一桌都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赛,比赛有存在不公平的可能。甚至在比赛的过程中会有选手作弊、出老千,而不容易被发现的情形,影响竞技比赛的公平和公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读取码牌区内麻将牌牌面及其叠放顺序的信息,防止作弊现象发生,提升公平性的智能麻将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麻将机,包括麻将桌、麻将牌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麻将牌内设置有记录牌面信息的感应标签卡,所述麻将桌内设置有读写器,所述读写器包括第一感应天线和与第一感应天线电连接的读卡模块,所述读卡模块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其中,第一感应天线与感应标签卡之间感应通信,所述麻将桌内设置有用于洗牌的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带动麻将牌传送至码牌区,所述第一感应天线位于传送轨道所在线路上,所述读卡模块读取码牌区的麻将牌牌面及叠放顺序的信息,所述读卡模块将读取的信息传送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轨道包括传送轮和传送带,所述第一感应天线设置于传送带上方正对的麻将桌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轨道包括传送轮和传送带,所述第一感应天线设置于传送轨道内正对传送带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轨道包括传送轮和传送带,所述第一感应天线设置于麻将桌上传送轮所对应处。

进一步的,所述麻将牌内还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吸合第一磁铁的第二磁铁,所述麻将牌通过磁性吸合于传送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麻将桌上还设置有出牌区,所述读写器还包括第二感应天线,所述第二感应天线设置于出牌区内,所述第二感应天线与读卡模块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感应天线用于感应打到出牌区内的感应标签卡信号,并传输至读卡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读写器还包括分时开关模块,所述第一感应天线和第二感应天线通过分时开关模块分时控制与读卡模块电连接;

或者,还包括播报装置,所述播报装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感应天线为印刷天线板,所述印刷天线板通过螺钉固定于麻将桌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智能麻将机的麻将牌内设置的感应标签卡上记录有相应麻将牌牌面的信息,同时,麻将桌内会安装读写器用来读取感应标签卡上的信息。其工作原理主要采用的是“射频识别技术”(RFID),利用的是无线电通信,即电磁波。一般读写器会包括感应天线和读卡模块,当感应天线与感应标签卡接近到一定距离后,感应天线发出的电磁波会被感应标签卡接收到,由于电磁波的频率与卡片上磁性线圈的共振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磁性线圈产生同频率的交变电流,这样就把能量输入到卡片上的芯片中,同时,芯片中的集成电路在能量驱动下再发射出一段承载卡片独有信息的电磁波至感应天线,感应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读卡模块,由读卡模块进行解码读取,从而实现感应标签卡内的信息读取。

在麻将类比赛中,组办方往往希望,比赛初始时,洗牌后的每一桌码牌区麻将牌都是相同的,包括麻将牌的叠放顺序,以达到充分的公平性。但是,由于麻将牌的个数较多,太过零散,洗牌的过程中无法实现每一桌初始牌相同,并且,现有的麻将比赛中均没有相应的技术解决。

而本实用新型在麻将桌上位于传送轨道所在的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天线,在洗牌过程,经过该传送轨道的感应标签卡(麻将牌)都会与第一感应天线进行感应通信,第一感应天线会将感应到的信号传输至读卡模块进行解码读取,读卡模块再将读取的信息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记录麻将牌的信息,与此同时,控制器还会将各麻将牌所在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

在麻将初始比赛前,当某一桌最先洗好牌后,该桌的控制器会将洗好至码牌区的麻将牌信息(包括麻将牌的叠放顺序及牌面信息)传输至其它桌的控制器,其它桌控制器会以该桌洗好的牌作为初始化信息进行记录,并且,其它桌在洗牌的过程中,各控制器会将读卡模块传输的信息与初始化信息进行比对,若读卡模块传输的信息与初始化信息不一致,则控制器会控制传送轨道反转以退回上一张牌,重新上一张新牌,直至读卡模块传输的信息与初始化信息一致。从而实现了比赛的过程中,使得每一桌的初始牌相同,实现比赛的公平和公正。

