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跨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5132发布日期:2019-08-23 23:16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安全跨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全跨栏。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进行体育锻炼,跨栏作为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同时也有利于人体各个关节的拉伸,作为跨栏所用的跨栏架,作为一种简单的运动器材被人们广泛地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跨栏结构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由L型支架及横杆构成。运动员在练习、训练或比赛跨栏过程中如果接触到横栏,横杆很难从L型支架上脱落,很容易被绊倒,导致运动员容易受伤,这样无疑增加了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有时还会将整个跨栏架带倒,同时也会损坏跨栏架,当跨栏倒下时需要重新摆放,浪费大量摆放时间,也使跨栏架使用寿命减短。当运动员触碰到横杆时会将横杆带落到地面上,下一个运动员进行跨栏时需要重新将横杆拾起进行放置,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安全跨栏,以解决目前市场上的跨栏容易将运动员绊倒,导致运动员受伤,跨栏使用寿命短,以及掉落的横杆还需要重新拾起放置浪费人力时间的问题,以增加运动员跳跨栏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安全跨栏,包括相互平行对称设置的两L型支架、设置在两L型支架底部之间的底部连杆以及设置在两L型支架顶部之间的横杆,所述横杆分体设置为内部呈中空结构且结构相同左横杆和右横杆,左横杆和右横杆相向的一端均连接设置有活动套装在L型支架顶端用于带动左横杆和右横杆围绕L型支架转动的旋转头,左横杆和右横杆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在横杆转动后恢复到原来水平位置的弹簧回位结构。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左横杆和右横杆是分别通过横杆连接结构与旋转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横杆连接结构包括嵌装设置在旋转头内侧面上的固定块以及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另一端与横杆固定连接的连接管,固定块和连接管上分别开设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水平通孔a。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回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旋转头外侧面上并与固定块螺纹连接且轴线与水平通孔a同线的顶紧螺丝、一端与连接管固定连接并紧密嵌装在横杆内部的固定滑块、设置在横杆内部且一端与固定滑块固定连接的回位弹簧以及设置在横杆内部且与回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在横杆内部左右滑动的可移动滑块,固定滑块和可移动滑块上均开设有与水平通孔a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水平通孔b,顶紧螺丝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穿过水平通孔a、水平通孔b和回位弹簧并设置在横杆内的中间钢丝绳。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顶紧螺丝上开设有凹槽,中间钢丝绳嵌装在凹槽内。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中间钢丝绳位于横杆内的长度为横杆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L型支架包括垂直于底部连杆水平设置的平衡杆以及固定设置在平衡杆上方并与平衡杆和底部连杆分别垂直的立杆。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立杆包括顶端被旋转头活动套装的外立杆以及套装在外立杆内部且底端与平衡杆和底部连杆固定的内立杆,外立杆和内立杆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用于实现立杆高度调节的调节孔,外立杆和内立杆通过穿过调节孔的调节螺丝紧固。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左横杆和右横杆外部包裹设置有用于左横杆和右横杆在摆动时保证人体接触安全的泡棉。

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所述左横杆和右横杆的内部还设置有铝材质衬管。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安全性高,采用将横杆分体设置为左横杆和右横杆,左横杆和右横杆通过旋转头设置在L型支架上,并在左横杆和右横杆内部设置弹簧回位结构的方式,使得左横杆和右横杆在被运动员触碰时能够通过旋转头绕着L型支架转动,并在弹簧回位结构的作用下保证左横杆和右横杆能够恢复到原来水平位置,不仅能够有效地防止了运动员被绊倒的可能性,还不会发生掉落,能够方便运动员下次进行跨栏,无需人工去拾取,大大地减少了人力和时间,适合大规模地进行推广应用。

当横杆发生转动时,可移动滑块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中间钢丝绳向左横杆的右侧移动,此时回位弹簧被拉伸,在弹力的作用下向左侧拉动可移动滑块,减小了左横杆的摆动次数,直至在回位弹簧、中间钢丝绳和可移动滑块的作用下,使得左横杆逐渐地恢复到原先水平位置,以保证运动员能够下次进行跨越。

本实用新型在左横杆和右横杆的外部包裹设置有的泡棉保证了左横杆和右横杆发生摆动时人体的接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L型支架,11、平衡杆,12、立杆,121、内立杆,122、外立杆,123、调节孔,2、底部连杆,3、旋转头,4、左横杆,5、右横杆,6、固定块,7、顶紧螺丝,71、凹槽,8、连接管,9、固定滑块,10、回位弹簧,13、中间钢丝绳,14、可移动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安全跨栏,结合图1至图3所示,包括L型支架1、底部连杆2、横杆、旋转头3和弹簧回位结构。

