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7802发布日期:2020-05-20 02:4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踏步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踏步健身器。



背景技术:

受户外空气质量逐渐变差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用户都越来越不愿意参与户外运动,而倾向于选择在室内进行健身运动。现有技术中普通的健身器材,例如踏步健身器,其在被使用或未被使用的状态时,常常都需要占据较大的空间面积,不利于对空间的合理利用,若将该普通的健身器材设置于公寓、宿舍走廊等较为狭窄的公共区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拥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便于用户实现健身运动,又可以有效利用狭窄空间的踏步健身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踏步健身器,其包括:踏步组件,其用于支撑进行踏步运动的用户;固定件,其适于固定安装于墙体上;连接柱,其一端与所述踏步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踏步组件通过连接柱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件上,使连接柱可以绕固定件发生相对转动,例如上下转动或左右转动等,从而带动踏步组件绕固定件发生该相对转动,由此,在该踏步健身器不被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踏步组件和连接柱转动以靠近墙体,例如贴近墙体,从而充分节约其占地空间,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空间拥挤;当需要使用该踏步健身器时,只需转动踏步组件和连接柱以远离墙体,例如贴近地面,即可便捷的实现健身运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踏步组件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适于接收处理用户的运动信息。由此,通过在踏步组件上设置传感器,用户在踏步组件上做踏步运动时,该传感器可以根据踏步组件的活动情况,有效收集处理用户的运动信息。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还包括:虚拟现实装置,其与所述传感器形成通信连接,并适于为所述用户提供虚拟现实的登山交互场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在踏步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佩戴该虚拟现实装置,通过虚拟现实装置设置不同的登山场景等,以增加踏步运动过程的趣味性,并且,虚拟现实装置通过与传感器的连接,可以有效接收传感器收集处理后的用户的运动信息,以增加虚拟现实装置显示内容与用户状态的匹配性,增加用户登山体验的趣味真实度。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墙体上还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虚拟现实装置适于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由此,可以提升虚拟现实装置放置时的便捷性,有利于更为便捷的实现其的取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踏步组件上还设置有计数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并用于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移动终端形成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由此,可以实时记录并储存用户的踏步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速度或运动次数等情况,有利于用户对自己踏步运动情况的整体了解与记录,便于其进行合理的运动规划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计时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形成通信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实现对用户运动状态等的实时记录,提升用户的体验舒适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踏步组件包括支撑架和踏步板,其中,所述踏步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由此,支撑架可以对踏步板形成有效的支撑作用,确保踏步健身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用户做踏步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可伸缩的第二支撑杆,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形成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踏步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用力踩下踏步板时,踏步板的一端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撑杆向下转动,另一端可以压缩第二支撑杆使其收缩的同时绕第一支撑杆向下转动;用户抬腿释放作用于踏步板上的力时,第二支撑杆绕第一支撑杆向上转动,并自动伸长以推动踏步板绕第一支撑杆向上转动,如此反复,协助用户完成踏步运动过程,提升了运动的便捷有效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套管、杆芯和设置于所述套管内的弹簧,其中,所述杆芯的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踏步板连接,所述套管的一端部分套设于所述杆芯外,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可转动地连接。由此,可以通过弹簧的伸缩状态而实现第二支撑杆的伸缩,提升踏步健身器制备过程的便捷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两个,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踏步组件形成所述固定连接。由此,通过连接杆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更加稳定便捷的实现左右两侧的支撑杆的连接,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踏步组件与连接柱的连接,提升踏步健身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简捷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踏步组件还包括:调节装置,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并适于调节所述踏步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接的松紧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装置调节踏步板与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接的松紧度,从而实现对踏步板绕第一支撑板转动的难易程度的控制,也即调节装置调节使踏步板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连接较松时,用户可以通过较小的作用力较容易地使踏步板绕第一支撑板转动,调节装置调节使踏步板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连接较紧时,用户需要通过较大的作用力更艰难地使踏步板绕第一支撑板转动,由此,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运动难易程度的不同需求。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踏步板上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由此,可以增加用户双脚与踏步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运动过程的安全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踏步板的边缘设置有弧形外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弧形外围的设置,在用户进行踏步运动时,可以将双脚置于踏步板上并被弧形外围包裹,为双脚的侧边提供支撑,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双脚从踏步板上滑脱的情况的发生,提升踏步健身器的使用安全性。