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5600发布日期:2018-11-16 21:26阅读:6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



背景技术:

竹蜻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玩具,现代的竹蜻蜓多为塑料或者其它轻型的材料制成,用双手搓转手动发力杆,随后松开双手,竹蜻蜓便会飞上天;为了适应儿童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地方玩耍竹蜻蜓,通常会在竹蜻蜓上设置发光元件,以便于及时发现竹蜻蜓,但是现有的竹蜻蜓的发光元件的开关设计得不够好,不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通过将导电杆与手动发力杆联动,当旋转手动发力杆可带动导电杆相对螺纹孔转动,进而使导电杆与纽扣电池的其中一个电极接触进而导通使灯珠发亮,当需要关闭灯珠时,往反方向旋转手动发力杆即可使导电杆远离纽扣电池的电极进而关闭,具有开关灯珠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包括螺旋桨、手动发力杆以及发光组件,所述的螺旋桨包含旋转座和连接在旋转座上的叶片,所述的旋转座的下端连接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与旋转座之间设有用于容纳发光组件的容纳腔,所述的发光组件包含纽扣电池、采用绝缘材质制成的电池座以及灯珠,所述的纽扣电池卡在电池座内,所述的电池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可与纽扣电池的其中一个电极接触的导电杆,所述灯珠包含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的第一引脚与纽扣电池的另一个电极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引脚与导电杆电连接,所述的壳体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手动发力杆连接在安装孔内并且与导电杆联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所述的导电杆包含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所述的螺纹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有将第二引脚压在电池座上的限位部,所述的限位部的一端设有与手动发力杆配合连接的方形联动部,所述的手动发力杆的上端设有与方形联动部匹配连接的方形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所述的旋转座上设有避让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避让槽,所述的壳体上设有避让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避让凹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所述的电池座上设有用于供第一引脚穿过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所述的壳体卡接在旋转座上,所述的旋转座的外侧壁设有凸起,所述的壳体的内侧壁设有与凸起扣合的凹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所述的手动发力杆与安装孔接触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手动发力杆与安装孔之间摩擦力的摩擦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电杆与手动发力杆联动,当旋转手动发力杆可带动导电杆相对螺纹孔转动,进而使导电杆与纽扣电池的其中一个电极接触进而导通使灯珠发亮,当需要关闭灯珠时,往反方向旋转手动发力杆即可使导电杆远离纽扣电池的电极进而关闭,具有开关灯珠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标记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5为图4中标记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发光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发光的竹蜻蜓,包括螺旋桨1、手动发力杆2以及发光组件3,所述的螺旋桨1包含旋转座11和连接在旋转座11上的叶片12,所述的旋转座11的下端连接有壳体4,所述的壳体4与旋转座11之间设有用于容纳发光组件3的容纳腔100,所述的发光组件3包含纽扣电池31、采用绝缘材质制成的电池座32以及灯珠33,所述的纽扣电池31卡在电池座32内,所述的电池座32上设有螺纹孔321,所述的螺纹孔321螺纹连接有可与纽扣电池31的其中一个电极接触的导电杆34,所述灯珠33包含第一引脚331和第二引脚332,所述的第一引脚331与纽扣电池31的另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引脚332与导电杆34电连接,所述的壳体4底部设有安装孔41,所述的手动发力杆2连接在安装孔41内并且与导电杆34联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电杆与手动发力杆联动,当旋转手动发力杆可带动导电杆相对螺纹孔转动,进而使导电杆与纽扣电池的其中一个电极接触进而导通使灯珠发亮,当需要关闭灯珠时,往反方向旋转手动发力杆即可使导电杆远离纽扣电池的电极进而关闭,具有开关灯珠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导电杆34包含与螺纹孔321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341,所述的螺纹连接部341的一端连接有将第二引脚332压在电池座32上的限位部342,所述的限位部342的一端设有与手动发力杆2配合连接的方形联动部343,所述的手动发力杆2的上端设有与方形联动部343匹配连接的方形槽21,方形联动部343嵌在方形槽21内。

如果旋转座11和壳体4都是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那么灯珠33可藏在容纳腔100内;当然为了提高灯珠显示效果,也可以将灯珠33外露,为此,在旋转座11上设有避让第一引脚331和第二引脚332的避让槽111,所述的壳体4上设有避让第一引脚331和第二引脚332的避让凹口42。

为了便于第一引脚331与纽扣电池31的电极接触,在电池座32上设有用于供第一引脚331穿过的通孔322。

为了便于纽扣电池的更换,壳体4卡接在旋转座11上,所述的旋转座11的外侧壁设有凸起112,所述的壳体4的内侧壁设有与凸起112扣合的凹槽43。

手动发力杆有两个作用,首先驱动导电杆34转动,使灯珠通电变亮,此时导电杆34旋转到最大位置不能继续旋转,然后手动发力杆驱动旋转座11转动,为了防止手动发力杆2从安装孔41上脱落,手动发力杆2与安装孔41接触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手动发力杆2与安装孔41之间摩擦力的摩擦纹2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