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接球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3584发布日期:2018-10-12 22:19阅读:107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抛接球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玩具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且现在的玩具也不仅仅只具备娱乐的特性,而是渐渐趋近于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玩具。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720059517.3公开了一种抛接球玩具,其包括球体、锤体和连接线,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球体和锤体相连接,锤体至少设有两个可供球体停放的圆弧凹位,使用时,通过将球体抛起来,然而用锤体上的圆弧凹位去接球,从而达到游戏的目的,其可锻炼手腕关节的灵活性和平衡控制力,是一种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玩具,但同时也存在着如下不足:1)由于在球体和锤体间设有连接线,从而使得球体在游戏时不能抛的很高,这就给人们的操作使用带来了种种限制,局限性太强。2)由于是通过圆弧凹位去接球的,因此难度很高,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通常都无法实现接球动作,因此不利于产品的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灵活、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实用性强,且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抛接球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抛接球玩具,包括球体以及用于将球体抛起来和接住的抛接器,所述抛接器包括手持部和接球部,所述球体为镂空球,其具有多个可供所述抛接器的接球部穿入的镂空口。

进一步的,所述抛接器的手持部为一直柄,所述抛接器的接球部为一与该直柄上端相连的弧形柄。

进一步的,所述直柄上端设有一凹槽,所述弧形柄下端嵌设在该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直柄的上端面为与所述弧形柄的嵌设部位相适配的弧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柄的接球端尺寸由内向外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球体的各镂空口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球体由至少两个环形圈相交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球体为一个或二个或二个以上,所述抛接器为一个或二个。

本实用新型抛接球玩具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可以对人体关节的灵活性与协调性进行多种形式的锻炼,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由于球体与抛接器之间无连接绳的限制,因此使用者使用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任意调整抛球高度,藉此增加娱乐和健身效果,因而使用灵活,局限性小。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抛接球操作十分简单容易,对于使用者本身的技巧性要求不高,无论是青壮年朋友们,还是老人和小孩,都可以轻松掌握并使用,这对于产品的大范围推广来说极其有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抛接球玩具的组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抛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球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抛接器接住所述球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抛接球玩具,包括球体1以及用于将球体1抛起来和接住的抛接器2,抛接器2包括手持部21和接球部22,球体1为镂空球,其具有多个可供抛接器2的接球部22穿入的镂空口11。

优选的,抛接器2的手持部21为一直柄210,抛接器1的接球部22为一与该直柄210上端相连的弧形柄220。

进一步的,直柄210上端设有一凹槽2101,弧形柄220下端嵌设在该凹槽2101内,并且,直柄210的上端面为与弧形柄220的嵌设部位相适配的弧面结构,以免直柄上端凸出而影响美观。

优选的,弧形柄220的接球端尺寸由内向外逐渐变小,这样可使弧形柄在接球操作时更加方便的穿入镂空球的镂空口内。

优选的,球体1的各镂空口11相互连通,从而使得接球操作时,弧形柄220的上端可以穿过整个球体,藉此提高接球操作的可靠性,避免球体从弧形柄上脱落。进一步的,为使球体1的各镂空口11更好地形成连通结构,所述球体1由至少两个环形圈10相交组成。

优选的,为确保使用安全,镂空球最好以柔性材料制作,例如采用绳子编织而成或者采用橡胶材质注塑成型。而抛接器则以刚性材料制作,例如可以采用木质、竹质或塑料材质制作,以保证其能完成抛球和接球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球体1可以是一个或二个或二个以上,所述抛接器2可以是一个或二个。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多种方式的组合使用,例如,二个抛接器与一个或二个球体的组合,又如,一个抛接器与一个或二个球体的组合,等等。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