其次,在麻将比赛过程中,如果有选手作弊或者出老千替换了码牌区的牌,控制器会将监控系统监控到的麻将牌信息与初始化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快速的识别选手作弊、出老千,大大的提升了比赛的公平性。

另外,当比赛过程中,码牌区的牌被选手推动到出牌区时,出牌区内设置的第二感应天线也会传送信号至读卡模块解码读取,控制器再将读卡模块传输的信息与预先设定在控制器内的洗牌初始化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的信息为码牌区内还未轮到抓牌顺序的牌时,则控制器会控制播报装置不予播报,控制器相应也不记录该牌信息,控制器会默认该牌还未打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感应天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智能麻将机,包括麻将桌1、麻将牌2和控制器3,所述麻将牌2内设置有记录牌面信息的感应标签卡21,所述麻将桌1内设置有读写器5,所述读写器5包括第一感应天线51和与第一感应天线51电连接的读卡模块52,所述读卡模块52与控制器3通信连接,其中,第一感应天线51与感应标签卡21之间感应通信,所述麻将桌1内设置有用于洗牌的传送轨道6,所述传送轨道6带动麻将牌2传送至码牌区11,所述第一感应天线51位于传送轨道6所在线路上,所述读卡模块52读取码牌区11的麻将牌牌面及叠放顺序的信息,所述读卡模块52将读取的信息传送至控制器3。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轨道6包括传送轮61和传送带62,所述第一感应天线51设置于传送带62上方正对的麻将桌1上。其中,所述麻将牌2内还设置有第一磁铁22,所述传送带62上设置有用于吸合第一磁铁22的第二磁铁(图中未画出),所述麻将牌2通过磁性吸合于传送带62上,位于传送带62上的第二磁铁为电磁铁,传送带62通电工作时,电磁铁通电产生吸合第一磁铁22的磁力,并且,传送轨道6由控制器3控制运转。

对于本实施例的智能麻将机来说,其麻将牌内设置的感应标签卡上记录有相应麻将牌牌面的信息,同时,麻将桌内安装了读写器用来读取感应标签卡上的信息。其工作原理主要采用的是“射频识别技术”(RFID),利用的是无线电通信,即电磁波。由于读写器包括第一感应天线和读卡模块,当洗牌时,位于传送带上的麻将牌经过第一感应天线的下方时,并且,第一感应天线与麻将牌内的感应标签卡接近到一定距离后,第一感应天线发出的电磁波会被感应标签卡接收到,由于电磁波的频率与卡片上磁性线圈的共振频率相同,从而引起磁性线圈产生同频率的交变电流,这样就把能量输入到卡片上的芯片中,同时,芯片中的集成电路在能量驱动下再发射出一段承载卡片独有信息的电磁波至第一感应天线,第一感应天线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读卡模块,由读卡模块进行解码读取,从而实现感应标签卡内的信息读取。

在麻将类比赛中,组办方往往希望,比赛初始时,洗牌后的每一桌码牌区麻将牌都是相同的,包括麻将牌的叠放顺序,以达到充分的公平性。但是,由于麻将牌的个数较多,太过零散,洗牌的过程中无法实现每一桌初始牌相同,并且,现有的麻将比赛中均没有相应的技术解决。

而本实施例在麻将桌上位于传送轨道所在的线路上(位于传送带正上方的麻将桌上)设置有第一感应天线,在洗牌过程,经过该传送轨道的感应标签卡(麻将牌)都会与第一感应天线进行感应通信,第一感应天线会将感应到的信号传输至读卡模块进行解码读取,读卡模块再将读取的信息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记录麻将牌的信息,与此同时,控制器还会将各麻将牌所在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

