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刹车的轮组及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3263发布日期:2021-02-09 14:1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刹车的轮组及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一种可刹车的轮组及滑板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刹车的轮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该可刹车的轮组的滑板车。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轮组由轮子通过滚动轴承与轴连接,并通过控制轴的摆动而实现转向,且两轮子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该结构对于在行走时有特殊需求的载荷装置则难于满足。对于转向要求,通常采用万向轮,常规的万向轮是采用转动结构与滚动结构进行叠加而成,且转动结构设置于滚动结构之上,采用该设计结构,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就是使得连接该轮组件的载荷结构的重心较高,故在安全问题上容易出现倾覆现象,不利于安全,且也不便于控制其在滚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方向行驶。
[0003]
另外,对于现有的滑板车,其左右轮子固定在枢轴的两个桥端上,距离稳定,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714246u,专利名称为一种带有数据采集装置的滑板车支架所披露的滑板车支架。这种结构的滑板车,其滑行驱动一般是通过人力边踩地面边滑动,靠的是地面向前的反作用推动滑板车前行,其滑行不够省力,滑行距离短。而且,现有滑板车的刹车一般有脚刹、板尾刹和横刹三种方式刹车。
[0004]
其中,脚刹,在滑板车当中非常常见,即在滑行中,前脚踩在板上,同时把身体重心放在前脚,后脚落地摩擦,以达到减速刹车的目的,这种方式会比较费力。
[0005]
板尾刹就是在滑行中,用后脚踩板尾,让板尾摩擦地面来达到减速刹车的目的。这种刹车方式对滑手自身的平衡性有一定的要求,可能初学者不能很好掌控,同时板尾刹虽然看起来炫酷但也很费板尾。
[0006]
横刹即则是用身体带动后脚推板,把板横过来,让轮子的侧面摩擦地面已达到减速刹车的目的。横刹对于滑手板性要求较高,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动作了,掌握有一定难度。
[0007]
上述三种刹车方式危险系数大,不够安全。
[0008]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此进行了相关而研发,并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刹车的轮组,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可在不增高重心的情况下实现轮子兼具有偏转功能,可方便进行换向变向,且在行走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轮子任意偏转,确保其行走平稳,并可通过刹车装置控制左右轮子相对摆动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进行刹车,确保行走的安全。
[001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滑板车,其应用了可刹车的轮组,使用者通过将滑板车滑动起来后,需要减速时可通过刹车装置控制左右轮子相对摆动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进行刹车,确保行走的安全,且具有行驶距离远及省力的作用,可有效提高使用者的驾驶乐趣。
[001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刹车的轮组,包括悬梁,所述悬梁两端向
外且向上或向下倾斜地连接有导杆,每一所述导杆上可滑动地连接有轮组件,所述轮组件包括连接件和轮子,所述连接件可滑动地连接在导杆上,所述轮子连接在连接件上且可相对连接件水平摆动和绕连接件轴线转动,所述轮组还包括用于控制左右轮子相对连接件左右摆动且同时摆向外侧或者内侧的刹车装置。
[0012]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刹车的轮组,所述轮组件还包括摆动控制件和滚动轴承,所述轮子具有内孔,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相对固定连接于轮子的内孔,两所述摆动控制件相向地设置于滚动轴承的内圈相对两侧,两所述摆动控制件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连接件通过安装空间与两摆动控制件连接。
[0013]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刹车的轮组,所述滚动轴承内圈与摆动控制件之间设有垫件,所述垫件与滚动轴承的内圈相固定,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线,与每个所述轮子相对应的相对的两个垫件,其中至少有一个垫件与刹车线连接,且连接点偏离摆动控制件的转动中心以便拉动轮子相对连接件摆动。
[0014]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刹车的轮组,所述垫件的前侧或后侧上偏心设置有用于连接刹车线的接线部。
