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游乐轨道车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6696发布日期:2019-05-21 22:0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游乐轨道车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游乐轨道车的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游乐轨道车是指无需人员驾驶,自动沿预设轨道行驶的游乐设备。现代游乐园中多将它与立体电影、仿真模型及布景、特技特效等结合,形成大型、观感体验强烈逼真的高科技游乐设施,广受欢迎。

导向装置是这类游乐设备可以自动沿预设轨道的行驶的关键。现有做法都是将导向装置通过回转支承或转轴等与车底盘架相联,这样虽然可以保证车辆车底盘架与轨道相对位置不变,但是由于车底盘架的拉扯,导向装置的导向轮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磨损严重。而且由于导向装置和车底盘架相连,地面不平整时,导向装置无法自行调整适应,使得对环境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导向轮磨损较少并可自适应路面环境变化的导向装置。

一种用于游乐轨道车的导向装置,它包括转向拉杆、转向架、导向轮、弹性调节轮和导向架,所述转向拉杆与车桥用转轴并列设置,所述转向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桥用转轴上,所述导向架通过转向架与转向拉杆相连接,导向架的顶部与转向架相铰接,多个导向轮均布在导向架底部的两侧,导向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调节轮,每个导向轮的滚压面以及每个弹性调节轮的滚压面均与轨道相配合设置。

优选的,转向架为三角形架体,转向架包括第一组成杆和两个第二组成杆,第一组成杆与转向拉杆并列设置且其处于转向拉杆的下方,第一组成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向拉杆上,两个第二组成杆分别倾斜设置在第一组成杆的一侧,一个所述第二组成杆的一端通过轴套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组成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第二组成杆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第二组成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组成杆的两端处。

优选的,第一组成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锁定接头与转向拉杆相连接,每个锁定接头内加工有连接孔,转向拉杆穿过每个锁定接头内的连接孔,每个锁定接头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组成杆上。

优选的,两个第二组成杆之间的轴套内穿设有竖轴,竖轴的上端与轴套相铰接,竖轴的下端与导向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导向架为矩形框架,多个导向轮沿导向架的长度方向均布在导向架底部的两侧,每个导向轮的径向方向与竖轴的径向方向同向,每个导向轮的滚压面与轨道的侧面相接触,导向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弹性调节轮,每个弹性调节轮的滚压面与轨道的上端面相接触。

优选的,转向拉杆包括拉杆本体和球铰,拉杆本体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球铰,转向拉杆分别通过两个球铰与车桥用转轴的两端相连接。

优选的,弹性调节轮包括轮本体、支撑框、弹性件和支撑外壳体,所述支撑外壳体为三角形外壳,支撑外壳体的底部设置在导向架的端部,轮本体设置在支撑外壳体内,支撑框的下端与轮本体相铰接,支撑框的上端通过弹性件与支撑外壳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且合理,通过转向拉杆、转向架、导向轮、弹性调节轮和导向架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自适应路面的起伏变化的效果。

二、通过竖轴分别与转向架和导向架实现上铰接下固接的连接关系,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灵活性,有效减轻对导向轮的磨损。

三、弹性调节轮和导向轮相配合能够实现对轨道多方向定位和多角度夹持的效果,从而实现对游乐轨道车在运动过程中稳定导向和灵活摆动的效果。

四、弹性调节轮的结构、设置位置配合球铰的设置位置能够进一步增强适应路面的起伏变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拉杆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向架4、竖轴5、锁定接头12和轴套13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竖轴5、导向轮6、弹性调节轮7和导向架8之间连接关系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如下:

1、轮胎;2、车桥用转轴;3、转向拉杆;4、转向架;4-1-第一组成杆;4-2-第二组成杆;5、竖轴;6、导向轮;7、弹性调节轮;8、导向架; 9、取电机构;10、拉杆本体;11、球铰;12、锁定接头;13、轴套;15、连接轴;16、轮本体;17、支撑框;18、支撑外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游乐轨道车的导向装置,根据图1、图2、图 3和图4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两个轮胎1分布安装在车桥用转轴2上,转向拉杆3 的两端分别设置车桥用转轴2的两端的轮轴处,转向拉杆3每端与其靠近的轮轴相铰接,转向架4一端卡锁在转向拉杆3上,另一端通过竖轴5 与导向架8相铰接;导向轮6、弹性调节轮7及导向架8组成的导向机构设置在竖轴5的下方,导向架8两侧对称竖轴5分布数个导向轮6,导向轮6优先为四个,导向轮6分别卡设在轨道上,导向架8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一个弹性调节轮7,弹性调节轮7设在轨道的上端面上。

如图2所示,转向拉杆3中拉杆本体10的两端螺纹连接有两个球铰 11,通过球铰11能够实现微调拉杆10长度的效果,微调范围在0至30mm 之间。

如图3所示,转向架4通过两个锁定接头12卡锁在转向拉杆3上,转向架4上还焊接一个旋转轴套13,内置一枚滚动轴承,用于和竖轴5 形成铰接。

如图4所示,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6、弹性调节轮7及导向架8。

导向架8为矩形框架,为导向轮6和弹性调节轮7提供安装位置,导向架8上加工有轴孔,用于配合竖轴5形成铰接,多个导向轮6对称布置在导向架8两侧,导向架8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一个弹性调节轮7。

