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外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4967发布日期:2020-02-11 09:2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节外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关节外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关节指的是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根据不同的连接关系主要可以分为活动关节和不动关节,即能活动的关节和不能活动的关节,像四肢的肘、腕、膝、脚踝等都是能活动的关节,关节对人体至关重要,而由于车祸或运动不当造成的肢体关节损伤的事件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一般受伤除了躺在床上修养之外也需要进行适度的训练,否则长时间不动会造成身体肌肉的萎缩,对身体的恢复更加不利,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用于肢体损伤恢复的装置往往功能单一,只能针对某一关节进行恢复训练,且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

综上所述,如何增加恢复训练装置的多功能性和因人而异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关节外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训练装置功能单一、结构调节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关节外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一对支撑架,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设有一对立柱,一对立柱之间设有横杆;

座椅,所述座椅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座椅上设有扶手;

脚部训练装置,一对脚部训练装置均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且所述脚部训练装置位于所述座椅和所述立柱之间;

手部训练装置,一对手部训练装置均安装在所述横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脚部训练装置包括: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面,所述固定板的右部开设有u形槽;

踏板,所述踏板的左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左端,所述踏板的下面固定设置有凸块;

滚轮,所述滚轮活动连接在所述凸块的下面;

压板,所述压板铰接在所述u形槽中,所述压板上设有力传感器,所述滚轮抵在所述力传感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脚部训练装置还包括:

锲形块,所述锲形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的下端;

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插接在所述u形槽中,且所述滑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锲形块内;

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滑杆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锲形块的下表面,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u形槽的底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杆包括上杆部和下杆部,所述上杆部的下端滑动套设在所述下杆部的上端,所述上杆部的上端位于所述锲形块内,所述下杆部的下端位于所述u形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踏板靠近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踏板之间的夹角为90°。

更进一步地,所述锲形块内设有锥形孔,所述锥形孔下端开口的尺寸小于上端开口的尺寸,所述上杆部的上端位于所述锥形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手部训练装置包括: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安装在所述横杆上;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下端,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钩环;

外把手,所述外把手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所述外把手的上端开设有空腔,所述外把手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

内把手,所述内把手滑动设置在所述外把手内,所述内把手的下端具有拉手槽;

拉伸弹簧,若干个拉伸弹簧的上端分别对应设置在若干个钩环内;

若干个拉伸条,所述拉伸条的上端与所述拉伸弹簧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拉伸条的下端穿过所述空腔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把手的上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把手的下端横向设置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左右两端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

更进一步地,一对立柱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横杆通过限位螺栓安装在所述立柱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脚部训练装置结构合理,能对脚踝处进行训练,提高脚踝处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中的脚部训练装置中的踏板设有挡块,能防止患者因力量不足而导致脚底打滑,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3.本实用新型中的手部训练装置不但能进行手腕部的拉伸训练,还能进行灵活度训练,功能更全面;

4.本实用新型中的手部训练装置既能针对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高度的调节,又能根据不同阶段的恢复情况进行不同力度的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训练装置及其连接关系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脚部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部训练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中:底板10,支撑架11,立柱12,第一滑槽121,安装孔122,横杆13,显示屏14,座椅20,扶手21,脚部训练装置30,固定板31,u形槽311,踏板32,凸块321,挡块322,滚轮33,压板34,力传感器341,锲形块35,锥形孔351,滑杆36,上杆部361,下杆部362,压缩弹簧37,手部训练装置40,固定杆41,安装板42,钩环421,拉伸弹簧43,拉伸条44,外把手45,空腔451,第二滑槽452,内把手46,拉手槽461,滑柱47,限位螺栓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附图1至图4,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关节外科术后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0、座椅20、脚部训练装置30和手部训练装置40,所述底板10的一侧设有一对支撑架11,一对支撑架11起到支撑所述座椅20的作用,所述底板10的另一侧设有一对立柱12,一对立柱12之间设有横杆13,一对立柱12的中部设有一对显示屏14,所述显示屏14能查看患者左脚和右脚训练的力量情况,所述座椅20安装在所述底板10上,所述座椅20上设有扶手21,一对脚部训练装置30均安装在所述底板10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0的前后两侧,且所述脚部训练装置30位于所述座椅20和所述立柱12之间,一对手部训练装置40均安装在所述横杆13上。

如图3,所述脚部训练装置30包括固定板31、踏板32、滚轮33和压板34,所述固定板31安装在所述底板10的上面,所述固定板31的右部开设有u形槽311,所述踏板32的左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31的左端,所述踏板32的下面固定设置有凸块321,所述滚轮33活动连接在所述凸块321的下面,所述压板34铰接在所述u形槽311中,所述压板34上设有力传感器341,能对脚部的训练力度进行检测,所述滚轮33抵在所述力传感器341上。

所述脚部训练装置30还包括锲形块35、滑杆36和压缩弹簧37,所述锲形块35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34的下端,所述滑杆36的下端插接在所述u形槽311中,且所述滑杆36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锲形块35内,所述压缩弹簧37套设在所述滑杆36上,所述压缩弹簧37的上端顶在所述锲形块35的下表面,所述压缩弹簧37的下端抵在所述u形槽311的底面上。

所述滑杆36包括上杆部361和下杆部362,所述上杆部361的下端滑动套设在所述下杆部362的上端,所述上杆部361的上端位于所述锲形块35内,所述下杆部362的下端位于所述u形槽311内。

优选地,所述踏板32靠近所述固定板31的一端设有挡块322,所述挡块322与所述踏板32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挡块322主要起到阻挡的作用,能防止因患者的脚部因力量不足而从所述踏板32上滑下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锲形块35内设有锥形孔351,所述锥形孔351下端开口的尺寸小于上端开口的尺寸,所述上杆部361的上端位于所述锥形孔351内。

当训练时,患者的脚放在所述踏板32上并向下用力,所述滚轮33抵在所述压板34上,所述力传感器341上能检测到患者脚部的力量,并反馈到所述显示屏14上,所述压板34受到力后带动所述锲形块3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锲形块35挤压所述压缩弹簧37,与此同时,所述滑杆36在所述锥形孔351内滑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弹簧来进行不同阶段的训练。

如图4,所述手部训练装置40包括固定杆41、安装板42、外把手45、内把手46、若干个拉伸弹簧43和若干个拉伸条44,所述固定杆41安装在所述横杆13上,所述安装板42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41的下端,所述安装板4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钩环421,所述外把手45位于所述安装板42的下端,所述外把手45的上端开设有空腔451,所述外把手45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452,所述内把手46滑动设置在所述外把手45内,所述内把手46的下端具有拉手槽461,若干个拉伸弹簧43的上端分别对应设置在若干个钩环421内,所述拉伸条44的上端与所述拉伸弹簧4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拉伸条44的下端穿过所述空腔451并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把手46的上端。

所述内把手46的下端横向设置有滑柱47,所述滑柱47的左右两端在所述第二滑槽452内滑动,患者训练时,手握在所述拉手槽461上,向下拉动所述内把手46,所述内把手46在所述外把手45内上下滑动,以此来达到训练手腕拉伸力量的目的,还可以将手腕穿过所述内把手46的内部,将手腕压在所述拉手槽461上,通过手腕的转动来向下拉动所述拉伸弹簧43,借此来达到训练手腕灵活度的目的,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训练强度,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所述拉伸弹簧43的数量来进行调整。

一对立柱12的上端对称设有第一滑槽121,所述第一滑槽121内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22,所述横杆13通过限位螺栓50安装在所述立柱12上,上下移动所述横杆13并通过将所述限位螺栓50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22内能调整所述手部训练装置40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功能性更好。

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