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运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11915发布日期:2019-09-06 20:2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运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运动机。



背景技术: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在所有灵长类动物中,均没有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是灵长类动物爬行时改变了血液流动的方向,爬行时,血液流动方向上从心脏到大脑,几乎与地平面成一条平行线,全身大部分的血液处于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爬行时其动静脉循环更通畅,更充足,心血管无需付出很大的能量来满足身体各部分血液营养的需要,所以爬行动物和四脚行走的哺乳动物,很少患心脑血管疾病。而人类却有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因为血液流动方向不合理,人体直立行走时,人体与地平面垂直,血液流动方向上从心脏到大脑是垂直向上流动,由于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心血管消耗能量大,并且下肢的血液返回心脏也比较困难。因此,人类易患心血管疾病。

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心脏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泵,当出现这样的病情时,会对我们正常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但是如果平时多进行足底按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舒缓神经,肌肉紧张,治疗一些失眠症状,对自己的心脏有很好的作用,而且能够使自己心情状态良好,防止心脏病发作,所以,在自己空闲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足底的按摩,刺激自己足部的一些穴位,来达到利于身体健康的功效。

目前,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患者在恢复身体时,医务室内常备置有医用的运动机,供患者锻炼使用,现在普通的运动机有很多种,但是普通的运动机大多是皮带传动,只能满足单一的运动要求,无法对锻炼者的手部、脚部进行综合按摩,功能单一,使用效率低,又影响整体的锻炼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721560731.7)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运动机,其结构包括放水槽、操作平台、支撑架、底座、车轮、跑带、跑带保护框、动机箱、扶手、控制面板、心率感应器,放水槽与操作平台为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运动机,该装置跑带上设有硅胶颗粒,底座通过车轮移到合适的位置,将车轮进行锁定,控制面板上控制动机箱里面动机的运行速度,从而控制跑带的速度,心率感应器感应心跳速率,硅胶颗粒可以对脚底进行按摩,对病情好转较为有效,冠带和冠带层增大摩擦力,防止摔倒,骨架层使跑带不易变形,网状尼龙织物层减少转动时内部的摩擦力,跑带外表面对脚底按摩效果较好,对治疗病情效果较好,实用性较高。

