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47262发布日期:2021-02-05 12:5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式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医学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多模式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传统的肺功能康复训练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一般方法有:仰卧位或坐位:腹部放松,经鼻缓慢深吸气,隆起腹部;呼气时缩唇将气缓慢吹出,同时收缩腹肌,促进横膈上抬。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约为1:2,刚开始练习时,一次练习1-2分钟,逐渐增加至每次10-15分钟,每日锻炼两次;抬臀呼气法:仰卧位,两足置于床架上,呼气时抬高臀部,利用腹内脏器的重量将膈肌向胸腔推压,迫使横膈上抬;吸气时还原,以增加潮气量;吹蜡烛法:坐位,蜡烛的火苗与口同高,然后缩嘴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吹火苗,以火焰倾斜而不熄灭为宜;缩唇呼气:舒适放松体位,闭嘴经鼻深吸气,呼气时将口收拢为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的口形,吸气与呼气的比为1: 2,呼气时缩唇大小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不要过大或过小,较多呼吸困难的患者用此方法可改善气促,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后,可不再使用缩唇呼气方式。吹气球法:让患者吹气球,先从较大的和壁较薄的气球吹起,然后依次增加气球壁厚,达到锻炼效果。
[0003]
由上可知,传统的肺功能训练方法以吹气为主,总结可知,传统的吹气式肺功能训练方法有一下缺陷:首先,在吹气时,吹出气体的速度和流量在整个过程中,传统的吹气训练方式不能得到清楚的记录和显示,除了吹气球和吹蜡烛可以得到可视化的显示之外,其它吹气训练时不能得到气体流量和速度的控制,这些数据如果能够记录并显示,有助于训练者自身实时矫正气体流量和力量控制以及速度控制,同时还有助于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和观测,进一步掌握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可见传统的吹气训练在这一点存在缺陷;其次,传统的训练方式较为单一,一般采取一种训练方式只能对一种训练模式和一部分的肌体康复起到效果,不能采取一种设备实施多种训练模式的变换,同时也不能采取一种设备对一种训练模式实施气体流量的精确化控制,这就造成了患者的训练效果大大较低,不能满足患者的多模式训练的需求,并且,传统的训练模式也并非适合所用患者使用,因此急需一种多模式的肺部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0004]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样,流量控制多样化,数据采集实时监控,训练模式多样化,可视化程度高,趣味性强,有助于患者提高训练效果,有助于医护人员观测和记录数据,多种模式变换结合程度高,使用方法简单易操作的多模式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能多样,流量控制多样化,数据采集实时监控,训练模式多样化,可视化程度高,趣味性强,有助于患者提高训练效果,有助于医护人员观测和记录数据,多种模式变换结合程度高,使用方法简单易操作的多模式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模式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吹气连接管,所述的吹气连接管的一端与导向限位筒相连通,导向限位筒与模式旋转切换筒相连通,模式旋转切换筒相与水平支撑筒相连通,水平支撑筒的外侧端部与垂直透明支撑筒相连通,在垂直支透明撑筒的外壁朝向吹气连接管的方向上固定安装有带有控制器的电子控制显示屏,电子控制显示屏与安装在垂直透明支撑筒上的电子计数器电性连接,电子计数器与安装在垂直透明支撑筒内的旋转叶片相连接,在水平支撑筒内安装有气体流量监控器,气体流量监控器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显示屏电性连接。