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还包括:紧固装置,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上,并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上方,并且,所述紧固装置适于固定所述连接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紧固装置的设置,可以在踏步健身器收起的状态下,例如踏步组件和连接柱绕固定件向上转动以贴近墙体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柱,可以提升踏步健身器收起时的稳定性,防止其掉落或倒下等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固定杆和具有卡槽的紧固环,其中,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上,所述紧固环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卡槽适于卡接所述连接柱。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紧固环和固定杆的设置,可以提升紧固装置的连接稳定性,并通过卡槽卡接连接柱,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对连接柱的固定作用,提升踏步健身器收起过程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踏步健身器中,可选地,还包括:扶手,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上,并位于所述踏步组件的上方。由此,通过该踏步健身器进行踏步运动的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扶手保持其身体的稳定与平衡,提升运动过程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可旋转折叠的踏步健身器,既能便于用户实现健身运动,又可以使空间(尤其是狭窄空间)得以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折叠收起于墙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展开放下于地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的踏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的踏步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的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踏步组件,11-踏步板,111-弧形外围,12-支撑架,121-第一支撑杆,122-第二支撑杆,123-连接杆,2-固定件,3-墙体,31-容纳槽,4-连接柱,5-虚拟现实装置,6-紧固装置,61-固定杆,62-紧固环,621-卡槽,7-扶手,8-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所有方向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附图中出现的“上下左右”坐标系,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折叠收起于墙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展开放下于地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的结构,下面的说明中省略对踏步健身器的其他结构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可以包括用于支撑进行踏步运动的用户的踏步组件1、用于固定安装于墙体3上的固定件2和连接柱4,其中,连接柱4的一端可以与踏步组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以可转动的连接于固定件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组件通过连接柱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件上,使连接柱可以绕固定件发生相对转动,例如上下转动或左右转动等,从而带动踏步组件绕固定件发生该相对转动,由此,在该踏步健身器不被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踏步组件和连接柱转动以靠近墙体,例如贴近墙体,从而充分节约其占地空间,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空间拥挤;当需要使用该踏步健身器时,只需转动踏步组件和连接柱以远离墙体,例如贴近地面,即可便捷的实现健身运动。

如上所述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柱4的转动方向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连接柱4可上下转动的连接于固定件2上,其中,当连接柱4向上转动时,带动踏步组件1向上转动以贴近墙体3形成踏步组件1的收起状态;当连接柱4向下转动时,带动踏步组件1向下转动以远离墙体3且放置于地面8上,以形成踏步组件1的放下状态。在另一些示例中,连接柱4也可以左右转动的连接于固定件2上,其中,当连接柱4向左或向右转动时,带动踏步组件1向左或向右转动以贴近墙体3形成踏步组件1的收起状态;当连接柱4向中间转动时,带动踏步组件1向中间转动以远离墙体3形成踏步组件1的放下状态。由此,连接柱可以通过不同的转动方式连接于固定件上,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提升踏步健身器的实用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柱4与固定件2的连接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连接柱4可以通过活动接头,例如万向接头等,连接于固定件2上。在另一些示例中,固定件2和连接柱4上可以分别设置通孔,通过插销连接通孔形成固定件2和连接柱4的连接。由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连接装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需求,从而提升踏步健身器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组件1上可以设置有传感器(未图示),传感器适于接收用户的运动信息。其中,传感器设置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传感器可以设置于踏步组件1的外侧,也可以设置于踏步组件1的内侧。在另一些示例中,传感器可以设置于踏步板11上,也可以设置于支撑架12上。由此,通过在踏步组件上设置传感器,用户在踏步组件上做踏步运动时,该传感器可以根据踏步组件的活动情况,有效收集处理用户的运动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健身器还可以包括:虚拟现实装置5,虚拟现实装置5可以与传感器形成通信连接,并适于为用户提供虚拟现实的登山交互场景。其中,虚拟现实装置5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虚拟现实装置5可以为vr眼镜或vr头盔等。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在踏步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佩戴该虚拟现实装置,通过虚拟现实装置设置不同的登山场景等,以增加运动过程的趣味性,并且,虚拟现实装置通过与传感器的连接,可以有效接收传感器收集处理后的用户的运动信息,以增加虚拟现实装置显示内容与用户状态的匹配性,增加用户运动体验的趣味真实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虚拟现实装置5与传感器的连接形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虚拟现实装置5与传感器可以通过导线形成通信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虚拟现实装置5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传感器形成通信连接。由此,可以根据结构设置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以提升踏步健身器的适用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虚拟现实装置5的放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放置于扶手7(稍后描述)上。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或2所示,墙体3上还可以设置容纳槽31,虚拟现实装置5也可以放置于容纳槽31内。在另一些示例中,墙体3上可以设置锁柜,虚拟现实装置5也可以放置于锁柜内。由此,可以提升虚拟现实装置放置时的便捷性,有利于更为便捷的实现其的取用,并且,通过锁柜的设置,可以防止虚拟现实装置丢失,以进一步提升虚拟现实装置放置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组件1上还可以设置有计数芯片(未图示)和无线通信模块(未图示),并与移动终端形成通信连接。在一些示例中,计时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移动终端形成通信连接。其中,移动终端的形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由此,可以实时记录并储存用户的踏步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速度或运动次数等情况,有利于用户对自己踏步运动情况的整体了解与记录,便于其进行合理的运动规划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计时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分别与传感器形成通信连接。