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3889发布日期:2020-09-01 18:58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直升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



背景技术:

航模遥控直升机可用来进行航模运动、竞赛、模拟飞行训练及飞行娱乐。现有技术中,遥控直升机的机身侧板与散热片都是独立分开的,机身侧板主要起支撑和加强机架的作用,而散热片则用于散热,同时机壳的孔也是随意开孔,上述结构导致散热面积小,不能有很好的实现空气对流,使遥控直升机机壳内的温度不能有效降低,影响其使用寿命以及产品性能;另外,组装电池都是需要把机壳打开后才能进行组装,因而会增加更换电池的工作量,也会影响产品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具有散热性能好、电池拆装方便、结构紧凑、外表美观、不增加体积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包括机身总承、散热支撑板、电池底座;两片所述散热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承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支撑板的前端弧板适配贴合于机身总承的马达侧壁;所述电池底座可向上和上下转动地铰接安装于所述散热支撑板的后端下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电池底座通过合页座铰接安装于所述散热支撑板的后端下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合页座包括竖板和横板,所述竖板安装于所述后端下部;所述电池底座的后端安装于所述横板上;所述横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横板及电池底座可沿通槽的槽底线进行转角运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通槽两个槽壁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其槽底沿槽壁外扩形成圆弧形。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电池底座与所述机身总承通过旋扭螺丝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还包括弧形的散热罩,所述散热罩适配扣设于所述散热支撑板的前端弧板和所述马达上。

作为优选方式,还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与所述马达的前上方对应的位置开设顶部散热孔,所述机壳左右两个侧面与所述散热支撑板的后部对应的位置开设对称的侧面散热孔。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顶部散热孔为左右对称的两个。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机壳的底部与电池底座对应的位置留有缺口,使所述电池底座可适配地设于缺口处。

作为优选方式,还包括固定片,螺丝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片、机壳、机身总承上的孔,将三者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与现有设计相比,其优点在于:通过改变散热支撑板的结构,使之与马达相接,大大增加散热面积;在机壳上与马达的前上方对应的位置开设左右两个对称的顶部散热孔,在机壳左右两个侧面与散热支撑板后部对应的位置开设侧面散热孔,使外部冷空气从顶部散热孔吸入,再将机身内部的热空气从侧面散热孔排出,有效地增加了空气流速,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通过合页座实现电池底座与机身总承上的散热支撑板的铰接,使电池底座可沿通槽槽底转动,方便电池的拆装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的合页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包括机身总承1、散热支撑板2、散热罩3、合页座4、电池底座5、机壳6。

如图1-2所示,散热支撑板2采用散热性能好的金属材质,散热支撑板2为左右镜像对称的两片,是迎合机身总承1外形的框架,两块散热支撑板2通过螺丝安装在机身总承1的左右两侧,散热支撑板2的前端弧板21适配环绕贴合于机身总承1前端的马达11的侧壁,两者贴合起到加强机身以及增大散热的作用。散热支撑板2的后端下部22斜向下延伸,使其低于机身总承1的底面。

圆弧形的散热罩3适配扣设于马达11和散热支撑板2的前端弧板21上,将散热支撑板2与机身总承1的马达11相卡合固定,散热罩3上设有若干散热片,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

如图3所示,合页座4使用耐折性能好的pp材质一体成型制成,合页座4为近似“┘”的形状,包括相连接的竖板41和横板42,在横板42后部两边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43。合页座4的竖板41侧壁贴合于散热支撑板2后端下部22,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电池底座5的后端自下而上罩设于横板42的底面和侧壁,通过螺丝固定在其侧壁上,即实现电池底座5与机身总承1之间的铰接,横板42及电池底座5在外力作用下可沿通槽43的槽底线进行向上和向下的转角运动,以方便拆装电池。

进一步地,通槽43两个槽壁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其槽底沿槽壁外扩形成圆弧形,使横板42弯折时不易折断。竖板41上开设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横板42上设有可用于收纳和固定直升机的电源线插头的凹槽。

机壳6的底部与电池底座5对应的位置留有缺口,使机身总承安装于机壳6内时,电池底座5适配设于缺口处,构成完整的机身外壳。在电池底座5的底面开设贯通的螺纹孔51,机身总承1底面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固定柱12,旋扭螺丝52自下而上穿过电池底座5的螺纹孔51,锁入机身总承1的固定柱12内,即完成电池底座5与机壳6拼合。要更换电池时,将旋扭螺丝52旋出,电池底座5在自重和电池重量的作用下从机壳6的缺口向下转出,方便电池的更换。

机身总承1安装于机壳6内,其顶部的旋转部组件位于机壳顶面的外部,机身总承1的顶面贴合于机壳6的顶部内壁,弧形的固定片63放置于机壳顶面的卡槽内,螺丝依次穿过固定片63、机壳6、机身总承1上的孔,锁入机身总承1的螺丝孔内,将上述三者连接固定,完成机身总承1的安装。

在机壳6的头部顶面、与马达11的前上方对应的位置开设左右两个对称的顶部散热孔61,在机壳6左右两个侧面、与散热支撑板2的后部对应的位置开设对称的侧面散热孔62,使外部冷空气从顶部散热孔吸入,再将机身内部的热空气从侧面散热孔排出,有效地增加了空气流速,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总承(1)、散热支撑板(2)、电池底座(5);两片所述散热支撑板(2)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承(1)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支撑板(2)的前端弧板(21)适配贴合于机身总承(1)前部的马达(11)侧壁;所述电池底座(5)可向上和上下转动地铰接安装于所述散热支撑板(2)的后端下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底座(5)通过合页座(4)铰接安装于所述散热支撑板(2)的后端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座(4)包括竖板(41)和横板(42),所述竖板(41)安装于所述后端下部(22);所述电池底座(5)的后端安装于所述横板(42)上;所述横板(4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槽(43),所述横板(42)及电池底座(5)可沿通槽(43)的槽底线进行转角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43)两个槽壁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其槽底沿槽壁外扩形成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底座(5)与所述机身总承(1)通过旋扭螺丝(5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的散热罩(3),所述散热罩(3)适配扣设于所述散热支撑板(2)的前端弧板(21)和所述马达(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壳(6),所述机壳(6)上与所述马达(11)的前上方对应的位置开设顶部散热孔(61),所述机壳(6)左右两个侧面与所述散热支撑板(2)的后部对应的位置开设对称的侧面散热孔(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散热孔(61)为左右对称的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6)的底部与电池底座(5)对应的位置留有缺口,使所述电池底座(5)可适配地设于缺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片(63),螺丝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片(63)、机壳(6)、机身总承(1)上的孔,将三者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遥控直升机的机体结构,包括机身总承、散热支撑板、电池底座;两片所述散热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承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支撑板的前端弧板适配贴合于机身总承的马达侧壁;所述电池底座可向上和上下转动地铰接安装于所述散热支撑板的后端下部。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性能好、电池拆装方便、结构紧凑、外表美观、不增加体积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沈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沈氏彤创航天模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