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8016发布日期:2020-07-10 16:1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关节支撑减震、缓解关节压力、保护关节、预防关节扭伤的固定装置。具体为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



背景技术:

关节是人体屈伸活动做各种动作和承载人体重量的主要器官,大多数关节病变和人体运动扭伤和承载时对关节组织的挤压有关,当关节受到挤压时关节组织损伤形成机械挤压性炎症产生病变。最为常见的有膝关节炎、腰疼、腰间盘突出、脊柱挤压引起的腰酸背痛、脊柱侧弯等。现在市面上对肢体关节的保护装置主要有护膝、护腰、等护具和各种肢体关节固定器,从性能上分为硬性关节固定器和软性关节固定器两类。硬性膝关节固定器由固定带、支撑钢板、关节活动盘组成,缺点在于产品无缓冲力,只能用于膝部,产品笨重只能术后使用,不宜日常防护佩戴;硬性腰部固定器由腰托、钢板支具、松紧固定带组成,缺点在于产品无缓冲力,只能腰部使用。软性固定器主要由弹性面料包裹于膝关节或腰部的周围,缺点是支撑力差。

人体膝关节的半月板、脊柱中的椎间盘,构成了人体组织的缓冲减震装置,预防了机体运动时对关节的挤压损伤。因此需要设计出一款和人体运动特征相匹配的既可以直立支撑又可以缓冲压力关节活动不受限制的弹性固定装置,当人体直立时固定器对人体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使来自躯体的压力通过支具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给关节支撑减压预防关节扭伤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当人体运动或做各种动作时,支具能随肢体屈伸扭动。起到关节减震、平衡支撑、缓解关节压力,保护关节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包括上固定带(g1)、下固定带(g2)、上左连接器(l1)、上右连接器(l2)、下左连接器(l3)、下右连接器(l4)、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1)、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左弹式支具(t1),右弹式支具(t2);所述上固定带(g1)和下固定带(g2)结构相同,上固定带(g1)的左端缝制有上左粘扣带(z1)、右端依次缝制有上固定带松紧缓冲带(s1)和上右粘扣带(z2),下固定带(g2)的左端缝制有下左粘扣带(z3)、右端依次缝制有下固定带松紧缓冲带(s2)和下右粘扣带(z4);所述上左连接器(l1)、上右连接器(l2)、下左连接器(l3)、下右连接器(l4)、大小尺寸结构相同,每个连接器上均有固定带连接口(x1)用以连接固定带,每个连接器上均有四条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即第1卡槽(kc1)、第2卡槽(kc2)、第3卡槽(kc3)、第4卡槽(kc4),相邻两条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距离相等,用以连接固定弹式支具和调节固定器的高度,当弹式支具两端安装入不同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时,固定器整体高度升高或降低;所述连接器的固定带连接口(x1)和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即第1卡槽(kc1)、第2卡槽(kc2)、第3卡槽(kc3)、第4卡槽(kc4)分别位于连接器本体的正反两面;所述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1)、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大小尺寸结构相同;所述左弹式支具(t1),右弹式支具(t2)大小尺寸结构性能相同,弹式支具弹力根据人体关节所需匹配力量设计,使用弹簧原料制成,和弹簧性能相同,从弹式支具两端垂直加压时弹式支具形变,解压时恢复垂直状态,运动时可随肢体动作弯曲;所述固定带与连接器通过固定带连接口镶嵌式连接,使用时连接器可以在固定带上来回推动用以调节两个弹式支具间的距离方便匹配不同的体型使用;所述弹式支具和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通过镶嵌式连接,所述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与连接器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镶入式连接;所述上固定带(g1)左端、上左连接器(l1)、左弹式支具(t1)上端、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1)依次连接,所述上固定带(g1)右端、上右连接器(l2)、右弹式支具(t2)上端、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依次连接;所述下固定带(g2)左端、下左连接器(l3)、左弹式支具(t1)下端、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依次连接,所述下固定带(g2)右端、下右连接器(l4)、右弹式支具(t2)下端、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依次连接;所述上固定带(g1)上左粘扣带(z1)和上右粘扣带(z2)使用时粘合式连接;所述下固定带(g2)下左粘扣带(z3)和下右粘扣带(z4)使用时粘合式连接;所述上固定带(g1)的上固定带松紧缓冲带(s1)和下固定带(g2)的下固定带松紧缓冲带(s2)使用时对固定部位有伸缩缓冲作用;所述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部件结构和力学原理与使用方式基本相同,但部件长短大小根据使用部位制作。

