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3113发布日期:2018-12-28 19:26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手套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一般手套的功效及使用方法因不同领域的需求而异,举例来说,运动常用的守门员手套通常较厚,其厚度供缓冲迎面而来的球所产生的冲击力,以降低使用者的手部伤害。

一般用于运动的防护手套通常具有一掌心部,该掌心部的一端缘形成有数个手指部,而另一端缘则形成有一开口部,该开口部供使用者插入手部以供穿戴该防护手套。

另外,乃有业者研发出一具有手部保护的手套,其主要指用于指足球守门员所穿戴的手套,该手套内部为将多个手指保护条塞设于手套的手指部位,藉以防止手部受到撞击或推压等外界所造成的伤害,而所述保护条主要为材质较硬的条状体,虽然可达至部分防护手指的效果,但却也同时降低手指活动的灵活度,因此目前较为有效的手套保护条设计大多采仅能向内弯曲而无法向外伸张的设计,藉以达其保护手指的效果。

再者,上述手指保护条虽可保护手指,由于其由多组接块相互组接而成,且所述组接块于受力时相互抵接,藉以同时降低手指活动的灵活度,并让该手套保护条设置为仅能向内弯曲而无法向外伸张,亦会造成接球员的接球失误;另外,因上述手套的皆需设置该手套保护条,因此,于制造时较为复杂,且制程步骤较多,进而造成制程成本较高,同时,又无法提供接球者的使用灵活度。

因此,本案发明人在观察到上述缺失后,认为现有手部保护的手套仍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而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其能整个包覆使用者手掌、手指及/或手腕部,并提升手指运动的灵活度和触感敏锐度,同时,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制造成本低。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其包含有:一立体防护基材,其具有一手掌部,该手掌部的外缘设有多个手指部,该立体防护基材具可挠性及弹性缓冲性;及一布材,其具有弹性伸缩性,并具有一手掌连接部及多个手指连接部,又,该手掌连接部的外周缘及所述手指连接部的外周缘对应连接于该手掌部及所述手指连接部,而该手掌连接部与该手掌部之间形成有一穿戴口及一容置空间,所述手指连接部及所述手指连接部构成有多个指套部,该指套部与该容置空间及该穿戴口相连通。

较佳地,其中该布材对应该立体防护基材的外轮廓,并形成为手部状,且形成有该手掌连接部及所述手指连接部。

较佳地,其中更包含有多个缝线,而该手掌连接部的外周缘及所述手指连接部的外周缘透过所述缝线对应缝设于该手掌部及所述手指连接部。

较佳地,其中该立体防护基材为乳胶材质所组成。

较佳地,其中该立体防护基材为泡棉材质所组成。

较佳地,其中该布材为弹性线材所编织而成,并具有弹性伸缩性。

较佳地,其中所述指套部的端部于所述该立体防护基材涂设有一止滑材料,使该缓冲防护面形成有多个指端止滑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其主要藉由该立体防护基材一侧缝合设置有该布材,从而形成该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并搭配设于该立体防护基材具可挠性及弹性缓冲性,从而让该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一侧面形成为一缓冲防护面;更详而之,于使用状态时,由于该布材为弹性线材所编织而成,因此能整个弹性伸缩地包覆用户手掌、手指及/或手腕部,并提升手指运动的灵活度和触感敏锐度,重要的是,该布材利用立体剪裁并缝设于该立体防护基材,藉以达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制造成本低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

101 穿戴口

102 容置空间

103 指套部

104 缓冲防护面

105 指端止滑部

10 立体防护基材

11 手掌部

12 手指部

20 布材

21 手掌连接部

22 手指连接部

30 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并搭配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分解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其揭露有一种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100,该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100包含有:

一立体防护基材10,其由为乳胶材质所组成,并具有一手掌部11,该手掌部11的外缘设有多个手指部12,该立体防护基材10具可挠性及弹性缓冲性。

一布材20,其具有一手掌连接部21及多个手指连接部22,又,该手掌连接部21的外周缘及所述手指连接部22的外周缘对应连接于该手掌部11及所述手指连接部22,而该手掌连接部21与该手掌部11之间形成有一穿戴口101及一容置空间102,所述手指连接部22及所述手指连接部22构成有多个指套部103,该指套部103与该容置空间102及该穿戴口101相连通;于本实施例中,该布材20对应该立体防护基材10的外轮廓,并形成为手部状,且形成有该手掌连接部21及所述手指连接部22,重要的是,该布材20为弹性线材所编织而成,并具有弹性伸缩性。

多个缝线30,该手掌连接部21的外周缘及所述手指连接部22的外周缘透过所述缝线30对应缝设于该手掌部11及所述手指连接部22。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相信当可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如下所述: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并搭配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分解立体图及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其主要藉由该立体防护基材10一侧设有该布材20,从而形成该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100,并搭配设于该立体防护基材10具可挠性及弹性缓冲性,从而让该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100一侧面形成为一缓冲防护面104,由于该立体防护基材10由乳胶材质所构成,因此当使用者于接球状态时,该缓冲防护面104能缓冲球体的冲击力,且让使用者更能稳固地接住球体。

另外,于使用状态时,由于该布材20为弹性线材所编织而成,因此能整个弹性伸缩地包覆用户手掌、手指及手腕部,并提升手指运动的灵活度和触感敏锐度。

由上述结构说明可进一步得知,本实用新型透过该布材20以立体剪裁并缝设于该立体防护基材10,并搭配该立体防护基材10能有效地减缓接球时球体旋转状态,并吸收其冲击力,藉以达到具有较佳弹性舒适的包覆效果,并且当使用者从事接球运动时,能以搭配该立体防护基材10,并吸收接球时的冲击力,同时,更能保护手指指节的功效,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且相对先技术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较,其不同处在于所述指套部103的端部于所述该立体防护基材10涂设有止滑材料,使该缓冲防护面104形成有多个指端止滑部105;换言之,所述指端止滑部105能提供使用者于接球时,因球体可能于快速或慢速旋转状态时,所述指端止滑部105能有效地减缓接球时球体旋转状态,并让使用者能稳固地将球接住;藉此,本实施例同样能够达到如第一实施例的实施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该立体防护基材10不仅能有乳胶材质所构成,另外更能为泡棉材质所组成。

兹,再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可达成的预期功效陈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100,其主要藉由该立体防护基材10一侧缝合设置有该布材20,从而形成该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100,并搭配设于该立体防护基材10具可挠性及弹性缓冲性,从而让该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运动员用的立体防护手套100一侧面形成该缓冲防护面104。

藉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施功效及技术功效:

其一,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布材20为弹性线材所编织而成,因此能整个弹性伸缩地包覆用户手掌、手指及手腕部,并提升手指运动的灵活度和触感敏锐度,重要的是,该布材20利用立体剪裁并缝设于该立体防护基材10,藉以达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制造成本低的功效。

其二,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弹性舒适的包覆效果,并且当使用者从事接球运动时,能以搭配该立体防护基材10的缓冲防护面104能吸收接球时的冲击力,藉以保护手指指节。

其三,本实用新型透过所述指端止滑部105的设置,从而增加于接球时的接触摩擦力,形成更佳的阻滑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遍查国内外关于此类结构的技术数据,文献中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因此,本实用新型实已具备新型专利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仅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