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棋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4966发布日期:2019-08-23 23:15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棋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公共娱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棋具。



背景技术:

棋具包含棋盘与棋子,棋盘与棋子是一场棋类游戏进行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和消遣享受有了更高的追求,公共文化娱乐设施的社会效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可以更合理的利用碎片化的乘车或等待时间(如在长途汽车、动车、高铁以及公共室内休闲空间等场地) 进行棋盘娱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但现有技术的进行棋盘娱乐的方式较为单一,且由于行驶空间是个带有晃动性的空间,传统形式的棋局棋子多且为分离形式,在此类移动型的空间环境中不利于使用。无论是儿童、青中年或者老年人都多选择手机登多媒体设备作为消遣方式,呈现出“人人一手机,相互无交流”的社会常态。国内外对公共室内场所娱乐装置的研究大多致力于飞机客舱中,且多以电子设备作为载体来呈现游戏,使得针对社交交流更是少之又少,棋具类发展几乎处于止步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棋具,能够在长途汽车、动车、高铁以及公共室内休闲空间等带有晃动感的不平稳的场合使用,为用户提供乐趣、益智与互动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棋具,包括:连接结构、第一棋盘壳、第二棋盘壳、支撑板、定位框、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和若干棋子;

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棋盘壳与所述第二棋盘壳结构一样,所述第一棋盘壳、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棋盘壳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框卡于所述第一棋盘壳中;所述第二限位框卡于所述第一限位框中;所述若干棋子分别一一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框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框包括与所述若干棋子数目一致的若干卡槽,所述若干棋子分别一一置于所述若干卡槽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具体包括连接把手、中间连接部件、圆柱形连接轴和弹簧;所述连接把手中部设有第一圆柱形孔,所述中间连接部件的中部设有第二圆柱形孔,所述圆柱形连接轴底部设有圆柱形限位部件,所述圆柱形限位部件穿过所述第二圆柱形孔固定于所述第一圆柱形孔中;所述弹簧套于所述圆柱形连接轴外部。

优选地,所述圆柱形限位部件置有限位卡槽、第一限位孔和限位销,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孔,当所述限位部件卡入所述卡槽时,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正好相对,以使所述限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将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圆柱形限位部件固定。

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部件还包括两个对称的支撑块,用于当所述两个对称的支撑块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时,垫于所述支撑板下方。

优选地,所述卡槽具体包括两个棋子定位孔,所述两个棋子定位孔位于所述卡槽下方,且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棋子为等边三棱柱,且所述棋子的三个侧面的颜色不同。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棋具,包括:连接结构、第一棋盘壳、第二棋盘壳、支撑板、定位框、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和若干棋子;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棋盘壳与所述第二棋盘壳结构一样,所述下棋盘壳、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上棋盘壳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框卡于所述上棋盘壳中;所述第二限位框卡于所述第一限位框中;所述若干棋子分别一一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框中。本申请通过全机械设置的棋具,能够在长途汽车、动车、高铁以及公共室内休闲空间等场地为人们提供娱乐乐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娱乐趣味,改变人们对现有单一娱乐方式的认识,且采用全机械结构的棋具操作简单安全易懂适用性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棋具处于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棋具处于游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棋具当做辅助桌板的状态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棋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棋具的连接结构与可转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棋具的棋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连接把手;2、第一圆柱形孔;3、中间连接部件;4、第一棋盘壳;5、第二棋盘壳;6、第二圆柱形孔;7、圆柱形限位部件;8、支撑块;9、弹簧; 10、限位销;11、圆柱形连接轴;12、第一限位孔;13、第三限位孔;14、第二限位孔;15、限位部件;16、支撑板;17、棋子;18、第二限位框;19、第一限位框;20、棋子定位块;21、棋子定位孔;22、定位轴;23、定位轴凸起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棋具,能够在长途汽车、动车、高铁等带有晃动的不平稳空间以及公共室内休闲空间等场地为人们提供娱乐乐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娱乐趣味,改变人们对现有单一娱乐方式的认识,且采用全机械结构的棋具操作简单安全易懂适用性广。

