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跑步机跑板的折叠机构及其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935发布日期:2019-09-06 20:2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用于跑步机跑板的折叠机构及其跑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跑步机跑板的折叠机构及其跑步机。



背景技术:

跑步机也称走步机,一般包括跑板、由驱动及传动机构带动的设于跑板前端的第一滚筒、张紧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并覆盖于跑板外的跑带。

传统的跑步机的跑台为整体式结构,运输和家庭存放时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其运输成本和存放成本高。

近年来有技术人员设计出跑板的折叠机构,需要时跑板可折叠,运输和家庭存放时减少了占用空间,但现有技术的跑板可折叠机构仍存在以下不足:其折叠机构的结构较复杂,体积大,如设有气缸和较大的复位弹簧等,其操作相对复杂费力。其折叠机构安装在跑板的板上而不是框架上,一方面占用了板一定的表面空间,另一方面其强度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若大幅度增加板的厚度则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操作简单方便的用于跑步机跑板的折叠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跑步机跑板的折叠机构,它包括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跑板和第二跑板,所述第一跑板和第二跑板通过连接结构绕弧滑动连接,其中所述弧限定第一跑板相对于第二跑板转动的枢轴,该枢轴位于第一跑板相对于第二跑板折叠后的第一跑板和第二跑板之间。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用于跑步机跑板的折叠机构具有以下优点:所述的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跑板和第二跑板,是通过连接结构绕弧滑动连接的。无疑,本折叠机构具有运输和家庭存放时将跑台折叠,减少了占用空间的优点。尤其是,该结构引人了虚拟轴即假想轴的概念,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通过连接结构绕弧滑动时其运动平面是绕该虚拟轴的轴线转动的,在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相互折叠0°时,两弧均在该虚拟轴的轴线的同心圆上。本实用新型折叠结构的设计简单合理科学,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的从0°到180°折叠或打开过程的操作均简单方便省力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通过弧形轨道滑动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其绕弧滑动的连接结构适用性更强,且可设计出多种具体实施例,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跑板和第二跑板从0°到180°折叠过程简单方便省力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跑板包括第一框架和安装在第一框架上的第一板,所述的第二跑板包括第二框架和安装在第二框架上的第二板;所述弧形轨道滑动连接在第一框架的两根纵梁和第二框架的两根纵梁上;扳动其中的一框架可实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转动。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折叠结构安装在框架上,既不占用板的表面空间,可减少板的厚度而降低成本,又增加了跑板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一第一滑块上有第一弧形通孔,一第二滑块上有第二弧形通孔,一销柱固定座位于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销柱固定座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滑动配合在第一弧形通孔内的第一销柱和至少一个滑动配合在第二弧形通孔内的第二销柱,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框架上。采用以上结构后,其零部件少,结构简单,折叠机构本身的体积小,滑块与销柱固定座相互之间滑动省力可靠。

进一步地,相接处的第一框架的端部有从后底向前顶延伸的第一弧面,相接处的第二框架的端部有从前底向后顶延伸的第二弧面;所述的销柱固定座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弧面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三弧面,所述的销柱固定座的底部有与第二弧面相互滑动配合的第四弧面,第三弧面与第四弧面连接并平滑过渡;所述的第一滑块的非固定端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弧面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五弧面,所述的第二滑块的非固定端设有与第一弧面相互滑动配合的第六弧面。弧形轨道优选采用以上具体结构后,销柱固定座的弧面及滑块底部的弧面同时与框架上的弧面滑动配合,结合销柱在弧形通孔中的滑动,其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沿虚拟轴的轴线转动更灵活稳定可靠,且增加了跑板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滑动配合在第一弧形通孔内的第一销柱为两个且能在第一弧形通孔内全程滑动;滑动配合在第二弧形通孔内的第二销柱为两个,且能在第二弧形通孔内全程滑动。采用以上结构后,销柱在导向通孔内滑动的导向性更好,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相互折叠或打开更灵活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销柱延伸出第一滑块外侧,其延伸部分上旋合有第一螺帽;所述的第二销柱延伸出第二滑块外侧,其延伸部分上旋合有第二螺帽。采用以上结构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远离销柱座的偏离,使销柱在弧形通孔内滑动的导向性更好,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相互折叠或打开更加稳定可靠,且进一步增加了折叠机构本身的强度和跑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一螺帽与第一滑块之间有套合在第一销柱上并使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转动至任意位置能定位的第一金属压片;第二螺帽与第二滑块之间有套合在第二销柱上并使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转动至任意位置能定位的第二金属压片。采用以上结构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在折叠或打开过程中,可在0°至180°之间的任意位置上定位,满足人们对其角度的不同需求,使操作更加方便,且保证了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的安全。

