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7446发布日期:2019-09-29 15:46阅读:29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筋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设施,尤其涉及一种下肢运动设施。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脑的普及,管理人员电脑办公、生产人员自动化操作,人们的工作越来越智能化,但同时人们的工作状态却越来越不健康:活动幅度和活动量大大减少、长时间坐姿、工作中坐姿僵硬变形、户外运动量少;由于电脑桌下缺乏足够的伸展空间,长期委身于办公桌前,背腿的筋肌便会渐渐收缩,日久就造成腿的筋缩。同时,科技进步使得生活便捷舒适多了,多数人使用电梯、汽车,也令日常运动量大大减少,筋缩也因此增加。

合理科学的拉筋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机能,打通身体的微循环,坚持拉筋,适当的利用拉筋板做身体的抻拉动作绝对是有利于身体的柔韧和骨骼的矫正。拉筋板就是通过脚部的上翘拉伸腿部等大筋,能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拉筋板操作时需要健身者主动去运动身体,来配合压脚拉筋,而且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运动阶段由于对拉筋板的斜板的倾斜角度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不同的拉筋板,或者同一拉筋板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来调节、满足不同的需求,带来操作上的各种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独特合理的拉筋板,能主动地完成板拉筋的上翘回落动作,给拉筋者带来更好更便利更有拉筋效果的健身体验。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筋板,包括底架和上板,所述上板的后端与所述底架铰接,使得所述上板能够旋转倾斜,所述上板的前端能够向上扬起与回落;

在所述上板的下方设置有扬升机构,包括螺杆、螺筒、电机和减速箱;所述扬升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板前端的底部铰接;所述螺杆和螺筒组成的直线运动机构在所述电机和减速箱组成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总长的伸长和缩短运动;当所述螺杆和螺筒组成的直线运动机构总长缩至最短时,所述上板底面与底架上平面贴合;当所述螺杆和螺筒组成的直线运动机构总长伸长至最长时,所述上板前端扬升至最高位置、所述上板处于最大的倾斜位置;

还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机的运行,所述电机的运行方式包括正转、反转和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运动机构中所述的螺杆在上、螺筒在下,所述螺筒的下端与所述底架铰接,所述螺杆上端与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箱体的上端与上板前端的底部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筒下端与底架铰接的位置靠近所述上板的后端,使得所述上板既能在扬升倾斜时获得所述螺杆螺筒稳定的支撑、也能在所述螺杆螺筒缩至最短时其底面与底架上平面贴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架的前端还设置有一个前立柱,在所述前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扶手。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开关为设置于所述扶手上的操作按钮。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第一无线接收单元,所述的第一无线接收单元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接收外部无线遥控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和操作面板,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向其发送控制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中预置了多种电机控制策略,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若干按钮,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操作面板上的若干按钮的操作来选择不同的电机控制策略,从而达到自动地控制电机按预置策略运行。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第二无线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接收外部无线遥控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中央处理器选择相应的电机控制策略。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板的后端设置有挡脚板,以限制脚向后过度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拉筋板巧妙地将底座和上板设置成可动结构,并且通过扬升机构使得拉筋板成为能够主动对脚掌施压的设施,这就完全改变了传统拉筋板的运动方式,传统的拉筋板需要锻炼者踩在固定的拉筋板上用自身的重量、力量来向脚部施压,从而达到抻拉牵引的功效,但是自身用力是会较多地耗费体力的,这就会影响很多人主动地去练习,特别是在有点疲累的时候,更会拒绝进行练习。而本实用新型的拉筋板的特点就是被动抻拉,锻炼者只需要站立在拉筋板上,然后控制电机运行,就能让上板主动地上扬、下降,就好像是有一位按摩师或牵引师在帮助锻炼者拉伸脚部、小腿似的,锻炼者在轻松的状态下,就能完成合理有效的抻拉锻炼,这其实给腿部拉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实质性的变革,锻炼的适应性和功效都得到大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拉筋板扬升顺畅、坡度准确、具有升降安全性,无需旁人辅助。

所述螺筒下端与底架铰接的位置靠近所述上板的后端,该结构设置使得所述上板既能在扬升倾斜时获得所述螺杆螺筒稳定的支撑、也能在所述螺杆螺筒缩至最短时其底面与底架上平面贴合。这样整个拉筋板底座就能做得相对比较薄,所述底架中间只要能收藏横放着的螺杆螺筒即可。

而立柱、扶手的设置使得锻炼者在拉筋板的站立、使用更加方便、安全。锻炼者两手扶住扶手后,进行拉筋运动就更加平稳、安全。

第一无线接收单元的设置,使得拉筋板的无线遥控更加方便,锻炼者或者辅助人员可以通过手持遥控器、手机等外部无线遥控装置来控制上板的倾斜动作。

中央处理器的设置则使得拉筋板的电机控制更加智能化,通过中央处理器内的预设参数、策略,就能智能化地预设拉筋锻炼的整套锻炼策略,选择好相应的策略后锻炼者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再进行操控,即可获得专业预设的或者自编辑的一组上板倾斜角度和时长的变化组合的锻炼策略。同样的,第二无线接收单元使得中央处理器的操控更加方便,锻炼者或者辅助人员可以通过手持遥控器、手机等外部无线遥控装置来控制中央控制器选择相应的电机控制策略。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筋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筋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带扶手。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筋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带扶手,爆炸图。