[0007]
所述的吹气连接管为圆柱形管状结构,导向限位筒为圆柱形结构,在导向限位筒上朝向吹气连接管方向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撞环,在导向限位筒内开设有截面为z字形结构的限位输气通道,限位输气通道的输入端开设在导向限位筒一端侧面的中心位置,限位输气通道的输出端开设在导向限位筒另一端的侧面上部位置,吹气连接管插接在限位输气通道的输入端内壁,限位输气通道的输出端与模式旋转切换筒相连通。
[0008]
所述的导向限位筒以及水平支撑筒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座,固定支撑座的底部与抬高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抬高支撑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模式旋转切换筒活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支撑座之间的抬高支撑座上方,模式旋转切换筒的一侧通过旋转支撑轴与导向限位筒活动连接,旋转支撑轴内侧的模式旋转切换筒内开设有模式旋转切主通道,模式旋转切主通道的一端与导向限位筒相连通,模式旋转切主通道的另一端套装在轴承架内,在轴承架外侧安装有密封旋转轴承,密封旋转轴承的外端与水平支撑筒相连通。
[0009]
所述的水平支撑筒为圆柱形结构,在水平支撑筒内设置有输出通气管道,输出通气管道的一端与模式旋转切换筒相连通,气体流量监控器安装在输出通气管道内,输出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垂直透明支撑筒内的气体发生腔相连通,在气体发生腔内壁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叶片旋转轴,旋转叶片安装在叶片旋转轴的一端,叶片旋转轴的另一端安装在电子计数器内,气体发生腔的顶部与安装在垂直透明支撑筒内的气体排出通道相连通。
[0010]
所述的导向限位筒的直径与水平支撑筒的直径相同,模式旋转切换筒的直径不小于导向限位筒的直径,在模式旋转切换筒上设置有防滑齿槽层,在导向限位筒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对照标线层,限位输气通道的输出端的纵向中线与对照标线层的纵向中线为同一条直线,限位输气通道输入端的长度是导向限位筒长度的二分之一,限位输气通道输出端的长度是导向限位筒长度的二分之一,限位输气通道输入端的中轴线与导向限位筒的中轴线为同一条直线。
[0011]
所述的旋转支撑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导向限位筒的侧面中线位置,旋转支撑轴的另一端卡接在模式旋转切换筒内,卡接在模式旋转切换筒内的一端的旋转支撑轴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块,在模式旋转切换筒内开设有与旋转支撑轴和限位凸块相配合的槽,模式旋转切主通道开设在限位凸块一侧的模式旋转切换筒的中心位置,在与旋转支撑轴安装位置对应的模式旋转切换筒的侧面上对称均匀开设有第一限流通道、第二限流通道、第三限流通道以及第四限流通道,第一限流通道、第二限流通道、第三限流通道以及第四限流通道的内端均与模式旋转切主通道相连通,第一限流通道、第二限流通道、第三限流通道以及第四限流通道的内径逐渐缩小,第一限流通道的内径与模式旋转切主通道的内径相等,轴承架套装在模式旋转切主通道的外壁,密封旋转轴承的一侧与轴承架固定连接,密封旋转轴承
的内壁不小于模式旋转切主通道的内径,第一限流通道、第二限流通道、第三限流通道以及第四限流通道的圆心至模式旋转切换筒圆心的长度相等。
[0012]
所述的输出通气管道的一端插接在模式旋转切换筒的中心位置,输出通气管道为l字形的管状结构,输出通气管道下部的长度不小于水平支撑筒的长度,输出通气管道上部的长度不大于垂直透明支撑筒的长度。
[0013]
所述的气体发生腔为横向设置的锥形桶状空腔结构,气体发生腔的锥形段与输出通气管道的顶部相连通,旋转叶片的纵向长度不大于气体发生腔的高度,气体排出通道的底部位于旋转叶片一侧的气体发生腔的顶部。
[0014]
