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5767发布日期:2019-08-16 22:2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模仿骑马运动形态的健身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大众健身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健身器械走入了家庭,使得人们足不出户便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在众多的健身器械中,有一种能够模仿骑马运动形态的健身器械,这种健身器械通过模仿骑马运动,能强化肌肉力量、提高平衡感觉、增强柔软性及提升糖份消耗量。当人坐在这种健身器械的鞍座上,可以体验到野外跨骑骏马奔驰的意境,通过改变握把姿势和脚部位置,模拟骑马姿势,可使身体中80%的肌肉群得到训练,全身关节都会得到充分的转动和伸展。现有技术的这种健身器械是以踩踏方式来形成模仿骑马运动形态的,这种健身器械存在着结构复杂,器械的磨损大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健身器械,通过对健身器械的结构改进,消除了现有技术的弊端,具有模仿骑马运动形态效果好、结构简单、器械磨损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健身器械,包括基架、转动轮、左、右脚踏、鞍座、鞍座支撑、转轴和左、右曲柄;所述转动轮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架上,所述左、右脚踏分别与左、右曲柄对应相固定;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左、右曲柄中的一个相固定,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接一小曲柄,所述小曲柄再固接所述左、右曲柄中的另一个;所述鞍座固定在鞍座支撑上,所述鞍座支撑的底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小曲柄上。

所述基架包括底支架和后立架,所述后立架固定在底支架上,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后立架上,所述转动轮在后立架的一侧与所述转轴相固定,所述转轴的一端在后立架一侧的转动轮外与所述左、右曲柄中的一个相固定。

所述小曲柄的一端在后立架的另一侧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相固定;所述小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左、右曲柄中的另一个相固定,所述鞍座支撑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小曲柄上,并靠近所述小曲柄的另一端。

所述鞍座支撑为L形,鞍座支撑的L形的一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小曲柄上,鞍座支撑的L形的另一边连接所述鞍座,并使所述鞍座处在后立架的上方。

所述小曲柄由套筒杆和连接杆构成,套筒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筒,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呈大致垂直状态插接固定在套筒杆一端的套筒中,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右曲柄中的另一个相固定,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套筒杆另一端的套筒中,所述鞍座支撑的L形的一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所述鞍座与鞍座支撑的L形的另一边之间还装有可伸缩立杆,可伸缩立杆的上端连接所述鞍座,可伸缩立杆的底端与所述鞍座支撑的L形的另一边相固定。

所述基架还包括摆动杆,摆动杆的前部与基座相枢接,摆动杆的后部与所述鞍座支撑的L形的另一边相连接。

所述基架还包括中立架,所述中立架上还装有惯性轮,所述惯性轮与所述转动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

所述中立架上还装有磁力板组件,所述磁力板组件装在与所述惯性轮相配合的位置处。

使用时,骑行者用双脚踩踏左、右脚踏,通过左、右脚踏带动转轴转动,由于转轴的另一端固接一小曲柄,鞍座通过鞍座支撑可转动地连接在小曲柄上,因此,鞍座支撑的转动点与转轴呈偏置状态,当转轴转动时,鞍座支撑的底部实现偏置转动,这样,就使得鞍座进行上下运动,实现模仿骑马运动形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基架、转动轮、左、右脚踏、鞍座、鞍座支撑、转轴和左、右曲柄来构成健身器械,且所述转动轮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架上,所述左、右脚踏分别与左、右曲柄对应相固定;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左、右曲柄中的一个相固定,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接一小曲柄,所述小曲柄再固接所述左、右曲柄中的另一个;所述鞍座固定在鞍座支撑上,所述鞍座支撑的底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小曲柄上。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能够消除现有技术的弊端,具有模仿骑马运动形态效果好、结构简单、器械磨损小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健身器械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轮、鞍座支撑、转轴、小曲柄和左、右曲柄相配合(后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轮、鞍座支撑、转轴、小曲柄和左、右曲柄相配合(后视方向)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轮、鞍座支撑、转轴、小曲柄和左、右曲柄相配合(后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左、右曲柄和小曲柄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左、右曲柄和小曲柄相配合(转动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健身器械,包括基架1、转动轮2、左、右脚踏31、32、鞍座4、鞍座支撑5、转轴6和左、右曲柄71、72;所述转动轮2固定在转轴6上,所述转轴6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架1上,所述左、右脚踏分别与左、右曲柄对应相固定,即左脚踏31与左曲柄71相固定,右脚踏32与右曲柄72相固定;所述转轴6的一端与右曲柄72相固定,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固接一小曲柄8,所述小曲柄8再固接左曲柄71;所述鞍座4固定在鞍座支撑5上,所述鞍座支撑5的底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小曲柄8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架1包括底支架11和后立架12,所述后立架12固定在底支架11上,所述转轴6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后立架12上,所述转动轮2在后立架12的一侧与所述转轴6相固定,所述转轴6的一端在后立架12一侧的转动轮2外与所述右曲柄72中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小曲柄8的一端在后立架12的另一侧与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相固定;所述小曲柄8的另一端与所述左曲柄71相固定,所述鞍座支撑5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小曲柄8上,并靠近所述小曲柄8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鞍座支撑5为L形,鞍座支撑5的L形的一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小曲柄8上,鞍座支撑5的L形的另一边连接所述鞍座4,并使所述鞍座4处在后立架12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小曲柄8由套筒杆81和连接杆82构成,套筒杆81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筒,所述连接杆82的一端呈大致垂直状态插接固定在套筒杆81一端的套筒811中,所述连接杆82的另一端与左曲柄71相固定,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插接固定在套筒杆81另一端的套筒812中,所述鞍座支撑5的L形的一边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杆8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鞍座4与鞍座支撑5的L形的另一边之间还装有可伸缩立杆51,可伸缩立杆51的上端连接所述鞍座4,可伸缩立杆51的底端与所述鞍座支撑5的L形的另一边相固定,通过可伸缩立杆51可以调整鞍座4的位置高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架1还包括摆动杆13,摆动杆13的前部与基座的前部相枢接,摆动杆13的后部与所述鞍座支撑5的L形的另一边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架1还包括中立架14,所述中立架14上还装有惯性轮21,所述惯性轮21与所述转动轮2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立架14上还装有磁力板组件22,所述磁力板组件22装在与所述惯性轮21相配合的位置处。

使用时,骑行者用双脚踩踏左、右脚踏,通过左、右脚踏带动转轴转动,由于转轴的另一端固接一小曲柄,鞍座通过鞍座支撑可转动地连接在小曲柄上,因此,鞍座支撑的转动点与转轴呈偏置状态,当转轴转动时,鞍座支撑的底部实现偏置转动,这样,就使得鞍座进行上下运动,实现模仿骑马运动形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健身器械,采用了基架1、转动轮2、左、右脚踏31、32、鞍座4、鞍座支撑5、转轴6和左、右曲柄71、72来构成健身器械,且所述转动轮2固定在转轴6上,所述转轴6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架1上,所述左、右脚踏31、32分别与左、右曲柄71、72对应相固定;所述转轴6的一端与所述右曲柄72相固定,所述转轴6的另一端固接一小曲柄8,所述小曲柄8再固接所述左曲柄71;所述鞍座4固定在鞍座支撑5上,所述鞍座支撑5的底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小曲柄8上。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能够消除现有技术的弊端,具有模仿骑马运动形态效果好、结构简单、器械磨损小的特点。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