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2723发布日期:2021-05-04 10:1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玩具领域,尤其涉及微型泡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吹泡泡,是一种儿童玩的游戏。是一种很流行的游戏。玩这种游戏的通常是小孩子。在生活中,人们会用洗涤剂与水混合,然后利用制得的混合液体吹出泡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已经存在自动吹泡泡的机器了。但是现有的泡泡机结构过于简单,其吹出的泡泡数量少,质量差,难以满足孩子们的玩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微型泡泡发生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泡泡机结构过于简单,其吹出的泡泡数量少,质量差,难以满足孩子们的玩耍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所述微型泡泡发生装置包括双轴马达、泡泡瓶和外壳,泡泡瓶连接在外壳的一端,双轴马达通过马达箱固定在外壳远离泡泡瓶一端的腔体内,双轴马达的两个转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马达箱靠近第二风叶的一端与设置在外壳内的风管连通,风管远离第二风叶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风叶远离第二风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风叶的转轴远离第一风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齿轮组件与第四齿轮传动连接,第四齿轮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挤压柱,挤压柱的外缘绕有第三软管,第三软管一端与滴液管,且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泡泡瓶连接,风管远离第二风叶的一端设置有网布固定环,滴液管远离第三软管的一端延伸至网布固定环内,网布固定环内设置有至少一层棉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叶的外围套设有回水槽,回水槽通过回水管与泡泡瓶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管靠近第二风叶的一端连通有第四软管,第四软管远离第二风叶的一端与回水槽底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二主齿轮、第二副齿轮、第三主齿轮和第三副齿轮,第二主齿轮与第二副齿轮同轴设置,第三主齿轮与第三副齿轮同轴设置,第一齿轮与第二主齿轮啮合,第二副齿轮与第三主齿轮啮合,第三副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二主齿轮、第二副齿轮、第三主齿轮、第三副齿轮和第四齿轮的齿数依次为34、10、42、10和42。

优选地,所述泡泡瓶通过牙盖与外壳连接,牙盖固定在外壳端部,泡泡瓶与牙盖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水槽与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风管内设置有第一防水圈。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外壳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设置有双轴马达,双轴马达通过带动齿轮组件运转,并通过第四齿轮上设置的挤压柱循环挤压第三软管,从而将泡泡瓶中的泡泡液抽起,泡泡液经由滴液管落至棉布上,然后通过第二风叶吹出的风将棉布上的泡泡液吹成泡泡,进而通过第一风叶产生的风将泡泡吹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泡泡的自动制造和扬起,大大提高了泡泡机的趣味性,并且仅设置了一个电机即完成了多重功能,大大简化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帽子前壳;2、帽子后壳;3、头部前壳;4、头部后壳;5、风管;6、网布固定环;7、第一风叶;8、回水槽;9、回水管;10、主板;11、滴液管;12、马达箱;13、棉布;14、轴套压件;15、轴圈;16、轴套;17、双轴马达;18、第二风叶;20、第一软管;21、软管接头;22、第二软管;23、牙盖;24、泡泡瓶;26、第一齿轮;27、第二主齿轮;28、第三主齿轮;29、第四齿轮;30、第三软管;31、挤压柱;33、第四软管;36、第一防水圈;37、第二防水圈;38、齿轮箱上壳;39、齿轮箱下壳;4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泡泡发生装置的爆炸图,所述微型泡泡发生装置包括双轴马达17、泡泡瓶24和外壳,泡泡瓶24连接在外壳的一端,双轴马达17通过马达箱12固定在外壳远离泡泡瓶24一端的腔体内,双轴马达17的两个转轴4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风叶7和第二风叶18,马达箱12靠近第二风叶18的一端与设置在外壳内的风管5连通,风管5远离第二风叶18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风叶7远离第二风叶1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风叶18的转轴40远离第一风叶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26,第一齿轮26通过齿轮组件与第四齿轮29传动连接,第四齿轮29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挤压柱31,挤压柱31的外缘绕有第三软管30,第三软管30一端与滴液管11,且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泡泡瓶24连接,风管5远离第二风叶18的一端设置有网布固定环6,滴液管11远离第三软管30的一端延伸至网布固定环6内,网布固定环6内设置有至少一层棉布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齿轮组件设置在齿轮箱上壳38和齿轮箱下壳39之间,在吹泡泡时,启动双轴马达17,双轴马达17的两个转轴40分别带动第一风叶7和第二风叶18转动,设置有第二风叶18的转轴40远离第一风叶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齿轮26,第一齿轮26通过齿轮组件驱动第四齿轮29转动,第四齿轮29带动挤压柱31转动,第三软管30一侧与挤压柱31相抵,另一侧与齿轮箱上壳38相抵,挤压柱31在转动过程中,两个挤压柱31将会配合外壳对第三软管30形成循环式挤压,从而驱使泡泡瓶24中的泡泡液依次流经第三软管30和滴液管11落至棉布13上,第二风叶18产生的风吹向棉布13,由于棉布13为多孔结构,泡泡液离开棉布13后将形成众多的细小泡泡,此时第一风叶7产生的风将这些细小的泡泡吹离,从而形成雪花式的泡泡。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实现泡泡的自动制造和扬起,大大提高了泡泡机的趣味性,并且仅设置了一个电机即完成了多重功能,大大简化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转轴40外径通过轴套压件14固定连接有轴套16,第一风叶7固定连接有轴圈15,轴圈15套设在轴套16外,轴套16通过摩擦与轴圈15传动,因此当外力阻止第一风叶7转动时,轴圈15将相对轴套16打滑,从而实现过载保护的功能。

