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加击球力道及减震效果的球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93464发布日期:2021-09-03 20:4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可增加击球力道及减震效果的球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与一种球拍有关,特别是一种可增加击球力道及减震效果的球拍结构。


背景技术:

2.按,任何运动项目,除有赖于运动员本身的体能、技术训练外,现代科技的配合,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篮球鞋而言,目前所流行的气垫鞋,即是提供气垫的设计,以提高运动员的弹性,同时由于气垫具有减震的作用,进而可达到减少运动伤害的效果。而常见网球或羽球,除了运动员本身的体能及挥击球拍的技巧外,如何提高球拍本身于击球时所产生的力道,帮助运动员具有更佳的表现,一直是球拍业界努力的课题,此外,由于现今球拍的拍框多为轻量化一体成型,当使用球拍击球时,网线会因击球而产生强大的振幅,该振幅的震动会传递至拍框,并再传递至握把,造成运动员承受该震动。击球时球拍的震动极容易对运动员的手部造成不适,甚至产生运动伤害,因此,本案发明人认为常见的球拍实有进一步再改良的必要。本案发明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球拍产品开发、制造的经验,并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经详细思考、细心研究、不断改良,而终有本发明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增加击球力道及减震效果的球拍结构,其球拍拍框的预定位置处设有一弹性片,可于击球时提供弹性片的弹力而增加击球力道,并透过拍框吸收网线振幅所造成的震动,达到减震及缓冲的效果。
4.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增加击球力道及减震效果的球拍结构,其包含有:一拍框,该拍框外环周表面设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内设有多个凸撑部;至少一弹性片,其跨设于该等凸撑部上,并透过该等凸撑部的支撑使该弹性片下方形成有变形空间,且该弹性片上设有多个穿孔;多根网线,其穿过该弹性片的穿孔,并跨设于该弹性片上,而于该拍框内侧交错形成一网状拍面。
5.进一步地,该弹性片的材质可为高熵合金。
6.进一步地,该等凸撑部沿拍框的径向而设置,且相邻的凸撑部之间间隔两个穿孔。
7.进一步地,该网线跨设于相邻的两凸撑部之间。
8.进一步地,该网线跨设于该凸撑部上。
9.进一步地,该等凸撑部沿拍框的轴向而设置,并分别设于拍框的两侧缘。
10.进一步地,更包含有多个护线钉,该等护线钉包含有一进线管及一出线管,该进线管及该出线管分别穿设于相对应的穿孔,以供该网线穿设于该等进线管及出线管内。
11.进一步地,该拍框于凹陷部上对应该等穿孔设有多个通孔,使该等网线分别穿过该等通孔。
12.进一步地,该拍框于凹陷部位置处呈内外侧贯穿。
13.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增加击球力道及减震效果的球拍结构,其可透过该弹性片所提供的弹力,使该弹性片产生弯曲的形变,进而加深球体推进网线的深度,使球体因弹性片本
身所产生的回复弹力,而使得该网线可将球体以更大的弹力击出,由以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道,发挥更佳的击球效果,并由以吸收、缓冲震动,达到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沿拍框轴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于击球时的动作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沿拍框轴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沿拍框轴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沿拍框轴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沿拍框径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3.图1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24.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沿拍框径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5.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6.10 拍框
27.11 通孔
28.12 凸撑部
29.13 凹陷部
30.20 弹性片
31.21 穿孔
32.30 护线钉
33.31 进线管
34.32 出线管
35.40 网线
36.50 拍框
37.51 凹陷部
38.52 凸撑部
39.60 弹性体
40.70 拍框
41.71 凹陷部
42.72 凸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43.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揭露有一种可增加击球力道及减震效果的球拍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包含有:
44.一拍框10,其外环周表面沿框体的轴向预定位置处凹设有一凹陷部13,该拍框10于凹陷部13上设有多个通孔11,且该拍框于凹陷部13上等间隔凸设有多个凸撑部12,使该
等通孔11可设于该等凸撑部12间。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该等凸撑部12与该等通孔11间隔设置,且相邻的该等凸撑部12之间间隔有两个该等通孔11。
