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烧伤术后肌力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5743发布日期:2020-05-29 12:2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肢烧伤术后肌力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肢烧伤术后肌力训练器。



背景技术:

上肢烧伤多见于火焰烧伤、蒸气烧伤、高温液体烧伤、热金属烧伤和高温气体烧伤等。烧伤的早期处理可以减轻烧伤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烧伤患者后续治疗的基础,与烧伤患者治疗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烧伤前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和转运,现场急救是烧伤救治最早的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常导致烧伤加重或贻误抢救时机,给入院后的救治带来诸多不便,烧伤作用范围广则烧伤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则烧伤程度深,现场急救的基本要求是迅速终止热源致伤和应急处理,针对不同烧伤原因,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由于烧伤后需要缠裹上肢,导致上肢血液循环能力以及肌肉强度变差,需要及时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护理,现有的方式为护理医师帮助辅助练习,或者采用拉力器进行拉力训练,但是护理医师帮助多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工作强度以及难度都是较大,采用常用的拉力器进行拉力训练没有一个很好的训练标准,肌肉恢复强度不够或者恢复强度较大,反而容易导致上肢肌肉损伤,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肢烧伤术后肌力训练器,具备能够记录病患上肢力量的拉力数值,以及便于折叠收放,解决了病患上肢肌肉力量恢复强度不够或者强度较大缺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摔减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肢烧伤术后肌力训练器,包括底部踏板,所述底部踏板顶部后侧安装有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套筒,所述套筒内活动套接有套杆,两组所述套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中间设有把手,所述支撑框架内部两侧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与支撑框架内部底端之间安装有弹性拉力机构,所述固定板顶部中间连接有一体成型的拉环,所述拉环与把手之间固定连接有线绳,所述线绳分别活动贯穿于支撑板中部以及支撑框架顶部中间,所述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臂支撑机构。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限位筒和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转动插接在两组限位筒内部,且限位筒正面螺纹连接有两组固定螺栓,所述连杆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后侧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正面下侧。

优选的,所述弹性拉力机构包括有拉力弹簧和圆环,六组所述圆环分别等距垂直固定连接在固定板底部和支撑框架内部顶部,所述拉力弹簧连接于固定板底部和支撑框架内部顶部相互垂直的圆环之间。

优选的,所述手臂支撑机构包括有弧形板和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粘接于弧形板内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顶部中间和支撑板顶部中间分别开有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所述线绳分别活动穿接在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内部,所述支撑框架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通孔,所述套杆底部活动插接于套筒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两侧正面均印制有刻度纹。

优选的,所述滑槽与滑块均为t字型结构,且滑槽与滑块滑动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两侧底部均卡接有u型卡块,所述u型卡块上方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底部螺纹连接固定于底部踏板。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肢烧伤术后肌力训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训练器通过把手、固定板、线绳、拉力弹簧与刻度纹的配合,患者每次向上尽力拉动把手后带动固定板向上移动,能够实现对上肢力量的锻炼,同时通过固定板底部与刻度纹之间的水平位置进行度数记录患者每次拉力的数值,每天记录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同时,也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的上肢力量恢复进行诊断以及制定不同恢复方案,帮助病人进一步快速康复。

2、转动机构中的限位筒和连杆使得支撑框架可以转动与底部踏板平行放置,不用时便于收放,节约器材占用的空间,限位筒前侧的固定螺栓用以固定连杆,在支撑框架与底部踏板垂直时,旋紧定位螺栓并且配合u型卡块可以固定住支撑框架;套杆与套筒的伸缩设置实现根据病患高度的不同,对手臂支撑机构高度的调节,在患者训练乏累时,使得有个合适的高度使得患者把手臂放置在海绵垫上。

