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7821发布日期:2020-05-20 02:4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健身器。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健身器,vr飞行健身器能提供给初学者训练空中平衡能力和耐久力,具有安全性、趣味性,且娱乐性强,还能同时训练人体的四肢肌肉,适宜的训练群体非常广泛。而且与vr设备配合使用,还能进行模拟仿真训练和游戏实景体验,提升使用者的沉浸感。

典型的健身器如专利文献208436336u所公开的健身器,其健身器主体包含本体、支撑结构、椅座组、弹性件、扶手杆以及踏板组。但是,此健身器结构复杂、不合理,而且不能实现360度横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健身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健身器,包括:底部支架;左右横滚装置,所述左右横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上;前后俯仰装置,所述前后俯仰装置的外侧通过高度调整装置与所述左右横滚装置连接;其中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连接框,所述左右横滚装置与所述连接框连接,在所述连接框上设有定位孔;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通过所述定位孔连接在所述连接框上,所述前后俯仰装置的外侧与所述轴承基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孔均匀布置在所述连接框上。

优选地,所述轴承基座通过定位螺钉连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左右横滚装置包括:圆环导轨,两个所述圆环导轨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圆环与所述连接框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圆环导轨连接。

优选地,在两个所述圆环导轨之间设有配重物。

优选地,所述前后俯仰装置包括:支架,两根所述支架的外侧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轴承基座连接;臂板,两个所述臂板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架前端;腿板,两个所述腿板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架后端。

优选地,在两根所述支架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臂连接架。

优选地,在两根所述支架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后腿连接架。

优选地,在所述臂板及所述腿板上分别设有卡扣固定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结构更加合理。

2、能够使飞行健身器的左右横滚装置在水平面内左右横滚转动(即可以绕y轴旋转,其中,y轴为左右横滚装置的中心轴),从而实现人体相应的左右横滚转动360度的功能,扩大了人体活动的自由度,让使用者能够真实的体验模拟飞行环境。

3、高度调整装置可以实现左右横滚动作的不同难度控制。调整为重心较高位置时,使用者完成左右横滚动作较为容易;调整为重心较低位置时,使用者完成左右横滚动作较为困难。

4、vr味觉装置可以气味环境,让使用者体验到空中飞行时穿过vr场景时的气味,此设备的vr环境沉浸感优于其他vr飞行健身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健身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健身器前后俯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健身器左右横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健身器高度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前后俯仰装置2-左右横滚装置3-高度调整装置

4-底部支架5-控制手柄101-水平支架

102-臂板103-腿板104-卡扣固定带

105-前臂连接架106-后腿连接架201-圆环导轨

202-连接杆203-配重物301-连接框

302-轴承基座303-定位螺钉30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健身器,包括:前后俯仰装置1、左右横滚装置2、高度调整装置3、底部支架4、控制手柄5、vr视觉装置、vr气味装置;前后俯仰装置1包括:水平支架101、臂板102和腿板103及卡扣固定带104;腿板102和臂板10分别连接在水平支架101(水平支架101之间分别通过前臂连接架105和后腿连接架106连接)上方相应的位置;前后俯仰装置1的外侧通过高度调整装置3与左右横滚装置2连接。高度调整装置3的连接框301上有数个定位孔304,使用时可根据情况采用定位螺钉303将轴承基座302与连接框301紧固连接合适的定位孔304,以达到调节前后俯仰装置1高度的目的。左右横滚装置2包含有两个完整的圆环导轨201和多个连接杆202;两个圆环导轨201之间采用圆柱形连接杆202及螺钉紧固连接,左右横滚装置2的上部位置可以加装配重物203,提高装置重心,以便于使用者容易实现左右横滚及360度横滚的动作。前后俯仰装置1的前后俯仰装置1的臂板102与腿板103处分别有卡扣固定带104,以防止使用者在完成左右横滚动作时从前后俯仰装置1上掉落。进一步地,左右横滚装置2设置在底部支架4上部;所述控制手柄5设置在前后俯仰装置1的前端。

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控制手柄5的内部,控制主机和位置传感器连接,有助于实现实时检测健身器的运动姿态,并实时将此运动姿态传送控制主机。控制主机根据控制手柄与游戏中的程序进行运算处理,运算后输出的视频和音频信号传送到vr头显设备上,使人感受到相应的视频和音频效果。同时,控制主机根据控制手柄与游戏中的程序进行运算处理,运算后输出的气味信号传送到vr气味发生器上,使人感受到相应的气味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支架;

左右横滚装置,所述左右横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上;

前后俯仰装置,所述前后俯仰装置的外侧通过高度调整装置与所述左右横滚装置连接;其中

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

连接框,所述左右横滚装置与所述连接框连接,在所述连接框上设有定位孔;

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通过所述定位孔连接在所述连接框上,所述前后俯仰装置的外侧与所述轴承基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孔均匀布置在所述连接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基座通过定位螺钉连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横滚装置包括:

圆环导轨,两个所述圆环导轨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圆环与所述连接框连接;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圆环导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圆环导轨之间设有配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俯仰装置包括:

支架,两根所述支架的外侧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轴承基座连接;

臂板,两个所述臂板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架前端;

腿板,两个所述腿板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架后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在两根所述支架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臂连接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在两根所述支架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后腿连接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臂板及所述腿板上分别设有卡扣固定带。

10.一种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支架;

左右横滚装置,所述左右横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上;

前后俯仰装置,所述前后俯仰装置的外侧通过高度调整装置与所述左右横滚装置连接;其中

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

连接框,所述左右横滚装置与所述连接框连接,在所述连接框上设有定位孔;

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通过所述定位孔连接在所述连接框上,所述前后俯仰装置的外侧与所述轴承基座连接;

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孔均匀布置在所述连接框上;

所述轴承基座通过定位螺钉连接在所述定位孔内;

所述左右横滚装置包括:

圆环导轨,两个所述圆环导轨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圆环与所述连接框连接;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圆环导轨连接;

在两个所述圆环导轨之间设有配重物;

所述前后俯仰装置包括:

支架,两根所述支架的外侧分别与两侧的所述轴承基座连接;

臂板,两个所述臂板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架前端;

腿板,两个所述腿板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支架后端;

在两根所述支架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前臂连接架;

在两根所述支架的后端之间连接有后腿连接架;

在所述臂板及所述腿板上分别设有卡扣固定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健身器,包括:底部支架;左右横滚装置,所述左右横滚装置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上;前后俯仰装置,所述前后俯仰装置的外侧通过高度调整装置与所述左右横滚装置连接;其中所述高度调整装置包括:连接框,所述左右横滚装置与所述连接框连接,在所述连接框上设有定位孔;轴承基座,所述轴承基座通过所述定位孔连接在所述连接框上,所述前后俯仰装置的外侧与所述轴承基座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能够使飞行健身器的左右横滚装置在水平面内左右横滚转动(即可以绕Y轴旋转,其中,Y轴为左右横滚装置的中心轴),从而实现人体相应的左右横滚转动360度的功能,扩大了人体活动的自由度,让使用者能够真实的体验模拟飞行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生;崔宇清;赵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走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