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羽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6397发布日期:2021-02-03 17:37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网羽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羽锻炼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网球运动,击打网球时,需要手腕做出内旋、外旋、伸、曲、展、收等动作,对手腕负荷非常大,而目前没有专门的锻炼器材能够全方位锻炼手腕,都只能进行初步的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网羽锻炼器,解决无有效的器材全方位锻炼手腕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网羽锻炼器: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两端对称活动安装有把手,外壳内安装有张紧的弹力带, 弹力带的两端由外壳中部穿出分别与两侧把手固连。
[0005]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呈“e”字型,外壳三个弯折部间隔设置在外壳水平部上,把手的其一端部铰接于外壳对应侧的弯折部上,把手的另一端抵靠在外壳中部的弯折部上。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张紧弹力带的若干张紧轮,所述的外壳中部的弯折部端部上两侧对称设置有弹力带出口,外壳水平部底面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吸盘。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部的中部上设置有弹力控制器,所述的弹力控制器包括定位器、调节器,定位器与调节器相互卡接固定。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器包括端面棘齿轮,端面棘齿轮的无齿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中空导柱,弹力带的中部卡接于两个中空导柱之间。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器包括底盘,底盘转动连接于外壳内中部,底盘上设置有两个插接于中空导柱内部的固定柱,固定柱中部设置有让位口,让位口上设置有弹簧导柱结构。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簧导柱结构包括导套,导套一端固定于底盘上,另一端内滑接顶出柱,导套内的顶出柱的端部与导套的内端之间通过弹簧相互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面棘齿轮的有齿端面上中部设置有用于旋转端面棘齿轮的扳手块,所述的外壳上对应端面棘齿轮设置有相配合的端面棘齿轮孔。
[0012]
进一步的,所述的把手呈“弓”形,一端铰接于外壳对应侧的弯折部上,另一端于弹力带的伸出端螺固。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有效训练手腕力量,并可随着训练的进度而逐步加强弹力强度,在强化肌肉记忆的同时,协调手指、手腕、小臂、大臂及肩关节等相应发力,以达到对力量和动作的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0015]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0016]
图2本实用新型组装示意图;
[0017]
图3定位器与调节器装配示意图;
[0018]
图4定位器、调节器与弹力带装配示意图;
[0019]
图5外旋训练使用状态图;
[0020]
图6内旋训练使用状态图。
[0021]
图中:1-前壳;2-后壳;3-把手;4-张紧轮;5-吸盘;6-定位器;7-弹力带;8-调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3]
如图1-4所示,一种网羽锻炼器: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两端对称活动安装有把手,外壳内安装有张紧的弹力带, 弹力带的两端由外壳中部穿出分别与两侧把手固连。
[00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呈“e”字型,外壳三个弯折部间隔设置在外壳水平部上,把手的其一端部铰接于外壳对应侧的弯折部上,把手的另一端抵靠在外壳中部的弯折部上。
[002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张紧弹力带的若干张紧轮,所述的外壳中部的弯折部端部上两侧对称设置有弹力带出口,外壳水平部底面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吸盘。
[002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包括相互螺固的前壳、后壳。
[002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平部的中部上设置有弹力控制器,所述的弹力控制器包括定位器、调节器,定位器与调节器相互卡接固定。
[002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器包括端面棘齿轮,端面棘齿轮的无齿端面上设置有两个中空导柱,弹力带的中部卡接于两个中空导柱之间。
[002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器包括底盘,底盘转动连接于外壳内中部,底盘可直接套装于外壳上,底盘上设置有两个插接于中空导柱内部的固定柱,固定柱中部设置有让位口,让位口上设置有弹簧导柱结构。
[00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导柱结构包括导套,导套一端固定于底盘上,另一端内滑接顶出柱,导套内的顶出柱的端部与导套的内端之间通过弹簧相互连接。
[00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端面棘齿轮的有齿端面上中部设置有用于旋转端面棘齿轮的扳手块,所述的外壳上对应端面棘齿轮设置有相配合的端面棘齿轮孔;
[0032]
调整增长弹力时,通过旋转扳手块进而旋转棘齿轮,进而带动两个中空导柱绕转,弹力带卡接在两中空导柱中间,并缠绕在两个中空导柱,通过端面棘齿轮孔与端面棘齿轮的配合卡位,避免端面棘齿轮因为弹力带的回弹而回复,调整减少时,先往外壳内按压扳手块, 端面棘齿轮孔与端面棘齿轮脱离啮合,然后在弹力带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并在顶柱柱的弹簧弹力的作用下, 端面棘齿轮孔与端面棘齿轮重新啮合。
[003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呈“弓”形,一端铰接于外壳对应侧的弯折部上,另一端于弹力带的伸出端螺固。
[003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使用时:通过旋转使用扳手块进而旋转定位器,进而带动调整器旋转,并带动弹力带的缠绕在调整器上,同时通过端面棘齿轮孔与端面棘齿轮的配
合固定住定位器、调整器、弹力带,最终控制弹力带弹力,使用时,为训练外旋,先将网羽锻炼器通过吸盘正置固定在水平面上,双手或单手手心向下水平握住把手,通过手腕发力逆弹力带的弹力方向将把手向外翻出,然后回复时,手腕发力顺弹力带的弹力方向将把手向内缓慢翻入,训练内旋时,则先将网羽锻炼器通过吸盘倒置固定在水平面上,双手或单手手心向上水平握住把手,通过手腕发力逆弹力带的弹力方向将把手向外翻出,然后回复时,手腕发力顺弹力带的弹力方向将把手向内缓慢翻入。
[0035]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6]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7]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0038]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例如“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且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形状。
[003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0040]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