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907发布日期:2019-06-22 00:3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能锻炼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田径运动员的良好体能对于体育竞技的成绩是一个良好的保障,传统的体能训练工具功能单一,割裂开的各种锻炼用具占用空间大,不可移动,便利性十分差,所以设计了这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装置能够切换移动模式,装置能够进行驻车,装置能够锻炼腿部肌肉,装置能够调节锻炼腿的强度,装置能够张紧皮带,装置能够锻炼背阔肌,装置能够保护人的安全,装置能够锻炼手臂,装置能够调节锻炼手臂的强度,装置能够给锻炼者带来清凉,装置能够改变风力角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能锻炼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机构、腿部锻炼机构、张紧机构、背阔肌锻炼机构、手臂锻炼机构、风扇机构,装置能够切换移动模式,装置能够进行驻车,装置能够锻炼腿部肌肉,装置能够调节锻炼腿的强度,装置能够张紧皮带,装置能够锻炼背阔肌,装置能够保护人的安全,装置能够锻炼手臂,装置能够调节锻炼手臂的强度,装置能够给锻炼者带来清凉,装置能够改变风力角度。

移动底座机构包括移动轮机构、底座、竖向支撑,移动轮机构位于底座的下方,竖向支撑位于底座的上方;

移动轮机构包括驻车轮机构、切换座机构,驻车轮机构与切换座机构相连;

驻车轮机构包括移动轮、轮轴、轮座、驻车片、驻车弹簧、驻车螺钉、驻车螺钉孔、驻车支撑、滑杆,移动轮与轮轴相连,轮轴与轮座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驻车弹簧焊接在驻车片与驻车支撑之间,驻车螺钉与驻车螺钉孔相配合,驻车螺钉孔攻在驻车支撑上,驻车支撑与轮座相连,滑杆与轮座相连;

切换座机构包括减震弹簧、上座、切换螺钉、切换螺钉孔、限位板、滑槽、滑槽座,减震弹簧位于滑槽座的下方,滑槽开在滑槽座的两侧,切换螺钉与切换螺钉孔相配合,切换螺钉孔攻在上座上,上座与滑槽座相连,切换螺钉与限位板相连;

腿部锻炼机构包括座椅、脚蹬机构、皮带、负重轮机构、摩擦片机构,座椅位于脚蹬机构的上方,皮带与脚蹬机构相连,皮带与负重轮机构相连,摩擦片机构位于负重轮机构的右侧;

座椅包括带凸块螺钉、调节底座、凸块配合槽、调节弹簧a、螺纹孔、座椅,凸块螺钉与凸块配合槽相配合,凸块配合槽开在调节底座上,调节弹簧a焊接在调节底座与座椅之间,凸块螺钉与螺纹孔相配合,螺纹孔攻在座椅上;

脚蹬机构包括脚蹬轮座、脚蹬、脚蹬杆、脚蹬轴、皮带轮,脚蹬轮座与脚蹬轴相连,脚蹬轴与脚蹬杆相连,脚蹬杆与脚蹬相铰接,皮带轮与脚蹬轴相连;

负重轮机构包括负重轮座、皮带轮a、负重轮、负重轮轴,负重轮座与负重轮轴相连,皮带轮a与负重轮轴相连,负重轮与负重轮轴相连;

摩擦片机构包括摩擦片座、插杆、摩擦片弹簧、摩擦片、摩擦片调节孔、摩擦片调节螺钉,摩擦片座与插杆相配合,插杆与摩擦片相连,摩擦片弹簧焊接在摩擦片与摩擦片座之间,摩擦片调节孔攻在摩擦片座上,摩擦片调节螺钉与摩擦片调节孔相配合;

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调节机构、转向底座机构、张紧执行机构,张紧调节机构与转向底座机构相连,张紧执行机构位于转向底座机构的上方;

张紧调节机构包括带尾座螺钉、张紧座,带尾座螺钉与张紧座相连;

转向底座机构包括尾座配合槽、钢丝绳孔、壳体、钢丝绳、转向轮、转向轮轴、上口、滑杆a,尾座配合槽开在壳体上,钢丝绳孔开在壳体上,钢丝绳与转向轮相连,转向轮与转向轮轴相连,转向轮轴与壳体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上口开在壳体的顶板上,滑杆a位于壳体的上方;

