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2301发布日期:2018-09-18 20:28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木马,特别是涉及一种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



背景技术:

现有吊装旋转木马存在旋转驱动与木马升降驱动协调性差、耐用性不好,舒适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拱一种旋转驱动与木马升降驱动协调性、耐用性、舒适性好的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是基座依次通过竖直升降支撑装置和倾斜升降支撑装置向上支撑固装倾斜法兰,其特征在于倾斜法兰中部通过立管上向固装上法兰,上法兰通过伞齿盘向上支撑固装中心柱;倾斜法兰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向上支撑固装通过立管向上制有上圆盘的下圆盘,上圆盘和下圆盘分别向外周支撑固装放射状分布的上梁或上梁和下斜梁,上梁与下斜梁之间通过多个竖撑和多个斜撑上下相连,上梁通过引出板向上支撑铰接斜拉杆外下端,斜拉杆内上端通过轴承套铰接中心柱上端;两相邻上梁上面固连的过梁向上固装至少内外两对竖向支撑板,内对竖向支撑板铰接的内横轴内端固装与伞齿盘啮合的锥齿轮、内横轴外端向外延固铰接内马杆吊座的曲轴,外对竖向支撑板铰接的外横轴内端固接曲轴外端、外横轴外端向外延固铰接外马杆吊座的拐轴;上梁或下斜梁通过提杆向下吊固圆形大盘,与圆形大盘竖向滑配、配木马坐具的马杆上端向上固连内或外马杆吊座。具有旋转驱动与木马升降驱动协调性、耐用性、舒适性好的优点。

作为优化,一根上梁或下斜梁下面通过一根倒U形提杆吊固圆形大盘,并且倒U形提杆向下伸出的内外两根并列提杆部分别向下固连圆形大盘的内外边缘内侧;或者一根上梁或下斜梁下面通过由横撑并连的两根提杆吊固连圆形大盘,并且两根并连提杆向下伸出的内外两根并列提杆部分别向下固连圆形大盘的内外边缘内侧。

作为优化,圆形大盘上面的内外边缘分别固装内周安全护栏和外周安全护栏;内外两根并列提杆部下端固连圆形大盘上面固装的提杆盘座,内外两根并列提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连上梁或下斜梁下面固装的提杆基盘和圆形大盘上面固装的提杆基盘。至少安全护栏外周立柱的中下部向外弯曲凸出,安全护栏外周立柱高于内周立柱。

作为优化,基座由固连地面的底盘台和通过竖支撑部向下固连底盘台的上盘台组成,斜拉杆内上端固装轴承座,轴承座通过轴承套铰接中心柱上端,中心柱内腔及上法兰中心孔配置导线管,导线管自中心柱上端伸出的顶部配置导线滑柱,所述轴承座配装与所述导线滑柱配合的导电滑环;上梁或上梁与下斜梁外端固装上端向外斜、下端向内斜的外斜围挡板。

作为优化,倾斜升降支撑装置是倾斜法兰下面通过上下铰接架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之间铰接液压缸或气缸,倾斜法兰下面通过上下支架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之间铰接球头和球碗或铰接横轴,并且两组并列液压缸或气缸及上下铰接架与一组球头和球碗或横轴及上下支架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或者上下铰接架或者一组液压缸或气缸及上下铰接架与两组并列球头和球碗或横轴及上下支架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或一组液压缸或气缸及上下铰接架与一组横轴及上下支架相对分布。

作为优化,竖直升降支撑装置是滑动龙门架上座通过数根并列滑动龙门架立柱向下固装滑动龙门架下座,固定龙门架下座通过数根并列固定龙门架立柱向上固装固定龙门架上座,固定龙门架立柱外周固装的滑套与滑动龙门架下座固装的滑座竖向滑配,滑动龙门架上座下面中部与固定龙门架下座上面中部之间通过上下铰接架铰接液压缸或气缸;或者滑动龙门架立柱内侧通过支架配置的滚轮与固定龙门架立柱竖向滑配,滑动龙门架上座下面中部通过上铰接架向下铰接液压缸或气缸下端与固定龙门架下座上面中部固装的盘座固连。

