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力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2049发布日期:2020-11-13 13:14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力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弹力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家庭中小孩子的玩具也越来越多了,其中玩具车是小孩子最青睐的玩具之一。

中国专利号为201520705207.9,授权公告号为cn205038877u,授权公告号为2016年02月17日,公开了一种弹力小车,包括车身支架、第一车轮支架、第二车轮支架、第一车轴、第二车轴、四个车轮、橡皮筋、橡皮筋钩和橡皮筋扣;所述第一车轮支架为倒u型,且第一车轮支架的u型侧壁上设有相互对应的两个穿孔;所述第二车轮支架为倒u型,且第二车轮支架的u型侧壁上设有相互对应的两个穿孔;所述车身支架垂直于所述第一车轮支架和所述第二车轮支架的u型面,且所述车身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车轮支架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车身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车轮支架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车轴贯穿所述第一车轮支架的两个穿孔设于所述第一车轮支架上,且所述第一车轴的两端均延伸出穿孔外;所述第二车轴贯穿所述第二车轮支架的两个穿孔设于所述第二车轮支架上,且所述第二车轴的两端均延伸出穿孔外;四个所述车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车轴和所述第二车轴的两端;所述橡皮筋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筒部件、第一圆柱体部件和球体部件;所述第一圆柱体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部件的侧壁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圆柱体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球体部件连接;所述橡皮筋钩通过第一套筒部件嵌套于所述车身支架上;所述橡皮筋扣包括第二套筒部件和第二圆柱体部件;所述第二圆柱体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部件的侧壁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体部件的侧壁上设有侧壁穿孔;所述橡皮筋扣通过所述第二套筒部件嵌套于所述第二车轴的轴向中心处;所述橡皮筋的一端穿过所述侧壁穿孔套于所述橡皮筋扣上,所述橡皮筋的另一端套于所述橡皮筋钩的第一圆柱体部件上。

上述申请的弹力小车,便于教学实验中的应用、部件更换和保存。

但不足之处是,上述弹力小车的橡皮筋钩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套筒部件、第一圆柱体部件和球体部件,橡皮筋扣包括第二套筒部件和第二圆柱体部件,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橡皮筋的一端穿过侧壁穿孔套于橡皮筋扣上,橡皮筋的另一端套于橡皮筋钩的第一圆柱体部件上,由于侧壁穿孔不大,橡皮筋穿过非常不便,弹力小车使用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弹力小车,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玩具小车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弹力小车,包括车体、第一车轴、第二车轴、设于第一车轴两端的车轮一和设于第二车轴两端的车轮二,所述车体上设有防脱体,所述车体上还设有防脱柱,所述第二车轴上设有定位销。

使用时,用橡皮筋的一端套于防脱体或者防脱柱上,另一端套于定位销上,逆时针转动车轮二,车轮二带动第二车轴转动一定圈数使橡皮筋收紧,抓牢车轮二将小车放在平地上,松手后,小车就会向前行驶了,通过橡皮筋的缠绕使橡皮筋的拉紧和放松所带来的动力带动小车前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小车的使用非常方便,只需要通过防脱体或者防脱柱与定位销之间通过橡皮筋连接即可实现驱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玩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防脱体或者防脱柱能够防止小车在前进过程中橡皮筋脱落,使用可靠性较好。

在上述的弹力小车中,所述车体包括车板和设于车板两侧的侧板,所述防脱体和防脱柱均设于车板上,所述防脱体与定位销相对,所述防脱柱与防脱体相对且位于防脱体的前方,橡皮筋一端套于防脱体或者防脱柱上,两个位置套接,可玩性强,另一端套于定位销上,防脱体与定位销相对,防脱柱与防脱体相对且位于防脱体的前方使小车能够顺畅前进;

所述防脱柱为前倾设于车板上的柱体;

所述防脱体的下端为球形体,橡皮筋一端套于防脱体下端,能够有效防止橡皮筋脱落;

所述车板上设有一缺口,所述定位销位于缺口处,第二车轴转动时带动定位销转动,缺口能够避免定位销碰触;

所述缺口为u型缺口,制造方便且能够节省材料成本;

所述车体由木质材料制成,制造方便,木质材料成本低;

所述车轮二上套有橡胶圈,增加车轮的摩擦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小车的使用非常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防脱体或者防脱柱能够防止小车在前进过程中橡皮筋脱落,使用可靠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弹力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第二车轴;3、车轮一;4、车轮二;5、防脱体;6、防脱柱;7、定位销;8、车板;9、侧板;10、缺口;11、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小车,包括车体1、第一车轴、第二车轴2、设于第一车轴两端的车轮一3和设于第二车轴2两端的车轮二4,车体1包括车板8和设于车板8两侧的侧板9,防脱体5和防脱柱6均设于车板8上,优选,防脱柱6为前倾设于车板8上的柱体,防脱体5与定位销7相对,防脱柱6与防脱体5相对且位于防脱体5的前方,优选,防脱体5的下端为球形体,橡皮筋一端套于防脱体5下端,能够有效防止橡皮筋脱落,第二车轴2上设有定位销7。

车板8上设有一缺口10,定位销7位于缺口10处,第二车轴2转动时带动定位销7转动,缺口10能够避免定位销7碰触,优选,缺口10为u型缺口10,制造方便且能够节省材料成本。

车体1由木质材料制成,制造方便,木质材料成本低。

车轮二4上套有橡胶圈11,增加车轮的摩擦作用。

使用时,用橡皮筋的一端套于防脱体5或者防脱柱6上,另一端套于定位销7上,逆时针转动车轮二4,车轮二4带动第二车轴2转动一定圈数使橡皮筋收紧,抓牢车轮二4将小车放在地面上,松手后,小车就会向前行驶了,通过橡皮筋的缠绕使橡皮筋的拉紧和放松所带来的动力带动小车前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弹力小车的使用非常方便,只需要通过防脱体5或者防脱柱6与定位销7之间通过橡皮筋连接即可实现驱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也较低,可玩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防脱体5或者防脱柱6能够防止小车在前进过程中橡皮筋脱落,使用的可靠性较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弹力小车,包括车体(1)、第一车轴、第二车轴(2)、设于第一车轴两端的车轮一(3)和设于第二车轴(2)两端的车轮二(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防脱体(5),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防脱柱(6),所述第二车轴(2)上设有定位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括车板(8)和设于车板(8)两侧的侧板(9),所述防脱体(5)和防脱柱(6)均设于车板(8)上,所述防脱体(5)与定位销(7)相对,所述防脱柱(6)与防脱体(5)相对且位于防脱体(5)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柱(6)为前倾设于车板(8)上的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弹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体(5)的下端为球形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弹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8)上设有一缺口(10),所述定位销(7)位于缺口(10)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0)为u型缺口(1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弹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由木质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弹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二(4)上套有橡胶圈(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力小车,属于玩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如何解决玩具小车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不便的问题。一种弹力小车,包括车体、第一车轴、第二车轴、设于第一车轴两端的车轮一和设于第二车轴两端的车轮二,所述车体上设有防脱体,所述车体上还设有防脱柱,所述第二车轴上设有定位销。本弹力小车,使用非常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玩性强,使用可靠性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叶肇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金都玩具礼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9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