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回弹力可调的水阻划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0886发布日期:2019-12-24 21:22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回弹力可调的水阻划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回弹力可调的水阻划船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加强,健身也在随之流行,更多的人也加入到各种健身行列,世面上健身器材也是玲琅满目,划船器是一种提高综合能力的有氧运动器械,其运动类似于皮划艇,锻炼时,短时间内利用液体的阻力和转轮转速的变化来锻炼身体80%的肌肉,能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目前市场上的水阻划船器有两种:一种是不能调节阻力的,另一种是通过水量差的变化来调节阻力,但是这种阻力调节方式不够方便,并且对阻力的调节不够明显,使用者难以准确、定量地调节阻力,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回弹力可调的水阻划船器,解决了现有的水阻划船器对阻力的调节不够明显,锻炼者难以准确、定量地调节阻力,体验感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回弹力可调的水阻划船器,包括主转轴、牵引主转轴进行正转的拉带、牵引主转轴进行反转复位的弹力绳和调节弹力绳松紧度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通过调节弹力绳的拉伸长度以调节弹力绳对主转轴的旋转复位力,进而调节水阻划船器的阻力,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若干限位槽和至少一个调节滑轮,调节滑轮拉伸弹力绳,将调节滑轮的中心轴卡在不同的限位槽处能切换调节装置对弹力绳的拉绳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滑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滑轮具有共同的中心轴,所述的水阻划船器上设有与各调节滑轮一一对应的两个定滑轮组,定滑轮组为弹力绳提供向上的支持力,调节滑轮为弹力绳提供向下的拉力,两个定滑轮组分别与相对应的调节滑轮配合形成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通过调整调节滑轮的中心轴的位置,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同步调节弹力绳的拉伸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所述的限位槽,调节板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板相对设置,调节滑轮位于两个调节板之间,调节滑轮的中心轴穿过两个调节板,调节滑轮的中心轴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五个限位槽,五个限位槽形成五个调节档位,所述的水阻划船器上对应各调节档位分别设有档位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阻划船器包括水箱和主架,水箱固定安装在主架上,所述的主转轴一端位于水箱中并固定连接可旋转的桨叶,主转轴另一端穿过水箱并固定连接弹力绳和拉带,弹力绳一端连接主转轴,弹力绳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调节组件、主架左下端、主架右下端、主架左下端和第二调节组件后被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转轴包括芯轴和转轮,芯轴一端位于水箱中并固定连接桨叶,芯轴另一端穿过水箱并固定连接转轮,所述的拉带和弹力绳均有一端固定连接转轮,朝远离水箱的方向拉动拉带时弹力绳拉伸并缠绕在转轮上,松开拉带时弹力绳收缩回弹并带动转轮旋转使得拉带缠绕在转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架包括底横梁、中横梁和上横梁,水箱位于底横梁和中横梁之间,转轮和定滑轮组位于中横梁和上横梁之间,定滑轮组位于转轮左侧,调节板和调节滑轮位于定滑轮下方并位于水箱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阻划船器上设有罩壳,转轮和调节装置均包覆在罩壳内,罩壳上设有让位孔供调节把手露在罩壳外以便进行调节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架上分布有若干用于改变弹力绳走向的导向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弹力绳进行复位,弹力绳对主转轴施加的旋转复位力的方向与拉带带动主转轴旋转的力的方向相反,因此,调节装置将弹力绳拉绳得越长、弹力绳的回弹力越大,水阻划船器对锻炼者提供越大的阻力。采用调节装置改变弹力绳的拉伸长度以调整弹力绳的紧度,从而使锻炼者可以调到适合自己的阻力,提高运动时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装置的若干限位槽对应多种档位,档位切换容易操作,能准确、定量地调节阻力,调节明显,客户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阻划船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阻划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罩壳的水阻划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一种带回弹力可调的水阻划船器,包括主转轴2、牵引主转轴2进行正转的拉带3、牵引主转轴2进行反转复位的弹力绳5和调节弹力绳5松紧度的调节装置8,调节装置8通过调节弹力绳5的拉伸长度以调节弹力绳5对主转轴2的旋转复位力,进而调节水阻划船器的阻力。调节装置8包括若干限位槽811和至少一个调节滑轮82,调节滑轮82拉伸弹力绳5,将调节滑轮82的中心轴卡在不同的限位槽811处能切换调节装置8对弹力绳5的拉绳长度。调节装置将弹力绳拉绳得越长、弹力绳越紧,弹力绳的回弹力就越大,锻炼者需要耗费越大的力气才能拉动拉带。采用调节装置改变弹力绳的拉伸长度以调整弹力绳的回弹力,从而使锻炼者可以调到适合自己的阻力,提高运动时的舒适性。

更为具体地说,调节滑轮8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滑轮82具有共同的中心轴,水阻划船器上设有与各调节滑轮82一一对应的两个定滑轮组12,弹力绳5经过各定滑轮组12和各调节滑轮82,定滑轮组12为弹力绳5提供向上的支持力,调节滑轮82为弹力绳5提供向下的拉力,两个定滑轮组12分别与相对应的调节滑轮82配合形成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通过调整调节滑轮82的中心轴的位置,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同步调节弹力绳5的拉伸长度。