所述的垂直透明支撑筒的截面为方形结构,垂直透明支撑筒的底部通过折弯段与水平支撑筒相连通,水平支撑筒的安装方向与垂直透明支撑筒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垂直透明支撑筒的宽度与水平支撑筒的直径相等,电子控制显示屏的底部设置在垂直透明支撑筒的中部下方位置,电子控制显示屏的底面所处的水平面不低于模式旋转切换筒顶面所处的水平面。
[0015]
所述的垂直透明支撑筒的顶面连通有导气管道,导气管道一侧的垂直透明支撑筒顶部固定安装有烛台固定座,导气管道的顶部与水平设置的导气口相连通,导气口的开口方向朝向烛台固定座的设置方向。
[0016]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传统传统的肺功能训练方法以吹气训练时的诸多缺陷,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多模式的肺功能训练装置,在整个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吹出气体的速度和流量都能够得到精确的记录和控制,并且通过可视化的叶片旋转的方式实现气流的可视化显示,通过叶片旋转的速度使使用真能够清晰的观测到自己在训练过程中气流的分布状况,进一步能够让使用者的训练兴趣得到提高,有助于训练者自身实时矫正气体流量和力量控制以及速度控制,同时还有助于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和观测,进一步掌握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其次,改变传统的单一训练方式和单一训练模式,通过多种模式的选择性调整,可以满足同一个患者不同训练阶段对训练模式的多种需求,同时适合不同训练者使用时不同训练阶段的使用,满足了肺功能训练时的多种可视化训练方式,实现了统一训练使用者不同阶段训练都能得到不同位置和不同肌理功能的训练调节,实现采取一种设备实施多种训练模式的变换,同时也实现采取一种设备对一种训练模式实施气体流量的精确化控制,有助于患者的训练效果的提高,能满足患者的多模式训练的需求,也省去了繁琐的设备切换步骤,适用范围广泛,适合大部分患者使用;另外,本产品能够实现吹出气体的流量变化调节,通过模式旋转切换筒在同一设备中实现不同吹出气体的流量调节,并且最终无论采取哪种流量模式,都能将最终吹出的气体在后端实现同一出口排出,并驱动可视化的旋转叶片旋转,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
图6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如图1、2、3、4、5、6、7所示,一种多模式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吹气连接管5,所述的吹气连接管5的一端与导向限位筒3相连通,导向限位筒3与模式旋转切换筒7相连通,模式旋转切换筒7相与水平支撑筒9相连通,水平支撑筒9的外侧端部与垂直透明支撑筒10相连通,在垂直支透明撑筒10的外壁朝向吹气连接管5的方向上固定安装有带有控制器的电子控制显示屏12,电子控制显示屏12与安装在垂直透明支撑筒10上的电子计数器11电性连接,电子计数器11与安装在垂直透明支撑筒10内的旋转叶片24相连接,在水平支撑筒9内安装有气体流量监控器22,气体流量监控器22通过导线与电子控制显示屏12电性连接。所述的吹气连接管5为圆柱形管状结构,导向限位筒3为圆柱形结构,在导向限位筒3上朝向吹气连接管5方向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撞环32,在导向限位筒3内开设有截面为z字形结构的限位输气通道13,限位输气通道13的输入端开设在导向限位筒3一端侧面的中心位置,限位输气通道13的输出端开设在导向限位筒3另一端的侧面上部位置,吹气连接管5插接在限位输气通道13的输入端内壁,限位输气通道13的输出端与模式旋转切换筒7相连通。所述的导向限位筒3以及水平支撑筒9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撑座4,固定支撑座4的底部与抬高支撑座2固定连接,在抬高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模式旋转切换筒7活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支撑座4之间的抬高支撑座2上方,模式旋转切换筒7的一侧通过旋转支撑轴17与导向限位筒3活动连接,旋转支撑轴17内侧的模式旋转切换筒7内开设有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的一端与导向限位筒3相连通,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的另一端套装在轴承架19内,在轴承架19外侧安装有密封旋转轴承20,密封旋转轴承20的外端与水平支撑筒9相连通。