图中:

1、底架 2、上板

3、螺杆 4、螺筒

5、电机 6、减速箱

7、前立柱 8、扶手

9、挡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2、图3示出了一种拉筋板,包括底架1和上板2,所述上板2的后端与所述底架1铰接,使得所述上板2能够旋转倾斜,所述上板2的前端能够向上扬起与回落;

在所述上板2的下方设置有扬升机构,包括螺杆3、螺筒4、电机5和减速箱6;所述螺杆3和螺筒4组成的直线运动机构,其中螺杆3在上、螺筒4在下,所述螺筒4的下端与所述底架1铰接,所述螺杆3上端与所述减速箱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6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箱6箱体的上端与上板2前端的底部铰接。

所述螺杆3和螺筒4组成的直线运动机构在所述电机5和减速箱6组成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总长的伸长和缩短运动;当所述螺杆3和螺筒4组成的直线运动机构总长缩至最短时,所述上板2底面与底架1上平面贴合;当所述螺杆3和螺筒4组成的直线运动机构总长伸长至最长时,所述上板2前端扬升至最高位置、所述上板2处于最大的倾斜位置;

拉筋板还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机5的运行,所述电机5的运行方式包括正转、反转和关闭,正转和反转分别对应上板2的扬升和回落运动。

当然,螺杆3在上、螺筒4在下的结构设置也可以是螺杆3在下、螺筒4在上;由驱动机构的驱动螺杆3旋转下实现螺杆3螺筒4总长的伸长和缩短运动;这种情况下,所述减速箱6箱体的下端与所述底架1铰接,所述螺筒4的上端与上板2前端的底部铰接。

总之,只要是所述扬升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上板前端的底部铰接;通过电机5的运行能驱动螺杆3螺筒4的总长变化,从而驱动上板2实现扬升和回落即可。

如图1所示,所述螺筒3下端与底架1铰接的位置靠近所述上板2的后端,使得所述上板2既能在扬升倾斜时获得所述螺杆3螺筒4稳定的支撑(即上板2与底架1的交接点、上板以及螺杆3螺筒4能构成稳定的三角支撑,同时因为螺杆3螺筒4稳定的位置锁定特性,都决定了上板2扬升倾斜过程的稳定性)、也能在所述螺杆3螺筒4缩至最短时上板2底面与底架1上平面贴合(因为螺筒4下端与底架1铰接的位置靠近所述上板2的后端,所以当上板2回落、螺杆3螺筒4缩至最短时,螺杆3螺筒4总长还可以基本相当于一个上板2的前后长度的距离,这样整个拉筋板底座1就能做得相对比较薄,所述底架中间空间只要能保证收藏横放着的螺杆3螺筒4即可)。

当然,出于某些设计的特殊要求,所述螺筒3下端与底架1铰接的位置也可以是靠近上板2的前端位置,而此时则需要底座具有足够的高度来容纳螺杆3螺筒4缩至最短时的总长。

在所述底架1的前端还设置有一个前立柱7,在所述前立柱7的上端设置有扶手8。以便于锻炼者在运动时能手把扶手控制好身体平衡,避免造成身体伤害。当然作为轻便款的产品也可以不设置前立柱7和扶手8,这样锻炼者在运动时一般需要靠近某些固定物体(譬如墙体、椅子等等),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当设置扶手8时,所述控制开关可以为设置于所述扶手8上的操作按钮。

更优地,拉筋板还可以设置有第一无线接收单元,所述的第一无线接收单元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接收单元接收手持遥控器、手机等外部无线遥控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控制开关。

为了更智能化地控制上板2的扬升回落,拉筋板还可以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和操作面板,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向其发送控制信号,所述中央处理器中预置了多种电机控制策略,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上设置有若干按钮,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所述操作面板上的若干按钮的操作来选择不同的电机控制策略,从而达到自动地控制电机按预置策略运行,所述操作面板可以设置在扶手8上,便于锻炼者操作。

更加优化的便捷的方案是,拉筋板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无线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接收单元接收外部无线遥控装置发送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中央处理器选择相应的电机控制策略。这样,锻炼者或者辅助人员可以通过手持遥控器、手机等外部无线遥控装置来控制中央控制器选择相应的电机控制策略。

这样,当选择好适合的整套锻炼策略后,锻炼者在整个过程中就不需要再进行按键操作,即可获得专业预设的或者自编辑的一组上板倾斜角度和时长的变化组合的锻炼策略,整个拉进过程轻松自如,就像聘请了专业的私人教练在接受被动的拉筋训练一样。

在所述上板2的后端设置有挡脚板9,以限制脚向后过度位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