通过轴套16、轴圈15和轴套压件14与第一风叶7传动连接。

如图1、2、3、4、5、6、7、8、9和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风叶7的外围套设有回水槽8,回水槽8通过回水管9与泡泡瓶24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在第二风叶18产生的风的吹动下,部分泡泡液将会到第一风叶7上,没有形成泡泡,通过设置回水槽8,将未形成泡泡的泡泡液收集起来,并通过回水管9导回至泡泡瓶,不仅提高了泡泡液的利用率,还能够避免泡泡液渗入外壳内。

如图1、2、3、4、5、6、7、8、9和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风管5靠近第二风叶18的一端连通有第四软管33,第四软管33远离第二风叶18的一端与回水槽8底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在第二风叶18产生的风的吹动下,部分泡泡和泡泡液将会落入回水槽8内,这必然影响回水槽8内的第一风叶7的转动,通过设置的第四软管33,将第二风叶18产生的风的一部分引向回水槽8,从而将回水槽8内的泡泡吹出,避免其对第一风叶7的转动造成影响。

当本实用新型水平摆放时,风管5有泡泡液回流,风管(5)内的泡泡液在重力作用下会经由风管(5)向下回流,在风管(5)下方增加防水圈,阻止泡泡液离开风管(5),泡泡液经过风管(5)的排液孔流入第四软管33,当产品直立时第四软管33内部有气流,泡泡液在气流作用下吹入回水槽8。同时第四软管33内的气流将回水槽8内的部分泡沫吹出,避免泡沫缠绕吹泡第一风叶7后停止旋转,造成功能不良。通过实验后第四软管33内部有气压可以解决泡沫缠绕吹泡第一风叶7后停止旋转的问题。

如图1、2、3、4、5、6、7、8、9和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二主齿轮27、第二副齿轮、第三主齿轮28和第三副齿轮,第二主齿轮27与第二副齿轮同轴设置,第三主齿轮28与第三副齿轮同轴设置,第一齿轮26与第二主齿轮27啮合,第二副齿轮与第三主齿轮28啮合,第三副齿轮与第四齿轮29啮合,第二主齿轮27、第二副齿轮、第三主齿轮28、第三副齿轮和第四齿轮29的齿数依次为34、10、42、10和4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在第一齿轮26与第四齿轮29之间设置有多级减速的齿轮组,从而优化了第四齿轮29的转速,降低了对第三软管30的挤压速度,使本实用新型的抽取泡泡液的频率更为合理,为产生大量的泡泡液的同时又能减少泡泡液的损耗提供了保障。

如图1、2、3、4、5、6、7、8、9和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泡泡瓶24通过牙盖23与外壳连接,牙盖23固定在外壳端部,泡泡瓶24与牙盖23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回水槽8与泡泡瓶24之间依次通过第一软管20、软管接头21、第二软管22和牙盖23与泡泡瓶24连接,螺纹连接快速稳定,方便添加泡泡液。

如图1、2、3、4、5、6、7、8、9和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回水槽8与转轴40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37,风管5内设置有第一防水圈3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转轴40采用不锈钢材质,回水槽8与转轴40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圈37,风管5内设置有第一防水圈36,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避免因密封性能不够导致的泡泡液进入外壳内,对内部元件造成损伤。

如图1、2、3、4、5、6、7、8、9和10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转轴40与外壳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转轴40与外壳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时为最优,泡泡液经由滴液管11落至棉布13上,从而避免了泡泡液顺着风管5的内侧回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外壳包括帽子前壳1、帽子后壳2、头部前壳3、头部后壳4和管体,帽子前壳1、帽子后壳2、头部前壳3和头部后壳4构成卡通人物形象,外壳1内设置有主板10,主板10用于控制双轴马达17运转。

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泡泡液沿风管5回流,通过设置棉布13增加了出泡数量,通过设置过载保护功能避免对人体部位产生碰撞和摩擦的伤害,通过设置第四软管33避免了泡泡堆积和泡泡液回流,通过设置多级增速保证了泡泡液的供给,通过采用不锈钢材质和设置防水圈避免了主要元件出现锈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