第一滑块的一端与第一框架固定结构采用螺栓固定:第一框架的后端有两个第一螺纹孔,第一滑块上有两个与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圆形通孔,两个第一螺栓一一对应穿过两个第一圆形通孔并旋紧在两个第一螺纹孔内;第二滑块的一端与第二框架固定结构采用螺栓固定:第二框架的前端有两个第二螺纹孔,第二滑块上有两个与第二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圆形通孔,两个第二螺栓一一对应穿过两个第二圆形通孔并旋紧在第二螺纹孔内。采用以上结构后,滑块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固定牢固且拆卸方便,可对滑块另一端弧面的配合做适当的位置调整,以使跑板折叠或打开更加灵活顺畅。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跑步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操作简单方便的跑步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跑步机,包括跑板、由驱动及传动机构带动并设于跑板前端的第一滚筒、设在跑板后端的第二滚筒及张紧在两滚筒上并覆盖于跑板外的跑带,所述的跑板为采用以上各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折叠机构的跑板。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以上各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折叠机构的跑板的跑步机整机产品,它可具有采用以上各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跑板的折叠机构的所有优点,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价值和竞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跑板的折叠机构打开180°即工作状态时爆炸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跑板的折叠机构组装后打开180°即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跑板组装后(示出跑带)打开180°即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跑板组装后(示出第一板和第二板)折叠约90°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跑板组装后折叠约至0°时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驱动及传动机构,2、第一滚筒,3、第二滚筒,4、跑带,5、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7、第一板,8、第二板,9、折叠机构体,10、第一弧形通孔,11、第一滑块,12、第二弧形通孔,13、第二滑块,14、销柱固定座,15、第一销柱,16、第二销柱,17、第四弧面,18、第三柔性垫片,19、第一柔性管,20、第五弧面,21、第一螺帽,22、第一螺栓,23、第一金属压片,24、第一柔性垫片,25、第一圆形通孔,26、第三弧面,27、第一螺纹孔,28、第一弧面,29、第六弧面,30、第二柔性垫片,31、第二金属压片,32、第二螺帽,33、第二螺栓,34、第二圆形通孔,35、第二柔性管,36、第四柔性垫片,37、第二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声明的是,对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用于跑步机跑板的折叠机构,它包括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跑板和第二跑板,所述第一跑板和第二跑板通过连接结构绕弧滑动连接。换句话说,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跑板和第二跑板,是通过连接结构绕弧滑动连接的。其中所述弧限定第一跑板相对于第二跑板转动的枢轴,该枢轴位于第一跑板相对于第二跑板折叠后的第一跑板和第二跑板之间。该折叠机构引人了虚拟轴即假想轴的概念,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通过连接结构绕弧滑动时其运动平面是绕该虚拟轴的轴线转动的,在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相互折叠至0°时,两弧在该虚拟轴的轴线的同心圆上。

所述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通过弧形轨道滑动连接中,所述的弧形轨道可以有多种结构,如第一跑板上设一连接板,连接板上有可转动180°的弧形通孔或称弧形槽,第二跑板上有一凸出并伸入弧形通孔内的全程滑动的滑块,滑块在弧形通孔内滑动以实现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在0°至180°的范围内转动。又如第一跑板上设一可转动180°的弧形通孔,第二跑板上有一伸入弧形通孔内并全程滑动的滑动轴,滑动轴在弧形通孔内滑动以实现第一跑板与第二跑板在0°至180°的范围内转动。

当然,所述弧形轨道优选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第一跑板包括第一框架5如前框架和安装在第一框架5上的第一板7如前板,所述的第二跑板包括第二框架6如后框架和安装在第二框架6上的第二板8如后板。所述弧形轨道滑动连接在第一框架5的两根纵梁和第二框架6的两根纵梁上。扳动其中的一框架可实现第一框架5与第二框架6在0°至180°范围内的转动。

所述弧形轨道的第一滑块11上有第一弧形通孔10,第二滑块13上有第二弧形通孔12,销柱固定座14位于第一滑块11与第二滑块12之间,销柱固定座14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滑动配合在第一弧形通孔10内的第一销柱15和至少一个滑动配合在第二弧形通孔12内的第二销柱16,所述第一滑块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框架5上,所述第二滑块1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框架6上。所述的固定可采用以下结构:销柱穿过销柱固定座14上的通孔,即第一销柱15和第二销柱16均穿过销柱固定座14上的通孔,通孔远离销柱的另一端为用于推焊以焊接通孔内销柱端的圆锥形沉孔。所述的弧形通孔也有称弧形槽。所述的第一销柱15和第二销柱16也均可看成是滑动轴。

相接处的第一框架5的端部有从后底向前顶延伸的第一弧面28,相接处的第二框架6的端部有从前底向后顶延伸的第二弧面37。所述的销柱固定座14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弧面28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三弧面26,所述的销柱固定座14的底部有与第二弧面37相互滑动配合的第四弧面17,第三弧面26与第四弧面17连接并平滑过渡。所述的第一滑块11的非固定端的底部设有与第二弧面37相互滑动配合的第五弧面20,所述的第二滑块13的非固定端设有与第一弧面28相互滑动配合的第六弧面29。

