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理疗的康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5674发布日期:2020-11-06 16:5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理疗的康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辅助理疗的康复机器人。



背景技术:

病人的肢体活动出现障碍时,对病人的肢体康复理疗,为了减少人工理疗时间,采用康复机器人带动肢体活动,其中儿童的下肢出现障碍后,将下肢固定在机器人的踏板上,通过下肢带动踏板与滚轮活动配合,病人的下肢做出缓慢跑步的运动;现有技术中使用康复机器人对儿童的下肢康复时,由于儿童的下肢在做运动的过程中,机器人的滚轮不断运动,当下肢停止活动的时候,滚轮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继续带动踏板运动,不能及时停止,而下肢离开踏板时,踏板转动易对下肢碰撞造成二次伤害,增加下肢康复理疗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使用康复机器人对儿童的下肢康复时,由于儿童的下肢在做运动的过程中,机器人的滚轮不断运动,当下肢停止活动的时候,滚轮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继续带动踏板运动,不能及时停止,而下肢离开踏板时,踏板转动易对下肢碰撞造成二次伤害,增加下肢康复理疗的时间,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理疗的康复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辅助理疗的康复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支架、显示屏、康复轮,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支架顶部,所述康复轮设在支架正面中部。

所述康复轮包括滚轮、传动杆、踏板、减速块,所述滚轮设在康复轮内中部,所述传动杆贯穿康复轮两侧与滚轮活动配合,所述踏板安装在传动杆末端,所述减速块套在康复轮两侧内壁,且分别与踏板和滚轮活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块包括支撑柱、平衡杆、弹簧、推杆、夹持块、减速杆,所述支撑柱嵌固在减速块内中部,所述平衡杆贯穿减速块右侧与支撑柱中部活动配合,所述弹簧位于平衡杆右端底部与减速块内底部之间,所述推杆位于平衡杆左端顶部与减速块内顶部之间,所述夹持块安装在减速块右侧中上部内壁,且位于平衡杆上方,所述减速杆贯穿减速块左侧底部,与平衡杆活动配合,所述平衡杆的右端表面为起伏不平的表面,所述平衡杆右侧与夹持块相配合的面为齿牙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速杆包括连接块、连接绳、底板,所述连接块安装在底板左端顶部与减速杆底部之间,所述连接绳夹在底板顶部与减速杆底面,所述连接绳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包括卡块、内腔、减速板、钢球,所述减速板通过卡块安装在底板底面,所述内腔位于减速板与底板之间,所述钢球设在内腔内部,且置于减速板顶部,所述减速板底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所述钢球共设有三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块包括开口、缓冲块、推块、侧板,所述开口贯穿夹持块底面,所述缓冲块固定在夹持块内顶部,所述侧板设在夹持块内部,所述侧板通过推块相互配合,所述缓冲块具有弹性,所述侧板为弧形板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包括凸块、凹槽、接触块,所述凸块设在侧板左侧面,所述凹槽凹陷在侧板左侧面,且位于凸块之间,所述接触块固定在凸块表面,所述接触块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病人的下肢运动停止后滚轮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继续转动,通过减速块的平衡杆与踏板活动配合,当踏板的高度上升时,平衡杆带动减速杆与滚轮内壁接触,对滚轮进行阻挡加快滚轮停止转动,有利于减缓滚轮的转速,减少踏板对病人的下肢造成二次伤害,有利于加快病人肢体恢复时间。

2、由于平衡杆受到重力易往下移动复位,通过夹持块对平衡杆进行夹持,减少平衡杆受到重力作用往下移动,而导致减速杆复位,有利于减速杆对滚轮阻挡限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辅助理疗的康复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康复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减速块俯视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减速杆俯视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底板俯视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夹持块俯视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侧板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显示屏-2、康复轮-3、滚轮-31、传动杆-32、踏板-33、减速块-34、支撑柱-a1、平衡杆-a2、弹簧-a3、推杆-a4、夹持块-a5、减速杆-a6、连接块-s1、连接绳-s2、底板-s3、卡块-d1、内腔-d2、减速板-d3、钢球-d4、开口-r1、缓冲块-r2、推块-r3、侧板-r4、凸块-t1、凹槽-t2、接触块-t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理疗的康复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支架1、显示屏2、康复轮3,所述显示屏2安装在支架1顶部,所述康复轮3设在支架1正面中部。

所述康复轮3包括滚轮31、传动杆32、踏板33、减速块34,所述滚轮31设在康复轮3内中部,所述传动杆32贯穿康复轮3两侧与滚轮31活动配合,所述踏板33安装在传动杆32末端,所述减速块34套在康复轮3两侧内壁,且分别与踏板33和滚轮31活动配合。

