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肌肉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7578发布日期:2021-01-23 11:0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底肌肉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科康复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盆底肌肉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产后盆底肌肉及其筋膜由于扩张而失去弹力,而且常有部分肌纤维断裂。产后如果能够坚持康复锻炼,盆底肌肉可以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0003]
目前,现有的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装置不能进行多种体位锻炼,无法有效的针对病人盆底肌肉进行康复锻炼,导致盆底肌肉仍然处于失弹状态,恢复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盆底肌肉康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盆底肌肉训练装置不能进行多种体位锻炼的问题。
[0005]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下端设有多个支腿的坐板,坐板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呈180
°
布置,支撑板左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杆,坐板下端设有倒l形且上端和右端均开口的箱体,箱体内上侧和右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杆,两个螺杆相互垂直且经一对锥齿轮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的连杆自由端铰接的滑块,右侧的支撑板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左右贯通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h型块,h型块右端设有踏板,踏板右侧设有弧形带。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踏板和弧形带,使产妇可进行端坐位的盆底肌肉锻炼,设有的滑块和连杆,可带动两个支撑板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使产妇可进行仰卧位的盆底肌肉锻炼,产妇可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设有的螺杆和摇把,便于产妇进行锻炼体位的更换,设有的软垫和扶手,增加产妇锻炼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000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仰视轴测图。
[001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下端设有多个支腿的坐板1,坐板1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呈180
°
布置,支撑板2左端铰接有上下方向的连杆3,坐板1下端设有倒l形且上端和右端均开口的箱体4,箱体4内上侧和右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螺杆5,两个螺杆5相
互垂直且经一对锥齿轮连接,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与其对应侧的连杆3自由端铰接的滑块6,右侧的支撑板2下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左右贯通的滑槽7,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h型块8,h型块8右端设有踏板9,踏板9右侧设有弧形带10。
[0013]
为了方便产妇锻炼,所述的坐板1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扶手11。
[0014]
为了增加产妇的舒适度,所述的左侧的支撑板2上侧设有软垫12。
[0015]
为了增加本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的箱体4左端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板13。
[0016]
为了便于转动螺杆5,所述的上侧的螺杆5左端贯穿箱体4且设有摇把14。
[0017]
为了更好的训练效果,所述的h型块8上端经弹簧15与滑槽7上侧壁连接。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设置本装置中的两个支撑板2均处于和坐板1垂直的初始状态,然后产妇需要面部朝右坐在坐板1板上,将双脚分别放置在其对应侧的踏板9上,并使双脚分别从左向右穿过踏板9上的弧形带10;
[0019]
锻炼时,产妇上身可靠在软垫12上,双手分别扶着坐板1前后两侧的扶手11,然后双脚向上用力,带动弧形带10向上移动,弧形带10带动踏板9向上移动,踏板9带动h型块8在滑槽7内向上滑动,同时h型块8向上压缩弹簧15,弹簧15对h型块8产生向下的弹力,增强产妇的锻炼效果,产妇双脚向上用力时需要感受盆底肌肉的发力,从而增强产妇对盆底肌肉的控制,加快康复进程;
[0020]
当产妇需要采取仰卧位锻炼时,使双脚离开弧形带10,然后由陪护人员顺时针转动摇把14,摇把14带动上侧的螺杆5在箱体4内顺时针转动,上侧的螺杆5带动上侧的滑块6向左滑动,上侧的滑块6带动左侧的连杆3向左摆动,左侧的连杆3带动左侧的支撑板2向左摆动,同时上侧的螺杆5通过锥齿轮带动右侧的螺杆5逆时针转动,右侧的螺杆5带动右侧的滑块6向上滑动,右侧的滑块6带动右侧的连杆3向上摆动,右侧的连杆3带动右侧的支撑板2向右摆动;
[0021]
直到两个支撑板2由竖直方向变为水平方向,产妇由坐立位变为仰卧位,停止转动摇把14,由于螺杆5和滑块6之间螺纹连接的自锁性,两个支撑板2将保持水平状态,此时固定板13可有效承受产妇上身的压力,锻炼时产妇需要使膝盖处于弯曲状态,然后以头部和双脚为支撑点,使臀部向上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感受盆底肌肉的发力,完成仰卧体位的锻炼,当产妇需要转换为坐立体位时,只需由陪护人员逆时针转动摇把14即可。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的踏板和弧形带,使产妇可进行端坐位的盆底肌肉锻炼,设有的滑块和连杆,可带动两个支撑板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使产妇可进行仰卧位的盆底肌肉锻炼,产妇可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设有的螺杆和摇把,便于产妇进行锻炼体位的更换,设有的软垫和扶手,增加产妇锻炼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此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