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2859发布日期:2020-11-10 12:2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仰卧起坐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



背景技术:

仰卧起坐健身器材是仰卧起坐运动的一种辅助工具,能使运动者在做仰卧起坐时更加的轻松、省力,它还能校正仰卧起坐的姿势,让运动者以一种正确的姿势运动,达到最好的运动效果。传统的仰卧起坐,双手十指交叉放于头后,在起坐的过程中常常会借助手的力量将头抬起,这样很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拉伤。而现有技术的仰卧起坐装置无法根据训练者的需求适当的调节仰卧起坐的倾斜度,从而达到不同的训练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1)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所述仰卧起坐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底梁,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内侧通过所述底梁固定连接,所述底梁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立柱,并且在靠近所述第一底座的底梁的顶面固定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转动连接坐垫底架,所述坐垫底架的顶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坐垫,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固定所述坐垫底架,所述坐垫底架的外侧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连接楼梯型底架,所述楼梯型底架的顶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躺垫,所述底梁还套设u型调节底座,所述u型调节底座的左右两侧开设固定螺孔,在该螺孔设置调节螺栓,并且所述底梁的左右两侧开设与所述u型调节底座上螺孔相匹配的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呈等距直线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底梁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调节底座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连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楼梯型底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限位杆,所述楼梯型底架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对接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的后侧固定连接一组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底架上前侧固定连接搬动手柄,所述搬动手柄的外端套设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了能够实现倾斜度调节,所述u型调节底座的左右两侧开设固定螺孔及其调节螺栓,并且底梁的左右两侧开设与所述u型调节底座上螺孔相匹配的调节螺孔,从而实现将u型调节底座固定在不同位置调节螺孔上,再者u型调节底座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连接伸缩杆,而伸缩杆的上端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楼梯型底架上,当u型调节底座固定在不同位置调节螺孔上时,需要通过调节伸缩杆来实现,其目的在于调节躺垫的倾斜度。

(2)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u型调节底座的左右两侧开设固定螺孔及其调节螺栓,并且底梁的左右两侧开设与所述u型调节底座上螺孔相匹配的调节螺孔,从而实现将u型调节底座固定在不同位置调节螺孔上,当u型调节底座固定在不同位置调节螺孔上时,需要通过调节伸缩杆来实现,其目的在于调节躺垫的倾斜度,从而达到不同强度的训练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仰卧起坐装置无法根据训练者的需求适当的调节仰卧起坐的倾斜度,从而达到不同的训练强度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案例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所述仰卧起坐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和底梁3,所述第一底座1和所述第二底座2的内侧通过所述底梁3固定连接,所述底梁3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立柱31,并且在靠近所述第一底座1的底梁3的顶面固定轴承座32,所述轴承座3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二立柱33,所述第二立柱33的上端转动连接坐垫底架4,所述坐垫底架4的顶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坐垫41,所述第一立柱31的顶部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固定所述坐垫底架4,所述坐垫底架4的外侧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连接楼梯型底架5,所述楼梯型底架5的顶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躺垫51,所述底梁3还套设u型调节底座6,所述u型调节底座6的左右两侧开设固定螺孔,在该螺孔设置调节螺栓61,并且所述底梁3的左右两侧开设与所述u型调节底座6上螺孔相匹配的调节螺孔62,所述调节螺孔62呈等距直线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底梁3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调节底座6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连接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上端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楼梯型底架5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2的顶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限位杆21,所述楼梯型底架5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杆21相对接的限位板52,所述第二底座2的后侧固定连接一组万向轮22,所述坐垫底架4上前侧固定连接搬动手柄8,所述搬动手柄8的外端套设橡胶套。本实施例为了能够实现倾斜度调节,所述u型调节底座6的左右两侧开设固定螺孔及其调节螺栓61,并且底梁3的左右两侧开设与所述u型调节底座6上螺孔相匹配的调节螺孔62,从而实现将u型调节底座6固定在不同位置调节螺孔62上,再者u型调节底座6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连接伸缩杆7,而伸缩杆7的上端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楼梯型底架5上,当u型调节底座6固定在不同位置调节螺孔62上时,需要通过调节伸缩杆7来实现,其目的在于调节躺垫51的倾斜度,从而达到不同强度的训练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所述仰卧起坐装置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和底梁(3),所述第一底座(1)和所述第二底座(2)的内侧通过所述底梁(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3)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立柱(31),并且在靠近所述第一底座(1)的底梁(3)的顶面固定轴承座(32),所述轴承座(32)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第二立柱(33),所述第二立柱(33)的上端转动连接坐垫底架(4),所述坐垫底架(4)的顶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坐垫(41),所述第一立柱(31)的顶部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固定所述坐垫底架(4),所述坐垫底架(4)的外侧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连接楼梯型底架(5),所述楼梯型底架(5)的顶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躺垫(51),所述底梁(3)还套设u型调节底座(6),所述u型调节底座(6)的左右两侧开设固定螺孔,在该螺孔设置调节螺栓(61),并且所述底梁(3)的左右两侧开设与所述u型调节底座(6)上螺孔相匹配的调节螺孔(62),所述调节螺孔(62)呈等距直线排列方式设置在所述底梁(3)的左右两侧,所述u型调节底座(6)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连接伸缩杆(7),所述伸缩杆(7)的上端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楼梯型底架(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2)的顶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限位杆(21),所述楼梯型底架(5)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杆(21)相对接的限位板(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2)的后侧固定连接一组万向轮(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底架(4)上前侧固定连接搬动手柄(8),所述搬动手柄(8)的外端套设橡胶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能够调节角度的仰卧起坐装置,底梁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立柱,并且在靠近第一底座的底梁的顶面固定轴承座,坐垫底架的顶面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坐垫,第一立柱的顶部通过固定连接方式固定坐垫底架,坐垫底架的外侧通过转动连接方式连接楼梯型底架。本实用新型在U型调节底座的左右两侧开设固定螺孔及其调节螺栓,并且底梁的左右两侧开设与所述U型调节底座上螺孔相匹配的调节螺孔,从而实现将U型调节底座固定在不同位置调节螺孔上,当U型调节底座固定在不同位置调节螺孔上时,需要通过调节伸缩杆来实现,其目的在于调节躺垫的倾斜度,从而达到不同强度的训练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敏;叶庆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大兴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4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