张紧执行机构包括张紧弹簧、张紧弹簧座、张紧滑动槽、张紧轮轴、张紧轮,张紧弹簧位于张紧弹簧座的下方,滑动槽开在张紧弹簧座的两侧,张紧轮轴与张紧弹簧座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张紧轮轴与张紧轮相连;

背阔肌锻炼机构包括拉手、拉杆、横向支撑、拉杆孔、铃片座、铃片杆、铃片、限位壳、铃片限位机构、转向轮a轴、转向轮a、转向轮支撑a、带钢丝绳负重座、负重弹簧,拉杆焊接在拉手与带钢丝绳负重座之间,拉杆与拉杆孔相配合,拉杆孔开在横向支撑上,铃片座与铃片杆相连,铃片套在铃片杆上,限位壳位于横向支撑的上方,铃片限位机构与限位壳相铰接,转向轮a轴与转向轮a相连,转向轮a轴与转向轮支撑a相连,转向轮支撑a位于横向支撑的上方;

铃片限位机构包括左门、左铰接孔、拉动杆座、拉动杆座配合孔、拉动弹簧、拉动中间座、限位插杆孔、限位插杆、配合座、配合孔a、右门、右铰接孔、限位壳体,左铰接孔开在左门上,拉动杆座与拉动杆座配合孔相配合,拉动杆座配合孔开在限位壳体上,拉动弹簧与拉动中间座相连,拉动中间座与限位壳体相配合,限位插杆孔开在限位壳体上,限位插杆与拉动中间座相连,限位插杆与限位插杆孔相配合,限位插杆与配合孔a相配合,配合座与右门相连,右铰接孔开在右门上;

手臂锻炼机构包括支撑a、锻炼滑动机构、负重传力机构、半圆支撑机构,支撑a位于负重传力机构的下方,锻炼滑动机构与负重传力机构相连,负重传力机构与半圆支撑机构相配合,锻炼滑动机构与半圆支撑机构相配合;

锻炼滑动机构包括锻炼拉手、钢丝绳座、滑动杆b、铃片a座、铃片a杆、铃片a、铃片a螺母,钢丝绳座焊接在锻炼拉手与滑动杆b之间,铃片a座焊接在滑动杆b与铃片a杆之间,铃片a套在铃片a杆上,铃片a螺母与铃片a杆相连;

负重传力机构包括连通槽、传力弹簧、钢丝绳a、插杆b、连杆、插杆c、传力座,连通槽开在传力座上,传力弹簧设置在连通槽内,插杆b与连通槽相配合,插杆b与连杆相铰接,连杆与插杆c相铰接;

半圆支撑机构包括半圆座支撑、半圆座、半圆座弹簧、弧形槽、横向槽a、横向槽b,半圆座支撑位于半圆座的下方,半圆座弹簧设置在弧形槽内,弧形槽开在半圆座上,横向槽a开在半圆座上,横向槽b开在半圆座上;

风扇机构包括风扇轨道机构、摆动风扇机构,风扇轨道机构与摆动风扇机构相连;

风扇轨道机构包括轨道支撑、轨道、轨道槽弹簧、轨道槽,轨道支撑位于轨道的下方,轨道槽弹簧设置在轨道槽的内部,轨道槽开在轨道上;

摆动风扇机构包括扇叶、风扇电机、风扇滑块、摆臂、摆动电机,扇叶与风扇电机相连,风扇滑块与风扇电机相连,摆臂与风扇电机相连,摆动电机与摆臂相连;