请参阅图1-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棋具,包括:连接结构、第一棋盘壳4、第二棋盘壳5、支撑板16、定位框、第一限位框19、第二限位框18和若干棋子17;

连接结构与支撑板16活动连接;第一棋盘壳4与第二棋盘壳5结构一样,下棋盘壳、支撑板16与第一棋盘壳依次连接;第一限位框19卡于第一棋盘壳中;第二限位框18卡于第一限位框19中;若干棋子17分别一一置于第二限位框18中。

第二限位框18包括与若干棋子17数目一致的若干卡槽,若干棋子17分别一一置于若干卡槽中。

连接结构具体包括连接把手1、中间连接部件3、圆柱形连接轴11和弹簧9;连接把手1中部设有第一圆柱形孔2,中间连接部件3的中部设有第二圆柱形孔6,圆柱形连接轴11底部设有圆柱形限位部件7,圆柱形限位部件7 穿过第二圆柱形孔6固定于第一圆柱形孔2中;弹簧9套于圆柱形连接轴11 外部。

圆柱形限位部件7置有限位卡槽、第一限位孔12和限位销10,支撑板 16上设有限位部件15和第二限位孔14,当限位部件15卡入卡槽时,第一限位孔12与第二限位孔14正好相对,以使限位销10依次穿过第一限位孔12 和第二限位孔14,将支撑板16与圆柱形限位部件7固定。

中间连接部件3还包括两个对称的支撑块8,用于当两个对称的支撑块8 与支撑板16连接时,垫于支撑板16下方。

卡槽具体包括两个棋子定位孔21,两个棋子定位孔21位于卡槽下方,且对称设置。

棋子17包括定位轴22,定位轴22用于当定位轴22与两个棋子定位孔 21刚好卡合时,使得棋子17卡于卡槽中。

棋子17为等边三棱柱,且棋子17的三个侧面的颜色不同。

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的棋具处于收合状态时,连接结构连接着第一棋盘壳4和第二棋盘壳5,且支撑板16被第一棋盘壳4和第二棋盘壳5包裹,由于第一棋盘壳4和第二棋盘壳5结构一样,且面积都大于支撑板16,因此能完全覆盖支撑板16;

其中,将连接把手1、第一圆柱形孔2、中间连接部件3、第二圆柱形孔 6、圆柱形限位部件7、支撑块8、弹簧9、限位销10、圆柱形连接轴11、第一限位孔12和第三限位孔13称为转折部分;将第一棋盘壳4、第二棋盘壳5、第二限位孔14、限位部件15和限位部件15称为主体棋盘部分;将棋子17、第二限位框18、第一限位框19、棋子定位块20、棋子定位孔21、定位轴22 和支撑板16称为棋子17部分;

转折部分(连接把手1、第一圆柱形孔2、中间连接部件3、第二圆柱形孔6、圆柱形限位部件7、支撑块8、弹簧9、限位销10、圆柱形连接轴11、第一限位孔12和第三限位孔13)为整个棋具的连接件,第一圆柱形孔2位于连接把手1中部,且没有穿透,第二圆柱形孔6位于中间连接部件3中部,且第一圆柱形孔2与圆柱形限位部件7的面积相同,第二圆柱形孔6的直径与圆柱形连接轴11的直径相同,使得当圆柱形限位部件7刚刚好卡入第一圆柱形孔2时,整个圆柱形连接轴11刚刚好没入中间连接部件3中,从而使得支撑板16分别通过第一限位孔12、第二限位孔14和第三限位孔13与该圆柱形连接轴11连接时,中间连接部件3上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6刚好垫于该支撑板16下方。

