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3540发布日期:2018-10-12 22:1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器材和训练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架。



背景技术:

在双杠双臂屈伸训练中,有一些上肢肌肉力量较差的练习者在由双臂直臂支撑做屈臂下放动作时只能使双臂由直臂到微屈臂状态后立即撑起成支臂支撑状态,否则一旦下放到深屈臂状态后就无法完成由屈到伸的撑起动作,存在训练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架,该助力架利用弹力带被拉长后的回弹力对使用者双肩向上实施助力,帮助那些独立进行双臂屈伸训练有困难的人进行双臂屈伸训练。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架,主要包括支架组合和弹力肩带环组合两部分。

所述支架组合包括支架、纵向加固梁、横向加固梁、紧固限位卡和弧形支架座。其中,支架为两个对称且平行的倒U型条形杆;所述两个对称且平行的倒U型条形杆之间通过两根对称设置的纵向加固梁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对称倒U型条形杆的两根杆腿上部、弧顶下部的位置;在与所述倒U型条形杆两根杆腿之间与纵向加固梁等高的位置由横向加固梁将所述两根杆腿连接固定;所述弧形支架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紧固限位卡,弧形支架座的下端游离;在所述两个倒U型条形杆的四根杆腿游离端端头的上部通过所述紧固限位卡将弧形支架座连接固定在所述倒U型条形杆的内侧,使所述倒U型条形杆杆腿游离的端头与所述弧形支架座共同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叉座,叉座形成的面与所述倒U型条形杆形成的面处在同一平面。

所述弹力肩带环组合包括弹力带和肩带环两部分。其中,弹力带为一根独立的条带,所述弹力带的一端固定有连接件,另一端游离;所述肩带环为一条帆布带环,在所述肩带环的外表面设置一层高密度海绵套;将所述弹力带的游离端头穿过所述肩带环再绕过所述支架组合的纵向加固梁后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弹力带的另一端头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通过支架组合支撑弹力肩带环组合的设计,使得练习者在进行双臂屈伸训练过程中双肩可以获得一个向上的力,帮助练习者完成双臂屈伸训练动作。

2、本方案支架为两个对称倒U型条形杆,在所述两个倒U型条形杆的四个杆腿的游离端端头的上部通过所述紧固限位卡将弧形支架座连接固定在所述U型条形杆杆腿的内侧,使所述倒U型条形杆游离的端头与所述弧形支架座共同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叉座,叉座形成的面与所述倒U型条形杆形成的面处在同一平面的设计,可实现通过上下移动紧固限位卡在所述倒U型条形杆杆腿上的位置调节所述弧形支架座的高低以适应不同宽度的双杠杠面,使支架组合得以稳定的安放在不同宽度的两根杠面上,并确保四个支点的稳定性与安全可靠性。

3、本方案弹力带为一个独立条带的设计,使得训练者可以依据助力力量大小的需要选择不同弹力的弹力带实施助力。

4、本方案弹力带的一端固定有连接件,另一端游离的设计,使得训练者可以依据臂长的需要便捷调整肩带环的高度,满足个性化助力双臂屈伸训练的需要。

5、本方案弹力肩带环组合由具有弹性的弹力带和没有弹性的肩带环两部分组成的设计,可以提高使用时练习者施力部位的舒适度,避免助力过程中因弹力带伸缩变化对练习者肩部造成的摩擦不适感。

6、本方案所述肩带环为一个直径大于20厘米、宽度为3厘米-4厘米、厚度为1厘米-1.5厘米的帆布带环,在所述肩带环的外表面设置一层高密度海绵套的设计,可减轻在进行双臂屈伸动作训练时肩带环给予练习者双肩及腋下部位的不适感,有效提高训练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具体的说明。

图1是本助力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助力架的主视图;

图3是助力架的侧视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双臂屈伸训练助力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支架组合1和弹力肩带环组合4两部分。

所述支架组合1包括支架2、纵向加固梁3、横向加固梁9、紧固限位卡7 和弧形支架座8。其中,支架2为两个对称且平行的倒U型条形杆;所述两个对称且平行的倒U型条形杆之间通过两根对称设置的纵向加固梁3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对称倒U型条形杆的两根杆腿上部、弧顶下部的位置;在与所述倒U 型条形杆两根杆腿之间与纵向加固梁3等高的位置由横向加固梁9将所述两根杆腿连接固定;所述弧形支架座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紧固限位卡7,弧形支架座8的下端游离;在所述两个倒U型条形杆的四根杆腿游离端端头的上部通过所述紧固限位卡7将弧形支架座8连接固定在所述倒U型条形杆的内侧,使所述倒U型条形杆杆腿游离的端头与所述弧形支架座8共同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叉座,叉座形成的面与所述倒U型条形杆形成的面处在同一平面,如图1、图 2、图3所示。

所述弹力肩带环组合4包括弹力带5和肩带环6两部分。其中,弹力带为一根独立的条带,所述弹力带5的一端固定有连接件10,另一端游离;所述肩带环为一条帆布带环,在所述肩带环的外表面设置一层高密度海绵套;将所述弹力带5的游离端头穿过所述肩带环6再绕过所述支架组合1的纵向加固梁3 后通过连接件10与所述弹力带5的另一端头固连,如图1、图2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

1、所述实施例中助力的力量来源是两条弹力带5被拉长后的回弹力,也可以是拉簧被拉长后的回弹力,同样也可以是其它弹性材料被拉长后的回弹力。

2、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肩带环6是通过弹力带5的游离端穿过所述肩带环6再绕过所述支架组合1的纵向加固梁3后与设置在弹力带5另一端头的连接件10连接固定的,在所述弹力带5的两个端头设置连接环勾,并通过连接环勾将所述肩带环6与所述纵向加固梁3以钩挂形式连接固定也是可以的。

3、在所述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支架座8为一根弧形杆,该弧形杆与所述倒 U型条形杆杆腿游离的端头共同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叉座,将所述弧形支架座 8的形状设置为半剖管或其它形状也是可以的,如第二实施例图4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