虽然用户在该专利提供的运动机上用赤脚步行或跑步时,能够用脚踩一体地凹凸形成在所述运转带表面的硅胶颗粒来获得脚底按摩效果。但是,现有的跑步机大多只是以规定的的大小突出地形成在运转带的表面的硅胶颗粒与使用者的脚底接触获得指压效果,但是用户不能根据自身对痛感的忍耐程度的不同,对当前的硅胶颗粒对其产生的作用力大小进行调节,对于体重较轻的用户来说硅胶颗粒对其产生的作用力较小,不能达到用户理想的按摩效果,对于已经按摩一段时间的用户来说却不能在现有的按摩力度上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专用运动机,至少包括运动机本体、至少一个气动杆和至少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能够按照嵌套连接至所述气动杆上的方式在设于所述气动杆端部上的控制销因受到施加的外力作用而收缩的情况下与所述气动杆相对固定,在所述控制销因撤去对其施加的外力作用而释放的情况下,所述运动机本体的一端按照与所述调节杆连接且能够沿所述气动杆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所述运动机本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动机还包括具有中空内腔且设于所述调节杆内的壳体,所述壳体按照其内壁上设置的限位板端部抵靠至所述控制销顶端且使得所述控制销呈收缩状态的方式嵌套至所述控制销外部,其中,所述限位板上远离所述控制销的第一端部按照贯穿设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第一通孔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外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板上具有贯通方向垂直于所述限位板且形状由长条形限定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板按照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杆上且贯穿所述第二通孔的方式定位至所述壳体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动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方且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的第一端部连接的绳索,在对所述绳索施加外力而使得所述限位板沿所述第一通孔的纵向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的情况下所述限位板端部与所述控制销顶端脱离抵靠。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动机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运动机本体的连接板,在所述连接板两端均按照销轴连接的方式分别连接至所述运动机本体和所述调节杆的情况下所述运动机本体与所述调节杆相对彼此可转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动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运动机本体上方且用于患者手部扶持的至少一个支架和设于所述支架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旋钮组件的操作台。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对所述旋钮组件施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所述旋钮组件能够按照与所述绳索上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固接的方式使得所述绳索张紧且沿所述旋钮组件的周向方向固定于所述旋钮组件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动机本体包括具有用于按摩足部的多个凸起、至少一个第一区域和至少一个第二区域,在所述运动机的侧视图中观察,设于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第一凸起的高度大于设于所述第二区域上的第二凸起的高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运动机还包括具有中空内腔且套设至所述气动杆外部的至少一个支杆,所述支杆具有能够用于与所述调节杆相对滑动连接的中空内腔,并且所述气动杆按照依次贯穿所述支杆的中空内腔和所述调节杆的中空内腔的方式置于所述支杆内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杆上具有沿其杆体纵向延伸方向布置的且用于辅助患者调节所述运动机的刻度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心血管内科专用运动机至少具有如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调节运动机两侧的调节杆同步升降,由此带动运动机倾斜一定角度,满足了用户在使用时对足部按摩力度的不同需求,对不同体重的用户均适用且便于调节,并且上升过程中两侧的调节杆同步进行使得运动机能够稳定升降;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可直观观察到的刻度表,以此能够提供用户更准确便捷的调节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机的正视图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调节杆的正视图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限位板的简化连接结构示意图;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运动机本体的侧视图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运动机本体 2:气动杆 3:调节杆

4:控制销 5:壳体 6:限位板

7:第一通孔 8:第二通孔 9:绳索

10:连接板 11:支架 12:操作台

13:旋钮组件 14:第一区域 15:第二区域

16:第一凸起 17:第二凸起 18:支杆

19:刻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如图1所示,心血管内科专用运动机,至少包括运动机本体1、至少一个气动杆2和至少一个具有中空内腔的调节杆3,调节杆3能够按照嵌套连接至气动杆2上的方式在设于气动杆2端部上的控制销4因受到施加的外力作用而收缩的情况下与气动杆2相对固定,在控制销4因撤去对其施加的外力作用而释放的情况下,运动机本体1的一端按照与调节杆3连接且能够沿气动杆2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的方式增大或减小运动机本体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实际使用中,当用户需要增大运动机的倾斜角度时,即将运动机的一端相对另一端进行提升时,用户仅需通过绕一定方向旋转旋钮部件,使得运动机本体1两侧的绳索9同时张紧进而限位板6释放控制销4,此时用户站立至运动机两侧可以通过观察刻度表19待运动机本体1提升至合适位置,逆时针转动旋钮部件使得运动机本体1两侧的绳索9同时松动进而限位板6抵靠至控制销4,气动杆2停止提升,由此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增大按摩力度的需求,并且上升过程两侧调节杆3同步进行使得运动机稳定提升,达到用户理想的按摩效果。