本实施方式包括转向拉杆3、转向架4、导向轮6、弹性调节轮7和导向架8,所述转向拉杆3与车桥用转轴2并列设置,所述转向拉杆3的两端分别铰接在车桥用转轴2上,能够提供大角度活动范围以适应路面起伏变化。导向架8通过转向架4与转向拉杆3相连接,导向架8的顶部与转向架4相铰接,多个导向轮6均布在导向架8底部的两侧,导向架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调节轮7,每个导向轮6的滚压面以及每个弹性调节轮7的滚压面均与轨道相配合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转向架4与转向拉杆3之间固定连接,转向架4还与导向架8活动连接。有效实现灵活和稳定兼备的连接效果,使转向架4 带动导向架8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运动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轨道为控制车体运行轨迹的轨道。

本实施方式中导向架8上设置有取电机构9为供电机构,取电机构9 为现有供电产品,其工作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

进一步的,转向架4为三角形架体,结构稳定,受力好。转向架4 包括第一组成杆4-1和两个第二组成杆4-2,第一组成杆4-1与转向拉杆 3并列设置且其处于转向拉杆3的下方,第一组成杆4-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转向拉杆3上,两个第二组成杆4-2分别倾斜设置在第一组成杆 4-1的一侧,一个所述第二组成杆4-2的一端通过轴套13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组成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第二组成杆4-2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所述第二组成杆4-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组成杆4-1的两端处。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组成杆4-1和两个第二组成杆4-2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一组成杆4-1为方形杆体。第一组成杆4-1与转向拉杆3并列设置且其处于转向拉杆3的正下方。两个第二组成杆4-2分别固定连接在轴套 13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第一组成杆4-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锁定接头12与转向拉杆3相连接,每个锁定接头12内加工有连接孔,转向拉杆3穿过每个锁定接头12内的连接孔,每个锁定接头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组成杆4-1上。转向拉杆3穿过每个锁定接头12内的连接孔且转向拉杆3固定安装在连接孔内。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锁定接头12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竖直并列设置,每个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组成杆4-1上,两个连接板的相对面上均加工有一个弧形槽,当两个连接板相贴紧时,两个弧形槽相贴紧形成配合转向拉杆3用的连接孔,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多个固定螺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第二组成杆4-2之间的轴套13内穿设有竖轴5,竖轴5的上端与轴套13相铰接,竖轴5的下端与导向架8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竖轴5的上端能够在轴套13内作出360度水平转动动作,从而带动导向架8与其同步转动,从而增强导向架8的灵活性。竖轴5分别与转向架4和导向架8之间的连接关系使三者形成上动下稳的连接关系,配合多个导向轮6和多个弹性调节轮7有效实现自适应路面环境变化的导向效果。

进一步的,导向架8为矩形框架,导向架8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框架,多个导向轮6沿导向架8的长度方向均布在导向架8底部的两侧,每个导向轮6的径向方向与竖轴5的径向方向同向,每个导向轮6的滚压面与轨道的侧面相接触,导向架8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弹性调节轮7,每个弹性调节轮7的滚压面与轨道的上端面相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导向轮6的设置个数根据具体设计要求设定,当导向架8为矩形框架时,导向轮6的最佳设置个数为四个,四个导向轮6分别设置在导向架8的四个端角处,每个导向轮6的径向方向与竖轴5的径向方向同向,即每个导向轮6水平设置在导向架8的底部,每个导向轮6通过一个连接轴15设置在导向架8上,连接轴15的上端沿导向架8 的厚度方向穿设在导向架8上,连接轴15的下端套装有导向轮6,从而确保每个导向轮6的滚压面朝向轨道的侧面设置。弹性调节轮7为聚氨酯轮,通过布置在导向架8上的碟簧配合弹性调节轮7,从而实现调节弹性调节轮7与导向架8之间相对距离的效果。多个导向轮6和多个弹性调节轮7相互配合形成对轨道的多方向定位和多角度夹持的效果,从而实现对游乐轨道车在运动过程中稳定导向和灵活摆动的效果。

进一步的,转向拉杆3包括拉杆本体10和球铰11,拉杆本体10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球铰11,转向拉杆3分别通过两个球铰11与车桥用转轴2的两端相连接。车桥用转轴2的每端设置有一个轮胎1。如此设置能够让转向拉杆3在大角度活动范围以适应路面起伏变化。

进一步的,弹性调节轮7包括轮本体16、支撑框17、弹性件和支撑外壳体18,所述支撑外壳体18为三角形外壳,支撑外壳体18的底部设置在导向架8的端部,轮本体16设置在支撑外壳体18的内部,支撑框 17的下端与轮本体16相铰接,支撑框17的上端通过弹性件与支撑外壳体18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弹性件为弹簧。

综上,由于转向拉杆3的两端采用铰接方式,受导向架8和转向架4 的重量拉动而使转向拉杆3下垂,而弹性调节轮7布置在导向架8的两端,并架在轨道的上端面,从而克服了转向拉杆3的下垂趋势,限定导向机构所在位置。

在车辆行进时,导向机构随轨道运动,即弹性调节轮7和导向轮6 在轨道上滚压前进,从而通过导向架8带动竖轴5拉动转向架4摆动,转向架4并将扭矩传递给转向拉杆3上,转向拉杆3推动车桥轮轴,最终传递给车桥用转轴2,从而最终推动车轮1实现转向。转向拉杆3的两端处设置的球铰11及弹性调节轮7共同调节,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适应路面的起伏变化的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