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5402发布日期:2020-06-16 21:1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护理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心外科还包含了心脏外科和普胸外科的疾病,心外科研究心脏大血管创伤、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大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心脏起搏和植入式除颤复律器、动力性心肌成形术、心脏、肺和心肺移植等方面。

目前,心外科患者在治疗过后需要长时间躺到病床上休息,然而长时间的卧床对患者身体也具有一定的危害,容易产生血栓的病症,因而需要辅助康复装置帮助患者在病床上实现运动,但是现有的辅助康复装置功能单一,对患者的辅助部位有限,使用效果较差,存在一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两侧分别与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安装座,且两个安装座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顶端卡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且调节螺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调节螺柱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轴承a内,所述轴承a卡接在调节块的上表面,所述调节块的下表面与拉力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力弹簧的底端与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外侧壁滑动连接在套筒内侧壁开设的滑槽内,所述移动块的下表面与牵引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手扶架,所述床体中部的内侧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设有若干个凸轮,且若干个凸轮的外侧壁分别与若干个连杆的底端搭接,且若干个连杆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按摩球,所述连杆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连杆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且固定块和弹簧均位于空腔上方开设的容腔内,所述床体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上表面为弧形并嵌设有若干个振动器,所述床体上表面的一侧铰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方开设有收纳腔,且活动板的下表面与铰接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螺纹筒的外侧壁相铰接,所述螺纹筒螺纹连接在丝杠上,所述丝杠延伸出床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驱动电机和振动器分别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套筒、螺纹套、调节螺柱、转轮、轴承a、调节块、拉力弹簧、移动块、牵引绳和手扶架,患者躺在病床时,手握手扶架可以向下拉动移动块,利用拉力弹簧的作用从而对患者手部进行拉伸恢复,同时转动转轮并在调节螺柱和螺纹套的作用下,进而推动调节块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拉力弹簧的拉力限度,便于患者进行不同力量的拉伸恢复过程,实现了手部的力量锻炼,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转轴、轴承b、凸轮、连杆、按摩球、固定块和弹簧,启动驱动电机工作并使得转轴带动凸轮旋转,当凸轮顶起连杆并使得按摩球向上移动时,从而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当凸轮不再顶起连杆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固定块推动连杆始终贴合在凸轮上,当凸轮在连续旋转时可以形成连续按摩作业,对患者的背部形成有效的按摩,避免患者长时间躺在床体上引起的背部酸痛,通过设置固定座、振动器、固定带、魔术贴刺面和魔术贴毛面,患者可以将腿部放置于固定座上,并利用固定带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启动振动器后可以用对患者腿部肌肉进行振动,可以抑制疼痛并放松痉挛肌肉,控制脊柱关节性恢复的正常活动,提高血管舒张,帮助患者可以更快快速的恢复,通过设置活动板、铰接杆、螺纹筒、丝杠和手轮,当患者躺在床体上后,转动手轮并在丝杠和螺纹筒的作用下,从而通过铰接杆推动活动板向上旋转,帮助患者坐起,同时患者可以依靠在活动板上,使用效果更好。

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

驱动电机的型号具体可以为sy-70bl-b009;振动器的型号具体可以为rf-54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扶架具体为三角形,且手扶架上安装有橡胶垫。

采用上述方案,三角形的设置更加方便患者手掌握持,同时橡胶垫具备有一定的柔软度,当手掌在握住手扶架拉伸时减少酸痛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带,且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一侧壁,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上粘接固定设有魔术贴刺面,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壁粘接固定设有魔术贴毛面,且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毛面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固定带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同时固定带的一端可以利用魔术贴刺面与魔术贴毛面配合使用从而进行固定,使用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收纳腔内侧底部开设的限位滑槽内。

采用上述方案,当丝杠在螺纹筒内旋转时,在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槽的限位作用下,限制螺纹筒旋转,进而保证螺纹筒在左右移动时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床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支撑腿便于对床体进行支撑,同时防滑底座的设置可以避免床体发生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轴承b内,且轴承b卡接在空腔的内侧壁。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轴承b的设置,进而保证转轴在旋转时更加稳定且不易晃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丝杠两端的外侧壁均转动连接在轴承c内,且两个轴承c均卡接在收纳腔的内侧壁。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轴承c的设置,进而保证丝杠在旋转时更加稳定且不易晃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床体上表面对应按摩球的位置开设有凹槽。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凹槽的设置,保证按摩球可以在床体上开设的凹槽内移动,进而实现按摩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通过设置套筒、螺纹套、调节螺柱、转轮、轴承a、调节块、拉力弹簧、移动块、牵引绳和手扶架,患者躺在病床时,手握手扶架可以向下拉动移动块,利用拉力弹簧的作用从而对患者手部进行拉伸恢复,同时转动转轮并在调节螺柱和螺纹套的作用下,进而推动调节块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拉力弹簧的拉力限度,便于患者进行不同力量的拉伸恢复过程,实现了手部的力量锻炼;

该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转轴、轴承b、凸轮、连杆、按摩球、固定块和弹簧,启动驱动电机工作并使得转轴带动凸轮旋转,当凸轮顶起连杆并使得按摩球向上移动时,从而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当凸轮不再顶起连杆时,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通过固定块推动连杆始终贴合在凸轮上,当凸轮在连续旋转时可以形成连续按摩作业,对患者的背部形成有效的按摩,避免患者长时间躺在床体上引起的背部酸痛;

