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直排溜冰鞋的避震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0010发布日期:2019-10-09 03:0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直排溜冰鞋的避震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直排溜冰鞋的避震底座。



背景技术:

溜冰鞋属于娱乐体育用品的一种,分为冰刀鞋,旱冰鞋,轮滑鞋三种。冰刀鞋鞋底是一片锋利的刀片,旱冰鞋鞋底是两排四颗轮子,轮滑鞋鞋底是一排四颗轮子,利用滚动和滑行原理让人可以在高速下滑行,做出各种华丽的动作,溜冰运动富有超越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性,所以溜冰运动在市面得到了很大的流行。

现有的直排溜冰鞋支撑底座都是底座直接组装在鞋底上,运动过程中是靠轮子的弹性起到避震作用,但是轮子的避震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实际的溜冰中震动还是很大,舒适感不佳,存在着安全隐患,实用性能不佳,,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新型直排溜冰鞋的避震底座,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实际中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直排溜冰鞋的避震底座,设计新颖,通过在支撑底座的后轮上增加避震垫,可以避免在滑冰时震动受伤,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直排溜冰鞋的避震底座,包括两侧的挡板,挡板采用片式冲压件,挡板之间的后轮顶部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采用冲压机一体成型,支撑件由平直端面和圆弧端面组成,支撑件的形状呈U形,平直端面的表面设置有防止人在滑冰时震动受伤的避震垫,避震垫台阶处开设的固定孔和平直端面表面开设的通孔轴心相对应,固定孔和通孔之间设置有固定避震垫的紧固螺栓。

进一步,所述避震垫的形状呈L形,避震垫采用橡胶材质或PU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圆弧端面上侧开设有对接套筒的套孔,套孔和挡板表面的安装孔相对应,安装孔和套孔之间设置有嵌入于套筒的锁紧螺钉。

进一步,所述圆弧端面下侧开设有和后轮轴心相对应的螺孔,螺孔的内部贯穿有后轮固定螺栓。

进一步,所述避震垫设置与平直端面的中间,避震垫的高度为5-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通过在支撑底座的后轮上增加避震垫,可以避免在滑冰时震动受伤,实用性能优,溜冰时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且节省使用的成本,提升运动的乐趣,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后轮,110-支撑件,120-避震垫,130-挡板,140-套筒,150-锁紧螺钉,160-紧固螺钉,170-通孔,180-螺孔,190-后轮固定螺栓,200-套孔,210-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新型直排溜冰鞋的避震底座,包括两侧的挡板130,挡板130采用片式冲压件,挡板130之间的后轮100顶部安装有支撑件110,支撑件110采用冲压机一体成型,支撑件110由平直端面和圆弧端面组成,支撑件110的形状呈U形,平直端面的表面设置有防止人在滑冰时震动受伤的避震垫120,避震垫120台阶处开设的固定孔210和平直端面表面开设的通孔170轴心相对应,固定孔210和通孔170之间设置有固定避震垫120的紧固螺栓160。

另外,避震垫120的形状呈L形,避震垫120采用橡胶材质或PU材质。圆弧端面上侧开设有对接套筒140的套孔200,套孔200和挡板130表面的安装孔相对应,安装孔和套孔200之间设置有嵌入于套筒140的锁紧螺钉150。圆弧端面下侧开设有和后轮100轴心相对应的螺孔180,螺孔180的内部贯穿有后轮固定螺栓190。避震垫120设置与平直端面的中间,避震垫120的高度为5-15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底座的后轮上方增加避震垫,提升了溜冰鞋的避震性能,采用后轮上方安装有特制的支撑件,支撑件由平直端面和圆弧端面组成。平直端面上方安装有避震垫,避震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平直端面,这样避震垫就处于鞋底和支撑底座之间,在溜冰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起到避震作用,安全性能高,然后,圆弧端面的一端通过锁紧螺钉和挡板进行固定,圆弧端面的另一端通过后轮固定螺栓和后轮进行固定,组装完成,可以和轮子起到双重避震,提升了溜冰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通过在支撑底座的后轮上增加避震垫,可以避免在滑冰时震动受伤,实用性能优,溜冰时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且节省使用的成本,提升运动的乐趣,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