支撑板16位于第一棋盘壳4与第二棋盘壳5中间,将主体棋盘部分(第一棋盘壳4、第二棋盘壳5、第二限位孔14、限位部件15和限位部件15)与转折部分(连接把手1、第一圆柱形孔2、中间连接部件3、第二圆柱形孔6、圆柱形限位部件7、支撑块8、弹簧9、限位销10、圆柱形连接轴11、第一限位孔12和第三限位孔13)连接起来,支撑板16连接有限位部件15,该限位部件15上有第二限位孔14,通过该限位孔能够刚好卡入限位卡槽中,限位销 10分别穿过第一限位孔12、第二限位孔14和第三限位孔13,特别地,限位销10的直径分别与第一限位孔12、第二限位孔14和第三限位孔13的直径相同,而使得限位销10能够刚好卡在限位卡槽中,而使得支撑板16与中间连接部件3固定连接,支撑板16能够形成左右水平180度的转动;支撑板16 是转折部分与主体棋盘部分的固定件,第二棋盘壳5位于支撑板16上方,依靠支撑板16将其托起,同时圆柱形连接轴11也能起到杠杆的作用,分担支撑板16的受力。

特别地,第二限位框18为若干与棋子17数目一致的卡槽组成,每一个卡槽的下方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棋子定位块20,每个棋子定位块20上分别设置有棋子定位孔21,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棋具中的棋子17为等边三棱柱结构,且三个面各自的颜色都不一样,在本实施例中为白面(c面)、蓝面(b面) 和红面(a面),棋子17的中部有定位轴22,且该定位轴22有两个定位轴凸起端23,该定位轴凸起端23的直径与棋子定位孔21一样,而使得棋子17卡入卡槽中时,通过定位轴凸起端23与棋子定位孔21的卡合而使得棋子17固定在卡槽中,游戏开始前的原始状态为白色-c面,将棋子17向两侧进行120 度的拨动,则棋子17的水平面转变为红-a面或蓝-b面。转变过程中定位轴凸起端23滑动卡于棋子定位孔21中,其中棋子定位孔21能够对棋子17起到限位作用。

当棋具从图1的收合状态转为图2中的游戏状态时,将主体棋盘部分(第一棋盘壳4、第二棋盘壳5、第二限位孔14、限位部件15和限位部件15)向外部拉出,在弹簧9的阻力作用下,圆柱形限位部件7受力向外拉伸,同时将主体棋盘垂直向下旋转90度,然后水平旋转90度,将第二棋盘壳5置于水平面上,游戏开始前先将棋盘上的所有棋子17拨动为白面(c面)为上,此时的棋盘状态为游戏状态,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棋具的棋子17为三棱柱,该三棱柱的三个面分别为不同颜色,比如白面(c面)、蓝面(b面)和红面 (a面),当开始棋盘游戏时,游戏双方分别为红色(a面)和蓝色(b面),依次向两侧拨动棋子17转动120度,即可分别呈现出红色或蓝色,可以根据五子棋等棋类游戏设定具体的游戏规则。

从游戏状态转为图3的小桌板状态,小桌板状态即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棋具还能够当做临时小桌板使用,当临时小桌板使用时将主体棋盘部分(第一棋盘壳4、第二棋盘壳5、第二限位孔14、限位部件15和限位部件 15)向外部拉出,然后在弹簧9的阻力作用下,圆柱形限位部件7受力向外拉伸,同时将主体棋盘部分(第一棋盘壳4、第二棋盘壳5、第二限位孔14、限位部件15和限位部件15)水平旋转180度,将第一棋盘壳4背面置于水平面上,此时的棋具即可当做临时置物等功能桌板。

该棋具从图3的小桌板状态转为图1的收合状态是将主体棋盘部分(第一棋盘壳4、第二棋盘壳5、第二限位孔14、限位部件15和限位部件15)向外部拉出,在弹簧9的作用下,圆柱形限位部件7受力向外拉伸,同时将主体棋盘部分(第一棋盘壳4、第二棋盘壳5、第二限位孔14、限位部件15和限位部件15)水平旋转90度,再垂直向上旋转90度,此时的棋具的状态即从图3中的小桌板状态转变为图1的收合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棋具,通过棋子17的固定与翻转结构,实现了棋盘与棋子17一体化的棋具,适用于颠簸或者晃动环境,也避免了棋子17的丢失,同时操作便利,通过转折部分能够实现收合,减少不用时的空间浪费;

本申请的转折部分的组件与调节方式为纯机械结构,操作简单安全且易于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棋具还能简化成小桌板,并能实现收合,节省空间且实用性更高。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棋具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