腿部锻炼机构位于移动底座机构的上方,张紧机构与腿部锻炼机构相连,背阔肌锻炼机构位于移动底座机构的上方,手臂锻炼机构与腿部锻炼机构相连,风扇机构与腿部锻炼机构相连。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所述的移动轮机构的个数为四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所述的摩擦片的材料为高锰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所述的拉手上设有防滑套。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装置能够切换移动模式,装置能够进行驻车,装置能够锻炼腿部肌肉,装置能够调节锻炼腿的强度,装置能够张紧皮带,装置能够锻炼背阔肌,装置能够保护人的安全,装置能够锻炼手臂,装置能够调节锻炼手臂的强度,装置能够给锻炼者带来清凉,装置能够改变风力角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移动底座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移动轮机构1-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驻车轮机构1-1-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切换座机构1-1-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腿部锻炼机构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座椅2-1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脚蹬机构2-2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负重轮机构2-4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摩擦片机构2-5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张紧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张紧调节机构3-1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转向底座机构3-2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张紧执行机构3-3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背阔肌锻炼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铃片限位机构4-9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手臂锻炼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锻炼滑动机构5-2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负重传力机构5-3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半圆支撑机构5-4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风扇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风扇轨道机构6-1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的摆动风扇机构6-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移动底座机构1;移动轮机构1-1;驻车轮机构1-1-1;移动轮1-1-1-1;轮轴1-1-1-2;轮座1-1-1-3;驻车片1-1-1-4;驻车弹簧1-1-1-5;驻车螺钉1-1-1-6;驻车螺钉孔1-1-1-7;驻车支撑1-1-1-8;滑杆1-1-1-9;切换座机构1-1-2;减震弹簧1-1-2-1;上座1-1-2-2;切换螺钉1-1-2-3;切换螺钉孔1-1-2-4;限位板1-1-2-5;滑槽1-1-2-6;滑槽座1-1-2-7;底座1-2;竖向支撑1-3;腿部锻炼机构2;座椅2-1;带凸块螺钉2-1-1;调节底座2-1-2;凸块配合槽2-1-3;调节弹簧a2-1-4;螺纹孔2-1-5;座椅2-1-6;脚蹬机构2-2;脚蹬轮座2-2-1;脚蹬2-2-2;脚蹬杆2-2-3;脚蹬轴2-2-4;皮带轮2-2-5;皮带2-3;负重轮机构2-4;负重轮座2-4-1;皮带轮a2-4-2;负重轮2-4-3;负重轮轴2-4-4;摩擦片机构2-5;摩擦片座2-5-1;插杆2-5-2;摩擦片弹簧2-5-3;摩擦片2-5-4;摩擦片调节孔2-5-5;摩擦片调节螺钉2-5-6;张紧机构3;张紧调节机构3-1;带尾座螺钉3-1-1;张紧座3-1-2;转向底座机构3-2;尾座配合槽3-2-1;钢丝绳孔3-2-2;壳体3-2-3;钢丝绳3-2-4;转向轮3-2-5;转向轮轴3-2-6;上口3-2-7;滑杆a3-2-8;张紧执行机构3-3;张紧弹簧3-3-1;张紧弹簧座3-3-2;张紧滑动槽3-3-3;张紧轮轴3-3-4;张紧轮3-3-5;背阔肌锻炼机构4;拉手4-1;拉杆4-2;横向支撑4-3;拉杆孔4-4;铃片座4-5;铃片杆4-6;铃片4-7;限位壳4-8;铃片限位机构4-9;左门4-9-1;左铰接孔4-9-2;拉动杆座4-9-3;拉动杆座配合孔4-9-4;拉动弹簧4-9-5;拉动中间座4-9-6;限位插杆孔4-9-7;限位插杆4-9-8;配合座4-9-9;配合孔a4-9-10;右门4-9-11;右铰接孔4-9-12;限位壳体4-9-13;转向轮a轴4-10;转向轮a4-11;转向轮支撑a4-12;带钢丝绳负重座4-13;负重弹簧4-14;手臂锻炼机构5;支撑a5-1;锻炼滑动机构5-2;锻炼拉手5-2-1;钢丝绳座5-2-2;滑动杆b5-2-3;铃片a座5-2-4;铃片a杆5-2-5;铃片a5-2-6;铃片a螺母5-2-7;负重传力机构5-3;连通槽5-3-1;传力弹簧5-3-2;钢丝绳a5-3-3;插杆b5-3-4;连杆5-3-5;插杆c5-3-6;传力座5-3-7;半圆支撑机构5-4;半圆座支撑5-4-1;半圆座5-4-2;半圆座弹簧5-4-3;弧形槽5-4-4;横向槽a5-4-5;横向槽b5-4-6;风扇机构6;风扇轨道机构6-1;轨道支撑6-1-1;轨道6-1-2;轨道槽弹簧6-1-3;轨道槽6-1-4;摆动风扇机构6-2;扇叶6-2-1;风扇电机6-2-2;风扇滑块6-2-3;摆臂6-2-4;摆动电机6-2-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能锻炼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体能训练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机构1、腿部锻炼机构2、张紧机构3、背阔肌锻炼机构4、手臂锻炼机构5、风扇机构6,装置能够切换移动模式,装置能够进行驻车,装置能够锻炼腿部肌肉,装置能够调节锻炼腿的强度,装置能够张紧皮带,装置能够锻炼背阔肌,装置能够保护人的安全,装置能够锻炼手臂,装置能够调节锻炼手臂的强度,装置能够给锻炼者带来清凉,装置能够改变风力角度。