其中,计时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计时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与传感器可以通过导线形成通信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计时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方式与传感器形成通信连接,例如蓝牙连接等。由此,可以进一步实现对用户运动状态等的实时记录,提升用户的体验舒适性。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的踏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组件1可以包括支撑架12和踏步板11,其中,踏步板11可以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架12上。其中,可转动的连接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踏步板11可以通过活动接头,例如万向接头等,连接于支撑架12上。在另一些示例中,踏步板11和支撑架12上可以分别设置通孔,通过插销连接通孔形成踏步板11和支撑架12的连接。由此,支撑架可以对踏步板形成有效的支撑作用,确保踏步健身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用户做踏步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支撑架12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二支撑杆122,其中,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二支撑杆122之间可以形成可转动的连接,踏步板11的一端可以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21上,另一端可以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杆122上。其中,可转动的连接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可转动的连接装置可以为活动接头,例如万向接头等。在另一些示例中,可转动的连接装置可以为通孔和插销的配合结构,例如,第一支撑杆121、第二支撑杆122和踏步板11上可以分别设置通孔,通过插销连接通孔形成第一支撑杆121、第二支撑杆122和踏步板11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用户用力踩下踏步板时,踏步板的一端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撑杆向下转动,另一端可以压缩第二支撑杆使其收缩的同时绕第一支撑杆向下转动;用户抬腿释放作用于踏步板上的力时,第二支撑杆绕第一支撑杆向上转动,并自动伸长以推动踏步板绕第一支撑杆向上转动,如此反复,协助用户完成踏步运动过程,提升了运动的便捷有效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杆121、第二支撑杆122和踏步板11的数量和设置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支撑杆121、第二支撑杆122和踏步板11可以分别为一个以上,例如两个。在另一些示例中,两个第一支撑杆121可以分别连接于连接杆123(稍后描述)的两侧端部,两个第二支撑杆122和两个踏步板11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21形成连接。由此,可以满足用户左右脚的同时运动的要求,提升运动体验的舒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架12还可以包括连接杆123,第一支撑杆121可以为两个,其中,连接杆12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一支撑杆121连接,连接柱4可以通过连接杆123与踏步组件1形成固定连接。由此,通过连接杆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更加稳定便捷的实现左右两侧的支撑杆的连接,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踏步组件与连接柱的连接,提升踏步健身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简捷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杆122可以为可伸缩的结构。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支撑杆122可以包括套管、杆芯和设置于套管内的弹簧,其中,杆芯的一端与弹簧连接,另一端与踏步板11连接,套管的一端部分套设于杆芯外,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21可转动地连接。由此,可以通过弹簧的伸缩状态而实现第二支撑杆的伸缩,提升踏步健身器制备过程的便捷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组件1还可以包括:调节装置(未图示),其可以与第一支撑杆121连接,并适于调节踏步板11与第一支撑杆121之间连接的松紧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装置调节踏步板与第一支撑杆之间连接的松紧度,从而实现对踏步板绕第一支撑板转动的难易程度的控制,也即调节装置调节使踏步板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连接较松时,用户可以通过较小的作用力较容易地使踏步板绕第一支撑板转动,调节装置调节使踏步板与第一支撑杆之间的连接较紧时,用户需要通过较大的作用力更艰难地使踏步板绕第一支撑板转动,由此,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运动难易程度的不同需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板11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防滑结构。在一些示例中,防滑结构可以为防滑条纹。在另一些示例中,防滑结构可以为防滑布。由此,可以增加用户双脚与踏步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运动过程的安全性。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的踏步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板11的边缘可以设置有外围结构。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所示,外围结构可以为弧形外围111。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外围结构,尤其是弧形外围的设置,在用户进行踏步运动时,可以将双脚置于踏步板上并被弧形外围包裹,弧形外围的下端部为脚后跟提供支撑,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双脚从踏步板上滑脱的情况的发生,提升踏步健身器的使用安全性。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踏步健身器的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健身器还可以包括:固定安装于墙体3上的紧固装置6,其中,紧固装置6可以位于固定件2的上方。在一些示例中,紧固装置6可以适于固定连接柱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紧固装置的设置,可以在踏步健身器收起的状态下,例如踏步组件和连接柱绕固定件向上转动以贴近墙体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柱,可以提升踏步健身器收起时的稳定性,防止其掉落或倒下等情况的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装置6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紧固装置6可以为具有卡槽的固定环,并且,该固定环可以直接与墙体3形成固定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紧固装置6可以包括固定杆61和具有卡槽621的紧固环62,其中,固定杆61可以固定安装于墙体3上,紧固环62可以套设于固定杆61上,卡槽621适于卡接连接柱4。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紧固环和固定杆的设置,可以提升紧固装置的连接稳定性,并通过卡槽卡接连接柱,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对连接柱的固定作用,提升踏步健身器收起过程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踏步健身器还可以包括:固定安装于墙体3上的扶手7,其中,扶手7可以位于踏步组件1的上方。由此,通过该踏步健身器进行踏步运动的用户,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扶手保持其身体的稳定与平衡,提升运动过程的安全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扶手7的设置高度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在踏步组件1折叠收起贴近墙体3后,扶手7还可以高于踏步组件1。由此,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踏步组件的收起状态,防止踏步组件脱落或掉落等情况的发生。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