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9876发布日期:2019-07-06 11:56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康复装置,具体是指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骨科手术和术后康复治疗是相辅相成的,成功的骨科手术只是基础,而要恢复正常功能,关键在于康复治疗。现有的专业的辅助康复训练装置结构复杂、造价高,消费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包括座椅、设置于座椅两侧的扶手和设置于座椅底部的移动训练装置,所述座椅包括座板、设置于座板下部的支腿和设置于座板一端的靠背,所述移动训练装置包括设置于支腿底部的底板和可动连接于底板内的左移动装置、右移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左移动装置、右移动装置对应的移动通道,所述左移动装置、右移动装置结构相同,所述左移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前端的脚踩板和连接于脚踩板后端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远离脚踩板的一端其两侧分别设有滑件一,所述移动通道两侧分别设有与滑件一配合的滑道一,所述移动板可通过滑件一与滑道一的配合连接沿移动通道来回移动,所述移动通道远离脚踩板的一端设有复位拉簧,所述复位拉簧一端与移动通道内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脚踩板上可动连接有数个按摩球,所述底板靠近脚踩板的一端向前延伸形成摩擦板并与按摩球底部相接,使得脚踩板向前移动时按摩球与摩擦板接触并发生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一侧沿滑道一间隔设置数个与滑道一连通的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通道内可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沿限位通道移动至滑道一中。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通道与滑道一垂直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块顶部设有便于移动的拨块。

作为改进,所述扶手包括与座板两侧连接的底框和设置于底框上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件内部设有转动训练装置,所述支撑件远离椅背的一端设有出口,所述支撑件内部设有滑道二,所述转动训练装置可沿滑道二从出口伸出。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训练装置包括前杆、后杆和转杆,所述后杆远离出口的一端设有与滑道二配合连接的滑件二,另一端通过合页铰链可动连接前杆,所述前杆远离后杆的一端与转杆可转动连接,所述转杆远离与前杆的连接点的一端还设有转动握把。

作为改进,所述转动握把包括与转杆表面连接的安装底件和套接于安装底件顶部的球形握把,所述球形握把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底件顶部设有与球形握把内腔配合的球形连接件使得球形握把与安装底件活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件上表面靠近开口的一端设有开口槽,使得所述转动训练装置收纳于支撑件内时,所述转动握把底部可沿开口槽移动并使转动握把固定于支撑件上部。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件靠近出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转动训练装置的紧固螺栓。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训练装置的设置,使得患者可以进行下肢训练,通过转动训练装置的设置,使患者可以进行上肢训练,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训练需求;

(2)通过移动训练装置中可拆卸的复位拉簧,可以对患者的训练强度进行控制,通过限位通道与限位块的设置,可以对移动训练装置的训练移动距离进行控制,保护患者避免出现意外,通过按摩球与摩擦板的设置可以使得按摩球被摩擦板带动对患者脚底进行一定的按摩,促进循环。