作为优化,倾斜升降支撑装置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向下配连下接基座的竖直升降支撑装置;或者倾斜升降支撑装置向下配连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竖直升降支撑装置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向下固接基座。

作为优化,倾斜升降支撑装置是倾斜法兰下面通过上下铰接架与倾斜底台之间铰接液压缸或气缸,倾斜法兰下面通过上下支架与倾斜底台之间铰接十字轴,并且两组并列液压缸或气缸及上下铰接架与一组十字轴及上下支架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或者一组液压缸或气缸及上下铰接架与两组十字轴及上下支架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倾斜底台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向下接配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

或者倾斜升降支撑装置是倾斜法兰下面通过上下铰接架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之间铰接液压缸或气缸,倾斜法兰下面通过上下支架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之间铰接不同心十字轴或T型横轴或配调心轴承的横轴,并且两组并列液压缸或气缸及上下铰接架与一组不同心十字轴或T型横轴或配调心轴承的横轴及上下支架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或者一组液压缸或气缸及上下铰接架与两组不同心十字轴或T型横轴或配调心轴承的横轴及上下支架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向下固接基座。

作为优化,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通过多根并列滑动龙门架立柱向下固配滑动龙门架下座,基座通过多根并列固定龙门架立柱向上固配固定龙门架上座,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上座下面中部通过内配导电滑环的中空座向下配置缓冲气囊,基座上面中部通过脚座向上延接上端顶接缓冲气囊的液压缸或气缸;固定龙门架立柱内侧通过配支撑弹簧的支架配置与滑动龙门架立柱外侧竖向滑配的滚轮;或者滑动龙门架立柱外侧通过配支撑弹簧的支架配置与固定龙门架立柱内侧竖向滑配的滚轮。

作为优化,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通过多根并列滑动龙门架立柱向下固配滑动龙门架下座,下连回转支撑的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下座通过多根并列固定龙门架立柱向上固配固定龙门架上座,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下座上面中部配置内配导电滑环的中空座,中空座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下面中部之间通过上下铰接架铰接液压缸或气缸;或者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下座上面中部通过内配导电滑环的中空座向上连接液压缸或气压缸,液压缸或气压缸上端再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下面中部向下配接的铰接架铰接;固定龙门架立柱外侧通过滑道与滑动龙门架立柱的滑块竖向滑配;或者滑动龙门架立柱内侧通过滑道与固定龙门架立柱外侧滑块竖向滑配;或者固定龙门架立柱外侧与滑动龙门架立柱内侧竖向滑配;或者固定龙门架立柱外周固配的多层滑套与滑动龙门架立柱竖向滑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具有旋转驱动与木马升降驱动协调性、耐用性、舒适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5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第二、三、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7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10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第六、七、八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12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第九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3-15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第十、十一、十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6-17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第十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8-19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第十四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和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第十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1-22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实施例十四和十五的液压缸或气缸铰接分布方式的示意图;图23是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上梁和过梁及相关附属部件配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是基座9依次通过竖直升降支撑装置和倾斜升降支撑装置向上支撑固装倾斜法兰35,倾斜法兰35中部通过立管37上向固装上法兰85,上法兰85通过伞齿盘5向上支撑固装中心柱106;倾斜法兰35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24向上支撑固装通过立管37向上制有上圆盘2的下圆盘1,上圆盘2和下圆盘1分别向外周支撑固装放射状分布的上梁222和下斜梁102,上梁222与下斜梁102之间通过多个竖撑和多个斜撑上下相连,上梁222通过引出板103向上支撑铰接斜拉杆104外下端,斜拉杆104内上端通过轴承套105铰接中心柱106上端;两相邻上梁222上面固连的过梁71向上固装至少内外两对竖向支撑板25,内对竖向支撑板25铰接的内横轴内端固装与伞齿盘5啮合的锥齿轮61、内横轴外端向外延固铰接内马杆吊座8的曲轴70,外对竖向支撑板25铰接的外横轴内端固接曲轴70外端、外横轴外端向外延固铰接外马杆吊座8的拐轴77;下斜梁102通过提杆3向下吊固圆形大盘4,与圆形大盘4竖向滑配、配木马坐具80的马杆81上端向上固连内或外马杆吊座8。