本实用新型起到对腰部、背部、脊柱、髋部、膝部、等关节的固定支撑,通过弹式支具的固定和支撑以缓解身体运动、负重或久坐时躯体对固定部位关节组织的压力,起到给关节支撑减震、缓解压力、稳定关节、预防关节扭伤、保护关节和辅助固定部位伤口愈合的作用,解决了硬性支具没有缓冲力和活动不灵活的技术弊端。用于腰部、背部、脊柱、髋部、膝部等关节日常防护及膝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腰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脊柱炎、等疾病需要保持关节稳定和缓解关节压力时的康复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从四条设计成更多条,所述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与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的第1卡槽的上端通过连接轴为合页状连接,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与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下端为卡扣式连接,固定时先将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卡扣端抬起,弹式支具固定部分放置于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中,之后放下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并连接卡扣,完成固定。

所述的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用于膝关节固定时,先伸直膝关节,将上固定带(g1)固定于大腿髌骨上边缘处,下固定带(g2)固定于小腿髌骨下边缘处,上固定带(g1)下缘距离髌骨上边缘为1-3厘米、下固定带(g2)上边缘距离髌骨下边缘为1-3厘米,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置于膝关节两侧,当人体站立或运动时,躯体的重力通过固定器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缓冲和减轻关节压力、稳定关节,防护膝关节受损的目的,当膝部关节活动时弹式支具可以随着关节屈伸方向弯曲、关节屈伸活动不受限制。

用于腰部固定时,将上固定带(g1)固定于平第一腰椎或第十二胸椎部、下固定带(g2)固定于平第五腰椎部,上下固定带分别绕腰一圈粘合固定。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分别设置于腰椎两边5-10厘米处,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距腰椎距离相等,当人体坐立或运动时固定部位以上的重力通过弹式支具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稳定腰椎和缓解腰椎压力的作用。当左右弯腰时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对腰部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达到预防腰扭伤的作用。当腰部做前后左右屈伸扭动动作时,支具随腰部屈伸扭动,关节屈伸活动不受限制。

用于背部固定时,将上固定带(g1)固定于腋窝下平胸椎部、下固定带(g2)固定于平第一腰椎部,上固定带(g1)和下固定带(g2)分别绕胸和绕腰一圈粘合固定。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分别设置于胸椎两边5-10厘米处,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距胸椎距离相等,当人体坐立或运动时固定部位以上的重力通过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稳定胸椎和缓解胸椎压力的作用。当胸部做前后左右屈伸扭动动作时,支具随胸部屈伸扭动,不影响胸部的运动功能。

用于脊柱固定时,将上固定带(g1)固定于腋窝下平胸椎部、下固定带(g2)固定于平第五腰椎部,上固定带(g1)和下固定带(g2)分别绕胸和绕腰一圈粘合固定,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分别设置于脊柱两边5-10厘米处,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距脊柱距离相等,当人体坐立或运动时固定部位以上的重力通过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稳定脊柱和缓解脊柱压力的作用。当脊柱做前后左右屈伸扭动动作时,支具随脊柱屈伸扭动,不影响脊柱的运动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改用钢板硬性支撑支具为弹式支撑支具增加了支具减震缓冲性能,相当于给关节装了减震器,缓冲了运动时躯体对固定关节的压力,更贴合人体关节结构运动的特点,有效保护关节和促进组织康复的目的。

2、使用弹式支具,在实现固定与支撑的同时,使关节活动自如不受限制,消除了使用钢板等硬性支具活动不灵活的弊端。

3、固定器高度和弹式支具间距可调,使用方便。产品在固定器上设计出多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同一弹式支具上下连接固定使用时,上方连接器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排列顺序为第4卡槽(kc4)、第3卡槽(kc3)、第2卡槽(kc2)、第1卡槽(kc1),下方连接器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排列顺序为第1卡槽(kc1),第2卡槽(kc2)、第3卡槽(kc3)、第4卡槽(kc4)、序列样,当使用上方连接器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第1卡槽(kc1)和下方连接器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第1卡槽(kc1)时固定器整体高度升高,当使用上方连接器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第4卡槽(kc4)和下方连接器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第4卡槽(kc4)时固定器整体高度降低,从而达到支具高低调节的功能。在固定器上设计出固定带连接口(x1),采用镶入式固定方法,使弹式支具可以左右调节,使用方便。

4、增加了技术应用面,同一技术,既可以应用于膝关节固定,又可以应用于髋关节、腰椎关节和脊柱部的固定。

5、增加了膝部和腰部牵引功能,产品在固定状态下用双手向下推动上固定带(g1),下固定带(g2)位置不变,使上固定带(g1)和下固定带(g2)间距缩小,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支具弹簧从中间向外扩张隆起,此时弹式支具形成从支具中间向上下固定带方向的扩张力,上固定带(g1)和下固定带(g2)牵引固定部位组织形成对固定部位的牵引功能,达到减轻关节压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以上左连接器为示例的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中:g1-上固定带、g2-下固定带、z1-上左粘扣带、s1-上固定带松紧缓冲带、z2-上右粘扣带、z3-下左粘扣带、s2-下固定带松紧缓冲带、z4-下右粘扣带、l1-上左连接器、l2-上右连接器、l3-下左连接器、l4-下右连接器、k1-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t1-左弹式支具、t2-右弹式支具。