在麻将初始比赛前,当某一桌最先洗好牌后,该桌的控制器会将洗好至码牌区的麻将牌信息(包括麻将牌的叠放顺序及牌面信息)传输至其它桌的控制器,其它桌控制器会以该桌洗好的牌作为初始化信息进行记录,并且,其它桌在洗牌的过程中,各控制器会将读卡模块传输的信息与初始化信息进行比对,若读卡模块传输的信息与初始化信息不一致,则控制器会控制传送轨道反转以退回上一张牌,重新上一张新牌,直至读卡模块传输的信息与初始化信息一致。从而实现了比赛的过程中,使得每一桌的初始牌相同,实现比赛的公平和公正。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所述第一感应天线为印刷天线板,所述印刷天线板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固定于麻将桌内。并且,第一感应天线的安装位置也不限于本实施的位置,比如,第一感应天线设置于传送轨道内正对传送带的下方;或者,第一感应天线设置于麻将桌上传送轮所对应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传送轨道有四个,因此,需要有四个相应的第一感应天线用于感应传输码牌区内的麻将牌。并且,对于本实施例来说,控制器既可以设置于智能麻将机内,也可以安装于智能麻将机以外,比如控制器安装于中央控制系统中,读卡模块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到控制器中。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变化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的改进。对于本实施例的智能麻将机来说,还安装有与控制器3通信连接的监控系统4和报警装置7,洗牌时,第一感应天线51传送感应到的信号至读卡模块52解码读取后,读卡模块52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3,控制器3将传输的信息进行固化记录。在比赛过程中,监控系统4实时的监控比赛进程,并不断的将监控的出牌信息传输至控制器3,同时,控制器3将监控的出牌信息与固化记录进行比对,若控制器3比对信息后,发现监控到的出牌信息为码牌区内还未轮到抓牌顺序的牌时,控制器3会控制报警装置7报警,提示有选手作弊或出老千,提前终止比赛。

因此,如果有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作弊或出老千替换了码牌区的牌时,智能麻将机会快速的识别出,大大的提升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原理应用也可以应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

实施例三:

如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的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麻将桌1上还设置有出牌区12,所述读写器还包括第二感应天线53,所述第二感应天线53设置于出牌区内12,且位于出牌区12的下方,所述第二感应天线53与读卡模块52电连接,且所述第二感应天线53用于感应打到出牌区12内的感应标签卡信号,并传输至读卡模块52,其中,所述读写器还包括分时开关模块54,所述第一感应天线51和第二感应天线53通过分时开关模块54分时控制与读卡模块52电连接。另外,本实施例的智能麻将机还设置有播报装置8,控制器3与播报装置8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比赛进行时,码牌区的牌有可能会被选手推动至出牌区内,由于出牌区内设置有用于感应麻将牌信号的第二感应天线,第二感应天线会将信号传送至读卡模块进行解码读取,控制器再将读卡模块传输的信息与预先设定在控制器内的洗牌初始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的信息为码牌区内还未轮到抓牌顺序的牌时,则控制器会控制播报装置不予播报,控制器相应也不记录该牌信息,控制器会默认该牌还未打出。而属于正常顺序出的牌,则控制器控制播报装置进行正常播报。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读卡模块与两个感应天线电连接,若两相感应天线同时工作,则会增加读卡模块的负载,读卡模块寿命将会大大降低。而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感应天线与读卡模块之间还设置有分时开关模块,分时开关模块分时工作,控制两个感应天线分时与读卡模块进行信号传输,大大的降低了读卡模块的负载,也降低了两个感应天线同时工作时,会产生相互的干扰。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分时开关模块可以是分时开关控制电路,也可以是分时开关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变化,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感应麻将牌信号的感应天线具有16个,这些感应天线包括用于感应手牌区麻将牌信息和出牌区麻将牌信息,甚至洗牌过程中位于码牌区的麻将牌信息。并且,读卡模块(reader)也具有4个,其中,每四组天线电连接于一个读卡模块(reader)上。同时,4个读卡模块(reader)分别电连接于同一个微控制器(MCU)上,实现各读卡模块(reader)与微控制器(MCU)的通信。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微控制器(MCU)通过各读卡模块(reader)采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实现服务器统计记录。对于本实施例的麻将机完全可以应用于麻将比赛中,实现对比赛过程的记录、监督和监控。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的麻将机来说,各天线与读卡模块(reader)的电连接,可以是其中一个或多个天线连接于同一个读卡模块(reader),而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每四个天线为一组电连接至读卡模块(reader)。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变化,也可以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