[0015]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刹车的轮组,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接线部相对并供刹车线卡入安装定位的刹车线安装槽。
[0016]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刹车的轮组,所述垫件直接或间接与滚动轴承的内圈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垫件与摆动控制件接触一面设有用于与摆动控制件配合的垫件导向凹槽;所述连接件与摆动控制件接触一面设有用于与摆动控制件配合的连接件导向凹槽。
[0017]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刹车的轮组,所述摆动控制件为具有内孔的平面轴承,所述垫件上且位于垫件导向凹槽内设有用于与摆动控制件内孔配合连接的垫件凸台或者所述连接件上且位于连接件导向凹槽内设有用于与摆动控制件内孔配合连接的连接件凸台。
[0018]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刹车的轮组,所述摆动控制件和滚动轴承的中心轴线空间相交设置,且沿轮子的行走方向,所述摆动控制件的中心轴线设置在滚动轴承中心轴线的前侧。
[001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前后位置相对固定有固定座,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可刹车的轮组,每一所述固定座直接或间接地与对应的悬梁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控制刹车装置的脚踏。
[0020]
如上所述的一种滑板车,所述悬梁由两半根杆件构成,每一所述固定座间接地与对应的悬梁连接,所述悬梁的两半根杆件远离轮组件端部设有悬梁铰接耳和悬梁调节自由端,同一所述悬梁的半根杆件的悬梁铰接耳和悬梁调节自由端呈l型结构,两所述悬梁铰接耳之间铰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设有用于调节导杆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每一所述固定座通过调节座间接地与悬梁连接,所述固定座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偏转导孔和固定座偏转轴,所述固定座偏转导孔和固定座偏转轴的中心轴线相交且交点位于固定座上表面下方,所述调节座上相应设有用于与固定座偏转导孔可转动地配合连接的调节座偏转轴,所述调节座上相应设有用于与固定座偏转轴配合连接的调节座偏转导孔,所述固定座偏转轴贯穿于调节座偏转导孔且螺纹连接有偏转调节螺母,所述固定座偏转轴上且位于调节座偏转导孔两端设有偏转轴套。
[0021]
如上所述的一种滑板车,所述调节机构位于两所述悬梁调节自由端之间,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件、调节弹性件和调节压块,所述调节弹性件置于调节座与两悬梁调节自
由端之间使得导杆向上倾斜,或者所述调节弹性件置于调节压块与两悬梁调节自由端之间使得导杆向下倾斜,所述调节件设置于调节座上,所述调节压块通过螺纹与调节件连接而限制卡住两悬梁调节自由端;或者所述调节件通过螺纹与调节座连接,所述调节压块相对固定连接于调节件外端而限制卡住两悬梁调节自由端。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0023]
1、本实用新型的可刹车的轮组,通过滚动轴承和摆动控制件将轮子和连接件连接,使轮子能够相对连接件转动的同时还可左右摆动,可在不增高重心的情况下实现轮子兼具有偏转功能,可方便进行换向变向,且在行走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轮子任意偏转,确保其行走平稳,达到更远的行驶距离,并可通过刹车装置控制左右轮子相对摆动形成一定的角度,阻止轮子在地面上滚动,使轮子擦着地面滑行,达到减速刹车的效果,确保行走的安全,可应用在滑板车、运动器具及其它装置或设备上。
[0024]
2、应用可刹车的轮组的滑板车,通过设置脚踏控制刹车,其兼具了上述功能及特点,有效提高使用者的驾驶乐趣,并具有安全可靠、省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26]
图1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与固定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8]
图3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与固定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9]
图4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与固定座连接的爆炸视图;
[0030]
图5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中轮组件与导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中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中轮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33]
图8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中垫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4]