移动底座机构1包括移动轮机构1-1、底座1-2、竖向支撑1-3,移动轮机构1-1位于底座1-2的下方,竖向支撑1-3位于底座1-2的上方;

移动轮机构1-1包括驻车轮机构1-1-1、切换座机构1-1-2,驻车轮机构1-1-1与切换座机构1-1-2相连;

驻车轮机构1-1-1包括移动轮1-1-1-1、轮轴1-1-1-2、轮座1-1-1-3、驻车片1-1-1-4、驻车弹簧1-1-1-5、驻车螺钉1-1-1-6、驻车螺钉孔1-1-1-7、驻车支撑1-1-1-8、滑杆1-1-1-9,移动轮1-1-1-1与轮轴1-1-1-2相连,轮轴1-1-1-2与轮座1-1-1-3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驻车弹簧1-1-1-5焊接在驻车片1-1-1-4与驻车支撑1-1-1-8之间,驻车螺钉1-1-1-6与驻车螺钉孔1-1-1-7相配合,驻车螺钉孔1-1-1-7攻在驻车支撑1-1-1-8上,驻车支撑1-1-1-8与轮座1-1-1-3相连,滑杆1-1-1-9与轮座1-1-1-3相连,装置下方设有移动轮1-1-1-1,可以实现移动,在轮座1-1-1-3与滑槽座1-1-2-7之间设有减震弹簧1-1-2-1,可以吸收移动中产生的震动,实现减震功能,当移动到平地时,可以运转拧动切换螺钉1-1-2-3,切换螺钉1-1-2-3会带动限位板1-1-2-5向内侧靠拢,从而使限位板1-1-2-5对滑杆1-1-1-9形成支撑,这样减震弹簧1-1-2-1就不再起到减震作用,实现平地向崎岖路面的转换,当需要固定锻炼地点时,可以转动驻车螺钉1-1-1-6,驻车螺钉1-1-1-6会带动驻车片1-1-1-4向下移动,驻车片1-1-1-4向下移动会压紧移动轮1-1-1-1,这样会限制移动轮1-1-1-1的转动,从而实现驻车功能;

切换座机构1-1-2包括减震弹簧1-1-2-1、上座1-1-2-2、切换螺钉1-1-2-3、切换螺钉孔1-1-2-4、限位板1-1-2-5、滑槽1-1-2-6、滑槽座1-1-2-7,减震弹簧1-1-2-1位于滑槽座1-1-2-7的下方,滑槽1-1-2-6开在滑槽座1-1-2-7的两侧,切换螺钉1-1-2-3与切换螺钉孔1-1-2-4相配合,切换螺钉孔1-1-2-4攻在上座1-1-2-2上,上座1-1-2-2与滑槽座1-1-2-7相连,切换螺钉1-1-2-3与限位板1-1-2-5相连;

腿部锻炼机构2包括座椅2-1、脚蹬机构2-2、皮带2-3、负重轮机构2-4、摩擦片机构2-5,座椅2-1位于脚蹬机构2-2的上方,皮带2-3与脚蹬机构2-2相连,皮带2-3与负重轮机构2-4相连,摩擦片机构2-5位于负重轮机构2-4的右侧;

