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康复姿势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2858发布日期:2020-11-10 12:2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康复姿势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康复训练辅助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儿科康复姿势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腹横肌、骨盆底肌群以及下背肌这一区域;核心肌群的锻炼是几乎所有体育运动的重点,一个人无论看起来有多么强壮,如果其核心肌群薄弱,那终究只是个空架子,如果核心肌群没锻炼好,其他部位再怎么锻炼,整个人看起来还是姿势不正、弯腰驼背。借助训练核心肌群的局部运动,除了可以减少脂肪囤积,也可以加强核心肌群的肌耐力,帮助核心肌群更有力地支撑上半身,达到改善姿势的目的。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核心肌群的薄弱,儿童的姿势不正、弯腰驼背,故而应该锻炼儿童的核心肌群,从而使得儿童姿势正确并且不弯腰驼背。

硬拉、深蹲、俯卧撑、倒立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悬垂举腿等运动都可以锻炼核心肌群,但是对于儿童来说这些运动的难度太大,难以让儿童进行核心肌群的运动,而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医疗人员一般利用楔形垫引导儿童患者进行锻炼核心肌群,然而由于楔形垫的斜度难以控制,使得儿童患者难以适应适合楔形垫,导致儿童患者难以进行锻炼;并且由于儿童坐在斜板上,双腿平放在斜板上,儿童患者会下意识用腿保持身体的平衡,往往导致训练的效果不佳。

因此,生产一种使用方便,便于组装以及拆卸,能够调节倾斜角度,儿童患者锻炼核心肌群的效果好,促进了儿童患者肢体协调性,使用安全,满足儿童患者和医疗人员需求的儿科康复姿势训练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组装以及拆卸,能够调节倾斜角度,儿童患者锻炼核心肌群的效果好,促进了儿童患者肢体协调性,使用安全,满足儿童患者和医疗人员需求的儿科康复姿势训练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一种儿科康复姿势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椅,所述的支撑椅的下方设置有保护垫板,支撑椅与保护垫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固定套,支撑椅通过固定套固定在支撑板上,保护垫板的一侧设置有合页,保护垫板通过合页铰接在支撑板的一侧,支撑板与保护垫板之间设置有支撑调节装置,支撑调节装置设在保护垫板的另一侧。

所述的支撑调节装置包括支撑管,支撑管套装在伸缩支撑杆上,伸缩支撑杆的顶端和支撑管的底端分别设有固定接头,固定接头上设置有连接轴,固定接头通过连接轴与伸缩支撑杆或支撑管相铰接。

所述的伸缩支撑杆采用圆形杆状结构,支撑管圆形管状结构,伸缩支撑杆的长度不小于支撑管的长度,支撑管的内径与伸缩支撑杆的直径相配合,支撑管的内壁与伸缩支撑杆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接头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的底面上或保护垫板的顶面上。

所述的支撑管的顶端上设置有三个压紧片,压紧片采用弹性弧形片状结构,压紧片的底端焊接在支撑管的顶端上,压紧片的厚度沿压紧片的顶端至压紧片的底端逐渐增厚,压紧片上设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和压紧片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伸缩支撑杆设在三个压紧片之间,三个压紧片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伸缩支撑杆的直径。

所述的保护垫板与支撑板分别采用硬质木材制成的矩形板状结构,合页至少为两个,两个合页分别设置在同一水平轴线上。

所述的支撑椅由坐板、靠板、两个前椅腿以及两个后椅腿组成,该坐板的边长长度不小于50cm,固定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固定套均焊接在支撑板的顶面上,四个固定套分别套装在支撑椅的前椅腿和支撑椅的后椅腿上,该前椅腿上套装有限制带。

所述的固定套采用圆形管状结构,固定套的内径与支撑椅的前椅腿直径或者支撑椅的后椅腿直径相配合,支撑椅与固定套的内壁活动连接。

所述的限制带的采用软质织物制成片状结构,限制带的一侧缝合有魔术贴圆毛层,限制带的另一侧相应缝合有魔术贴刺毛层,限制带通过该魔术贴圆毛层与该魔术贴刺毛层的粘接套装在支撑椅的前椅腿上。

