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门上单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9259发布日期:2018-12-05 19:16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防松门上单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松门上单杠。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更方便的满足健身爱好者的需求,尤其是满足单杠爱好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拔单杠锻炼的需求,不少门上单杠营运而生。常见的门上单杠包括中管,以及内端通过螺接等方式插在该中管的端部内腔中的支撑管。在使用时,仅需调节好支撑管和中管的总体长度,而后将支撑管的端部支撑在门框的内侧面上,即可方便的使用。常见的缺陷在于:易于松动,操作时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松门上单杠,它具有使用方便、不易松动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松门上单杠,包括中管以及一端插接或螺接在该中管的端部内腔中的至少1根支撑管,所述防松门上单杠还包括有卡件,卡件包括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上弧形板两端和相应的下弧形板的两端通过螺钉予以连接,且上弧形板的两端和相应的下弧形板的两端连接起来后形成一套设在该中管的端部的封闭环形,同时,上弧形板和下弧形板的内侧壁均包括大直径部和小直径部,且大直径部和该中管的端部相配、小直径部和相应的支撑管相配。

所述中管的端部外表面上设有定位坑,同时,上弧形板的大直径部上设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和相应的定位坑相配。

所述小直径部的表面上设有齿形或网格条纹。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不易松动。本发明的防松门上单杠在使用时,支撑管和中管的总长度调节到位后,仅需旋紧螺钉,将卡件卡紧,即可使支撑管相对于中管无法移动,操作较为方便、简单,且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防松门上单杠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管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中管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卡件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5是本发明的卡件的主视剖视图;

图6和图7分别是图5的A—A向和B—B向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具有网格条纹的小直径部的上弧形板的仰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具有齿形的小直径部的下弧形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7所示:防松门上单杠,包括中管10以及一端插接或螺接在该中管10的端部内腔中的至少1根支撑管20。即,支撑管20的靠近该中管10的一端位于该中管10的端部内腔中。通常,支撑管20的端部和该中管10的端部内腔螺接,从而仅需旋转支撑管20即可实现支撑管20和中管10总长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讲:

该防松门上单杠还包括有卡件30。卡件30和支撑管20的数量相同,为1个或2个。卡件30包括上弧形板31和下弧形板32。上弧形板31两端和相应的下弧形板32的两端通过螺钉33予以连接。比如,上弧形板31的两端均设有穿孔、下弧形板32的两端设有螺孔,螺钉33穿过穿孔而后螺接在螺孔内。上弧形板31的两端和相应的下弧形板32的两端连接起来后形成一套设在该中管10的端部的封闭环形。同时,上弧形板31和下弧形板32的内侧壁均包括大直径部301和小直径部302。即,以纵截面看,上弧形板31和下弧形板32的内腔截面均呈台阶状。大直径部301和该中管10的端部相配、小直径部302和相应的支撑管20相配。即,大直径部301能够卡紧在该中管10的端部、小直径部302能够卡紧在支撑管20的圆周表面上。这样,仅需旋紧螺钉33,卡件30的一侧即可抱紧该中管10的端部、另一侧抱紧支撑管20,从而使支撑管20相对于中管10的位置不易移动。

优化的:

该中管10的端部外表面上设有定位坑11。同时,上弧形板31的大直径部301上设有定位凸块3011,定位凸块3011和相应的定位坑11相配。即,定位凸块3011卡在相应的定位坑11内,使卡件30相对于该中管10不可旋转、不可移动。如此,仅需将小直径部302卡紧支撑管20即可,不仅使结构更为稳固,且更易于制备和装配。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小直径部302的表面上设有齿形35或网格条纹34。即,使小直径部302能够更好的卡紧支撑管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