座椅2-1包括带凸块螺钉2-1-1、调节底座2-1-2、凸块配合槽2-1-3、调节弹簧a2-1-4、螺纹孔2-1-5、座椅2-1-6,凸块螺钉2-1-1与凸块配合槽2-1-3相配合,凸块配合槽2-1-3开在调节底座2-1-2上,调节弹簧a2-1-4焊接在调节底座2-1-2与座椅2-1-6之间,凸块螺钉2-1-1与螺纹孔2-1-5相配合,螺纹孔2-1-5攻在座椅2-1-6上;

脚蹬机构2-2包括脚蹬轮座2-2-1、脚蹬2-2-2、脚蹬杆2-2-3、脚蹬轴2-2-4、皮带轮2-2-5,脚蹬轮座2-2-1与脚蹬轴2-2-4相连,脚蹬轴2-2-4与脚蹬杆2-2-3相连,脚蹬杆2-2-3与脚蹬2-2-2相铰接,皮带轮2-2-5与脚蹬轴2-2-4相连,首先拧动凸块螺钉2-1-1,凸块螺钉2-1-1会改变调节底座2-1-2与座椅2-1-6之间的相对距离,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的身高来更改,然后用脚蹬住脚蹬2-2-2,然后进行发力,通过脚蹬2-2-2带动脚蹬杆2-2-3进行转动,脚蹬杆2-2-3进行转动会带动脚蹬轴2-2-4进行转动,脚蹬轴2-2-4进行转动会带动皮带轮2-2-5进行转动,皮带轮2-2-5进行转动会通过皮带2-3带动皮带轮a2-4-2进行转动,皮带轮a2-4-2进行转动会带动负重轮2-4-3进行转动,这一过程的施力端都是腿,可以使腿部肌肉得到锻炼;

负重轮机构2-4包括负重轮座2-4-1、皮带轮a2-4-2、负重轮2-4-3、负重轮轴2-4-4,负重轮座2-4-1与负重轮轴2-4-4相连,皮带轮a2-4-2与负重轮轴2-4-4相连,负重轮2-4-3与负重轮轴2-4-4相连;

摩擦片机构2-5包括摩擦片座2-5-1、插杆2-5-2、摩擦片弹簧2-5-3、摩擦片2-5-4、摩擦片调节孔2-5-5、摩擦片调节螺钉2-5-6,摩擦片座2-5-1与插杆2-5-2相配合,插杆2-5-2与摩擦片2-5-4相连,摩擦片弹簧2-5-3焊接在摩擦片2-5-4与摩擦片座2-5-1之间,摩擦片调节孔2-5-5攻在摩擦片座2-5-1上,摩擦片调节螺钉2-5-6与摩擦片调节孔2-5-5相配合,通过拧动摩擦片调节螺钉2-5-6可以带动摩擦片2-5-4向负重轮2-4-3靠拢,这样会增大负重轮2-4-3转动的阻力,从而改变了腿部需要提供的力的大小,改变了锻炼强度;

张紧机构3包括张紧调节机构3-1、转向底座机构3-2、张紧执行机构3-3,张紧调节机构3-1与转向底座机构3-2相连,张紧执行机构3-3位于转向底座机构3-2的上方;

张紧调节机构3-1包括带尾座螺钉3-1-1、张紧座3-1-2,带尾座螺钉3-1-1与张紧座3-1-2相连;

转向底座机构3-2包括尾座配合槽3-2-1、钢丝绳孔3-2-2、壳体3-2-3、钢丝绳3-2-4、转向轮3-2-5、转向轮轴3-2-6、上口3-2-7、滑杆a3-2-8,尾座配合槽3-2-1开在壳体3-2-3上,钢丝绳孔3-2-2开在壳体3-2-3上,钢丝绳3-2-4与转向轮3-2-5相连,转向轮3-2-5与转向轮轴3-2-6相连,转向轮轴3-2-6与壳体3-2-3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上口3-2-7开在壳体3-2-3的顶板上,滑杆a3-2-8位于壳体3-2-3的上方;