图9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中垫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5]
图10是刹车线的连接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是一种可刹车的轮组中轮组件在滚动行走的示意图;
[0037]
图12是一种滑板车的主视图;
[0038]
图13是一种滑板车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40]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可刹车的轮组,包括悬梁1,所述悬梁1两端向外且向上或向下倾斜地连接有导杆2,每一所述导杆2上可滑动地连接有轮组件3,所述轮组件3包括连接件31和轮子32,所述连接件31可滑动地连接在导杆2上,所述轮子32连接在连接件31上且可相对连接件31水平摆动和绕连接件31轴线转动,所述轮组还包括用于控制左右轮子32相对连接件31左右摆动且同时摆向外侧或者内侧的刹车装置。
[0041]
轮子32能够相对连接件31转动的同时还可水平左右摆动,可通过刹车装置控制左右轮子相对摆动形成一定的角度,阻止轮子32在地面上滚动,使轮子32擦着地面滑行,达到
减速刹车的效果。
[0042]
所述轮组件3还包括摆动控制件33和滚动轴承34,所述轮子32具有内孔,所述滚动轴承34的外圈相对固定连接于轮子32的内孔,两所述摆动控制件33相向地设置于滚动轴承34的内圈相对两侧,两所述摆动控制件33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35,所述连接件31通过安装空间35与两摆动控制件33连接。采用该设计结构,可使得轮组件在兼具转动和摆动的功能同时,具有最低化的重心位置,确保运动平稳、安全可靠。
[0043]
通过滚动轴承34和摆动控制件33将轮子32和连接件31连接,使轮子32能够相对连接件31转动的同时还可左右摆动,可在不增高重心的情况下实现轮子兼具有偏转功能,可方便进行换向变向,且在行走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轮子任意偏转,确保其行走平稳,达到更远的行驶距离,并可通过刹车装置控制左右轮子相对摆动形成一定的角度进行刹车,确保行走的安全,可应用在滑板车、运动器具及其它装置或设备上。
[0044]
所述摆动控制件33和滚动轴承34的中心轴线空间相交设置,且沿轮子32的行走方向,所述摆动控制件33的中心轴线设置在滚动轴承34中心轴线的前侧。如图11所示,摆动控制件的中心轴线为ab,滚动行走的轮子的中心线为cd,以作为参照示意,可明显看出摆动控制件所受的承载力由连接件传递至摆动控制件上,承载力与ab共线而重合,由于承载力始终向下作用于滚动轴承内圈前侧,进而产生一个与轮子滚动方向相一致的扭矩,并作用于连接件上,而轮子与支撑地面的接触受力点为轮子底面的中心,且位于cd上,故轮子在承载力作用下的运动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方向而向前滚动,即时轮子偏摆后可自动地回正方向,避免了任意偏摆而影响行走,因此,在相同推力驱动下,可滚动更远的距离,达到省力效果。
[004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摆动控制件可以根据需要间接或直接地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连接,摆动控制件采用平面轴承、球珠、枢轴或其他转动连接构件。
[0046]
采用平面轴承时可在滚动轴承的内圈中通过楔形块填补或采用垫件而形成用于与摆动控制件滚动接触的面;采用球珠时,球珠可转动或相对固定设置于滚动轴承内圈,相应地连接件上设有与球珠配合的凹球面;采用枢轴时,连接件可通过枢轴相对滚动轴承摆动。
[0047]
所述滚动轴承34内圈与摆动控制件33之间设有垫件36,所述垫件36直接或间接与滚动轴承34的内圈相对固定设置,所述垫件36与摆动控制件33接触一面设有用于与摆动控制件33配合的垫件导向凹槽361;所述连接件31与摆动控制件33接触一面设有用于与摆动控制件33配合的连接件导向凹槽311。
[0048]
当所述摆动控制件33采用具有内孔的平面轴承时,为了使得摆动控制件更好地连接在垫件上或连接在连接件上,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垫件36上且位于垫件导向凹槽361内设有用于与摆动控制件33内孔配合连接的垫件凸台362或者所述连接件31上且位于连接件导向凹槽311内设有用于与摆动控制件33内孔配合连接的连接件凸台。
[0049]
如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线4,与每个所述轮子32相对应的相对的两个垫件36,其中至少有一个垫件36与刹车线4连接,且连接点偏离摆动控制件33的转动中心以便拉动轮子32相对连接件31摆动。刹车线4与垫件36连接,即可拉动轮子32在导杆2上发生偏摆,又避免影响轮子32绕导杆2转动。
[0050]
为使轮子偏转更加容易,所述垫件36的前侧或后侧上偏心设置有用于连接刹车线
4的接线部363。
[0051]
所述连接件31上设有与接线部363相对并供刹车线4卡入安装定位的刹车线安装槽312,刹车线安装槽312用于固定刹车线的外套,并使刹车线内线在内套中活动以拉动连接件31,结构紧凑,而避免刹车线影响该轮组的行走。
[0052]
所述接线部363为设在垫件36上的凸起,方便刹车线连接在其上。
[0053]