所述的水平支撑筒9为圆柱形结构,在水平支撑筒9内设置有输出通气管道21,输出通气管道21的一端与模式旋转切换筒7相连通,气体流量监控器22安装在输出通气管道21内,输出通气管道21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垂直透明支撑筒10内的气体发生腔23相连通,在气体发生腔23内壁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叶片旋转轴26,旋转叶片24安装在叶片旋转轴26的一端,叶片旋转轴26的另一端安装在电子计数器11内,气体发生腔23的顶部与安装在垂直透明支撑筒10内的气体排出通道25相连通。
[0025]
所述的导向限位筒3的直径与水平支撑筒9的直径相同,模式旋转切换筒7的直径不小于导向限位筒3的直径,在模式旋转切换筒7上设置有防滑齿槽层8,在导向限位筒3的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对照标线层6,限位输气通道13的输出端的纵向中线与对照标线层6的纵向中线为同一条直线,限位输气通道13输入端的长度是导向限位筒3长度的二分之一,限位输气通道13输出端的长度是导向限位筒3长度的二分之一,限位输气通道13输入端的中轴线与导向限位筒3的中轴线为同一条直线。所述的旋转支撑轴1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导向限位筒3的侧面中线位置,旋转支撑轴17的另一端卡接在模式旋转切换筒7内,卡接在模式旋转切换筒7内的一端的旋转支撑轴17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凸块27,在模式旋转切换筒7内开设有与旋转支撑轴17和限位凸块27相配合的槽,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开设在限位凸块27一侧的模式旋转切换筒7的中心位置,在与旋转支撑轴17安装位置对应的模式旋转切换筒7的侧面上对称均匀开设有第一限流通道14、第二限流通道15、第三限流通道16以及第四限流
通道33,第一限流通道14、第二限流通道15、第三限流通道16以及第四限流通道33的内端均与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相连通,第一限流通道14、第二限流通道15、第三限流通道16以及第四限流通道33的内径逐渐缩小,第一限流通道14的内径与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的内径相等,轴承架19套装在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的外壁,密封旋转轴承20的一侧与轴承架19固定连接,密封旋转轴承20的内壁不小于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的内径,第一限流通道14、第二限流通道15、第三限流通道16以及第四限流通道33的圆心至模式旋转切换筒7圆心的长度相等。所述的输出通气管道21的一端插接在模式旋转切换筒7的中心位置,输出通气管道21为l字形的管状结构,输出通气管道21下部的长度不小于水平支撑筒9的长度,输出通气管道21上部的长度不大于垂直透明支撑筒10的长度。所述的气体发生腔23为横向设置的锥形桶状空腔结构,气体发生腔23的锥形段与输出通气管道21的顶部相连通,旋转叶片24的纵向长度不大于气体发生腔23的高度,气体排出通道25的底部位于旋转叶片24一侧的气体发生腔23的顶部。所述的垂直透明支撑筒10的截面为方形结构,垂直透明支撑筒10的底部通过折弯段与水平支撑筒9相连通,水平支撑筒9的安装方向与垂直透明支撑筒10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垂直透明支撑筒10的宽度与水平支撑筒9的直径相等,电子控制显示屏12的底部设置在垂直透明支撑筒10的中部下方位置,电子控制显示屏12的底面所处的水平面不低于模式旋转切换筒7顶面所处的水平面。所述的垂直透明支撑筒10的顶面连通有导气管道28,导气管道28一侧的垂直透明支撑筒10顶部固定安装有烛台固定座29,导气管道28的顶部与水平设置的导气口31相连通,导气口31的开口方向朝向烛台固定座29的设置方向。