3、此训练器也是免去医师直接对病患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医师只需要打开并固定训练器,根据病患的高度固定支撑板和手臂支撑机构,提高护理医师的办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拉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臂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部踏板;2、支撑框架;3、套筒;4、套杆;5、支撑板;6、把手;7、转动机构;8、滑槽;9、滑块;10、拉环;11、线绳;12、固定板;13、弹性拉力机构;14、刻度纹;15、手臂支撑机构;16、限位筒;17、连杆;18、固定块;19、圆环;20、拉力弹簧;21、弧形板;22、海绵垫;23、第一穿线孔;24、第二穿线孔;25、通孔;26、u型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上肢烧伤术后肌力训练器,包括底部踏板1,底部踏板1顶部印制有防滑纹,患者站在底部踏板1顶部时有着防滑的作用,且底部踏板1底部四角均粘接有橡胶脚垫;所述底部踏板1顶部后侧安装有转动机构7,且转动机构7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2,其中支撑框架2底部侧面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支撑框架2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套筒3,所述套筒3内活动套接有套杆4,且套筒3外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用于固定调节套杆4的高度;两组所述套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顶部中间设有把手6,所述支撑框架2内部两侧均开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9,两组所述滑块9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底部与支撑框架2内部底端之间安装有弹性拉力机构13,所述固定板12顶部中间连接有一体成型的拉环10,所述拉环10与把手6之间固定连接有线绳11,该线绳11可以采用尼龙绳或者钢丝绳等强度较大的线绳11,所述线绳11分别活动贯穿于支撑板5中部以及支撑框架2顶部中间,所述支撑板5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臂支撑机构15;此训练器采用病患手持把手6向上拉拽的方式,病患尽自己的力量向上拉拽把手6,使得固定板12被线绳11向上拉动,通过支撑框架2正面的刻度纹14用以观测固定板12向上移动的距离,根据弹簧的弹力系数计算出病患的肌肉恢复力度,用以确定病患每天上肢力量的恢复状况。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有限位筒16和连杆17,所述连杆17两端分别转动插接在两组限位筒16内部,且限位筒16正面螺纹连接有两组固定螺栓,所述连杆17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所述固定块18后侧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2正面下侧;转动机构7中的限位筒16和连杆17使得支撑框架2可以转动与底部踏板1平行放置,不用时便于收藏,限位筒16前侧的固定螺栓用以固定连杆17,在支撑框架2与底部踏板1垂直时,旋紧固定螺栓可以固定住支撑框架2。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拉力机构13包括有拉力弹簧20和圆环19,六组所述圆环19分别等距垂直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2底部和支撑框架2内部顶部,所述拉力弹簧20连接于固定板12底部和支撑框架2内部顶部相互垂直的圆环19之间;弹性拉力机构13中的拉力弹簧20分别挂在两组圆环19之间,三组拉力弹簧20也可以使得固定板12被向上拉伸时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手臂支撑机构15包括有弧形板21和海绵垫22,所述海绵垫22粘接于弧形板21内侧;手臂支撑机构15是在病患训练时上肢乏累时可以把双臂放置在弧形板21内部的海绵垫22上,使得患者的上肢在训练乏累时能够很好的得到放置休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2顶部中间和支撑板5顶部中间分别开有第一穿线孔23和第二穿线孔24,所述线绳11分别活动穿接在第一穿线孔23和第二穿线孔24内部,所述支撑框架2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通孔25,所述套杆4底部活动插接于套筒3内部;第一穿线孔23和第二穿线孔24用于穿线限位线绳11,通孔25用于限位固定套杆4。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2两侧正面均印制有刻度纹14;刻度纹14是预先根据拉力弹簧20的数量和弹力系数计算出的精确刻度,方便记录患者每次拉力训练时的力度,长久记录患者每天的上肢力量恢复数据,便于对患者上肢的恢复做出精确诊断,而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力的测量已是公开技术,再次不过多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8与滑块9均为t字型结构,且滑槽8与滑块9滑动相配合;t字型结构的滑槽8与滑块9可以实现滑块9能够在滑槽8内部稳定上下移动,也就是实现固定板12在支撑框架2内部上下稳定移动,减小固定板12与刻度纹14之间的倾斜误差,保证固定板12与刻度纹14之间水平,读取数据更加精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2两侧底部均卡接有u型卡块26,所述u型卡块26上方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底部螺纹连接固定于底部踏板1;定位螺栓与底部踏板1上方开有的螺纹孔相配合,把u型卡块26固定在底部踏板1上方,使得u型卡块26稳定固定支撑框架2在竖直位置。

工作原理,患者站在底部踏板1顶部,单手握住把手6尽自己恢复的状况能力向上拉动把手6,把手6带动线绳11,从而带动固定板12向上移动,固定板12底部与刻度纹14水平的位置即是此次拉力训练的力量数值,确定患者每一次的拉力数据,每天记录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同时,也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的上肢力量恢复进行诊断以及制定不同恢复方案,此训练器也是免去医师直接对病患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医师只需要打开并固定训练器,根据病患的高度固定支撑板5和手臂支撑机构15,提高护理医师的办事效率;支撑框架2与底部踏板1的转动设置,以及套杆4与套筒3的伸缩设置,使得训练器整体可以折叠和收缩,方便训练器收纳,节约器材收放空间。

综上所述,本训练器通过把手6、固定板12、线绳11、拉力弹簧20与刻度纹14的配合,患者每次向上尽力拉动把手6后带动固定板12向上移动,能够实现对上肢力量的锻炼,同时通过固定板12底部与刻度纹14之间的水平位置进行度数记录患者每次拉力的数值,每天记录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恢复的同时,也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的上肢力量恢复进行诊断以及制定不同恢复方案,帮助病人进一步快速康复;

且转动机构7中的限位筒16和连杆17使得支撑框架2可以转动与底部踏板1平行放置,不用时便于收放,节约器材占用的空间,限位筒16前侧的固定螺栓用以固定连杆17,在支撑框架2与底部踏板1垂直时,旋紧定位螺栓并配合u型卡块26可以固定住支撑框架2;套杆4与套筒3的伸缩设置实现根据病患高度的不同,对手臂支撑机构15高度的调节,在患者训练乏累时,使得有个合适的高度使得患者把手臂放置在海绵垫22上;

此训练器也是免去医师直接对病患进行康复训练,护理医师只需要打开并固定训练器,根据病患的高度固定支撑板5和手臂支撑机构15,提高护理医师的办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