45.一弹性片20,为具有回复弹性的材质所构成,其设于该凹陷部13中,并跨设于该等凸撑部12上,透过该等凸撑部12的支撑可使该弹性片20下方形成有一变形空间。其中,该弹性片20可透过该凹陷部13的侧壁形成限位。该弹性片20于对应该等通孔11位置处分别设有一穿孔21。该弹性片20可设置于球拍的全部或任何预定位置,特别是球拍的甜蜜点所经过的网线,例如设置于拍框10的上缘处,或设置于拍框10左右侧缘处,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该弹性片20设置于拍框10上缘处。又该弹性片20可为任何具有回复弹性的材质所构成,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该弹性片20为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s)的材质所构成,高熵合金由多种以上的金属加以精炼所形成的合金,不仅具有极佳的可挠回复弹性,且具有超越传统合金的抗断裂能力、抗拉强度、抗氧化能力等。
46.多个护线钉30,其设于该等穿孔21,并可供网线40穿设于该等护线钉30中,以避免该弹性片20的穿孔21边缘刮伤网线40,而达到保护网线40的效果。其中,该等护线钉30包含有一进线管31及一出线管32,该进线管31及该出线管32分别穿设于相对应的通孔11及穿孔21中。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该进线管31及该出线管32分别设于相邻凸撑部12间的两个穿孔21,使该等护线钉30皆不跨越该等凸撑部12。
47.多根网线40,每一网线40的一端穿入该拍框10的通孔11及该弹性片20对应的穿孔21,另一端则横向跨设于该弹性片20外侧表面后,再穿入该拍框10相邻的通孔11及该弹性片20对应的穿孔21,使该拍框10内形成一可供击球的网状拍面。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该网线40两端透过该等护线钉30穿过相邻凸撑部12间的通孔11及穿孔21,并横向跨设于该弹性片20外侧表面,详而言之,该网线40透过该等护线钉30由通孔11穿过对应的穿孔21,并沿该等护线钉30绕至该弹性片20外侧表面,再绕进相邻的穿孔21,并由对应的通孔11穿出至该拍框10内侧。
48.由此,该网线40可利用其张力使该弹性片20受压缩而紧贴于该等凸撑部12上。
49.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发明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发明使用方法再详加叙述,相信可由此而对本发明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如下所述:
50.请继续参阅图4所示,当以球拍击球时,与球体200接触的网线40将因拍击球体200,而产生向下牵引弹性片20的作用力,此时,由于该弹性片20具有极佳的可回复弹性,加上该弹性片20与拍框10之间有一变形空间,使该弹性片20将产生朝下弯曲的形变,进而使网线40向下延展,进而加深球体200推进网线40的深度,当球体200进一步受球拍所回击时,与球体200接触的网线40,因弹性片20本身所产生的回复弹力,而使得该网线40可将该球体200以更大的弹力击出,由以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道,发挥更佳的击球效果。
51.此外,由于紧绷的网线40会形成一振幅,该网线40的振幅会改变其张力,并造成震动,且会沿网线40传递至该弹性片20,该网线40张力的变化会对该弹性片20造成拉力的改变,由于该弹性片20具有极佳的弹性,故该弹性片20可随该张力变化而形变,由此可大幅减弱该张力变化的影响,同时并由以吸收、缓冲击球的震动,使再传递至该拍框10及球拍握把的震动大幅降低,从而达到减震及缓冲的效果,有效降低对球拍握持者所造成的手部不适或运动伤害。
52.请继续参阅图5所示,其揭露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述本发明第一实施
例不同之处在于该弹性片20与拍框10之间,且于网线40所横向跨设的对应处分别设有一弹性体60,该弹性体60为具有弹性的材质所制成,例如pu发泡材,由此,使该弹性片20可与弹性体60共同产生更佳的弹性,增加击球力道外,该弹性体60亦可作为避震的缓冲垫,达到更佳的避震效果。
53.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其揭露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网线40于该等凸撑部12的左右两侧穿过该等穿孔21,并于对应该等凸撑部12的位置处跨设于该弹性片20外侧表面。至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其余结构特征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与前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大同小异,故不再赘述。
54.请参阅图7至图9所示,其揭露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等凸撑部52位于该凹陷部51沿拍框50的轴向而设置,并分别设于该凹陷部51的两侧,该弹性片20同样跨设于该等凸撑部52上,透过该等凸撑部52的支撑使该弹性片20下方依旧形成有变形的空间。至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其余结构特征及其所能达成的功效与前述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大同小异,故亦不再赘述。
55.请参阅图10至图11所示,其揭露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该等凸撑部72同样位于该凹陷部71上,并沿拍框70的轴向而设置,而分别设于凹陷部71的两侧,该弹性片20同样跨设于该等凸撑部72上,本实施例与前述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拍框70于凹陷部71位置处呈内外侧相互贯穿,使网线40具有更大的摆动空间,而可产生更大的弹力。
56.兹,再将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可达成的预期功效陈述如下:
57.1.本发明的弹性片20由于具有极佳的可回复弹性,加上该弹性片20下方形成有一变形空间,可供该弹性片20产生形变的空间,使该弹性片20可提供本身所产生的回复弹力,而使得该网线40可将该球体200以更大的弹力击出,由以产生更大的击球力道,发挥更佳的击球效果。
58.2.本发明可于击球时利用该弹性片20缓冲击球的震动,以降低再传递至球拍握把的震动,从而达到减震及缓冲的效果,让该球拍的握持者可于击球时几乎感受不到震动,有效降低对球拍握持者所造成的手部不适或运动伤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