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的积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3621发布日期:2020-01-17 19:21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装的积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积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积木。



背景技术:

积木通常是立方的木头或塑料固体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装饰着字母或图画,可拼成房子或各种动物等。积木中的排列、接合、环形、对称等都对儿童的智力有好处。搭积木时,儿童一定要面对并解决比例、对称等问题,这就有利于儿童对数、形状和空间概念的早期培养。对于能够拼接和卡接的积木,一般各积木上设有多个凸粒和凹槽,利用卡合结构实现固定,以完成各种立体形状。

现有积木通常采用卡接结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其中:

(1)由于积木上的凸粒有多个,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利用本身的形状和结构进行卡合,需要尽量对准,否则容易卡顿,拆装不畅,影响拆装效率,使用不便;

(2)利用积木本身的结构形状实现卡接,积木一般采用塑料材质,弹性受限,多次使用后卡接结构逐渐磨损,卡接定位效果减弱甚至失效。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积木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操作,提高定位效果和拆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积木结构存在操作不便,定位效果差、拆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积木,包括积木本体,所述积木本体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并包括:

凸粒,设置在所述积木本体的一侧,所述积木本体的底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凸粒伸入上方积木本体的所述容纳腔内;

连接件,中部设有通孔,沿所述通孔外侧设有第一弹性脚和第二弹性脚,所述第一弹性脚与所述凸粒的外周面抵靠,所述第二弹性脚与上方积木本体的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抵靠。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凸粒的外围尺寸,所述第一弹性脚的内侧面设有突出部,所述凸粒卡接在所述突出部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脚和所述第二弹性脚间隔设置,并分别设置为多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弹性脚和所述第二弹性脚之间设有分隔槽。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呈方形,所述第二弹性脚设置在四角处,且所述第二弹性脚凸出于所述连接件的外侧面。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脚的横截面为圆心角为90゜的扇形面,且弧面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抵靠。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粒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凸粒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的凹槽,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凹槽适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脚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积木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凸粒,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凸粒一一对应设置。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积木本体为立方体或圆柱体。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凸粒伸入容纳腔后,与上方的积木本体通过连接件卡合固定,进一步限定凸粒和插孔的位置,便于拆装,有效提高了拆装效率;连接件作为卡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卡接定位效果,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叠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仰视图;

图6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拆装的积木,凸粒伸入容纳腔后,与上方的积木本体通过连接件卡合固定,进一步限定凸粒和插孔的位置,便于拆装,有效提高了拆装效率;连接件作为卡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卡接定位效果,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便拆装的积木,包括积木本体10,积木本体10包括凸粒20和连接件30。凸粒20设置在积木本体10的一侧,积木本体10的底部设有容纳腔11,凸粒20伸入上方积木本体10的容纳腔11内。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连接件30中部设有通孔301,沿通孔301外侧设有第一弹性脚31和第二弹性脚32,第一弹性脚31与凸粒20的外周面抵靠,第二弹性脚32与上方积木本体10的容纳腔11的内壁抵靠。

连接件30嵌装在凸粒20的外周,利用第一弹性脚31将凸粒20卡合固定,然后将两个积木本体10扣合,连接件30进入容纳腔11,第二弹性脚32与容纳腔11的内壁抵靠,两个积木本体10形成卡合固定结构,便于拆装。

通孔301的内径尺寸大于凸粒20的外围尺寸,第一弹性脚31的内侧面设有突出部311,凸粒20卡接在突出部311上,利用突出部311对凸粒20进行固定。

第一弹性脚31和第二弹性脚32间隔设置,并分别设置为多个,相邻的第一弹性脚31和第二弹性脚32之间设有分隔槽33。间隔设置使得凸粒20受到多个位点的卡合,具有自行缓冲和定位的功能。分隔槽33为第一弹性脚31和第二弹性脚32的变形提供了空间,并避免第一弹性脚31和第二弹性脚32在受力时发生互相干涉。

连接件30呈方形,第二弹性脚32设置在四角处,且第二弹性脚32凸出于连接件30的外侧面。第二弹性脚32与容纳腔11接触,而其他部分不接触,存在间隙,方便拆卸。

第二弹性脚32的横截面为圆心角为90゜的扇形面,且弧面与容纳腔11的内壁抵靠。弧面可根据挤压力的大小改变接触面积,避免出现卡合不严的情况。

凸粒20为圆柱形结构,且凸粒20的外周面上设有周向的凹槽21,突出部311与凹槽21适配,凸粒20为圆柱形结构,多个突出部311能从多方位与凹槽221配合,保证凸粒20的居中性。

第二弹性脚3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与凸粒20形成点接触,随着受力变化点接触变为面接触。连接件30为正方体机构时,第二弹性脚32可以设置在四个侧边上,对凸粒20进行对称的定位卡合。

积木本体10上设有至少一个凸粒20,容纳腔11与凸粒20一一对应设置。积木本体1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凸粒20,凸粒20可以设置为阵列方式,积木本体10可设置为条形、方形等结构。

连接件30的圆杆32的长度小于插孔21的长度,应能设置于插孔21内,在安装完成后,使得连接件30之间存在间距,不产生相互干涉。

积木本体10为空心的立方体,凸粒20为空心的圆柱体。积木本体10为常见的立方体形状,凸粒20设置为方便拆装的圆柱体,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积木本体10设置为其他形状,以实现不同形状、人物、车辆或其他建筑的形态构造。

连接件30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这种卡接的积木本体10一般为塑料材质。连接件30为金属材质,则摩擦力较小,方便安装,若为塑料材质,与积木本体10之间不易发生划痕,成本较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凸粒伸入容纳腔后,利用互相适配的结构初步限定上下两个积木本体的位置,而连接件与下方的积木本体通过弹性脚卡合固定,并与上方的积木本体形成配合结构,进一步限定凸粒和插孔的位置,便于拆装,有效提高了拆装效率;连接件作为卡合结构,具有良好的卡接定位效果,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