如图12和图13所示,作为滑板车的一种实施方式,滑板车包括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底部前后位置相对固定有固定座6,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可刹车的轮组,每一所述固定座6直接或间接地与对应的悬梁1连接,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用于控制刹车装置的脚踏51。所述刹车线4一端与接线部363连接,另一端与脚踏51连接,当需要刹车时,踩踏脚踏51,从而通过刹车线4同时拉动相对应的左右轮子32同时摆向外侧或者内侧,阻止轮子32在地面上滚动,使轮子32擦着地面滑行,达到减速刹车的效果,刹车安全方便。
[0054]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悬梁1由两半根杆件构成,每一所述固定座6间接地与对应的悬梁1连接,所述悬梁1的两半根杆件远离轮组件3端部设有悬梁铰接耳11和悬梁调节自由端12,同一所述悬梁1的半根杆件的悬梁铰接耳11和悬梁调节自由端12呈l型结构,两所述悬梁铰接耳11之间铰接有调节座13,所述调节座13上设有用于调节导杆2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14。通过调节机构可调整左右导杆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驱动左右轮组件在对应导杆上滑动所需求的外部下压力的大小,以便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体重及需要进行调节,若体重大的可将导杆的倾斜角度调小,而体重小的可将导杆的倾斜角度调大,以便获得一个较合适的加速效果及运动体验,具有灵活性。
[0055]
作为调节机构14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机构14位于两所述悬梁调节自由端12之间,所述调节机构14包括调节件141、调节弹性件142和调节压块143,所述调节弹性件142置于调节座13与两悬梁调节自由端12之间使得导杆向上倾斜,或者所述调节弹性件142置于调节压块143与两悬梁调节自由端12之间使得导杆向下倾斜,所述调节件141设置于调节座13上,所述调节压块143通过螺纹与调节件141连接而限制卡住两悬梁调节自由端12,调节压块143可以为螺母,调节件141则为螺纹杆。
[0056]
作为调节机构14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件141通过螺纹与调节座13连接,所述调节压块143相对固定连接于调节件141外端而限制卡住两悬梁调节自由端12,该设计结构调节件141可以为螺栓,对应地调节压块143为螺帽。
[0057]
而通过连接件31可使轮子32能够沿导杆2滑动,作为滑板车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31还连接有用于弹性作用于轮组件3的复位件,作为复位件的一种实施方式,复位件采用弹簧。使用时,当正在运动的轮组件受外部向下压力作用时,由于导杆倾斜设置及左右轮组件在各自对应的导杆上发生滑动,当外部下压力减小或者消失时,在复位件作用下,左右轮组件在导杆上做复位运动以调节两轮子之间的距离。且由于轮子可相对连接件水平摆动,故两轮子在变距过程中,轮子相应进行偏摆,可以使得两轮组件保持稳定向前的方向持续地运动。
[0058]
本实用新型中左右导杆对称设置,且左右导杆在水平面的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左右导杆外端向外且向上或向下倾斜,使得在外部下压力作用下,且随着外部作用下压力减小或增大,以及在复位件作用下,使得左右轮组件在相对朝外张开或者收缩靠拢的反复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因轮子可以偏摆及滚动,可使得轮子不会直接与地面打滑而变距,而
是随着轮子偏摆一边滚动一边沿导杆滑动,故而可实现加速前行,以便更加省力,行走距离更远。
[0059]
作为一种滑板车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每一所述固定座6通过调节座13间接地与悬梁1连接,所述固定座6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座偏转导孔61和固定座偏转轴62,所述固定座偏转导孔61和固定座偏转轴62的中心轴线相交且交点位于固定座6上表面下方,所述调节座13上相应设有用于与固定座偏转导孔61可转动地配合连接的调节座偏转轴131,所述调节座13上相应设有用于与固定座偏转轴62配合连接的调节座偏转导孔132,所述固定座偏转轴62贯穿于调节座偏转导孔132且螺纹连接有偏转调节螺母63。
[0060]
不论上述滑板车是哪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为了更好地控制整车转弯变向,所述固定座偏转轴62上且位于调节座偏转导孔132两端设有偏转轴套133。为了增加接触受力面积连接可靠,调节座偏转导孔132两端均设有用于容纳偏转轴套133的沉孔,且靠近偏转调节螺母63一侧位于调节座偏转导孔132的偏转轴套133为中空的圆锥台,圆锥台的大底面紧贴于调节座偏转导孔132下端孔口。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体重,通过调节偏转调节螺母63的松紧程度而使得容易或较难或适中地控制支撑板上的固定座相对调节座偏转轴131扭转,进而控制滑板车转向。
[0061]
使用者可以通过反复后蹬脚或前倾或后倾而改变向下作用滑板车的下压力,进而可使得左右轮子的间距忽大忽小,当受到的下压力使得两轮子的间距变化到最大或最小时,由于摆动控制件相对滚动轴承偏心设置,偏转的轮子则会自动回正,故而滑板车保持稳定的方向加速前行。
[0062]
当使用者需要进行转弯时,则通过改变重心使得滑板车一侧的轮子受到较大的作用力,支撑板及固定座会相对调节座偏转轴或悬梁偏转轴稍微扭转一个角度,进而实现转弯。
[0063]
而滑行过程中需要减速时,踩踏脚踏51使左右轮子32摆成八字形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