以上滑动配合在第一弧形通孔10内的第一销柱15优选为两个且能在第一弧形通孔10内全程滑动。滑动配合在第二弧形通孔12内的第二销柱16优选为两个,且能在第二弧形通孔12内全程滑动。

所述的第一销柱15延伸出第一滑块11外侧,其延伸部分上旋合有第一螺帽21。所述的第二销柱16延伸出第二滑块13外侧,其延伸部分上旋合有第二螺帽32。

第一螺帽21与第一滑块11之间有套合在第一销柱15上并使第一框架5与第二框架6转动至任意位置能定位的第一金属压片23。第二螺帽32与第二滑块13之间有套合在第二销柱16上并使第一框架5与第二框架6转动至任意位置能定位的第二金属压片31。所述的第一金属压片23和第二金属压片31均可为与两个销柱滑动配合的弧形通孔的弧度相同的弧形片,弧形片上有供两个销柱一一对应穿过的通孔。第一螺帽21和第二螺帽32上均可连接一整体成型的垫片。

第一滑块11与第一金属压片23之间有套合在第一销柱15上的第一柔性垫片24。第二滑块13与第二金属压片31之间有套合在第二销柱16上的第二柔性垫30片。所述的第一柔性垫片24和第二柔性垫片30均可为与两个销柱在弧形通孔内的弧度相同的弧形垫片,弧形垫片上有供两个销柱一一对应穿过的通孔。所述的柔性垫片如尼龙垫片。采用以上结构后,减少了金属压片与滑块表面之间的刚性摩擦,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了相互转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噪音。

销柱固定座14与第一滑块11之间有套合在第一销柱15上并连有第一柔性管19的第三柔性垫片18,所述的第一柔性管19套合在第一销柱15上并伸入且滑动配合在第一弧形通孔10内。销柱固定座14与第二滑块13之间有套合在第二销柱16上并连有第二柔性管35的第四柔性垫片36,所述的第二柔性管35套合在第二销柱16上并伸入且滑动配合在第二弧形通孔12内。所述的第三柔性垫片18和第四柔性垫片36均可为与两个销柱滑动配合的弧形通孔弧度相同的弧形垫片,弧形垫片上有供两个销柱一一对应穿过的通孔,并与两个柔性管成型为一整体。所述的柔性垫片如尼龙垫片,所述的柔性管如尼龙管,可整体成型为尼龙垫片和尼龙管。采用以上结构后,减少了销柱固定座与滑块表面之间和销柱与弧形通孔壁之间的刚性摩擦,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了相互转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噪音。

第一滑块11的一端与第一框架5固定结构采用螺栓固定:第一框架5的后端有两个第一螺纹孔27,第一滑块11上有两个与第一螺纹孔27一一对应的第一圆形通孔25,两个第一螺栓22一一对应穿过两个第一圆形通孔25并旋紧在两个第一螺纹孔27内。第二滑块12的一端与第二框架6固定结构采用螺栓固定:第二框架6的前端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图中未标示,但可理解成图2中第二框架上的两个孔,贯通过去其内侧就是两个第二螺纹孔),第二滑块13上有两个与第二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圆形通孔34,两个第二螺栓33一一对应穿过两个第二圆形通孔34并旋紧在第二螺纹孔内。所述的螺栓均可带弹簧垫片。

所述弧形轨道滑动连接在第一框架5的两根纵梁和第二框架6的两根纵梁上,其中的弧形轨道可看成是折叠机构体9或称折叠机构本体。换句话说,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6两侧的连接处均由弧形轨道滑动连接,或称均为折叠机构体9连接,且两侧的折叠机构体9均相同,即,两侧的折叠机构体9的具体结构完全相同。

在每个折叠机构体9的内外两侧上均可有当第一框架5与第二框架6相互之间位于180°即处于工作状态时罩在折叠机构体9上的防护罩,一共可设四个防护罩(图中未画出)。采用以上结构后,跑板工作时折叠机构体9可防灰尘等侵入,也增加跑板整体的美观性。

参见图4、图5、图6,扳动如向上扳动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6中的一框架如第二框架6即后框架即可实现第一框架5与第二框架6之间0°至180°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一种跑步机,包括跑板、由驱动及传动机构1带动并设于跑板前端的第一滚筒2如前滚筒、设在跑板后端的第二滚筒3如后滚筒及张紧在两滚筒上并覆盖于跑板外的跑带4。所述的第一框架5和第二框架6均包括两侧的框架,即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框架,可理解成纵梁。还包括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框架,如两端的框架,和设在前后框架连接处的两根横的框架,均可理解成横梁。跑板4也有称走板或踏板。所述驱动及传动机构1如采用电动机带动皮带及皮带轮。滚筒也有称辊筒或辊子。跑带4也有称平皮带,外表面可设防滑纹。所述的跑板为采用以上各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折叠机构的跑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