当用户需要减少运动机的倾斜角度时,即将运动机的一端相对另一端进行降低时,用户仅需通过绕一定方向旋转旋钮部件,使得运动机本体1两侧的绳索9同时张紧进而限位板6释放控制销4,此时用户站立在运动机上并可以通过观察刻度表19待运动机本体1下降至合适位置,逆时针转动旋钮部件使得运动机本体1两侧的绳索9同时松动进而限位板6抵靠至控制销4,气动杆2停止下降,由此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减小按摩力度的需求,并且下降过程两侧调节杆3同步进行使得运动机稳定下降,达到用户理想的按摩效果。优选的,水平面为与地平面平行的平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运动机还包括具有中空内腔且设于调节杆3内的壳体5,壳体5按照其内壁上设置的限位板6端部抵靠至控制销4顶端且使得控制销4呈收缩状态的方式嵌套至控制销4外部,其中,限位板6上远离控制销4的第一端部按照贯穿设于壳体5内壁上的第一通孔7的方式设于壳体5外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限位板6上具有贯通方向垂直于限位板6且形状由长条形限定的第二通孔8,限位板6按照固定于壳体5内的支撑杆20上且贯穿第二通孔8的方式定位至壳体5内。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运动机还包括设于壳体5上方且一端与限位板6的第一端部连接的绳索9,在对绳索9施加外力而使得限位板6沿第一通孔7的纵向延伸方向相对壳体5移动的情况下限位板6端部与控制销4顶端脱离抵靠。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运动机还包括用于连接运动机本体1的连接板10,在连接板10两端均按照销轴连接的方式分别连接至运动机本体1和调节杆3的情况下运动机本体1与调节杆3相对彼此可转动连接。

由于调节杆3与运动机本体1之间是经连接板10彼此活动连接,在调节杆3向上带动运动机本体1向上提升时,并不会拉动运动机本体1的另一端向调节杆3移动,而且在逐渐向上提升的过程中,在运动机的侧视图中观察,连接板10与运动机本体1之间的夹角以及连接板10与运动机本体1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运动机还包括设于运动机本体1上方且用于患者手部扶持的至少一个支架11和设于支架11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旋钮组件13的操作台12。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对旋钮组件13施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旋钮组件13能够按照与绳索9上远离限位板6的一端固接的方式使得绳索9张紧且沿旋钮组件13的周向方向固定于旋钮组件13上。

优选的,旋钮组件13至少包括彼此按照可相对彼此转动的方式连接的旋钮和固定杆,用户通过旋转旋钮将绳索9收紧,并且缠绕至固定杆上,进而限位板6脱离与控制销4的抵靠关系,即气动杆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被释放,由此通过用户是否站立在运动机本体1上的方式来控制气动杆2的上下升降,并且在逆时针转动旋钮的情况下松懈绳索9,使得限位板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恢复至与控制销4相互抵靠的关系,限制气动杆2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运动机本体1包括具有用于按摩足部的多个凸起、至少一个第一区域14和至少一个第二区域15,在运动机的侧视图中观察,设于所述第一区域14上的第一凸起16的高度大于设于所述第二区域15上的第二凸起17的高度。

增设不同区域的橡胶凸起的高度不同,可以为左右两个区域,也可以为在沿传送带的延伸方向上的上下两个区域,能够满足交替进行不同力度的足底按摩,能够达到更好的按摩效果。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运动机还包括具有中空内腔且套设至气动杆2外部的至少一个支杆18,支杆18具有能够用于与调节杆3相对滑动连接的中空内腔,并且气动杆2按照依次贯穿支杆18的中空内腔和调节杆3的中空内腔的方式置于支杆18内部。

该支杆18一端固定至地面且另一端呈开放状,调节杆3嵌套在支杆18内而能够在气动杆2的带动下相对支杆18上下滑动,即在气动杆2向上提升时抵靠在调节杆3的壳体5内壁上带动整个调节杆3和带动运动机本体1一端一起向上移动。在气动杆2向下收缩时撤去对壳体5内壁的支撑力,调节杆3随着气动杆2带动运动机本体1一端一起逐渐向下移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调节杆3上具有沿其杆体纵向延伸方向布置的且用于辅助患者调节运动机的刻度表19。

根据调节杆3提升的高度在调节杆3的四面上都设置有刻度表19,可以提供给用户准确的升降高度,尤其是在长期需要运动机进行锻炼的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取到适合该用户的升降高度值,即使在其它用户使用运动机中对运动机本体1的高度进行了调节,用户也能根据之前适合自己的升降高度值进行快速调节,而避免了每一次都需要来回感受橡胶凸起对其足部造成的压迫力而来回调节运动机本体1的高度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