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免收纳折叠围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9691发布日期:2020-07-07 14:3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免收纳折叠围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棋,具体是一种一体式免收纳折叠围棋。



背景技术: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传统的围棋由棋子和棋牌组成,棋子分为黑白两色,黑子181枚,白子180枚,总共361枚。棋盘尺寸为49cm*46cm。由此可见,传统棋子基数大,总质量重,而且存在棋子丢失的风险。棋盘尺寸大,不方便收纳存放,而且携带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免收纳折叠围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免收纳折叠围棋,包括第一基盘、第二基盘与包裹块,且第一基盘、第二基盘与包裹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基盘包括第三棋盘与第四棋盘,所述第二基盘包括第一棋盘与第二棋盘,所述第三棋盘上开设有若干存放槽,所述存放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棋子机构,所述第一棋盘、第二棋盘、第三棋盘与第四棋盘的结构大小均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棋子机构包括黑子板与白子板,所述白子板与黑子板上均设置有第二竖向折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棋盘与第三棋盘之间设置有第一竖向折横,所述第一棋盘与第二棋盘之间设置有第一横向折横,所述第二棋盘与第四棋盘之间设置有切断腔,所述第三棋盘与第四棋盘之间设置有第二横向折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裹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折横、第二连接折横与第三连接折横,所述第一连接折横与第一竖向折横呈垂直状态,所述第二连接折横与第一横向折横呈平行状态,所述第二横向折横与第三连接折横呈平行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裹块采用pu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黑子板与白子板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存放槽的形状为圆形,且存放槽均与黑子板与白子板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通过第一基盘、第二基盘、第一棋盘、第二棋盘、第三棋盘、存放槽、棋子机构、第四棋盘、黑子板、白子板与第二竖向折横的配合使用,从而可实现将棋子和棋盘连接在一起,使得整套围棋变成一体式的产品,省去了现有棋子、棋盘收纳整理的步骤,同时将棋子固定在棋盘上,也避免棋子的丢失,且节约了棋子的生产材料以及生产能耗,减少了生产中产生的污染,通过第一竖向折横、第一横向折横、切断腔与第二横向折横的配合使用,从而实现对整个棋盘进行折叠,棋盘采用折叠设计,折叠后将体积变成原来的四分之一,大大的减少了整套棋具的体积,更佳便于收纳和携带,通过第一连接折横、第二连接折横与第三连接折横的配合使用,使棋盘在进行折叠时,包裹块可随之进行折叠,有助于防止包裹块翘起,提高棋盘折叠后的平整度,也有助于避免包裹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一体式免收纳折叠围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一体式免收纳折叠围棋中棋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一体式免收纳折叠围棋中白子板的俯视图。

图中:第一基盘1、第一连接折横2、第二基盘3、包裹块4、第一竖向折横5、第一棋盘6、第一横向折横7、第二连接折横8、切断腔9、第二棋盘10、第三棋盘11、存放槽12、棋子机构13、第二横向折横14、第三连接折横15、第四棋盘16、黑子板17、白子板18、第二竖向折横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一体式免收纳折叠围棋,包括第一基盘1、第二基盘3与包裹块4,且第一基盘1、第二基盘3与包裹块4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基盘1包括第三棋盘11与第四棋盘16,第二基盘3包括第一棋盘6与第二棋盘10,第三棋盘11上开设有若干存放槽12,存放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棋子机构13,第一棋盘6、第二棋盘10、第三棋盘11与第四棋盘16的结构大小均一致,棋子机构13包括黑子板17与白子板18,白子板18与黑子板17上均设置有第二竖向折横19,第一棋盘6与第三棋盘11之间设置有第一竖向折横5,第一棋盘6与第二棋盘10之间设置有第一横向折横7,第二棋盘10与第四棋盘16之间设置有切断腔9,第三棋盘11与第四棋盘16之间设置有第二横向折横14,包裹块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折横2、第二连接折横8与第三连接折横15,第一连接折横2与第一竖向折横5呈垂直状态,第二连接折横8与第一横向折横7呈平行状态,第二横向折横14与第三连接折横15呈平行状态,包裹块4采用pu材料制成,黑子板17与白子板18的形状均为圆形,存放槽12的形状为圆形,且存放槽12均与黑子板17与白子板18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由于棋子机构13固定在存放槽12的内部,下棋者在下棋时,通过翻折黑子板17或白子板18,将棋子变成白子或者黑子,从而形成围棋的对弈,通过翻折的形式实现空盘,黑子与白子的三种变化形式,从而可实现将棋子和棋盘连接在一起,使得整套围棋变成一体式的产品,省去了现有棋子、棋盘收纳整理的步骤,同时将棋子固定在棋盘上,也避免棋子的丢失,且节约了棋子的生产材料以及生产能耗,减少了生产中产生的污染,通过设置的第一竖向折横5先对第一基盘1与第二基盘3进行折叠,通过设置的第一横向折横7、切断腔9与第二横向折横14,可将第二棋盘10与第四棋盘16进行折叠,从而实现对整个棋盘进行折叠,棋盘采用折叠设计,折叠后将体积变成原来的四分之一,大大的减少了整套棋具的体积,更佳便于收纳和携带,通过第一连接折横2、第二连接折横8与第三连接折横15的配合使用,使棋盘在进行折叠时,包裹块4可随之进行折叠,有助于防止包裹块4翘起,提高棋盘折叠后的平整度,也有助于避免包裹块4损坏。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