该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通过设置固定座、振动器、固定带、魔术贴刺面和魔术贴毛面,患者可以将腿部放置于固定座上,并利用固定带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启动振动器后可以用对患者腿部肌肉进行振动,可以抑制疼痛并放松痉挛肌肉,控制脊柱关节性恢复的正常活动,提高血管舒张,帮助患者可以更快快速的恢复;

该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通过设置活动板、铰接杆、螺纹筒、丝杠和手轮,当患者躺在床体上后,转动手轮并在丝杠和螺纹筒的作用下,从而通过铰接杆推动活动板向上旋转,帮助患者坐起,同时患者可以依靠在活动板上,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架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套筒部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手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座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固定杆;3、安装座;4、调节螺栓;5、套筒;6、螺纹套;7、调节螺柱;8、转轮;9、轴承a;10、调节块;11、拉力弹簧;12、移动块;13、牵引绳;14、手扶架;15、橡胶垫;16、空腔;17、驱动电机;18、转轴;19、轴承b;20、凸轮;21、连杆;22、按摩球;23、固定块;24、弹簧;25、容腔;26、固定座;27、振动器;28、固定带;29、魔术贴刺面;30、魔术贴毛面;31、活动板;32、铰接杆;33、螺纹筒;34、丝杠;35、手轮;36、轴承c;37、限位滑块;38、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心外科护理用辅助康复装置,包括床体1,床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腿38,且四个支撑腿38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见图1);通过支撑腿38便于对床体1进行支撑,同时防滑底座的设置可以避免床体1发生移动。

床体1的两侧分别与固定杆2的两端固定连接,固定杆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安装座3,且两个安装座3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4,安装座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5,且套筒5的顶端卡接有螺纹套6,螺纹套6内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柱7,且调节螺柱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轮8,调节螺柱7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轴承a9内,轴承a9卡接在调节块10的上表面,调节块10的下表面与拉力弹簧11的顶端固定连接,拉力弹簧11的底端与移动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移动块1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在套筒5内侧壁开设的滑槽内,移动块12的下表面与牵引绳13的顶端固定连接,牵引绳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手扶架14,手扶架14具体为三角形,且手扶架14上安装有橡胶垫15(见图1、图2和图4);三角形的设置更加方便患者手掌握持,同时橡胶垫15具备有一定的柔软度,当手掌在握住手扶架14拉伸时减少酸痛感。

床体1中部的内侧开设有空腔16,且空腔16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与转轴18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18远离驱动电机1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轴承b19内,且轴承b19卡接在空腔16的内侧壁(见图1);通过轴承b19的设置,进而保证转轴18在旋转时更加稳定且不易晃动。

转轴18的外侧壁固定设有若干个凸轮20,且若干个凸轮20的外侧壁分别与若干个连杆21的底端搭接,且若干个连杆21的顶端均固定设有按摩球22,床体1上表面对应按摩球22的位置开设有凹槽(见图1和图6);利用凹槽的设置,保证按摩球22可以在床体1上开设的凹槽内移动,进而实现按摩作业。

连杆21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固定块23,连杆21的外侧壁套设有弹簧24,且固定块23和弹簧24均位于空腔16上方开设的容腔25内,床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定座26,且固定座26的上表面为弧形并嵌设有若干个振动器27,固定座26上设有固定带28,且固定带2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26的一侧壁,固定带28的另一端上粘接固定设有魔术贴刺面29,固定座26的另一侧壁粘接固定设有魔术贴毛面30,且魔术贴刺面29与魔术贴毛面30配合使用(见图1和图5);利用固定带28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同时固定带28的一端可以利用魔术贴刺面29与魔术贴毛面30配合使用从而进行固定,使用方便。

床体1上表面的一侧铰接有活动板31,活动板31下方开设有收纳腔,且活动板31的下表面与铰接杆32的一端相铰接,铰接杆32的另一端与螺纹筒33的外侧壁相铰接,螺纹筒3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37,且限位滑块37滑动连接在收纳腔内侧底部开设的限位滑槽内(见图1);当丝杠34在螺纹筒33内旋转时,在限位滑块37和限位滑槽的限位作用下,限制螺纹筒33旋转,进而保证螺纹筒33在左右移动时更加稳定。

螺纹筒33螺纹连接在丝杠34上,丝杠34两端的外侧壁均转动连接在轴承c36内,且两个轴承c36均卡接在收纳腔的内侧壁(见图1);通过轴承c36的设置,进而保证丝杠34在旋转时更加稳定且不易晃动。

丝杠34延伸出床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35,驱动电机17和振动器27分别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在使用时,患者先躺在床体1上,患者手握手扶架14可以向下通过牵引绳13拉动移动块12,利用拉力弹簧11的作用从而对患者手部进行拉伸恢复,同时转动转轮8并在调节螺柱7和螺纹套6的作用下,进而推动调节块10上下移动,从而调节拉力弹簧11的拉力限度,便于患者进行不同力量的拉伸恢复过程,实现了手部的力量锻炼,当需要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时,启动驱动电机17工作并使得转轴18带动凸轮20旋转,当凸轮20顶起连杆21并使得按摩球22向上移动时,从而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按摩,当凸轮20不再顶起连杆21时,在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通过固定块23推动连杆21始终贴合在凸轮20上,当凸轮20在连续旋转时可以形成连续按摩作业,对患者的背部形成有效的按摩,当需要对患者腿部进行肌肉振动作业时,患者可以将腿部放置于固定座26上,并利用固定带28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启动振动器27后可以用对患者腿部肌肉进行振动,当患者躺需要背靠坐起时,转动手轮35并在丝杠34和螺纹筒33的作用下,从而通过铰接杆32推动活动板31向上旋转,帮助患者坐起,同时患者可以依靠在活动板31上,使用效果更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