其中,所述减速块34包括支撑柱a1、平衡杆a2、弹簧a3、推杆a4、夹持块a5、减速杆a6,所述支撑柱a1嵌固在减速块34内中部,所述平衡杆a2贯穿减速块34右侧与支撑柱a1中部活动配合,所述弹簧a3位于平衡杆a2右端底部与减速块34内底部之间,所述推杆a4位于平衡杆a2左端顶部与减速块34内顶部之间,所述夹持块a5安装在减速块34右侧中上部内壁,且位于平衡杆a2上方,所述减速杆a6贯穿减速块34左侧底部,与平衡杆a2活动配合,所述平衡杆a2的右端表面为起伏不平的表面,有利于增大与踏板33底面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与踏板33活动配合,所述平衡杆a2右侧与夹持块a5相配合的面为齿牙状,有利于加大与夹持块a5活动配合,减少平衡杆a2受到重力复位。

其中,所述减速杆a6包括连接块s1、连接绳s2、底板s3,所述连接块s1安装在底板s3左端顶部与减速杆a6底部之间,所述连接绳s2夹在底板s3顶部与减速杆a6底面,所述连接绳s2为橡胶材质,具有弹性,有利于将底板s3往下推动,使底板s3充分与滚轮31内壁接触,加快对滚轮31限速。

其中,所述底板s3包括卡块d1、内腔d2、减速板d3、钢球d4,所述减速板d3通过卡块d1安装在底板s3底面,所述内腔d2位于减速板d3与底板s3之间,所述钢球d4设在内腔d2内部,且置于减速板d3顶部,所述减速板d3底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有利于加大与滚轮31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加快滚轮31停止转动,所述钢球d4共设有三个,有利于加大底板s3的重力,充分与滚轮31内壁接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将病人的下肢与踏板33表面固定住,下肢带动传动杆32转动,传动杆32与滚轮31活动配合,而踏板33带动减速块34转动,当下肢靠近踏板33的两侧时,踏板33的高度上升,而减速块34的平衡杆a2受到弹簧a3的推力以及推杆a4的压力以支撑柱a1为中心,平衡杆a2的左端往下移动,而减速杆34随着往下移动,减速杆a6的连接块s1和连接绳s2将底板s3往下推动,底板s3受到钢球d4的重力往下移动,使得底板s3底部的减速板d3与滚轮31内壁摩擦,滚轮31受到阻力转速逐渐减慢停止转动,而病人的下肢脱离踏板33,离开康复机器人,通过减速块34的平衡杆a2与踏板33活动配合,当踏板33的高度上升时,平衡杆a2带动减速杆a6与滚轮31内壁接触,对滚轮31进行阻挡加快滚轮31停止转动,有利于减缓滚轮31的转速,减少运动停止后滚轮31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继续转动,减少踏板33对病人的下肢造成二次伤害,有利于加快病人肢体恢复时间。

实施例2:

如附图6至附图7所示:

其中,所述夹持块a5包括开口r1、缓冲块r2、推块r3、侧板r4,所述开口r1贯穿夹持块a5底面,所述缓冲块r2固定在夹持块a5内顶部,所述侧板r4设在夹持块a5内部,所述侧板r4通过推块r3相互配合,所述缓冲块r2具有弹性,有利于对平衡板s2缓冲,减少平衡板s2受到碰撞力复位,所述侧板r4为弧形板状,有利于加大与平衡板s2顶部的齿牙接触面积,更加充分将平衡板s2限位夹持。

其中,所述侧板r4包括凸块t1、凹槽t2、接触块t3,所述凸块t1设在侧板r4左侧面,所述凹槽t2凹陷在侧板r4左侧面,且位于凸块t1之间,所述接触块t3固定在凸块t1表面,所述接触块t3表面为凹凸不平的表面,有利于增大与平衡板s2的齿牙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平衡杆a2往上移动的时候,平衡杆a2顶端的齿牙沿着夹持块a5底部的开口r1进入到夹持块a5内部,齿牙由侧板r4之间的间隙插入,推块r3带动侧板r4将齿牙紧紧夹住,而侧板r4表面的接触块t3与齿牙增大摩擦,减少平衡杆a2受到重力作用往下移动,且齿牙通过缓冲块r2缓冲,减少与夹持块a5内顶部碰撞复位,通过夹持块a5对平衡杆a2进行夹持,减少平衡杆a2受到重力作用往下移动,而导致减速杆a6复位,有利于减速杆a6对滚轮31阻挡限速。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