张紧执行机构3-3包括张紧弹簧3-3-1、张紧弹簧座3-3-2、张紧滑动槽3-3-3、张紧轮轴3-3-4、张紧轮3-3-5,张紧弹簧3-3-1位于张紧弹簧座3-3-2的下方,滑动槽3-3-3开在张紧弹簧座3-3-2的两侧,张紧轮轴3-3-4与张紧弹簧座3-3-2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张紧轮轴3-3-4与张紧轮3-3-5相连,通过转动带尾座螺钉3-1-1会带动张紧座3-1-2进行运动,张紧座3-1-2进行运动会带动钢丝绳3-2-4进行运动,钢丝绳3-2-4进行运动会带动张紧弹簧座3-3-2向下运动,张紧弹簧座3-3-2向下运动会带动张紧轮3-3-5向下运动,这样张紧轮3-3-5会对皮带2-3进行张紧;

背阔肌锻炼机构4包括拉手4-1、拉杆4-2、横向支撑4-3、拉杆孔4-4、铃片座4-5、铃片杆4-6、铃片4-7、限位壳4-8、铃片限位机构4-9、转向轮a轴4-10、转向轮a4-11、转向轮支撑a4-12、带钢丝绳负重座4-13、负重弹簧4-14,拉杆4-2焊接在拉手4-1与带钢丝绳负重座4-13之间,拉杆4-2与拉杆孔4-4相配合,拉杆孔4-4开在横向支撑4-3上,铃片座4-5与铃片杆4-6相连,铃片4-7套在铃片杆4-6上,限位壳4-8位于横向支撑4-3的上方,铃片限位机构4-9与限位壳4-8相铰接,转向轮a轴4-10与转向轮a4-11相连,转向轮a轴4-10与转向轮支撑a4-12相连,转向轮支撑a4-12位于横向支撑4-3的上方,用手握住拉手4-1进行拉动,拉手4-1向下运动会通过拉杆4-2带动带钢丝绳负重座4-13向下运动,带钢丝绳负重座4-13向下运动会对负重弹簧4-14进行压缩,同时带钢丝绳负重座4-13向下运动还会带动铃片座4-5向上运动,这一过程的施力端主要是人的背阔肌,可以使背阔肌得到锻炼;

铃片限位机构4-9包括左门4-9-1、左铰接孔4-9-2、拉动杆座4-9-3、拉动杆座配合孔4-9-4、拉动弹簧4-9-5、拉动中间座4-9-6、限位插杆孔4-9-7、限位插杆4-9-8、配合座4-9-9、配合孔a4-9-10、右门4-9-11、右铰接孔4-9-12、限位壳体4-9-13,左铰接孔4-9-2开在左门4-9-1上,拉动杆座4-9-3与拉动杆座配合孔4-9-4相配合,拉动杆座配合孔4-9-4开在限位壳体4-9-13上,拉动弹簧4-9-5与拉动中间座4-9-6相连,拉动中间座4-9-6与限位壳体4-9-13相配合,限位插杆孔4-9-7开在限位壳体4-9-13上,限位插杆4-9-8与拉动中间座4-9-6相连,限位插杆4-9-8与限位插杆孔4-9-7相配合,限位插杆4-9-8与配合孔a4-9-10相配合,配合座4-9-9与右门4-9-11相连,右铰接孔4-9-12开在右门4-9-11上,在锻炼背阔肌时,调整好铃片杆4-6上铃片4-7的数量,可以把拉动杆座4-9-3向后拉动,拉动杆座4-9-3会通过拉动中间座4-9-6带动限位插杆4-9-8进行运动,然后将限位插杆4-9-8与配合孔a4-9-10进行对准,松开拉动杆座4-9-3,在拉动弹簧4-9-5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插杆4-9-8插进配合孔a4-9-10内,这样可以防止铃片座4-5向上运动幅度过大,冲出限位壳4-8后把人砸伤;

手臂锻炼机构5包括支撑a5-1、锻炼滑动机构5-2、负重传力机构5-3、半圆支撑机构5-4,支撑a5-1位于负重传力机构5-3的下方,锻炼滑动机构5-2与负重传力机构5-3相连,负重传力机构5-3与半圆支撑机构5-4相配合,锻炼滑动机构5-2与半圆支撑机构5-4相配合;

锻炼滑动机构5-2包括锻炼拉手5-2-1、钢丝绳座5-2-2、滑动杆b5-2-3、铃片a座5-2-4、铃片a杆5-2-5、铃片a5-2-6、铃片a螺母5-2-7,钢丝绳座5-2-2焊接在锻炼拉手5-2-1与滑动杆b5-2-3之间,铃片a座5-2-4焊接在滑动杆b5-2-3与铃片a杆5-2-5之间,铃片a5-2-6套在铃片a杆5-2-5上,铃片a螺母5-2-7与铃片a杆5-2-5相连;

