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8255发布日期:2019-11-08 23:39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面部表情变化玩具,结构较为复杂,且功能繁多,不易操作,也不够吸引玩耍者。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易于操作,趣味性更高的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操作,趣味性更高的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包括壳体、按压件、联动件和五官件;

所述按压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外,所述按压件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按压件连接,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五官件连接;

所述五官件的一端与所述联动件连接,所述五官件的另一端能够伸出所述壳体;

当按压所述按压件时,所述按压件带动所述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带动所述五官件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件包括沿竖直方向的第一活动杆和沿水平方向的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所述第二活动杆通过楔形结构相互配合,所述按压件按动时,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杆移动,所述第一活动杆推动所述第二活动杆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底部设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后端接触,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中部通过转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前端与所述五官件可转动连接;

当所述第一活动杆上下移动时,推动所述第二活动杆左右摆动,所述第二活动杆带动所述五官件左右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侧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相反侧的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有第二挂钩,所述第一挂钩与所述第二挂钩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包括轴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所述壳体上设有轴柱、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

所述第二活动杆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轴孔和所述轴柱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柱对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柱对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中设有滑槽,所述五官件在所述滑槽中左右来回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后端设有第二楔形面,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楔形面接触,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前端连接所述五官件;

当所述第一活动杆上下移动时,推动所述第二活动杆前后移动,所述第二活动杆带动所述五官件从所述壳体中伸出或缩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车舱壳和下盖;

所述车舱壳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按压件的两个延伸臂插入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中;

所述车舱壳的底面还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活动杆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槽中,所述第二活动杆安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件为U型杆,所述U型杆包括两根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插入到所述壳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出舌口,所述五官件能够从所述出舌口伸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按压件按压联动件活动,联动件带动五官件活动,实现玩具的面部表情变化,增加玩具的趣味性;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操作简单,易于儿童玩耍。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省略上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省略上壳体和压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省略上盖后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的车舱壳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壳体 2-按压件 3-联动件

4-五官件 5-压板

11-上壳体 12-下壳体 13-出舌口

21-延伸臂 31-第一活动杆 32-第二活动杆

5-轴孔 52-第一安装孔 53-第二安装孔

121-第二挂钩 122-轴柱 123-第一安装柱

124-第二安装柱 125-滑槽 311-第一楔形面

321-第一挂钩

1′-壳体 2′-按压件 3′-联动件

4′-五官件

11′-上盖 12′-车舱壳 13′-下盖

14′-出舌口 31′-第一活动杆 32′-第二活动杆

121′-第一通孔 122′-第二通孔 123′-第一导向槽

124′-第二导向槽 321′-第二楔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实施例一:

参见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为一种玩具车。

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包括壳体1、按压件2、联动件3和五官件 4;

按压件2的一端设置在壳体1外,按压件2的另一端插入到壳体1 的内部;

联动件3的一端与按压件2连接,联动件3的另一端与五官件4连接;

五官件4的一端与联动件3连接,五官件4的另一端能够伸出壳体1;

当按压按压件2时,按压件2带动联动件3,联动件3带动五官件4 活动。

其中,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 罩设在下壳体12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五官件4为舌部。

可选地,五官件4还可以为眼睛、或鼻子等其他五官。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联动件3包括沿竖直方向的第一活动杆 31和沿水平方向的第二活动杆32,第一活动杆31和第二活动杆32通过楔形结构相互配合,按压件2按动时,带动第一活动杆31上下移动,第一活动杆31推动第二活动杆32活动。

具体为,第一活动杆31的底部设有第一楔形面311,第一楔形面311 与第二活动杆32的后端接触,第二活动杆32的中部通过转轴(图未示) 与壳体1的下壳体12连接,第二活动杆32的前端与五官件4可转动连接;

当按动按压件2时,按压件2带动第一活动杆31上下移动时,第一活动杆31推动第二活动杆32的后端左右摆动,第二活动杆32绕转轴(图未示)转动,第二活动杆32的前端带动五官件4左右摆动。

如图1所示,五官件4始终伸出在壳体1外,五官件4左右摆动,模拟卡通人物左右吐舌头的面部表情,增加玩具车的趣味性。

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第二活动杆32的一侧设有第一挂钩321,第一挂钩321的相反侧的壳体1的下壳体12的内腔中设有第二挂钩121,第一挂钩321与第二挂钩121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图未示)。