[0026]
本产品在使用时,首先将吹气连接管5连接到导向限位筒3上,在导向限位筒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吹气连接管5的限位输气通道13,吹气连接管5的一端套装在限位输气通道13的下部平直段,吹气连接管5的另一侧连接一次性使用吹气罩体,一次性使用吹气罩体为凹槽装结构,可以在一次性使用吹气罩体内实现唇部崛起吹气功能,同时一次性使用吹气罩体的边缘部位可以防止漏气。当一次性使用吹气罩体与吹气连接管5安装后,吹气连接管5与限位输气通道13安装后,使用者实施吹气作业,气体从一次性使用吹气罩体进入到吹气连接管5,然后从吹气连接管5进入到导向限位筒3内设置的限位输气通道13内,在限位输气通道13内改变方向后进入到限位输气通道13上部,并从确定位置的导向限位筒3的顶部中心位置输出,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导向限位筒3不发生转动和移动,是固定不动的,这就限定了限位输气通道13的输出口是固定不变的。由于设置了旋转支撑轴17,使导向限位筒3与模式旋转切换筒7活动连接,也就是模式旋转切换筒7能够围绕旋转支撑轴17旋转,同时设置了限位凸块27,这就保证了模式旋转切换筒7在旋转过程中的一侧外壁适中能够与导向限位筒3的一侧外壁保持对应旋转的同时能够紧密接触不漏气,在模式旋转切换筒7上开设有第一限流通道14、第二限流通道15、第三限流通道16以及第四限流通道33,每个限流通道的中心位置均与限位输气通道13出口的中心位置相互对应,因限位输气通道13是不动的,同时模式旋转切换筒7可以围绕旋转支撑轴17旋转,这样就可以将第一限流通道14、第二限流通道15、第三限流通道16以及第四限流通道33选择性的旋转与限位输气通道13的出口位置对应,实现限位输气通道13与第一限流通道14、第二限流通道15、第三限流通道16或第四限流通道33的连通,第一限流通道14、第二限流通道15、第三限流通道16以及第四限流通道33的内径使逐步缩小的,因此,当使用者吹出的气流从限位输气通道13进入到不同的限流通道内时,会产生不同的气流效果,限流通道的口径越是接近限位输气通道13的口径,越是吹
气轻松,在此限定第一限流通道14的内径与限位输气通道13的内径相等,第一限流通道14的内径与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的内径相等,后面的限流通道内径依次缩小,当气流通过不同的限流通道内径时,使用者吹气的力度不断加大,可以实现不同吹气力度的训练,无论哪个限流通道,最终均与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相连通,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将吹出的气体持续输送,由于模式旋转切换筒7自身的可调旋转性质,因此,在模式旋转切换筒7另一侧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的端部外侧设置了轴承架19以及密封旋转轴承20,这样设置可以将输出通气管道21外露在水平支撑筒9外侧的一段长度固定安装到密封旋转轴承20内,密封旋转轴承20一侧与模式旋转切主通道18相连通,密封旋转轴承20另一侧与输出通气管道21相连通,保持了气流通常的输出。
[0027]
当气流进入到输出通气管道21内后,经过气体流量监控器22的检测可以得知气流的流量和压力等数值,然后持续气流进入到气体发生腔23内,在气体发生腔23内安装有可以通过对向气体吹入实现转动的旋转叶片24,气流吹向旋转叶片24时,旋转叶片24开始转动,垂直透明支撑筒10为透明结构,使用者可以看到自己吹出的气流带动旋转叶片24的可视化转动。同时可以观测到当不同的限流通道切换时旋转叶片24转动情况的变化,有助于患者实时调节训练方式和训练力度。有助于患者训练效果的提高。
[0028]
同时为了增加产品的趣味性,本产品垂直透明支撑筒10的顶面连通有导气管道28,导气管道28一侧的垂直透明支撑筒10顶部固定安装有烛台固定座29,导气管道28的顶部与水平设置的导气口31相连通,导气口31的开口方向朝向烛台固定座29的设置方向。在使用时,可以利用气管道28实现吹蜡烛训练和吹气球的训练,当实施吹蜡烛训练时,将蜡烛套装在烛台固定座29,吹出的气体通过导气口31朝向蜡烛的火焰方向吹出,保证在火焰出现倾斜的情况下不会熄灭,持续实施吹气均匀的训练。也可以实施吹气球训练,将气球的吹气口套装固定在导气口31上,实施间歇性憋气吹气作业,综合实现对肺功能的康复训练。
[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