负重传力机构5-3包括连通槽5-3-1、传力弹簧5-3-2、钢丝绳a5-3-3、插杆b5-3-4、连杆5-3-5、插杆c5-3-6、传力座5-3-7,连通槽5-3-1开在传力座5-3-7上,传力弹簧5-3-2设置在连通槽5-3-1内,插杆b5-3-4与连通槽5-3-1相配合,插杆b5-3-4与连杆5-3-5相铰接,连杆5-3-5与插杆c5-3-6相铰接,用手握住锻炼拉手5-2-1向后拉动,锻炼拉手5-2-1会带动钢丝绳座5-2-2向后运动,钢丝绳座5-2-2向后运动会通过钢丝绳a5-3-3带动插杆b5-3-4进行运动,插杆b5-3-4进行运动会对传力弹簧5-3-2进行压缩的同时带动连杆5-3-5进行运动,连杆5-3-5进行运动会带动插杆c5-3-6对半圆座弹簧5-4-3进行压缩,钢丝绳座5-2-2向后运动还会通过滑动杆b5-2-3带动铃片a5-2-6进行运动,上述过程的实力段都是手臂,可以使手臂得到锻炼;

半圆支撑机构5-4包括半圆座支撑5-4-1、半圆座5-4-2、半圆座弹簧5-4-3、弧形槽5-4-4、横向槽a5-4-5、横向槽b5-4-6,半圆座支撑5-4-1位于半圆座5-4-2的下方,半圆座弹簧5-4-3设置在弧形槽5-4-4内,弧形槽5-4-4开在半圆座5-4-2上,横向槽a5-4-5开在半圆座5-4-2上,横向槽b5-4-6开在半圆座5-4-2上;

风扇机构6包括风扇轨道机构6-1、摆动风扇机构6-2,风扇轨道机构6-1与摆动风扇机构6-2相连;

风扇轨道机构6-1包括轨道支撑6-1-1、轨道6-1-2、轨道槽弹簧6-1-3、轨道槽6-1-4,轨道支撑6-1-1位于轨道6-1-2的下方,轨道槽弹簧6-1-3设置在轨道槽6-1-4的内部,轨道槽6-1-4开在轨道6-1-2上;

摆动风扇机构6-2包括扇叶6-2-1、风扇电机6-2-2、风扇滑块6-2-3、摆臂6-2-4、摆动电机6-2-5,扇叶6-2-1与风扇电机6-2-2相连,风扇滑块6-2-3与风扇电机6-2-2相连,摆臂6-2-4与风扇电机6-2-2相连,摆动电机6-2-5与摆臂6-2-4相连,通过风扇电机6-2-2运转带动扇叶6-2-1进行转动,扇叶6-2-1进行转动会形成风力,为锻炼者带来清凉,通过摆动电机6-2-5运转会带动摆臂6-2-4进行摆动,摆臂6-2-4进行摆动会带动风扇电机6-2-2进行摆动,这样会改变风力的风向;

腿部锻炼机构2位于移动底座机构1的上方,张紧机构3与腿部锻炼机构2相连,背阔肌锻炼机构4位于移动底座机构1的上方,手臂锻炼机构5与腿部锻炼机构2相连,风扇机构6与腿部锻炼机构2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移动轮机构1-1的个数为四个。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摩擦片2-5-4的材料为高锰钢。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拉手4-1上设有防滑套。