所述的支撑椅上套装有保护带,保护带采用软质织物制成片状结构,保护带的中部粘接在支撑椅的靠板,保护带的一侧缝合有魔术贴圆毛层,限保护带的另一侧相应缝合有魔术贴刺毛层,保护带通过该魔术贴圆毛层与该魔术贴刺毛层的粘接套装在支撑椅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椅,所述的支撑椅的下方设置有保护垫板,支撑椅与保护垫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固定套,支撑椅通过固定套固定在支撑板上,保护垫板的一侧设置有合页,保护垫板通过合页铰接在支撑板的一侧,支撑板与保护垫板之间设置有支撑调节装置,支撑调节装置设在保护垫板的另一侧,本实用型通过调节支撑调节装置的高度,从而调节保护垫板与支撑板之间的角度,使得本实用型能够调节倾斜角度,使得本实用型满足各类患者的需求;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套将支撑椅安装在支撑板上,而且支撑椅与固定套的内壁活动连接,医疗人员根据实际的需要,可以便于组装、拆卸支撑椅;再次,本实用型上通过设置有限制带以及保护带,对儿童患者的脚进行限制带,防止儿童患者利用脚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通过保护带来固定儿童患者,防止锻炼过程中儿童患者的滑下,从而达到儿童患者锻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螺母与伸缩支撑杆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儿科康复姿势训练装置,包括支撑椅1,所述的支撑椅1的下方设置有保护垫板3,支撑椅1与保护垫板3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设有固定套10,支撑椅1通过固定套10固定在支撑板2上,保护垫板3的一侧设置有合页11,保护垫板3通过合页11铰接在支撑板2的一侧,支撑板2与保护垫板3之间设置有支撑调节装置,支撑调节装置设在保护垫板3的另一侧。

所述的支撑调节装置包括支撑管4,支撑管4套装在伸缩支撑杆7上,伸缩支撑杆7的顶端和支撑管4的底端分别设有固定接头8,固定接头8上设置有连接轴9,固定接头8通过连接轴9与伸缩支撑杆7或支撑管4相铰接。

所述的伸缩支撑杆7采用圆形杆状结构,支撑管4圆形管状结构,伸缩支撑杆7的长度不小于支撑管4的长度,支撑管4的内径与伸缩支撑杆7的直径相配合,支撑管4的内壁与伸缩支撑杆7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接头8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2的底面上或保护垫板3的顶面上;所述的支撑管4的顶端上设置有三个压紧片5,压紧片5采用弹性弧形片状结构,压紧片5的底端焊接在支撑管4的顶端上,压紧片5的厚度沿压紧片5的顶端至压紧片5的底端逐渐增厚,压紧片5上设有调节螺母6,调节螺母6和压紧片5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伸缩支撑杆7设在三个压紧片5之间,三个压紧片5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大于伸缩支撑杆7的直径。

所述的保护垫板3与支撑板2分别采用硬质木材制成的矩形板状结构,合页11至少为两个,两个合页11分别设置在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的支撑椅1由坐板、靠板、两个前椅腿以及两个后椅腿组成,该坐板的边长长度不小于50cm,固定套1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固定套10均焊接在支撑板2的顶面上,四个固定套10分别套装在支撑椅1的前椅腿和支撑椅1的后椅腿上,该前椅腿上套装有限制带12;所述的固定套10采用圆形管状结构,固定套10的内径与支撑椅1的前椅腿直径或者支撑椅1的后椅腿直径相配合,支撑椅1与固定套10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的限制带12的采用软质织物制成片状结构,限制带12的一侧缝合有魔术贴圆毛层,限制带12的另一侧相应缝合有魔术贴刺毛层,限制带12通过该魔术贴圆毛层与该魔术贴刺毛层的粘接套装在支撑椅1的前椅腿上;所述的支撑椅1上套装有保护带13,保护带13采用软质织物制成片状结构,保护带13的中部粘接在支撑椅1的靠板,保护带13的一侧缝合有魔术贴圆毛层,保护带13的另一侧相应缝合有魔术贴刺毛层,保护带13通过该魔术贴圆毛层与该魔术贴刺毛层的粘接套装在支撑椅1上。

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2、3、4所示,首先,医疗人员将调节螺母6拧松,医疗人员根据患者儿童的需求,调节伸缩支撑杆7的伸出量,当支撑板2与保护垫板3的角度满足患者的需求之后,医疗人员将调节螺母6拧紧;然后,医疗人员将支撑椅1的椅腿对应安装在固定套10内,医疗人员引导儿童患者坐在支撑椅1上,并使用限制带12将儿童患者的脚部进行限制以及使用保护带13对儿童患者的移动进行限制,从而便于儿童患者进行锻炼;再然后,儿童患者锻炼结束后,打开限制带12以及保护带13,从而解除对儿童患者的限制,并引导儿童离开本产品,儿童患者离开本产品后,将支撑椅1取下来,并将调节螺母6拧松,减少调节伸缩支撑杆7的伸出量,便于下次锻炼的使用;另外,本产品通过儿童患者坐在倾斜板上时,儿童患者的中枢神经会自主调节身体保持平衡,使得儿童患者能够自主坐姿的状态保持平衡,即使得儿童患者的核心肌群受到锻炼,从而达到锻炼儿童患者的核心肌群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组装以及拆卸,能够调节倾斜角度,儿童患者锻炼核心肌群的效果好,促进了儿童患者肢体协调性,使用安全,满足儿童患者和医疗人员需求的儿科康复姿势训练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