弹力绳5依次经过各调节滑轮82,通过将各调节滑轮82设置成具有共同的中心轴,使各调节滑轮82对弹力绳5的长度进行同向调节,切换调节档位时,弹力绳5的拉伸或回弹总长度与调节滑轮82的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实现了在有限的调节距离下获得更明显的阻力调整效果。在实际生产中,调节滑轮8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

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81,调节板81位于定滑轮组12下方,调节板81上设有限位槽811。作为一种优选,调节板81上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五个限位槽811,五个限位槽811形成五个调节档位,水阻划船器上对应各调节档位分别设有档位标识13。锻炼者只需移动调节滑轮82的中心轴,将该中心轴卡在不同限位槽811即可实现对弹力绳5回弹力的调节,从而调整到适合自己的阻力,提高运动时的舒适性。采用这种简易的调节装置8即可体验多种档位的锻炼强度,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板81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板81相对设置,各调节滑轮82位于两个调节板81之间,调节滑轮82的中心轴穿过两个调节板81,两个调节板81的限位槽811分别卡住调节滑轮82的中心轴两端,使该中心轴的位置更稳固。调节滑轮82的中心轴两端分别设有调节把手83,使锻炼者调整档位时能获得更好的手感。

如图3所示,本实施中,水阻划船器还包括水箱1和主架,水箱1固定安装在主架上,主转轴2一端位于水箱1中并固定连接可旋转的桨叶,主转轴2另一端穿过水箱1并固定连接弹力绳5和拉带3,弹力绳5一端连接主转轴2,弹力绳5另一端依次经过第一调节组件、主架左下端、主架右下端、主架左下端和第二调节组件后被固定。主架上分布有若干用于改变弹力绳5走向的导向滑轮7。弹力绳5的这种绕行走向使弹力绳5具有较大的长度,减少弹力绳5因变形过大而过快老化。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主转轴2包括芯轴21和转轮22,转轮22为单向轮,芯轴21一端位于水箱1中并固定连接桨叶,芯轴21另一端穿过水箱1并固定连接转轮22。拉带3和弹力绳5均有一端固定连接转轮22,朝远离水箱1的方向拉动拉带3时弹力绳5拉伸并缠绕在转轮22上,松开拉带3时弹力绳5收缩回弹并带动转轮22旋转使得拉带3缠绕在转轮22上。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芯轴21和转轮22是单独的两个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芯轴21和转轮22也可以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转轮22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将转轮22外圆周面分成上下两部分的隔板。拉带3一端缠绕在转轮22外圆周面的上部,弹力绳5的一端固定在转轮22外圆周面的下部,以避免弹力绳5和拉带3干涉。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主转轴2竖向设置,转轮22左侧设有导正轮6,水阻划船器的左上角设有导向滑轮7,该导向滑轮7的中心轴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拉带3一端依次经过导正轮6和导向滑轮7后固定连接一主把手4,锻炼者通过克服阻力以拉动主把手4从而达到锻炼目的。

水箱1中存储有水等流体介质,桨叶转动时流体介质对桨叶提供一定的阻力。弹力绳5对主转轴2施加的旋转复位力的方向与拉带3带动主转轴2旋转的力的方向相反,因此,弹力绳5被拉伸得越长,其回弹力越大,锻炼者需要花越多的力气克服流体介质的阻力和弹力绳5的回弹力才能拉动主把手4,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采用调节装置8改变弹力绳5的拉伸长度以调整弹力绳5的紧度,从而使锻炼者可以调到适合自己的阻力,提高运动时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架包括底横梁9、中横梁10和上横梁11,水箱1位于底横梁9和中横梁10之间,转轮22和定滑轮组12位于中横梁10和上横梁11之间,定滑轮组12位于转轮22左侧,调节板81和调节滑轮82位于定滑轮下方并位于水箱1左侧。底横梁9左端前后两侧以及底横梁9右端底部设有导向滑轮7,弹力绳5一端固定连接转轮22,其另一端经过第一调节组件后经过底横梁9左端,接着经过底横梁9右端后再绕回底横梁9左端,最后返回至第二调节组件并被固定。弹力绳5的这种绕行走向使弹力绳5具有较大的长度,减少弹力绳5因变形过大而过快老化。

本实施例公开的水阻划船器还包括坐垫、脚踏板和显示屏等市场上的本类型产品普遍所具备的元件,其结构和使用原理在此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为了使产品更加美观以及保护产品元件,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水阻划船器上设有罩壳14,转轮22和调节装置8均包覆在罩壳14内,罩壳14上设有让位孔供调节把手83露在罩壳14外以便锻炼者进行调节动作。档位标识1313设置在罩壳14上显眼处,并且,还可以在罩壳14上设置产品品牌等信息标识。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