图2中:kc1-第1卡槽、kc2-第2卡槽、kc3-第3卡槽、kc4-第4卡槽、k1-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t1-左弹式支具、x1-固定带连接口、g1-上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包括上固定带(g1)、下固定带(g2)、上左连接器(l1)、上右连接器(l2)、下左连接器(l3)、下右连接器(l4)、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1)、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左弹式支具(t1),右弹式支具(t2);所述上固定带(g1)和下固定带(g2)结构相同,上固定带(g1)的左端缝制有上左粘扣带(z1)、右端依次缝制有上固定带松紧缓冲带(s1)和上右粘扣带(z2),下固定带(g2)的左端缝制有下左粘扣带(z3)、右端依次缝制有下固定带松紧缓冲带(s2)和下右粘扣带(z4);所述上左连接器(l1)、上右连接器(l2)、下左连接器(l3)、下右连接器(l4)、大小尺寸结构相同,每个连接器上均有固定带连接口(x1)用以连接固定带,每个连接器上均有四条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即第1卡槽(kc1)、第2卡槽(kc2)、第3卡槽(kc3)、第4卡槽(kc4),相邻两条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距离相等,用以连接固定弹式支具和调节固定器的高度,当弹式支具两端安装入不同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时,固定器整体高度升高或降低;所述连接器的固定带连接口(x1)和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即第1卡槽(kc1)、第2卡槽(kc2)、第3卡槽(kc3)、第4卡槽(kc4)分别位于连接器本体的正反两面;所述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1)、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大小尺寸结构相同;所述左弹式支具(t1),右弹式支具(t2)大小尺寸结构性能相同,弹式支具弹力根据人体关节所需匹配力量设计,使用弹簧原料制成,和弹簧性能相同,从弹式支具两端垂直加压时弹式支具形变,解压时恢复垂直状态,运动时可随肢体动作弯曲;所述固定带与连接器通过固定带连接口镶嵌式连接,使用时连接器可以在固定带上来回推动用以调节两个弹式支具间的距离方便匹配不同的体型使用;所述弹式支具和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通过镶嵌式连接,所述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与连接器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镶入式连接;所述上固定带(g1)左端、上左连接器(l1)、左弹式支具(t1)上端、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1)依次连接,所述上固定带(g1)右端、上右连接器(l2)、右弹式支具(t2)上端、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依次连接;所述下固定带(g2)左端、下左连接器(l3)、左弹式支具(t1)下端、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依次连接,所述下固定带(g2)右端、下右连接器(l4)、右弹式支具(t2)下端、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依次连接;所述上固定带(g1)上左粘扣带(z1)和上右粘扣带(z2)使用时粘合式连接;所述下固定带(g2)下左粘扣带(z3)和下右粘扣带(z4)使用时粘合式连接;所述上固定带(g1)的上固定带松紧缓冲带(s1)和下固定带(g2)的下固定带松紧缓冲带(s2)使用时对固定部位有伸缩缓冲作用;所述一种多关节应用可调节弹式肢体固定器部件结构和力学原理与使用方式基本相同,但部件长短大小根据使用部位制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连接方式:

(1)膝关节、腰部、背部、脊柱使用的连接方式

将上固定带(g1)左端、上左连接器(l1)、左弹式支具(t1)上端、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1)依次连接,上固定带(g1)右端、上右连接器(l2)、右弹式支具(t2)上端、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依次连接;下固定带(g2)左端、下左连接器(l3)、左弹式支具(t1)下端、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依次连接,下固定带(g2)右端、下右连接器(l4)、右弹式支具(t2)下端、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依次连接.

用于膝关节固定时,根据关节的情况调节好固定器的高度,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之间的距离,将上固定带(g1)固定于大腿部髌骨上边缘处,上固定带(g1)下边缘距离髌骨上边缘为1-3厘米,上固定带(g1)绕腿一圈粘合上左粘扣带(z1)和上右粘扣带(z2),下固定带(g2)固定于小腿髌骨下边缘处,下固定带(g2)上边缘距离髌骨下缘1-3厘米,下固定带(g2)绕腿一圈粘合下左粘扣带(z3)和下右粘扣带(z4),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置于膝关节左右两侧,当人体运动时,躯体的重力通过固定器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给关节缓冲减震和减轻关节压力、稳定关节,防护膝关节扭伤和促进组织愈合的目的,当膝部关节活动时弹式支具可以随着关节屈伸方向弯曲、关节屈伸活动不受限制。