L型支架1共设置有两个,两L型支架互平行对称设置。L型支架1包括平衡杆11和立杆12。平衡杆11水平设置,与底部连杆2相垂直。立杆12固定设置在平衡杆11的上方,并与平衡杆11和底部连杆2分别垂直。立杆12包括外立杆122和内立杆121。外立杆122的顶端活动套装有旋转头3,内立杆121套装在外立杆122内部,且底端与平衡杆11和底部连杆2固定。外立杆122和内立杆121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多个调节孔123,调节孔的位置相应设置,用于实现立杆高度的调节,外立杆122和内立杆121通过穿过调节孔123的调节螺丝紧固。

底部连杆2设置在两L型支架1中立杆12底部之间。横杆设置在两L型支架1中外立杆122顶部之间。

横杆分体设置为左横杆4和右横杆5,左横杆4和右横杆5内部呈中空结构且结构相同。左横杆4和右横杆5的内部还设置有铝材质衬管。左横杆4和右横杆5相向的一端均连接设置有旋转头3,旋转头3活动套装在L型支架1的顶端,用于带动左横杆4和右横杆5围绕L型支架1转动,左横杆4和右横杆5被碰撞后能够围绕L型支架上的立杆旋转360°。左横杆4和右横杆5相对的一端分开设置,使得当发生碰撞后,左横杆4和右横杆5分别围绕所对应的立杆转动。

左横杆4和右横杆5是分别通过横杆连接结构与旋转头3固定连接。横杆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块6和连接管8。旋转头3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嵌装孔,固定块6嵌装设置在旋转头3内侧面上的嵌装孔内。连接管8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在固定块6上,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横杆固定连接。固定块6与连接管8相接触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凹槽,连接管8上设置有与螺纹凹槽相配装的凸起。固定块6和连接管8上分别开设有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水平通孔a。

弹簧回位结构分别设置在左横杆4和右横杆5的内部,用于在横杆转动后恢复到原来水平位置。弹簧回位结构包括顶紧螺丝7、固定滑块9、回位弹簧10、可移动滑块14和中间钢丝绳13。顶紧螺丝7设置在旋转头3外侧面上,并与固定块6螺纹连接,且轴线与水平通孔a同线设置,以保证中间钢丝绳的平行度。固定滑块9的一端与连接管8固定连接,并紧密嵌装在横杆的内部。回位弹簧10设置在横杆内部,且一端与固定滑块9固定连接,回位弹簧10始终在有效的压缩范围之内。可移动滑块14设置在横杆内部,且与回位弹簧10另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在横杆内部左右滑动,可移动滑块14与横杆内壁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可移动滑块14能够在横杆内部顺利滑动。固定滑块9和可移动滑块14上均开设有水平通孔b,水平通孔b与水平通孔a处于同一直线上。中间钢丝绳13固定设置在顶紧螺丝7的一端,穿过水平通孔a、水平通孔b和回位弹簧10,并设置在横杆内,中间钢丝绳13的设置也一定程度地对可移动滑块14起到了导向作用,保证了可移动滑块14左右移动时不与横杆的内壁发生碰撞。当横杆发生转动时,可移动滑块14能够沿着中间钢丝绳13左右移动,从而使得横杆的重心发生变化,已达到平衡横杆的目的。

中间钢丝绳13与顶紧螺丝7具体地连接关系是在顶紧螺丝7上开设有凹槽71,中间钢丝绳13嵌装在凹槽71内。本实用新型中的中间钢丝绳13位于横杆内的长度为横杆长度的一半,以保证横杆发生转动时能够进行更好地平衡。

为了进一步左横杆4和右横杆5在摆动时保证人体接触安全,在左横杆4和右横杆5的外部包裹设置有的泡棉。

本实用新型还能够进行高度的调节,以满足运动员的跨栏需要,将外立杆122与内立杆121之间的调节螺丝拧开,调节外立杆122相对于内立杆121的高度,并保证两侧的立杆高度相一致,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通过调节螺丝穿过外立杆122和内立杆121上的调节孔将外立杆122和内立杆121进行紧固。

本实用新型在运动员进行跨栏,当运动员触碰到横杆时,两个分体设置的横杆会在冲力的作用下通过旋转头3绕着相对应的立杆12旋转,从而保证了运动员不会因为横杆时固定设置的而被绊倒。两横杆上包裹设置的泡棉又保证了横杆与运动员的接触安全。

当左横杆4发生转动时,可移动滑块14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中间钢丝绳13向左横杆4的右侧移动,此时回位弹簧10被拉伸,在弹力的作用下向左侧拉动可移动滑块14,减小了左横杆4的摆动次数,直至在回位弹簧10、中间钢丝绳13和可移动滑块的作用下,使得左横杆4逐渐地恢复到原先水平位置,以保证运动员能够下次进行跨越。

右横杆5发生转动时恢复到原先水平位置的原理与上述左横杆4的原理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