一根下斜梁102下面通过一根倒U形提杆3吊固圆形大盘,并且倒U形提杆3向下伸出的内外两根并列提杆部分别向下固连圆形大盘4的内外边缘内侧。圆形大盘4上面的内外边缘分别固装内周安全护栏33和外周安全护栏33;至少安全护栏外周立柱的中下部向外弯曲凸出。内外两根并列提杆部下端固连圆形大盘4上面固装的提杆脚座。基座9由固连地面的底盘台和通过竖支撑部向下固连底盘台的上盘台组成,斜拉杆104内上端固装轴承座,轴承座通过轴承套105铰接中心柱106上端,中心柱106内腔及上法兰85中心孔配置导线管,导线管自中心柱106上端伸出的顶部配置导线滑柱,所述轴承座配装与所述导线滑柱配合的导电滑环65,上梁222与下斜梁102外端固装上端向外斜、下端向内斜的外斜围挡板。

倾斜升降支撑装置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24向下配连下接基座9的竖直升降支撑装置。倾斜升降支撑装置是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铰接架17与倾斜底台34之间铰接液压缸或气缸21,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支架7与倾斜底台34之间铰接十字轴27,并且两组并列液压缸或气缸21及上下铰接架17与一组十字轴27及上下支架7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倾斜底台34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24向下接配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

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通过多根并列滑动龙门架立柱12向下固配滑动龙门架下座99,基座9通过多根并列固定龙门架立柱12向上固配固定龙门架上座99,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上座99下面中部通过内配导电滑环65的中空座45向下配置缓冲气囊90,基座9上面中部通过脚座向上延接上端顶接缓冲气囊90的液压缸或气缸21;固定龙门架立柱12内侧通过螺杆19套配支撑弹簧20的支架7配置与滑动龙门架立柱12外侧竖向滑配的滚轮11,滚轮11配置在螺杆19和支架7铰接支撑的外凸弧形竖向轮架18上。下圆盘1下面固装回转支撑24的上旋转外齿副,倾斜法兰35配装的液压马达22上伸输出轴端配装的小齿轮23啮合上旋转外齿副。滑动龙门架上座99上面固装回转支撑24的下旋转外齿副,倾斜底台34配装的液压马达22下伸输出轴端配装的小齿轮23啮合下旋转外齿副。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上座99(或滑动龙门架上座99)外侧固装的液压马达22上伸输出轴端配装的小齿轮23啮合倾斜底台34下面固装的上旋转外齿副。

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两回转支撑24与小齿轮啮合的是内齿圈,即两回转支撑24是内齿型回转支撑24,并且是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上座99(或滑动龙门架上座99)内侧(或中部)固装的液压马达22上伸输出轴端配装的小齿轮23啮合倾斜底台34下面固装的上旋转内齿副。

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液压马达22倒置固装在倾斜底台34驱动内齿型回转支撑24带内齿的固定副。固定龙门架立柱12内侧通过配支撑弹簧20的支架7配置与滑动龙门架立柱12外侧竖向滑配的滚轮11。

实施例五,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省去了下斜梁,下斜梁的功能全部由上梁222来承担。具体是一根上梁222下面通过由横撑131并连的两根提杆3吊固连圆形大盘4,并且两根并连提杆3向下伸出的内外两根并列提杆部分别向下固连圆形大盘4的内外边缘内侧。内外两根并列提杆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连上梁222下面固装的提杆基盘和圆形大盘4上面固装的提杆基盘。

圆形大盘上面的内外边缘分别固装的内周安全护栏33立柱低于外周安全护栏33立柱。十字轴改为不同心十字轴117。

倾斜升降支撑装置向下配连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竖直升降支撑装置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24向下固接基座9。