用于腰部固定时,根据腰部的情况调节好固定器的高度,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之间的距离,将上固定带(g1)固定于平第十二胸椎下边缘处绕腰一圈粘合上左粘扣带(z1)和上右粘扣带(z2),下固定带(g2)固定于平第五腰椎下边缘处绕腰一圈粘合下左粘扣带(z3)和下右粘扣带(z4),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置于脊柱两侧5-10厘米处,脊柱到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距离相等,当人体运动时,躯体的重力通过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给腰椎关节缓冲减震和减轻关节压力、稳定关节,防护腰椎关节扭伤和促进组织愈合的目的,当腰部做前后左右屈伸扭动动作时,支具随腰部屈伸扭动,关节屈伸活动不受限制。

用于脊柱固定时,根据脊柱的情况调节好固定器的高度、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之间的距离,将上固定带(g1)固定于平腋窝下胸椎部绕胸一圈粘合上左粘扣带(z1)和上右粘扣带(z2),下固定带(g2)固定于平第五腰椎下缘处绕腰一圈粘合下左粘扣带(z3)和下右粘扣带(z4),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置于脊柱两侧5-10厘米处,脊柱到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距离相等,当人体运动时,躯体的重力通过固定器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给脊柱关节缓冲减震和减轻关节压力、稳定关节,防护脊柱关节扭伤和促进组织愈合的目的,当脊柱活动时弹式支具可以随着脊柱关节屈伸方向弯曲不限制关节的活动。

用于髋部使用的连接方式:将上固定带(g1)左端、上左连接器(l1)、左弹式支具(t1)上端、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1)依次连接;上固定带(g1)右端、上右连接器(l2)、右弹式支具(t2)上端、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依次连接;将单独一条下固定带(g2)中间段和下左连接器(l3)、左弹式支具(t1)下端、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依次连接;将单独一条下固定带(g2)中间段和下右连接器(l4)、右弹式支具(t2)下端、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依次连接;之后将上固定带(g1)固定于平第五腰椎下边缘处绕腰一圈粘合上左粘扣带(z1)和上右粘扣带(z2),之后将上左连接器(l1)移动至左髋关节面正上方,下左连接器(l3)放置于大腿部髌骨正左侧,左侧一条下固定带(g2)平左大腿部髌骨上边缘绕腿一圈粘合下左粘扣带(z3)和下右粘扣带(z4);之后将上上右连接器(l2)移动至右髋关节面正上方,下右连接器(l4)放置于大腿部髌骨正右侧,右侧一条下固定带(g2)平右大腿部髌骨上边缘绕腿一圈粘合下左粘扣带(z3)和下右粘扣带(z4)。当人体运动时,躯体的重力通过固定器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给髋关节缓冲减震和减轻关节压力、稳定关节,促进组织愈合的目的,当关节运动时弹式支具可以随着脊柱关节屈伸方向弯曲不限制关节的活动。

本实用新型由上固定带(g1)、下固定带(g2)、上左连接器(l1)、上右连接器(l2)、下左连接器(l3)、下右连接器(l4)、上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1)、上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2)、下左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3)、下右连接器支具卡槽固定卡板(k4)、左弹式支具(t1),右弹式支具(t2)组成,使用时将以上部件进行连接。用于膝关节、髋关节、腰部、脊柱等多部位的固定支撑,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运动力学的原理设计出了弹式支具,使用时躯体的重力通过固定器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的支撑和缓冲得到释放,达到给关节缓冲减震和减轻关节压力、稳定关节,保护关节的作用,当关节运动时弹式支具可以随着关节屈伸方向弯曲不限制关节的活动,使用灵活方便,既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又使关节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解决了硬性支具没有缓冲力和活动不灵活的技术弊端;设计出了镶嵌式固定带连接口,和上固定带(g1)、下固定带(g2)成镶嵌式连接,使用时连接器可以在固定带上来回推动,达到调节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之间距离的作用,给不同体型使用提供了方便;在连接器上设计出了四条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即第1卡槽(kc1)、第2卡槽(kc2)、第3卡槽(kc3)、第4卡槽(kc4),当左弹式支具(t1)和右弹式支具(t2)固定入不同的支具固定高度调节卡槽时,固定器可以调高或调低,方便了不同部位和不同体型的人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弹式固定和支撑缓解了身体运动、负重或久坐时躯体对固定部位关节组织的压力,起到关节减震、平衡支撑、稳定关节、缓解关节压力、保护关节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缓解固定部位组织压力,预防固定部位关节扭伤,辅助固定部位伤口愈合的作用,用于膝部、腰部、髋部、脊柱、背部等关节的日常防护及膝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腰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脊柱炎、等疾病需要保持关节稳定和缓解关节压力时的康复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