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0033发布日期:2020-08-18 20:2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对于此方面的患者需要一定的设备或器材助其训练,从而达到更好地恢复效果;现有的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结构大多是直接焊死的,这样就导致整体的占用的空间较大,从而不便于闲置时的存放或运输,其次,目前使用的横杆为固定的木质或金属材质,无法根据季节的不同而进行更换,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立杆,所述主立杆的上端设置有主横杆,所述主横杆的中部设置有适应性握杆,所述主立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互联机构。

上述的固定螺栓为外六角螺栓,其型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配。

优选的,所述互联机构包括套杆、固定螺栓与内联杆,所述互联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内部设置有内联杆,所述套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适应性握杆包括固定磁条、活动磁条、吻合槽与可拆套,所述适应性握杆的中部设置有可拆套,所述可拆套的两侧内表面均设置有活动磁条,所述主横杆的中部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所述吻合槽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磁条。

优选的,所述内联杆位于套杆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栓位于套杆的上端,所述套杆和内联杆均与底座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磁条位于吻合槽的内部,所述可拆套位于吻合槽的外表面,所述适应性握杆位于主横杆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通过设置的互联机构,能够在使用时将内联杆从套杆中延伸一定的长度,然后再由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即可,这样既可满足使用的需求,反之则可以缩小整体所占的横向空间,从而更便于日常存放或者运输,通过设置的适应性握杆,能够改变主横杆单一的表面材质,由固定磁条与活动磁条来实现可拆套的拆装,使得不同材质的可拆套选择性的装在吻合槽内,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使用季节,整个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图1中互联机构5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的图1中适应性握杆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立杆;2、适应性握杆;3、主横杆;4、底座;5、互联机构;51、套杆;52、固定螺栓;53、内联杆;21、固定磁条;22、活动磁条;23、吻合槽;24、可拆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立杆1,主立杆1的上端设置有主横杆3,主横杆3的中部设置有适应性握杆2,主立杆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4,底座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互联机构5。

互联机构5包括套杆51、固定螺栓52与内联杆53,互联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套杆51,套杆51的内部设置有内联杆53,套杆51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52,通过互联机构5,能够在使用时将内联杆53从套杆51中延伸一定的长度,然后再由固定螺栓52进行固定即可,这样既可满足使用的需求,反之则可以缩小整体所占的横向空间,从而更便于日常存放或者运输。

适应性握杆2包括固定磁条21、活动磁条22、吻合槽23与可拆套24,适应性握杆2的中部设置有可拆套24,可拆套24的两侧内表面均设置有活动磁条22,主横杆3的中部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23,吻合槽23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磁条21,通过适应性握杆2,能够改变主横杆3单一的表面材质,由固定磁条21与活动磁条22来实现可拆套24的拆装,使得不同材质的可拆套24选择性的装在吻合槽23内,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使用季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先将整个装置放置于地面的合适位置,然后则将主立杆1调整至合适的高度,接着通过互联机构5使得整体摆放保持一定的宽度,从而配合底座4使得稳定性更好,最后则可以根据季节需求来选择不同材质的适应性握杆2,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使用,整个操作简单快捷,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立杆(1)的上端设置有主横杆(3),所述主横杆(3)的中部设置有适应性握杆(2),所述主立杆(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互联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机构(5)包括套杆(51)、固定螺栓(52)与内联杆(53),所述互联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套杆(51),所述套杆(51)的内部设置有内联杆(53),所述套杆(51)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性握杆(2)包括固定磁条(21)、活动磁条(22)、吻合槽(23)与可拆套(24),所述适应性握杆(2)的中部设置有可拆套(24),所述可拆套(24)的两侧内表面均设置有活动磁条(22),所述主横杆(3)的中部外表面开设有吻合槽(23),所述吻合槽(23)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磁条(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联杆(53)位于套杆(51)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栓(52)位于套杆(51)的上端,所述套杆(51)和内联杆(53)均与底座(4)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磁条(21)位于吻合槽(23)的内部,所述可拆套(24)位于吻合槽(23)的外表面,所述适应性握杆(2)位于主横杆(3)的中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包括主立杆,所述主立杆的上端设置有主横杆,所述主横杆的中部设置有适应性握杆,所述主立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设有互联机构与适应性握杆,能够在使用时将内联杆从套杆中延伸一定的长度,然后再由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即可,这样既可满足使用的需求,反之则可以缩小整体所占的横向空间,从而更便于日常存放或者运输,并能改变主横杆单一的表面材质,由固定磁条与活动磁条来实现可拆套的拆装,使得不同材质的可拆套选择性的装在吻合槽内,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使用季节,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静;刘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1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