更具体是倾斜升降支撑装置成了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铰接架17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之间铰接液压缸或气缸,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支架7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之间铰接不同心十字轴117,并且两组并列液压缸或气缸21及上下铰接架17与一组不同心十字轴117及上下支架7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99通过配旋转驱动的回转支撑24向下固接基座9。基座9上侧固装外齿型回转支撑24,更具体是基座9装配液压马达22的上伸输出轴端小齿轮啮合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99下面固装的回转支撑上旋转外齿副。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通过多根并列滑动龙门架立柱12向下固配滑动龙门架下座99,下连回转支撑24的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下座99通过多根并列固定龙门架立柱12向上固配固定龙门架上座12,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下座99上面中部配置内配导电滑环65的中空座45,中空座45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下面中部之间通过上下铰接架17铰接液压缸或气缸21。固定龙门架立柱12外侧通过滑道43与滑动龙门架立柱12的滑块44竖向滑配。

实施例六,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液压马达22倒置固定在竖直升降支撑装置下座99上,具体是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99装配液压马达22的下伸输出轴端小齿轮23啮合基座9上面固装的回转支撑24下旋转外齿副。

实施例七,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滑动龙门架立柱12内侧通过滑道43与固定龙门架立柱12外侧滑块44竖向滑配。基座9上固装的是内齿型回转支撑24,具体是基座装9配液压马达22的上伸输出轴端小齿轮23啮合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99下面固装的回转支撑24上旋转内齿副。

实施例八,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液压马达22倒置固装在固定龙门架下座99的上侧,具体是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99装配液压马达22的下伸输出轴端小齿轮23啮合基座9上面固装的回转支撑24下固定内齿副。

实施例九,如图11-12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固定龙门架立柱12外侧与滑动龙门架立柱12内侧竖向滑配。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支架7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之间铰接T型横轴56。

实施例十,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液压马达22固装在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99(或固定龙门架下座99)外侧,具体是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99装配液压马达22的下伸输出轴端小齿轮23啮合基座9上面固装的回转支撑24下固定外齿副。

实施例十一,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十的区别在于基座9上固装的是内齿型回转支撑24,具体是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99装配液压马达22的下伸输出轴端小齿轮23啮合基座9上面固装的回转支撑24下固定内齿副。

实施例十二,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十一的区别在于液压马达22固装在基座9上,具体是基座装9配液压马达22的上伸输出轴端小齿轮23啮合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下座99下面固装的回转支撑24上旋转内齿副。

实施例十三,如图16-17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固定龙门架立柱12外周固配的多层滑套201与滑动龙门架立柱12竖向滑配。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支架17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之间铰接配调心轴承的横轴57。

实施例十四,如图18-19和21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十三的区别在于基座9依次通过竖直升降支撑装置和倾斜升降支撑装置向上支撑固装倾斜法兰35。倾斜升降支撑装置是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铰接架17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之间铰接液压缸或气缸21,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支架7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之间铰接球头53和球碗,并且两组并列液压缸或气缸21及上下铰接架17与一组球头53和球碗及上下支架7之间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竖直升降支撑装置是滑动龙门架上座99通过数根并列滑动龙门架立柱12向下固装滑动龙门架下座99,固定龙门架下座99通过数根并列固定龙门架立柱12向上固装固定龙门架上座99,固定龙门架立柱12外周固装的滑套201与滑动龙门架下座99固装的滑座竖向滑配,滑动龙门架上座99下面中部与固定龙门架下座99上面中部之间通过上下铰接架17铰接液压缸或气缸21。固定龙门架下座99直接向下固装在基座9上。

实施例十五,如图20和22所示,本实用新型倾斜升降式旋转木马与实施例十四的区别在于倾斜升降支撑装置是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铰接架17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之间铰接液压缸或气缸21,倾斜法兰35下面通过上下支架7与竖直升降支撑装置的上座99之间铰接横轴,并且一组液压缸或气缸21及上下铰接架17与一组横轴及上下支架7相对分布。滑动龙门架立柱12内侧通过支架7配置的滚轮11与固定龙门架立柱12竖向滑配,滑动龙门架上座99下面中部通过上铰接架17向下铰接液压缸或气缸21下端与固定龙门架下座99上面中部固装的盘座固连。

如图23所示,八个锥齿轮61及其延接件在伞齿盘5上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内外四道搭接在八道上梁222上的过梁71分别用于支撑各自支撑板2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