装置能够切换移动模式,装置下方设有移动轮1-1-1-1,可以实现移动,在轮座1-1-1-3与滑槽座1-1-2-7之间设有减震弹簧1-1-2-1,可以吸收移动中产生的震动,实现减震功能,当移动到平地时,可以运转拧动切换螺钉1-1-2-3,切换螺钉1-1-2-3会带动限位板1-1-2-5向内侧靠拢,从而使限位板1-1-2-5对滑杆1-1-1-9形成支撑,这样减震弹簧1-1-2-1就不再起到减震作用,实现平地向崎岖路面的转换;装置能够进行驻车,当需要固定锻炼地点时,可以转动驻车螺钉1-1-1-6,驻车螺钉1-1-1-6会带动驻车片1-1-1-4向下移动,驻车片1-1-1-4向下移动会压紧移动轮1-1-1-1,这样会限制移动轮1-1-1-1的转动,从而实现驻车功能;装置能够锻炼腿部肌肉,首先拧动凸块螺钉2-1-1,凸块螺钉2-1-1会改变调节底座2-1-2与座椅2-1-6之间的相对距离,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的身高来更改,然后用脚蹬住脚蹬2-2-2,然后进行发力,通过脚蹬2-2-2带动脚蹬杆2-2-3进行转动,脚蹬杆2-2-3进行转动会带动脚蹬轴2-2-4进行转动,脚蹬轴2-2-4进行转动会带动皮带轮2-2-5进行转动,皮带轮2-2-5进行转动会通过皮带2-3带动皮带轮a2-4-2进行转动,皮带轮a2-4-2进行转动会带动负重轮2-4-3进行转动,这一过程的施力端都是腿,可以使腿部肌肉得到锻炼;装置能够调节锻炼腿的强度,通过拧动摩擦片调节螺钉2-5-6可以带动摩擦片2-5-4向负重轮2-4-3靠拢,这样会增大负重轮2-4-3转动的阻力,从而改变了腿部需要提供的力的大小,改变了锻炼强度;装置能够张紧皮带,通过转动带尾座螺钉3-1-1会带动张紧座3-1-2进行运动,张紧座3-1-2进行运动会带动钢丝绳3-2-4进行运动,钢丝绳3-2-4进行运动会带动张紧弹簧座3-3-2向下运动,张紧弹簧座3-3-2向下运动会带动张紧轮3-3-5向下运动,这样张紧轮3-3-5会对皮带2-3进行张紧;装置能够锻炼背阔肌,用手握住拉手4-1进行拉动,拉手4-1向下运动会通过拉杆4-2带动带钢丝绳负重座4-13向下运动,带钢丝绳负重座4-13向下运动会对负重弹簧4-14进行压缩,同时带钢丝绳负重座4-13向下运动还会带动铃片座4-5向上运动,这一过程的施力端主要是人的背阔肌,可以使背阔肌得到锻炼;装置能够保护人的安全,在锻炼背阔肌时,调整好铃片杆4-6上铃片4-7的数量,可以把拉动杆座4-9-3向后拉动,拉动杆座4-9-3会通过拉动中间座4-9-6带动限位插杆4-9-8进行运动,然后将限位插杆4-9-8与配合孔a4-9-10进行对准,松开拉动杆座4-9-3,在拉动弹簧4-9-5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插杆4-9-8插进配合孔a4-9-10内,这样可以防止铃片座4-5向上运动幅度过大,冲出限位壳4-8后把人砸伤;装置能够锻炼手臂,用手握住锻炼拉手5-2-1向后拉动,锻炼拉手5-2-1会带动钢丝绳座5-2-2向后运动,钢丝绳座5-2-2向后运动会通过钢丝绳a5-3-3带动插杆b5-3-4进行运动,插杆b5-3-4进行运动会对传力弹簧5-3-2进行压缩的同时带动连杆5-3-5进行运动,连杆5-3-5进行运动会带动插杆c5-3-6对半圆座弹簧5-4-3进行压缩,钢丝绳座5-2-2向后运动还会通过滑动杆b5-2-3带动铃片a5-2-6进行运动,上述过程的实力段都是手臂,可以使手臂得到锻炼;装置能够调节锻炼手臂的强度,通过改变铃片a杆5-2-5上铃片a5-2-6的数量,可以改变需要提供的力的大小,从而改变锻炼手臂的强度;装置能够给锻炼者带来清凉,通过风扇电机6-2-2运转带动扇叶6-2-1进行转动,扇叶6-2-1进行转动会形成风力,为锻炼者带来清凉;装置能够改变风力角度,通过摆动电机6-2-5运转会带动摆臂6-2-4进行摆动,摆臂6-2-4进行摆动会带动风扇电机6-2-2进行摆动,这样会改变风力的风向。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