如图3所示,当按压件2被按下时,第二活动杆32向左侧摆动,复位弹簧被拉伸;当松开按压件2时,复位弹簧将第二活动杆32朝右拉回,第二活动杆32推动第一活动杆31上升,第一活动杆31带动按压件2回升。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还包括压板5,压板 5包括轴孔51、第一安装孔52和第二安装孔53;

壳体1的下壳体12上设有轴柱122、第一安装柱123和第二安装柱 124;

第二活动杆32位于压板5与壳体1的下壳体12之间,转轴(图未示)插入轴孔51和轴柱122中,第一安装孔52与第一安装柱123对准连接,第二安装孔53与第二安装柱124对准连接。

压板5用于限制第二活动杆32的上下位置,并且为转轴提供了安装位置。转轴(图未示)的一端插入到轴孔51中,另一端穿过第二活动杆 32上的轴孔后插入到轴柱122的沉孔中。

进一步地,按压件2为U型杆,U型杆包括两根延伸臂21,延伸臂 21插入到壳体1中。第一安装孔52与第一安装柱123通过螺钉连接,第二安装孔53与第二安装柱124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1的前侧开设有出舌口13,五官件4能够从出舌口伸出。

具体为,出舌口13由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缝隙形成,五官件 4从出舌口13伸出。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下壳体12中设有滑槽125,五官件4在下壳体12的滑槽125中左右来回滑动。

实施例一中的玩具车有四个车轮,车体的顶部可以放置人偶。

实施例二:

参见图5-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二中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为另一种玩具车。

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包括壳体1′、按压件2′、联动件3′和五官件4′;

按压件2′的一端设置在壳体1′外,按压件2′的另一端插入到壳体1′的内部;

联动件3′的一端与按压件2′连接,联动件3′的另一端与五官件 4′连接;

五官件4′的一端与联动件3′连接,五官件4′的另一端先向上延伸,再伸出壳体1′;其中,五官件4′与联动件3′可分别独立形成,或一体形成。

当按压按压件2′时,按压件2′带动联动件3′,联动件3′带动五官件4′活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联动件3′包括沿竖直方向的第一活动杆 31′和沿水平方向的第二活动杆32′,第一活动杆31′和第二活动杆 32′通过楔形结构相互配合,按压件2′按动时,带动第一活动杆31′上下移动,第一活动杆31′推动第二活动杆32′活动。

具体为,第二活动杆32′的后端设有第二楔形面321′,第一活动杆31′的底部与第二楔形面321′接触,第二活动杆32′的前端连接五官件4;

当第一活动杆31′上下移动时,推动第二活动杆32′前后移动,第二活动杆32′带动五官件4′从壳体1′中伸出或缩回。

如图5所示,为五官件4′缩回到壳体1′中的示意图。当向下按动按压件2′时,第一活动杆31′的底端推动第二楔形面321′,使得第二活动杆32′向前移动,第二活动杆杆32′带动五官件4′向前移动,五官件4′伸出到壳体1′外。用于模拟卡通人物前后吐舌头的面部表情,增加玩具的趣味性。

进一步地,如图5-6和图8所示,壳体1′包括上盖11′、车舱壳 12′和下盖13′;

车舱壳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按压件2′的两个延伸臂21′插入到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中;

车舱壳12′的底面还设有第一导向槽123′和第二导向槽124′,第一活动杆31′安装在第一导向槽123′中,第二活动杆32′安装在第二导向槽124′中。

具体为,上盖11′覆盖在部分车舱壳12′的上方,车舱壳12′的另一部暴露在外,车舱壳12′嵌入到下盖13′中。按压件2′插入到车舱壳12′上,按压件2′的上端暴露在外,便于用户按压操作。

联动件3′安装在车舱壳12′与下盖13′之间的空腔中。

第一活动杆31′向上下移动时,沿第一导向槽123′滑动,第二活动杆32′前后移动时,沿第二导向槽124′滑动。

较佳地,第二活动杆32′处设置有复位弹簧,当用户松开按压件2′时,第二活动杆32′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并推动第一活动杆 31′向上移动,按压件2′弹起。

……实施例二中玩具车有四个车轮,车内可以放置人偶。

本实用新型中的可变化面部表情的玩具不限于玩具车,还可以为其他卡通形象的玩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