(3)通过转动训练装置中前杆、后杆与转杆的设置,可以时转杆绕前杆转动,患者可通过握持球形握把进行上肢训练,转动训练装置可隐藏于支撑件中,节约空间,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中转动训练装置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中转动训练装置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中左移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中移动板与底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中摩擦板与摩擦球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座椅,1.1、座板,1.2、支腿,1.3、靠背,2、扶手,2.1、底框,2.2、支撑件,2.2a、滑道二,2.2b、开口槽,3、移动训练装置,3.1、底板,3.1a、移动通道,3.1b、滑道一,3.2、左移动装置,3.2a、脚踩板,3.2b、移动板,3.2c、滑件一,3.2d、按摩球,3.5、摩擦板,3.6、限位通道,3.7、限位块,3.7a、拨块,3.3、右移动装置,3.4、复位拉簧,4、转动训练装置,4.1、前杆,4.2、后杆,4.3、转杆,4.4、滑件二,4.5、转动握把,4.5a、安装底件,4.5b、球形握把,4.5c、球形连接件,5、紧固螺栓,6、矩形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6,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椅,包括座椅1、设置于座椅1两侧的扶手2和设置于座椅1底部的移动训练装置3,所述座椅1包括座板1.1、设置于座板1.1下部的支腿1.2和设置于座板1.1一端的靠背1.3,所述移动训练装置3包括设置于支腿1.2底部的底板3.1和可动连接于底板3.1内的左移动装置3.2、右移动装置3.3,所述底板3.1上设有与左移动装置3.2、右移动装置3.3对应的移动通道3.1a,所述左移动装置3.2、右移动装置3.3结构相同,所述左移动装置3.2包括设置于前端的脚踩板3.2a和连接于脚踩板3.2a后端的移动板3.2b,所述移动板3.2b远离脚踩板3.2a的一端其两侧分别设有滑件一3.2c,所述移动通道3.1a两侧分别设有与滑件一3.2c配合的滑道一3.1b,所述移动板3.2b可通过滑件一3.2c与滑道一3.1b的配合连接沿移动通道3.1a来回移动,所述移动通道3.1a远离脚踩板3.2a的一端设有复位拉簧3.4,所述复位拉簧3.4一端与移动通道3.1a内壁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移动板3.2b可拆卸连接,所述脚踩板3.2a上可动连接有数个按摩球3.2d,所述底板3.1靠近脚踩板3.2a的一端向前延伸形成摩擦板3.5并与按摩球3.2d底部相接,使得脚踩板3.2a向前移动时按摩球3.2d与摩擦板3.5接触并发生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底板3.1一侧沿滑道一3.1b间隔设置数个与滑道一3.1b连通的限位通道3.6,所述限位通道3.6内可动连接有限位块3.7,所述限位块3.7可沿限位通道3.6移动至滑道一3.1b中。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限位通道3.6与滑道一3.1b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限位块3.7顶部设有便于移动的拨块3.7a。

移动通道3.1a内壁与移动板3.2b上均设有与复位拉簧3.4可拆卸连接的挂钩,可以通过拆卸复位拉簧3.4或更换不同拉力的复位拉簧3.4控制患者的训练强度,通过移动不同位置的限位块3.7来限制移动板3.2b的移动距离,滑道一3.1b靠近脚踩板3.2a的一端为封闭端,避免滑件一3.2c从滑道一3.1b中滑出。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扶手2包括与座板1.1两侧连接的底框2.1和设置于底框2.1上部的支撑件2.2,所述支撑件2.2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件2.2内部设有转动训练装置4,所述支撑件2.2远离椅背1.3的一端设有出口,所述支撑件2.2内部设有滑道二2.2a,所述转动训练装置4可沿滑道二2.2a从出口伸出。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转动训练装置4包括前杆4.1、后杆4.2和转杆4.3,所述后杆4.2远离支撑件2.2出口的一端设有与滑道二2.2a配合连接的滑件二4.4,另一端通过合页铰链可动连接前杆4.1,所述前杆4.1远离后杆4.2的一端与转杆4.3可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3远离与前杆4.1的连接点的一端还设有转动握把4.5。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转动握把4.5包括与转杆4.3.表面连接的安装底件4.5a和套接于安装底件4.5a顶部的球形握把4.5b,所述球形握把4.5b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底件4.5a顶部设有与球形握把4.5b内腔配合的球形连接件4.5c使得球形握把4.5b与安装底件4.5a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支撑件2.2上表面靠近开口的一端设有开口槽2.2b,使得所述转动训练装置4收纳于支撑件2.2内时,所述转动握把4.5底部可沿开口槽2.2b移动并使转动握把4.5固定于支撑件2.2上部。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支撑件2.2靠近出口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转动训练装置4的紧固螺栓5。

紧固螺栓5设置于支撑件2.2两侧且对应于后杆4.2的位置,紧固螺栓5伸入支撑件2.2中与后杆4.2表面接触,通过旋紧紧固螺栓5可以固定后杆4.2,患者可以握持转动握把4.5带动转杆4.3绕前杆4.1转动,转杆4.3的长度之和应小于支撑件2.2之间的距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